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黄芪中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h4388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恒山黄芪不同提取溶剂、粉碎度、温度、料液比及乙醇提取倍率与黄芪多糖提取得率的关系,寻找恒山黄芪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微型植物粉碎机对恒山黄芪进行超细化处理并按粉体颗粒大小分组,测定各组不同温度、不同料液比、不同乙醇提取倍率水法提取与CaO法提取黄芪多糖的溶出率。结果 料液比1∶6,提取温度80 ℃,使用提取液3倍量95%乙醇沉淀,水法提取、粉碎粒度为800目,CaO法提取、粉碎粒度为400目时恒山黄芪黄芪多糖提取得率相对最高。结论 恒山黄芪黄芪多糖提取得率与使用何种提取溶剂及粉碎度、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使用量存在关联性,CaO法提取黄芪多糖得率常规下优于水法提取。
  关键词:恒山黄芪;黄芪多糖;超细粉碎;提取工艺;提取得率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3.020
  中图分类号:R2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3-0052-03
  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us (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的干燥根。恒山黄芪主产于北岳恒山,因其纯正的天然品质和巨大的药用价值而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竞相追逐的品牌黄芪——“正北芪”。地道的恒山黄芪外观上条匀顺直、皮嫩无叉、色泽黄亮,具有药性强、品质纯、粉性足、油性大等特点。黄芪多糖是黄芪的主要活性
  成分之一,具有许多药用价值[1-2],与黄芪直接入药相比,黄芪多糖入药更具有药量精准、使用方便等优点。近20年来,黄芪多糖提取的相关研究成为业内热点,但传统的提取工艺直接水煮醇沉,黄芪多糖得率偏低,能源、原料浪费较为严重,近年来报道黄芪多糖提取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使用CaO溶液作为提取溶剂,或是将黄芪粉碎后再行溶出,黄芪多糖提取得率明显提高[3],但这些报道多为倾向性报道,确切的相关研究较少,为此笔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紫外分光光度计UV-7504PC,上海欣茂仪器有限公司;医用离心机,LG10-24,北京医用离心机厂;真空干燥箱,ZK型,北京科伟永鑫实验设备厂;微型植物粉碎机,FZ102,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数显恒温水浴锅,HH-4,江苏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循环水多用真空泵,SHG-1、AL-9908,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
  恒山黄芪购自山西省浑源县药材公司恒山大药房,经大同大学李吉副教授鉴定为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us (Bge.)Hsiao。所有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分组
  本研究采用微型植物粉碎机对恒山黄芪进行超细化处理,逐级粉碎,逐级过筛,依据粉碎后恒山黄芪粉体大小将材料分为饮片组及80、200、400、600、800目不同粒度组。通过对不同粒度的粉体进行显微特征观察,各组粉体颗粒大小分布均匀,800目粉体细胞破壁明显。
  2.2 提取工艺
  每次称取不同粉碎度的恒山黄芪粉体100 g,分别加入400~800 mL自来水或CaO溶液(pH值为10)中,置恒温浴锅以70、80、90 ℃温度各浸取60 min,4层医用纱布过滤得提取液,滤渣重复上述操作,得到二次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调pH值至6.5,加热浓缩至100 mL,冷却至室温边搅拌边加入2~4倍量95%乙醇沉淀,静置,倾去上清液,加水溶解,单层滤纸过滤,加热浓缩至50 mL,边搅拌边加入95%乙醇,至混悬液浓度为80%,静置,离心分离,倾去上清液,加95%酒精洗涤,真空干燥,得粗多糖,称重,计算提取得率。
