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七月份,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一年当中最好的时节。我与小孙两家人自驾从山东到内蒙古,在阿荣旗鄂温克族朋友老郝的陪同下,顺着绥满公路自东向西,穿行在兴安岭黛青的林区,海拉尔金黄的花海和额尔古纳碧绿的草原,最后登上了心驰神往的阿尔山天池。
  我们正大步踩着石阶,埋头向着山下走去,突然一个熟悉的乡音在我耳边轻轻响起:“林丹!”我猛地全身一颤,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的大学年级主任,曾经教过我精读课的郭先莲老师,静静地侧立在下面的石阶上笑眯眯地凝望着我,一如当年她站在讲台上那般恬静、慈祥……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在家乡邵水河畔的师专英语科读书,郭老师既是我们的良师,又是我们的慈母,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郭妈妈。当时我是学生分会副主席,陷入了所谓功利的追逐,最终因性格耿直而碰得头破血流,专业成绩也掉下去一大截儿。郭老师每次见我,欲言又止,唯恐伤了我争强好胜的自尊心。最后她实在忍不住了,轻言细语地柔声劝我:“林丹,大学还是多读一点儿书,不要给自己的将来留遗憾……”我未置可否地瞅着自己的鞋尖儿,嘴里应付似的一阵支支吾吾。
  等我真正醒悟过来,已是大学的最后一年。毕业前夕,我因替同学打抱不平,引发了英语科与数学科男生的打架事件,被学校给予严重警告处分。一天傍晚,英语科的一名女生前来男生宿舍串门,在楼下被一名值日的数学科男生言语奚落、调戏,满脸通红地跑上楼来告诉自己的男朋友。我头脑一发热,“噔噔噔”地领着英语科的七八名男生,陪着这名女生的男朋友,径直奔向楼下的数学科男生宿舍,义愤填膺地要求那名肇事者赔礼道歉。双方几言不合,互相推搡在一起,继而演变成一场整层楼的混战。
  郭老师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忧心忡忡地走进学生科,恳求学校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要让我背着处分材料走向社会,嘴唇嚅嚅得像一个代子受过的母亲。最终,她无力改变学校的决定,我被撤销了学生分会副主席职务,处分材料也装进了我的学生档案袋。郭老师默默地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毕业前排除异议,按计划让我带队去下面中学实习,在莫大的信任中重塑我的自信,让我没有因此而消沉下去,并在教育实习结束时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实习生……
  在阿尔山的青松翠柏下,在游人如织的林荫道上,我拥着眼前双鬓染霜的郭老师,昔日乌发如云的郭妈妈,一时竟然无语凝噎。朋友小孙在一旁“咔嚓”一声,为我们摄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相遇照片……
  啟程返回的路上,大家谈起我与大学老师的邂逅,一个个啧啧称奇:“你们真是前世有缘,才有今天的偶遇……”我却仍然没有从与老师的重逢中缓过神儿来——毕业这么多年,这竟是我与老师的第三次见面!
  后来,我终于知道,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偶遇哦,是老师在朋友圈看到了我在内蒙古旅游的照片,勾起了她对青山白水、毡房羊群的草原风光的向往,才有了我们一前一后的内蒙古之行。
其他文献
雨水就是这样的一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里行二,大凡老二,常容易被忽略。  雨水一到,鸟类感应木气的生发而鸣叫,木气向上,非宣发不可不快。门前的塔山上群鸟争鸣。鸟也和人一样,有些鸟话多,显得热情有活力,有些鸟深沉内敛,相互应和,此起彼伏,织出天籁般的交响乐,句句啼鸣中,嫩绿色渐渐地从枝头晕染开来。  花信是植物对天地气机发生变化的应和,以花传信,是儿子与母亲的连接。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菜花、
期刊
