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监护与随访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feng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护理;猝死
  中图分类号:R54;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7)03_0 156_01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编码离子通道基因异常所致的家族性原发心脏疾病[1]。其 发生机制与一过性显著外向电流(Ito)或内向钙电流(Ica)减少以及Na电流(INa)恢复加速等 有关。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图有特征性改 变,即右束支阻滞,右胸前导联V1~V3、ST段呈下斜型或鞍型抬高,临床上易出现心源 性猝死。该病临床上较少见,我科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性,55岁,因近半年来反复出现晕厥3次入院,入院时双眼眶皮下出血,视力 正常,心、肺、腹部体检正常,心电图有特征性异常,即右胸前导联(V1~V3)ST段抬高 ,右束支传导阻滞,胸片及心超无异常。其父亲有夜间猝死家族史,由于本病都在晚上10时 至晨8时之间发作[2],发作时心电图均为室颤。该患者入院时,情绪紧张, 夜间不敢入睡,害怕会发生意外。故该患者入院后前3天,予以心电监护,一方面稳 定了患者的情绪,另一方面为病情观察及抢救提供了依据。责任护士与其沟通,予以心理安 慰,将治疗方案告诉患者,并加强夜间巡视,每30分钟左右巡视1次,床边备好抢救药品及 除颤仪。另嘱其家属陪护,予以良好的家庭支持。经过以上措施,患者在夜间能安心入睡 ,主动配合治疗。住院期间,责任护士经常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病的知识,并传授急救方法 。指导患者不要单独外出,并随身携带急救药品,一旦出现晕厥现象,让其家属拳击患者的 胸骨下段,并进行心脏按压,及时呼叫120,以赢得抢救时间。强调出院后随访工作的重要 性,每1~2个月随访1次。使该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病例2:患者男性,66岁,因单位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入院,入院时无明显不适症状,心 、肺、腹部体检均正常,仅心电图示:右胸前导联(V1~V3)ST段抬高,右束支传导阻滞 ,无猝死家族史。入院后给予活血化淤治疗以及心电监护,经过积极监护、对症治疗,患者 未发生异常心律失常情况,病情稳定出院。虽然在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及经管医生均向患者 讲解了该病的临床特点,强调了出院后随访的重要性,但由于该患者一直未出现不适症状, 故其出院后不能定期复查。与其耐心沟通后,患者能定期赴门诊随访。
  
  2 讨论
  
  由于Brugada综合征患者有较高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发生率,所以自1992年西班牙B rugada两兄弟首先报道以来,随后国内外相继报道了相关病例,已经引起了全球临床医生对 该病治疗的极大兴趣。到目前为止,尚未能证实包括胺碘酮和β-受体阻滞剂在内的任何药 物对预防心源性猝死有效。唯一有效的治疗是植入ICD(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3] 。Brugada将本综合征分为四个不同的亚组:①有症状者;②有猝死家族史而无症状者; ③没有猝死史,但可诱发出持续多形室速的 无症状者;以上3种亚型均需植入ICD;④无猝死家族史,也不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无症状 患者,可以不治疗。护士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并加强临床监护工作, 及时发现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对症处理 抢救,使病人转危为安。本组病例2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了心电监护,在住院期间均未发 生恶性心律失常。因ICD的费用比较昂贵,临床应用仍较少,但不管患者是否接纳植入ICD, 加强随访工作仍是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尤其是对无症状的Brugada综合征的患者,更应加强 教育,注重随访,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本组1例病人也 是因为无不适症状,离院后不能主动定期复查,经过与其反复耐心沟通,最终该患者接受了 定期随访工作。由于临床上该病比较少见,部分医生护士对该病缺乏认识,故应加强对该病 的认识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清华.Brugada综合征临床处理的当今观点[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3,1 2(3):147.
  [2]林玉珍.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临床医药,2004,5(15):108.
  [3]张慧萍.Brugada综合征研究现状[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3,12(12):883.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水平与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130例脑梗死患 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同期检测患者血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浓度,观 察两者间的关系。结果 130例患者中有76例患者存在颈动脉硬化病变,其 中29例经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47例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颈动脉 硬化组患者的平均纤维蛋
期刊
[关键词] 脑梗死;出血性;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7)03_0 198_02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 HI)是指在脑梗死 区内的继发性出血。为了提高对HI的认识,现就我院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收住的548例急 性脑梗死患者中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36例进行分析如下
期刊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血栓;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7)03_0 150_0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2岁,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下肢水肿1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活 动后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并渐出现双下肢水肿,曾至当地医院就诊,考虑“冠心病,慢 支”,治疗后好转,之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1月前患者在受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6)01-0056-02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我科自2002年9月至2005年3月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取得较好疗效,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现报道如下。
期刊
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价值已完全被人们所承认和接受,许多手术已由微创 介入治疗来代替。介入诊疗技术损伤小、并发症低、适应症宽。有些介入技术甚至解决了过 去常规手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脑动脉瘤的治疗等。然而,常规心脏介入治疗操作时间长 ,射线辐射量大,对术者和病人均不利。介入导管操作时间的长短除决定于术者对技术掌握 的熟练程度外,疾病的复杂程度及病变的解剖学位置也非常重要,如导管要进入小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ox_LDL受体LOX_1在ox_LDL诱导单核/巨噬细胞 凋亡中的角色和卡托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 Blot测定Caspase3、8、9的表达。结果 ox_LDL可诱导U937细胞的凋亡峰出现(12.773±1.413),应用卡托普利和LOX_1的 阻断剂角叉菜胶、PIA后凋亡峰明显减少,其百分比分别为(1.
期刊
2007年本刊对一些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常用词汇将允许直接用缩写,即第一次出现时,可以不 标注中文,它们是:  血压(BP)  心电图(ECG)  变异系数(CV)  磁共振成像(MRI)  血红蛋白(Hb)  白细胞(WBC)  重症监护病房(ICU)  心脏监护病房(CCU)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艾滋病(AIDS)  动脉血氧分析(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期刊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神经肽Y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7)03_0 212_01    神经肽Y(NPY)是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神经活性肽,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组织内。本文通 过对7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NPY进行测定,探讨神经肽Y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
期刊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541.4;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7)03 _0213_02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入(OPCAB)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的微创技术。OPCAB手术与 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比较,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避免了体外循环所带来 的肺、脑、肾和血液的损害,心脏的缺
期刊
[关键词] ICD;深静脉血栓;成功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7)03_0 211_02    ICD植入术后,起搏电极植入血管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报道罕 见。本文报道1例穿刺血管血栓形成并经抗凝治疗成功患者。    1 病例报道    患者男性,19岁,因原发性室颤在我院行单腔ICD植入术,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