  2.3 不同提取温度各组黄芪多糖提取得率比较
  對70、80、90 ℃不同提取温度,饮片及80、200、400、600、800目不同粉碎度情况下,水法提取与CaO法提取黄芪多糖得率的比较,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2.2”项下提取工艺,乙醇使用量为提取液3倍量体积,料液比为1∶6),无论是水法提取还是CaO法提取,提取温度为80 ℃时,各组黄芪多糖提取得率达到最高。结果见表1。
  2.4 不同乙醇提取倍率各组黄芪多糖提取得率比较
  各组提取液分别加入2、3、4倍量95%乙醇沉淀,水法提取与CaO法提取黄芪多糖得率的比较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2.2”项下提取工艺,,提取温度为80 ℃,料液比为1∶6),无论是水法提取还是CaO法提取,乙醇使用量为提取液3倍量体积时,各组黄芪多糖提取得率最高。结果见表2。
  2.5 不同料液比各组黄芪多糖提取得率比较
  各组分别加入400、600、800 mL提取溶液,水法提取与CaO法提取黄芪多糖得率的比较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2.2”项下提取工艺,提取温度为80 ℃,乙醇使用量为提取液3倍量体积),无论是水法还是CaO法提取,料液比为1∶6时,各组黄芪多糖提取得率达到相对最高值,此后随着提取溶液量的增加,黄芪多糖提取量虽略有增加,但需消耗更多资源,产出与投入比不科学,故本试验推荐最佳料液比为1∶6。结果见表3。
  2.6 最佳工艺验证
  本研究结果表明,恒山黄芪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 ℃,料液比1∶6,提取时间60 min,2次提取,乙醇使用量为提取液3倍量体积,水法提取黄芪粉碎度为800目,CaO法提取黄芪粉碎度为400目。验证该工艺,与饮片组比较,水法提取黄芪多糖得率从2.12%提高到8.11%,CaO法黄芪多糖提取得率从4.73%提高到7.73%。结果见表4。   3 讨论
  超细粉碎是利用超细切割技术将材料进行超细化处理,达到在不改变材料化学组成的前提下使其表面和界面的某些物理特性发生改变[4]。超细粉碎技术在中草药加工领域潜力巨大,将中草药通过超细化技术处理,尤其是达到细胞级破碎效果后,由于有效成分直接暴露在溶剂中,能被充分地利用,可迅速提高提取得率[5]。黄芪是典型的根系入药植物,传统的粉碎方法提取率较低。尤其是地道的恒山黄芪,由于其生长的特殊环境(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生长周期较长(5年以上才能采挖),黄芪多糖提取得率一直偏低。本研究采用微型植物粉碎机对恒山黄芪进行了超细化处理,逐级粉碎,逐级过筛,将不同粒度的粉体分为6组,分别采用水法和CaO法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料液比、不同乙醇倍率的黄芪多糖提取得率情况。试验结果显示,恒山黄芪黄芪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6,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60 min、2次提取,使用提取液3倍量95%乙醇沉淀24 h,黄芪粉碎度水法提取為800目、CaO法提取为400目,黄芪多糖提取得率达到相对最高。试验结果与相关研究中草药有机大分子的溶出需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释放结论相吻合[6],即黄芪有机成分在破壁状态下最容易溶出,故而水法提取黄芪粉碎度为800目(即破壁)时黄芪多糖提取得率最高,而CaO法提取黄芪粉碎度为400目时黄芪多糖提取得率就达到相对最高,这可能与黄芪在碱性溶液中其纤维质的溶胀与溶解性增加、纤维之间的脂键更易断裂而使更多的多糖游离出来有关[7]。
  综上,本研究提示,恒山黄芪黄芪多糖的提取得率与提取溶剂选择及恒山黄芪粉碎度、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使用量等关系密切,不管是水法提取还是CaO法提取,恒山黄芪达到一定的粉碎度可大大提高黄芪多糖的提取得率,常规情况下CaO法提取黄芪多糖得率优于水法提取。
  参考文献:
  [1] 马占好,张春艳,刘旭,等.黄芪多糖对小鼠体内六种细胞系瘤株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1996,24(4):55-58.
  [2] 洪介民,邱健行,胡祖光,等.黄芪多糖在体内对小鼠CTU-E和BFU-E生成的影响[J].新中医,1998,30(9):35-37.