喜鹊就是一个好兆头啊!  讲真的,我是特别喜爱喜鹊这种鸟的,不仅因为它是人见人爱的吉祥物,而且因为它不像其他鸟儿刚入秋,天还未冷时,就已逃之夭夭,飞往他乡另谋生路去了,喜鹊不畏冬的严寒,亦不惧夏的燥热,一年四季始终守在自己热恋的故土。  午后,“吱吱”声在天空绵延不绝,它衣冠华丽,色彩斑斕,伴着悦耳的鸣叫声像箭一般飞到高柳树上,这种鸟,它的俗名叫“红裙裙”,而它的官名是红尾鸲鸟。晚间,“咕咕咕”的
期刊
四爷,一个瘦瘦的老头儿,92岁。他一生未娶,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四爷的茶具行头精致得很,燥得人心痒痒的。有细瓷茶杯、柳条茶刀、置茶竹牍、滤茶棉袱、盛茶竹筒、烧茶砂罐等,常常惹得我们这些细伢仔一个个不是捣鼓茶杯,就是拎拎茶刀,间或死死地从茶叶饼上捏几片生的茶叶嚼嚼,不到三秒钟就一个个吐了出来,碰上年小的连胆汁都倒了出来。这个时候四爷不恼不嗔,不怒不吼,只是一一劝告,要我们及时放下那些器具,说等
期刊
在我们家乡,每年小暑过后,似乎都有一次疾风劲雨的夏汛。  某个下午,一点多钟的光景,雨,终于停了。天的一边,泛着白。太阳在静止的云彩后面,像一只即将破壳的小鸡崽子。假如運气好,你或许还可以看到一条七色彩虹,横亘在离你不远处的地方,像一条红丝带,漂亮极了;天另一边,正乌云密布,黑云在聚散,轰隆隆的雷鸣声从天际断断续续地传来。水里的鱼,也跟着溜了出来,到处都是鱼“吧嗒、吧嗒”甩尾巴的声音。  我三叔在
期刊
初春,田野葱绿。我带着女儿,在田埂上,搜寻记忆中的草药。  看到蒲公英了。叶片淡黄,茎细长,顶一朵毛茸茸的花。我欣喜地蹲下身子,教女儿抚摸它的叶子,与它认识。我小心翼翼地拔出蒲公英的根,但是它的花朵却随风消散了。女儿很失望,有点儿伤心。“那是蒲公英的孩子们,它们落地就会生根发芽的,明年就是一朵朵小蒲公英了。”我安慰女儿。女儿转忧为喜,我的眼睛却红了。  我想起了年逾七旬的母亲。  孩提时,每到春天
期刊
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小米巷。  我和父母与奶奶以及四个堂姐妹们生活在一幢二层楼的老房子里。我家斜对门住着文奶奶。据母亲回忆,文奶奶有四个孩子,有造纸厂和煤饼厂工作的,有去浙江周边农村下乡的,最小的儿子去了黑龙江。有一天,母亲带我去文奶奶家玩儿。我们敲了好长时间的门,但没人出来。母亲觉得奇怪,透过木窗户,她看见文奶奶正仰面躺在地上。母亲见状,赶紧拉上我的手,去找邻居。文奶奶被邻居用三轮车快速
期刊
2020年金秋的一个傍晚,一位穿着时尚的年轻姑娘来到可可托海镇的一个警务站,她告诉值班的民警,她来自遥远的四川成都,到可可托海是为了寻找一个人。  民警耐心地告诉她:“你要寻找可可托海辖区内的任何一个人,我都会尽力帮你找到。”年轻姑娘说:“我要寻找的是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作者王琪,你能帮我找到他吗?”  民警听后一脸茫然。  成都姑娘在可可托海寻找了一个星期,当她确认王琪并不在可可托海时,神
期刊
小的时候,我就特别怕黑。  大约七岁那年夏天,我跟三哥在屋门前团山山顶的一个山洞里,偶然发现了一处丰富的长石板块,挖到黄昏时分,长石越挖越多,很快就挖了两大竹篮。三哥准备将这一担白灿灿的长石先挑回去,临走时,为了不让别人占领,他要我在原地守住山洞。晚上,三哥给我带来了晚饭和一盏马灯,准备挑灯夜战。三哥负责挖长石,我负责将长石捡到竹筐里,我们配合默契。  黎明时分,我们挖了差不多四筐长石。三哥要我回
期刊
我在这条古街上行走。  并肩毗连的洋楼,在古老土地的怀抱里沉静地矗立。那些洁净如洗的砖瓦,在日月俯视下传响着诗的铿锵。  一曲悠久的叙事曲依然年轻着:唐开元年间,蔡姓七世孙那五间吃喝的小店,迎风的酒旗与缠绵的南曲相应和,锅碗瓢盆的敲击乐擦亮天空……  记不清多少次在这一条古街行走了。  古老的街市蜿蜒起伏,从历史典籍的字里行间时不时走出文化名人,一路走来,跫音悦耳。  多么令人喜愛啊,纷至沓来的游
期刊
那条狗已经不在了。  从它出生还不到一个月,哥哥把它从邻居家抱回来时算起,是八年,九年,还是十年?我已经记不清楚。那时候我还小,也就刚刚会走路吧,我在前面晃晃悠悠地走着,哥哥在后面无精打采地跟着。我走到哪儿,哥哥就跟到哪儿。哥哥不想带我玩儿,我太小了,哥哥和同龄孩子的游戏我不懂,只会添乱。但哥哥不能把我撂在一边自己去玩儿,如果我手臂磕破了皮,或者身上哪儿划伤了,母亲都会拿他是问。哥哥不愿意带我,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