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专业“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研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onne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教育应以能力训练为本位,实际训练、实景操作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是最佳选择之一。文章剖析了校企合作现状,从校企追求利益、合作观念和缺乏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管理机构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搭建合作新平台、建立运行保障机制、情感建设、深度合作,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高职 汽车技术专业 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
  [作者简介]代洪(1968- ),男,吉林四平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江苏徐州22114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资助课题“‘创新共享型’高职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9-5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1-0156-02
  
  高职院校汽车技术类专业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实景操作的场所就是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标准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要建设或体现真实的职业训练环境与职业操作氛围,就要从设备的数量、技术条件、管理水准以及标准化、安全质量等方面模拟或接近职业训练环境来建设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要满足实用性、先进性和开放性,就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膨胀,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导致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发展的瓶颈。因此,校企合作、依托行业、服务企业办学成为突破这一瓶颈的主要途径。
  一、校企合作现状
  目前有些学校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企业里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认识实习”,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提高。要想办好高职,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根本保证。
  1.学院主要与较大的汽车检修、制造企业合作,建立可容纳大批学生同时实习实训的基地。如我院与徐州重型机械厂、常州常发集团公司、芜湖奇瑞汽车制造公司、常隆客车制造厂等合作,学生在企业主要进行顶岗实习和认识实习。在实训过程中,存在实践与理论脱节,学生到企业实习,片面地进行某一局部、重复性的操作过程,不能将理论知识全部应用于实践,更无法巩固所学知识;存在“学校积极、企业冷漠”现象,形成了明显的企业失信和企业缺位问题,缺少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研究,也缺少推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力政策。同时在职业院校中,基于产教结合的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创新、促进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的评价体系变革、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等,这些涉及产教结合的教学改革问题尚未取得关键性突破。
  2.在学院的大力倡导下,根据本系部的专业特色,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校企联盟实训基地。如我院与徐州润东4S店、正宇集团、天瑞电子电器集团合作等。目前汽车专业已与二十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签订教育合作协议,举行“汽车实训基地”挂牌仪式,设立“徐州市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研发中心”“汽车电子研发中心”等,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参与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系部专业建设。企业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的条件,还以访问工程师的形式培训教师,教师可参与企业的生产,承担相应的横向课题,完成企业所需的简易检测设备的研究和制作,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实训基地的发展极不平衡,企业需求学生的数量、质量也在不断变化。学院对及其分散的实训更不便于管理,感觉压力大。教师没有办法进行系统指导,感觉阻力大,效果不理想。
  二、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
  1.校企追求利益的差异。院校是事业化管理体制,由财政统一拨款,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知名度,是社会服务功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其办学目标。企业管理模式也是社会服务功能,但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在讲究信誉的基础上,“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是企业发展的宗旨,企业缺少资金难以运行。
  2.合作观念的差异。高职院校教师资源和双师型教师极为缺乏,办学条件一时难以改善。所以,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寻求优质企业,通过合作办学,共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解决学院实训条件落后的窘境。虽然院校的积极性很高,但资金不足,只希望用自己的无形资产和国家优惠政策与企业进行合作。很多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教育的思想,大多企业只是选择人才,而不参与人才的培养;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在出现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时,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在合作办学中,高职院校处于被动状态,虽然积极性比较高,但手上筹码不多,企业能够真正得到的实惠只是在门口挂个院校的牌子,实际效用不大,积极性难以提升。
  3.缺乏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管理机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原来行业、部门办的高专、高职和成人高校划转地方政府管理,这对统一高等学校的规划和管理是有好处的,但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参与力度明显减弱。因此,要重视地方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规划和发展中的统筹、协调等作用,实行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关企业集团等共同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由高职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成立相关专门机构来指导、协调和管理校企合作事宜,保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能够得到行业的广泛参与和企业的深层次合作。
  三、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研究
  1.搭建新平台。校企合作的阻力主要是两个不同机制单位的合作,矛盾的焦点就在机制上的差异。找到消除这一差异、符合企业需要的合作平台,就能够激起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的平台就是转变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成为“企业”与企业的合作。院校利用院校资产及资金组建控股企业,这个企业就是校企合作的新平台。该企业独立经营,利用院校固定资产引企入校,利用院校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建立校外实体,转而成为学生实训基地。该企业的宗旨是使院校的资产保值增值,在经营与运作中以建立院校实习实训基地为目的,既使院校资产保值增值,又使合作企业有利可图,校企双赢。