  [3] 倪艳,苏强,刘震,等.黄芪多糖水煎提取工艺的优化试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5):284-286.
  [4] 李凤生.超细粉体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3-5.
  [5] 孙文基,张登科,党治稳.天然药物成分提取与制备[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31-34.
  [6] 陈宇红.超细粉碎对黄芪有效成分溶出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 2007,29(3):215-217.
  [7] 李红民,黄仁泉,王亚洲.提高黄芪多糖提取收率的工艺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0(6):509-510.
  (收稿日期:2012-07-24,编辑:华强)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通过对《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中中西医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赋值对比性分析,为将来物价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对中医、西医项目制定价格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年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中中医项目与西医项目之间、中医各专业组之间的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赋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结果 中医与西医项目比较,中医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赋值偏低,二者基本处于一种倒置的状态,中医各专业组
期刊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中医症状及舌脉特点,为脑卒中的中医预防提供辨证论治依据,并为脑卒中高危人群辨证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 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法,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筛查选取脑卒中高危人群2536例,分析其中医症状、舌脉、证类分布的频数特征,观察不同性别、年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分布特点的差异性。结果 检出率前5位的中医症状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视物模糊(1670例,65.9%)、
期刊
关键词:名医经验;张允岭;肌萎缩;中医疗法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6.037  中图分类号:R277.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6-0110-02  张允岭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医疗工作30余载,擅长治疗多种疑难痼疾。本案例为国内外极罕见病例,发病原因不详,患者就诊时已出现双下肢进行性
期刊
摘要:目的 完善方剂知识发掘的方法,在提高方剂治法模型识别能力的同时,发现影响模型稳健性的关键因素。方法 提出中医方剂智能分析系统(CPIAS)知识库的扩展和改进设计,如效-候关系启发式筛选规则的建立,效-素关系、效-素关系鉴别、素-证关系等知识表的创建。在此基础上,CPIAS计算出量化数据,应用中医方剂分类模式识别系统(CPSVM)进行方剂治法建模实验,并对学习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利用知识库扩展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辨证分型与血清可溶性上皮钙黏蛋白(sE-cad)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90例胃癌患者进行辨证分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sE-cad水平,SPSS16.0软件分析胃癌证型与血清sE-ca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瘀血内阻证sE-cad与脾胃虚弱、胃热阴伤、气阴两虚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各证型间血清sE-cad水平比较见表4,脾胃虚弱证与气阴两
期刊
摘要:目的 用RBL-2H3细胞初步评价清开灵、血塞通注射液类过敏反应,为完善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MTT法测定2种药物对细胞生长的IC50;采用不同浓度药物、C48/80或培养液分别刺激细胞30 min,检测上清液中组胺、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另取刺激后的细胞,观察其脱颗粒率及超微结构变化。取ICR小鼠进行类过敏试验,以含伊文思蓝的药物或生理盐水单次尾静脉注射30 mi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治疗胎动不安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胎动不安患者2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2组均予中医辨证论治、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同时予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2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观察2组患者阴道出血、下腹坠痛、腰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情况,测定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等变化。结果 治
期刊
关键词:中医;异病同治;述评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6.045  中图分类号:R292.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6-0129-03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尽管异病同治的思想一直体现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但是迄今为止的相关研究中,有关异病同治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点,以及最常见的文献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甘青青兰生品和炒制品中总黄酮、总多酚含量的差异及其清除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自由基能力,探讨生、炒甘青青兰中有效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以75%乙醇为溶媒采用冷浸法对甘青青兰生品和炒制品进行提取,采用NaNO2-Al(NO3)3-NaOH法和Folin-Ciocalteu法分别测定其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其提取物的
期刊
关键词:瓜蒌散;金黄膏;产褥期疾病;乳痈;急性乳腺炎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6.031  中图分类号:R269.5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6-0100-02  乳痈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初期若治疗不当,易酿热成脓。为避免乳房脓肿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痛苦,应在病变初期给予积极治疗。笔者采用加味瓜蒌散联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