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不需要担心, 它不是弱势, 不但不弱势, 而且很强势, 你看看飞机火车和汽车上回家过年的人, 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强势的一道风景, 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节日, 是这样使人们牵肠挂肚的呢?
震天的鞭炮声, 氤氤氲氲的雾气, 隐约呛鼻的鞭炮味道, 把年的氛围一层一层地渲染开来, 弥漫在天地间, 轻轻地笼罩着每个身影, 快乐的, 幸福的。简简单单的鞭炮, 穿过千年的时光, 把一个原汁原味的传统新年延续到了创新的今天。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 它蕴含的传统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 我们更应对春节的精神内涵进行挖掘、整理、包装, 使之成为世界文化品牌。这不, 口水战开始了。
闹剧
春节PK 圣诞节
12 月25 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 针对“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 的情况,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的十位博士生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 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在这篇名为“ 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 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 圣诞节’ 问题的看法” 的倡议书里, 北大博士生周锋利等的名字被署在了文末, 文章结尾的日期表达形式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 丙戌年己亥月辛巳日”(2006 年12 月18 日)。文章第一句话就是“ 西洋文化在中国已由微风细雨演变成狂风骤雨, 最为直接和集中的体现, 莫过于圣诞节在中国的悄然兴起与日趋流行。” 文章指出这是“ 国人在文化上陷入集体无意识” 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 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西方“ 软力量” 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也是圣诞节越来越受到中国青年人热捧的重要原因。
就在此后不久, 美 国 博士斯修佩德• 贝格弗尔在美国发起了“ 抵制春节” 的倡议书。在这封“ 告美国同胞书” 中, 这名博士几乎是克隆般地将“ 抵制圣诞节” 文章翻一个身。该文章中说, 春节是什么? 春节是中国人的节日, 是东方文化的象征。但是, 在我们美国, 开始有人竟然过起春节来, 有些美国人吃饺子、放鞭炮、舞狮子, 还学中国人拱手作揖, 说什么“ 恭喜发财”。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 某些政府部门竟然也参与其中, 比如美国的邮政部门竟然发行中国的生肖邮票, 美国的银行竟然发行中国的生肖纪念币, 最让我们感到气愤的就是某些州政府, 竟然把春节列为法定假日, 这是无耻地向外来文化投降的叛变行为……我们希望青 少年们多吃麦当劳肯德基, 拒绝全聚德烤鸭狗不理包子; 多看星球大战魔鬼终结者, 拒绝成龙李连杰章子怡; 在身上多刺几个拉丁字母, 拒绝方块汉字。
针对这种现象, 日本宫崎公立大学教授王智新在接受《华人世界》采访时表示, 从气象学上来讲,惟有春节才是一年轮回的节气。元旦是所谓全球化的节日, 春节才是中国人自己的节日。不论是美 国 博士或是中国学者的论调, 都是杞人忧天的想法,任何一个国家对于外来文化没有必要排外, 自身的文化也应在交融中发展, 人们愿意过什么节日是人们的自由。
春节
深度影响世界
1 月12 日, 在第三届复旦新年讲坛新年酒会上, 来自英国的布朗先生在致辞时预祝中国人新春快乐, 万事如意。布朗先生对《华人世界》记者说,他来中国已有好几年了, 深深地被中国的春节文化吸引, 同其他许多发达国家一样, 中国也在迈向繁荣, 受华人的感染,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在过中国春节。
在中国当过多年记者的 张 先生移民到美国已有3 年了, 谈起在美国过春节的感受, 他很自豪对地《华人世界》记者说:“ 全美最隆重的节日除了感恩节和圣诞节外, 恐怕就要数中国的春节了。每年春节, 洛杉矶唐人街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舞狮舞龙表演, 吸引大批美国人观看, 有的白人还加入到舞狮舞龙的队列, 热闹非凡。当地政府官员还纷纷向华人华侨表示祝贺。一些白人感慨之余还评论说, 中国春节比美国圣诞节热闹多了。”
