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ha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校园文化建设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校园文化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步进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文章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围绕学生学习兴趣等相关活动的展开进行了研究,以期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董娟(1981- ),女,陕西咸阳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陕西 咸阳 71200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188-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决定。高校作为社会的文化高地,必然要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力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水平相对落后,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更需要不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以校园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是“注重精神文化作用的大学校园生活存在的方式与总和”,“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本质上是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大学文化具有‘传授人文知识的性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是由大学校园中的所有成员在特定的环境中,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创造的与时代社会紧密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具体来说,校园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其中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的建筑特色,校园的绿化、文化活动场所及其设施;还包括学校的标志性牌匾、校标、校旗、校徽、校歌、雕塑、宣传橱窗等所能被人们直接看到的外在形象,也包括其所呈现出来的协调性,属于校园文化中的“显性文化”。精神文化主要指高等院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及行为标准。精神文化凝聚着全校师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属于“意识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制度文化主要指高等院校在长期的发展中所形成的管理理念和制定的规章制度,包括其校纪校规、学生教师行为规范、奖励惩罚办法、后勤的管理制度等。一个校园其文化品位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安全稳定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如果校园文化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便会丧失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进而影响到其存在的价值。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虽经历了十余年的蓬勃发展,但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因为受到教育层次、社会认可度、生源质量甚至教育经费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很难具备与普通本科院校并驾齐驱的能力。加之缺乏长期积累的文化底蕴,疲于应付高等教育生源减少而带来的招生压力,校园文化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1.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进行积累。但部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统一、整体的科学规划,只是简单对其他院校建设方案盲目照搬,不考虑本校的实际,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之中。校园建设随意性大,杂乱无章,没有形成完善的健全制度,导致部门之间重复工作或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有的高职院校达成共识,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学生管理部门、团委或宣传教育部门的任务,忽视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大量专职教师置身事外,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的风气。还有一部分学校由于过多地强调刚性管理,忽视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而导致师生对制度的逆反心理不断加重,加大了校园管理的难度,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轻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一般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校园文化的显性标志。很多高职院校为了吸引学生报考,花很大精力去购置新的校区,新建、改建教学楼,扩建操场,购买先进的、昂贵的教学设备,以便在招生就业中大打广告牌,为此甚至不惜高额举债甚至集资。但因为疲于应付这些日常事务,加之较强的功利性驱使,使得本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核心的精神文化常常被忽视,也导致校园文化失去了灵魂。
  3.校园文化活动流于表面,缺乏实质精神文化。部分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理解不到位,文化建设浮于表面,甚至把校园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校园的文艺活动。在高职校园中还有许多人认为,学校的核心是教与学,所谓的校园文化可有可无。因此,往往为了写总结、应付检查等,仓促设置一些文艺活动来代替,而在活动设置中较少考虑教师和学生的真实需求,所以师生对校园文化活动兴趣不大,即使参与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名额分配、加分等功利性心理驱使。同时,已经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从其类型来看,大部分属于知识型和娱乐型,而经济型和学术型的很少。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形式比较单调、层次偏低的问题。
  4.校园建设模式过于单一,缺乏高职校园特色。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科教育,而是立足于职业或岗位群的职业教育,所以不同的学校,培养目标、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特色等方面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但许多高职院校在推进其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盲目模仿附近知名的普通本科高校的建设模式,却忽视了高职教育“职”的特点,没有充分考虑院校自身的特色及发展模式,导致过分追求学术氛围而无实践操作氛围。校园文化千篇一律,个性太少,共性太多,这就很难发挥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发展所应起到的作用。而作为急需宣传的高职院校来说,“‘个性’文化的确立和发展是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形象的有力手段,是有效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学术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的有力手段”。   三、校园文化建设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选择