  2.建立保障机制。实训基地建好以后,学生的实训方案的制订,实训时间的安排,实训学生的岗位分配,实训学生日常管理,实训指导教师的管理,实训考核及与各单位的协调等一系列工作,需要一个全院性的管理部门来负责,管理校内校外的生产型实训基地。对院校的实训基地和系部的实训基地进行通盘管理,整合与调配院校实训资源,提高各种实训资源的利用率,保障学生实训实习能够顺利进行。
  3.建立运行机制。(1)对校企合作整体推进,通盘考虑,统筹运作,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和预期效果。(2)完善微观的运行制度,特别是当与学校现行制度发生碰撞时,做到从大局出发、长远考虑。(3)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高职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4)学校运作机制和企业运作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真正融合,促进校企之间深度合作及受教育者从学生、学员、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
  四、校企合作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1.善于抓情感。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积极的情感,用双方的热情经营校企合作才能达到双赢。校企合作是两个利益集团的合作,要根据合作双方的实际情况,本着“互助互利,共赢共进”的原则,寻找结合点,以创新的思维,构建适用于双方的合作模式,一旦构成了利益共同体,双方就会互为依靠,全心合作。
  2.深层次合作,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学校遴选一批优秀企业,双方进行双向选择,根据“优势互补、产权明晰、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引入企业具有生产功能的仪器设备;在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探索教师和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设备与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实现运行机制市场化,使实训基地产生自我的造血功能,使实训设备发挥最大的功能;在实训基地的功能上,集生产、实训、技术开发与服务、技能培训与鉴定等四位于一体。通过基地合建,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改革,推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校企合作不能是浅层次的合作,而应是深层次的合作,是理念上的契合,文化上的相融。企业不仅要提供实训场所,指导学生实习,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建设等,还要承担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一毕业就具备企业优秀员工的特质。既为企业储备了用之不尽的优秀人才,又使学生具备了就业上岗的竞争优势。学校不仅要参与企业员工的培训、科技项目的咨询和研究,还要及时提供世界范围的行业信息与资讯,帮助企业成为创新型企业,并在管理制度、管理水平上给予创意性帮助。
  “校企共建、深度融合、工学交替、双赢机制”是我院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指导思想。我院与汽修厂合作,实行“共建共享型基地”校企合作模式。此项合作主要是通过共同建设“汽车检测维修中心”这个平台来展开的。对外以维修厂的名义进行市场化运作,对内以实训基地的名义对学生进行实训。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具体内容如下:(1)学院在院外科技园为企业提供办公和维修车间,免去企业建设或租赁场地的费用。(2)学院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汽车维修实验检测设备。与学校合作后,可以不用再购置维修检测所需的设备,不用大量引进该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3)学院为企业提供部分实训操作人员,包括老师和学生。当车辆检修任务繁忙时,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不仅要在企业内做售后维修,同时还要派员到故障现场进行检修,学校的专业老师和部分实习锻炼后的学生可以弥补人员上的不足。(4)学院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就检修实际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共同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5)企业为学院的实验老师提供顶岗锻炼的机会,让新入职的老师在企业的各个岗位上进行锻炼。(6)企业进行相关的登记注册,并投入大量的检修设备,与学院原有的实验室合并为一体,对外承接各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社会培训任务,交通部门的机动车检测任务,对内接受汽车类专业、工程技术类专业等相关专业学生的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部分就业。这里既是学校,也是工厂;是学生,也是工人。该产学研基地成为集教学、培训、科研、服务为一体,并形成具有一定生产力的教育平台。(7)企业参与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与论证。
  该合作模式成功的关键是要制定一套双方认可并遵照执行的企业运行办法,包括财产设备的所有权问题、使用问题,包括检修手续的办理问题、公司的财物问题、科研成果的专利权问题等。
  
  [参考文献]
  [1]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5).
  [2]丁金昌.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6).
  [3]姚丽梅,王玉生.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9).
  [4]王自勤.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博弈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9).
  [5]姬中英.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
其他文献
介绍了C/S和B/S混合结构对改变饭店管理模式的作用,讨论了用PB8.0构造C/S和B/S混合结构的基本体系,分析了C/S结构饭店管理系统向C/S和B/S混合结构转换中的移植策略和基本步骤
高职院校在经过规模发展之后,走内涵发展之路已成为必然。文章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内涵发展的实践为例,探讨了内涵发展的几个问题。认为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过程中,要转变思想
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职学生教育应围绕“和谐”理念开展,这对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非常重要。文章拟从利益、文化与环境“三维和谐”角度来探讨高等职业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之一。高等学校是国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力量。我国历年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中,高等学校获得的奖励数均占全国授
随着DEH在国内机组的成熟应用,电厂对汽轮机旁路的控制系统(BPC)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压抗燃油箱容积和流量的冗余设计为实现旁路液压系统同DEH的一体化设计提供了保障。以潍坊电
[摘要]文章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教育信息资源管理评估系统的数学模型。为了确保教育信息资源管理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该研究将评价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将教育信息资源的管理效益作为输出,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运用梯度搜索技术,力图使网络的实际输出值与期望输出值的误差均方值达到最小。经仿真分析,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较好地拟合了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状况,具有较好的辨识精度。  [关键词]神经网络教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