香港中文大学中 文系 教授周建渝说, 整个东南亚对春节的传承都非常好, 泰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都过春节。新加坡华人在过农历新年时, 保留一些特有的特殊习俗, 例如拜年时必备两粒柑橘作为贺年礼、床单被套及身上穿着的衣物,都要全部是新买的等等。另外, 新加坡华人也非常重视家族在农历新年的团聚, 大多数的新加坡华人会在除夕就回到父母家中, 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
周建渝 教授认为, 去年大年初一, 数万伦敦市民来到位于市中心的唐人街和特拉法加广场, 加入庆贺中国新年的行列。在巴西, 有些当地人会学着中国人的样买一个“ 福” 字倒着贴, 以求新年好运。而巨大的倒“ 福” 字、栩栩如生的年属像和汉字“ 新年好”, 在法国著名的“ 老佛爷” 大型百货商场内也随处可见。正如英国首相布莱尔所说:“ 春节已经远远超过了华人社团, 正成为被越来越多人庆祝的节日。”
文化
渴望回归
有国内专家指出, 要把春节打造成世界性文化品牌, 必须进行适当的整理和“ 包装”, 在保持传统风貌的前提下, 对民俗去粗取精, 使之更集中、更系统、更纯粹, 还要根据新的时代特点进行创新。
对此,王智新对《华人世界》记者说, 春节不需要担心, 它不是弱势, 不但不弱势, 而且很强势, 你看看飞机火车和汽车上回家过年的人,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强势的一道风景, 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节日, 是这样使人们牵肠挂肚的呢? 圣诞节固然可以使街头热闹, 但春节就有本事使街头冷清得连商人都不做生意了, 因为他们也要回家过年, 这种本事, 哪一个节日能够这样? 王 教授认为, 中国的春节首先要让自己过节成为一种享受,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人过春节人心浮躁、商业行为太重、官方主导过多。不要加给春节以太多的商业色彩, 更不要政治色彩, 还给春节原来的面貌, 中国人春节享受了, 自然会影响到别人。王智新说, 其实法国人也好, 美国人也好,在过新年时都十分平静, 家人团圆, 亲戚走动,更没有什么兴师动众的活动。布什过新年回到得州老家, 中国过春节要从上面做起。
香港中文大学 周建渝 教授说, 与洋节相比, 春节似乎少了一份轻松, 少了一份娱乐, 少了一些友谊和爱情。现在是一个娱乐多元化的时代, 人们对于春节的休闲娱乐也可以多选择, 比如许多香港人选择春节特色亲情旅游, 国内春节也可以多开发一些本年度吉祥物, 如十二生肖、灶王爷、“ 福禄寿”三仙、“ 龙压年兽”、中国结、石榴、天竹等, 丰富的象征意义。像中国这个不断开放、日趋振兴的大国, 应该也有一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心态。中国春节要突出它的“ 喜” 和“ 庆”, 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中国春节。
创新
打造和谐春节品牌
2005 年,“ 江陵端午祭” 被韩国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 让众多国人感到如芒在背。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春节: 同样的事情会不会在春节身上重演? 中国能否将春节作为重要文化品牌推向世界?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说, 祭祀、抢新衣、请祖先、给老人拜年, 这些春节习俗表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尊重传统、注重和谐秩序的思想。要把春节作为文化品牌推向世界, 首先要对春节民俗进行保护、发掘。
中国文化部去年底正式表态, 今年要打造春节品牌。以往, 中国更多地借助一些政治性节日庆典,如国庆、建交周年等。近年來, 中国更注重挖掘节庆的文化内涵, 致力于打造一个拥有国际知名度的春节品牌。实施春节“ 走出去” 战略, 选派一些优秀演展团组到国外去, 展示绚丽多姿的中国文化艺术, 展示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和风采, 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让世界人民在欢乐中了解中国。一些欧美大国首脑, 如布什、布莱尔、希拉克等, 在中国新春佳节都会专门向华裔和旅居华人致以节日的问候。
哲学家、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长汤一介在接受《华人世界》采访时说, 中国春节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 春节首先就应该被还原为一个纯粹的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儒家崇德贵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 渗透到中国春节的各种习俗。儒家哲学强调阴阳互补和谐与永久变易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基础, 春节也是这种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
汤一介说, 快乐和幸福是生活的最终目的,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 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来作为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借鉴或者参考是非常有意义的。