  1.创建高职校园文化的长效机制。作为高职院校的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深刻理解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首先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所在,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反复的积累和提炼发展总结出来的。其次,在正确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即按“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确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制订适合高职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创建计划。计划期限不能过短,最好有短期的年度计划和长期的3~5年计划,做好部门的分工合作安排,不因学校领导的变更而发生变更。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应具备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切实做到党政共抓,系部共管,师生共建,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2.构建学习型高职校园文化。要使校园文化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其显性和隐形功能,真正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使教育回归教育”的目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应淡化学习这一校园的永恒主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有意识地增加渗透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如在有形的校园文化载体中加大对学习的引导,在校园环境布置中增加社会岗位的需求信息、成功校友的实例等,多开展科技类、学术型的大学生课外讲座,举办学术报告,开展适合高职学生实际的职业技能大赛,增加校园文化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另外,在学校管理上设置完善的奖励评优制度,以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3.提升人文文化的熏陶。教育永远都无法成为人的第一天性,只能是“第二天性”。因此,教育必然要遵循生命的轨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和保全学生生命的成长,引导学生生命的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提升校园环境及校园活动的文化品位,加强校园历史文化的开发和宣传,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熏陶,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时,校园中的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和艺术活动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如果能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对学生道德素质、审美情操、哲学历史等方面进行教育,不仅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为学生组织、策划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还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能够更积极科学地学习。
  4.加强高职特色文化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在建设中应围绕其职业性、地域性的特点开展。具体来说,在高职特色文化建设中应加强和企业文化的融合。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开设相关企业文化课程,进行相关的职业和素质训练;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学习交流,并聘请企业的成功人士来学校开展励志或企业文化等讲座,创建企业文化长廊等。与此同时,在学生的日常教育中以企业的标准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校园的教学管理及后勤管理等都要求向优秀企业学习,实现相互融合。当下,有很多院校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和经验,开展“订单式”培养班,也有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学金或定期举办校企联合的技能大赛等,使企业文化渗透于校园文化之中。这些都有助于丰富校园文化,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真正体现高职特色,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方向性和实用性,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高职校园文化的地域性而言,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本身就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我国大约有95%的地级市设有高职院校,这种布局也更加密切了高职院校和地方经济的联系。所以,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关注和融入区域文化,使高职校园文化饱含区域色彩。
  5.建立健全校园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职院校应不断建立健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现代高职教育制度。在制度的构建中,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规范的校园制度应该严格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凸显高职院校的个性特色。其次,应注重制度的严肃性和规范性。通过制度来保障学校的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等。尤其是健全教代会、学代会制度,真正做到校务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最后,制度的建立应遵循“人性化”的原则,注重制度的人文性。没有制度,高职院校的发展就失去了保障和基石,而缺乏“人性化”的制度,一定会导致学生个性化的缺失,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减退,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能为了创建校园文化而创建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需要在校园的硬件环境建设、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管理制度、后勤服务等多方面不断努力,不断实现高职校园文化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洪林,辛彬.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
  [2]何独明.大学校园文化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路海潮.大学校园文化内涵及建设研究[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4]王洁.怡情悦性 静德修身[DB/OL].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70-2006151877.htm,2006-06-02.
  [5]吴丽娟.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学分析[J].沧桑,2008(4).
  [6]杨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之管见[J].教育与职业,2008(11).
其他文献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高校分党校教育、培训的方式、内容、模式等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分党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高校分党校教育教学内容,不
[摘要]文章从终身体育的由来以及终身体育的发展入手,分析了终身体育与大学体育的关系,大学体育对形成终身体育的积极影响,大学体育实施终身体育教育的方法,认为大学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培养的关键,它不仅是为大学生掌握技能打好社会体育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运动习惯。  [关键词]大学体育 实施 终身体育  [作者简介]仵晓民(1965- ),男,陕西蒲城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
目的:比较两种儿童口腔科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方法:对照组学生直接接诊患者;实验组接诊前分析复诊患者的病情、配合度、治疗注意事项。比较两组的临床实习表现。结果:实验组临
文章对1999~2011年关于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主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试图对这一时段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的回顾与分析,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提供依据。
[摘要]现代学校管理发生了由传统控制性管理向服务性管理职能的转变,其基本理念就是人本化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探求人本理念的高职教育管理机制,以德育管理指导学生成长,以科研引领院校发展,以服务强化管理意识为基本方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 人本化 现代学校  [作者简介]丁廷发(1971-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重庆 404155
<正>新课标的实行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小学语文教学也逐渐在探索中实行课程教育的理念改革,作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阅读,正在灵活的、有效的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简单多边形的分割问题是图形图像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已有的算法复杂度高且实现繁琐。利用链表这种简单的数据结构实现的新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空间复杂度是,减少了计算开销,提高了运算速度。通过实际软件应用表明该算法实现简单,且高效、准确,因而有很好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