震天的鞭炮声, 氤氤氲氲的雾气, 隐约呛鼻的鞭炮味道, 把年的氛围一层一层地渲染开来, 弥漫在天地间, 轻轻地笼罩着每个身影, 快乐的, 幸福的。简简单单的鞭炮, 穿过千年的时光, 把一个原汁原味的传统新年延续到了创新的今天。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 它蕴含的传统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 我们更应对春节的精神内涵进行挖掘、整理、包装, 使之成为世界文化品牌。这不, 口水战开始了。
闹剧
春节PK 圣诞节
12 月25 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 针对“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 的情况,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的十位博士生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 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在这篇名为“ 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 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 圣诞节’ 问题的看法” 的倡议书里, 北大博士生周锋利等的名字被署在了文末, 文章结尾的日期表达形式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 丙戌年己亥月辛巳日”(2006 年12 月18 日)。文章第一句话就是“ 西洋文化在中国已由微风细雨演变成狂风骤雨, 最为直接和集中的体现, 莫过于圣诞节在中国的悄然兴起与日趋流行。” 文章指出这是“ 国人在文化上陷入集体无意识” 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 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西方“ 软力量” 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也是圣诞节越来越受到中国青年人热捧的重要原因。
就在此后不久, 美 国 博士斯修佩德• 贝格弗尔在美国发起了“ 抵制春节” 的倡议书。在这封“ 告美国同胞书” 中, 这名博士几乎是克隆般地将“ 抵制圣诞节” 文章翻一个身。该文章中说, 春节是什么? 春节是中国人的节日, 是东方文化的象征。但是, 在我们美国, 开始有人竟然过起春节来, 有些美国人吃饺子、放鞭炮、舞狮子, 还学中国人拱手作揖, 说什么“ 恭喜发财”。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 某些政府部门竟然也参与其中, 比如美国的邮政部门竟然发行中国的生肖邮票, 美国的银行竟然发行中国的生肖纪念币, 最让我们感到气愤的就是某些州政府, 竟然把春节列为法定假日, 这是无耻地向外来文化投降的叛变行为……我们希望青 少年们多吃麦当劳肯德基, 拒绝全聚德烤鸭狗不理包子; 多看星球大战魔鬼终结者, 拒绝成龙李连杰章子怡; 在身上多刺几个拉丁字母, 拒绝方块汉字。
针对这种现象, 日本宫崎公立大学教授王智新在接受《华人世界》采访时表示, 从气象学上来讲,惟有春节才是一年轮回的节气。元旦是所谓全球化的节日, 春节才是中国人自己的节日。不论是美 国 博士或是中国学者的论调, 都是杞人忧天的想法,任何一个国家对于外来文化没有必要排外, 自身的文化也应在交融中发展, 人们愿意过什么节日是人们的自由。
春节
深度影响世界
1 月12 日, 在第三届复旦新年讲坛新年酒会上, 来自英国的布朗先生在致辞时预祝中国人新春快乐, 万事如意。布朗先生对《华人世界》记者说,他来中国已有好几年了, 深深地被中国的春节文化吸引, 同其他许多发达国家一样, 中国也在迈向繁荣, 受华人的感染,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在过中国春节。
在中国当过多年记者的 张 先生移民到美国已有3 年了, 谈起在美国过春节的感受, 他很自豪对地《华人世界》记者说:“ 全美最隆重的节日除了感恩节和圣诞节外, 恐怕就要数中国的春节了。每年春节, 洛杉矶唐人街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舞狮舞龙表演, 吸引大批美国人观看, 有的白人还加入到舞狮舞龙的队列, 热闹非凡。当地政府官员还纷纷向华人华侨表示祝贺。一些白人感慨之余还评论说, 中国春节比美国圣诞节热闹多了。”
香港中文大学中 文系 教授周建渝说, 整个东南亚对春节的传承都非常好, 泰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都过春节。新加坡华人在过农历新年时, 保留一些特有的特殊习俗, 例如拜年时必备两粒柑橘作为贺年礼、床单被套及身上穿着的衣物,都要全部是新买的等等。另外, 新加坡华人也非常重视家族在农历新年的团聚, 大多数的新加坡华人会在除夕就回到父母家中, 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
周建渝 教授认为, 去年大年初一, 数万伦敦市民来到位于市中心的唐人街和特拉法加广场, 加入庆贺中国新年的行列。在巴西, 有些当地人会学着中国人的样买一个“ 福” 字倒着贴, 以求新年好运。而巨大的倒“ 福” 字、栩栩如生的年属像和汉字“ 新年好”, 在法国著名的“ 老佛爷” 大型百货商场内也随处可见。正如英国首相布莱尔所说:“ 春节已经远远超过了华人社团, 正成为被越来越多人庆祝的节日。”
文化
渴望回归
有国内专家指出, 要把春节打造成世界性文化品牌, 必须进行适当的整理和“ 包装”, 在保持传统风貌的前提下, 对民俗去粗取精, 使之更集中、更系统、更纯粹, 还要根据新的时代特点进行创新。
对此,王智新对《华人世界》记者说, 春节不需要担心, 它不是弱势, 不但不弱势, 而且很强势, 你看看飞机火车和汽车上回家过年的人,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强势的一道风景, 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节日, 是这样使人们牵肠挂肚的呢? 圣诞节固然可以使街头热闹, 但春节就有本事使街头冷清得连商人都不做生意了, 因为他们也要回家过年, 这种本事, 哪一个节日能够这样? 王 教授认为, 中国的春节首先要让自己过节成为一种享受,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人过春节人心浮躁、商业行为太重、官方主导过多。不要加给春节以太多的商业色彩, 更不要政治色彩, 还给春节原来的面貌, 中国人春节享受了, 自然会影响到别人。王智新说, 其实法国人也好, 美国人也好,在过新年时都十分平静, 家人团圆, 亲戚走动,更没有什么兴师动众的活动。布什过新年回到得州老家, 中国过春节要从上面做起。
香港中文大学 周建渝 教授说, 与洋节相比, 春节似乎少了一份轻松, 少了一份娱乐, 少了一些友谊和爱情。现在是一个娱乐多元化的时代, 人们对于春节的休闲娱乐也可以多选择, 比如许多香港人选择春节特色亲情旅游, 国内春节也可以多开发一些本年度吉祥物, 如十二生肖、灶王爷、“ 福禄寿”三仙、“ 龙压年兽”、中国结、石榴、天竹等, 丰富的象征意义。像中国这个不断开放、日趋振兴的大国, 应该也有一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心态。中国春节要突出它的“ 喜” 和“ 庆”, 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中国春节。
创新
打造和谐春节品牌
2005 年,“ 江陵端午祭” 被韩国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 让众多国人感到如芒在背。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春节: 同样的事情会不会在春节身上重演? 中国能否将春节作为重要文化品牌推向世界?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说, 祭祀、抢新衣、请祖先、给老人拜年, 这些春节习俗表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尊重传统、注重和谐秩序的思想。要把春节作为文化品牌推向世界, 首先要对春节民俗进行保护、发掘。
中国文化部去年底正式表态, 今年要打造春节品牌。以往, 中国更多地借助一些政治性节日庆典,如国庆、建交周年等。近年來, 中国更注重挖掘节庆的文化内涵, 致力于打造一个拥有国际知名度的春节品牌。实施春节“ 走出去” 战略, 选派一些优秀演展团组到国外去, 展示绚丽多姿的中国文化艺术, 展示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和风采, 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让世界人民在欢乐中了解中国。一些欧美大国首脑, 如布什、布莱尔、希拉克等, 在中国新春佳节都会专门向华裔和旅居华人致以节日的问候。
哲学家、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长汤一介在接受《华人世界》采访时说, 中国春节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 春节首先就应该被还原为一个纯粹的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儒家崇德贵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 渗透到中国春节的各种习俗。儒家哲学强调阴阳互补和谐与永久变易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基础, 春节也是这种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
汤一介说, 快乐和幸福是生活的最终目的,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 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来作为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借鉴或者参考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