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觀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双腔ICD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植入双腔ICD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卡托普利片进行维持治疗6个月,逐渐加至靶剂量,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EF值改善情况,患者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经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双腔ICD治疗组患者左室舒张及收缩末内径较卡托普利联合ICD组明显减小,射血分数显著提高,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提高,心律失常发生明显减少。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双腔ICD较卡托普利联合ICD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关键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卡托普利片;双腔ICD;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20—02
目前,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QRS时限<0.12ms,EF<35%经正规纠正心衰治疗3个月后,心衰治疗效果差者需植入ICD预防猝死,同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I等类药物治疗抑制心肌重构,降低患者远期死亡率,再住院率等。本文旨在进一步观察上述药物治疗对患者客观指标变化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在我院住院治疗者,在正规纠正心衰治疗后3个月植入双腔ICD的患者21例,随机分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组,男9例,女3例,年龄45~73岁,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8例,缺血性心肌病例4;卡托普利组9例,男8例,女1例,以上患者均行心脏彩超检查为左室舒末(LDVED)>60mm,LVEF<35%,QRS<0.12ms,NYHAⅢ-Ⅳ级。排除支气管哮喘、严重肝肾疾病。
1.2 治疗方法 21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改善心功能后予以双腔ICD植入术。术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组给予23.75mg每日一次口服,据患者心衰症状及血压情况每周逐渐加量,至达靶剂量每日118.75-142.5mg,每日维持治疗6个月;卡托普利组给予卡托普利25mg每日三次口服,据患者血压情况逐渐调整剂量,至75-150mg每日维持治疗。于6个月进行随访,复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分级、心电图。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用成组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各项比较见表1,2组在治疗前后P<0.05;术后LDVED、LVESD、LVEF较术前比较改善。美托洛尔缓释片组改善效果优于卡托普利片组P<0.05;美托洛尔缓释片组治疗心衰较卡托普利组效果更为显著。美托洛尔缓释片组心电图机起搏器程控均未见室早及室速发作;卡托普利组仍有频发室早及短暂室速。
3 讨论
美托洛尔缓释片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1-3],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从而达到抑制心室重塑及心功能恶化,本文患者均在双腔ICD置入后逐渐加量至118.75mg/d-142.50mg/d维持治疗,通过随访发现患者治疗后心室舒张及收缩末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EF值较前明显回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考虑患者疗效显著原因主要与使用了足够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有关,从而达到显著治疗效果。有资料表明β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3个月)则可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治疗4 -12个月,能降低心室肌重量和容量、改善心室形状。足够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是达到此治疗效果的前提。在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因血脂代谢异常及血糖异常需终止治疗。卡托普利组治疗组效果欠佳考虑与患者使用过程中对血压影响较大,限制了卡托普利使用剂量影响疗效。此外美托洛尔缓释片组
因此,本文认为对于心脏扩大EF<45%,而其QRS<0.12ms患者,不能肯定CRTD置入后治疗效果者,可考虑双腔ICD置入后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并逐渐调整美托洛尔缓释片剂量,加至靶剂量控制患者心衰降低患者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Janosi A,Ghali JK,Herlitz J,et al.Am Heart J 2003;146:721–8
[2]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35(12):1076-95
[3] Jose Lopez-Sendon,et al. European Heart Journal.2004;25:1341–1362
【关键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卡托普利片;双腔ICD;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20—02
目前,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QRS时限<0.12ms,EF<35%经正规纠正心衰治疗3个月后,心衰治疗效果差者需植入ICD预防猝死,同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I等类药物治疗抑制心肌重构,降低患者远期死亡率,再住院率等。本文旨在进一步观察上述药物治疗对患者客观指标变化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在我院住院治疗者,在正规纠正心衰治疗后3个月植入双腔ICD的患者21例,随机分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组,男9例,女3例,年龄45~73岁,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8例,缺血性心肌病例4;卡托普利组9例,男8例,女1例,以上患者均行心脏彩超检查为左室舒末(LDVED)>60mm,LVEF<35%,QRS<0.12ms,NYHAⅢ-Ⅳ级。排除支气管哮喘、严重肝肾疾病。
1.2 治疗方法 21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改善心功能后予以双腔ICD植入术。术后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组给予23.75mg每日一次口服,据患者心衰症状及血压情况每周逐渐加量,至达靶剂量每日118.75-142.5mg,每日维持治疗6个月;卡托普利组给予卡托普利25mg每日三次口服,据患者血压情况逐渐调整剂量,至75-150mg每日维持治疗。于6个月进行随访,复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分级、心电图。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用成组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各项比较见表1,2组在治疗前后P<0.05;术后LDVED、LVESD、LVEF较术前比较改善。美托洛尔缓释片组改善效果优于卡托普利片组P<0.05;美托洛尔缓释片组治疗心衰较卡托普利组效果更为显著。美托洛尔缓释片组心电图机起搏器程控均未见室早及室速发作;卡托普利组仍有频发室早及短暂室速。
3 讨论
美托洛尔缓释片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1-3],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从而达到抑制心室重塑及心功能恶化,本文患者均在双腔ICD置入后逐渐加量至118.75mg/d-142.50mg/d维持治疗,通过随访发现患者治疗后心室舒张及收缩末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EF值较前明显回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考虑患者疗效显著原因主要与使用了足够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有关,从而达到显著治疗效果。有资料表明β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3个月)则可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治疗4 -12个月,能降低心室肌重量和容量、改善心室形状。足够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是达到此治疗效果的前提。在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因血脂代谢异常及血糖异常需终止治疗。卡托普利组治疗组效果欠佳考虑与患者使用过程中对血压影响较大,限制了卡托普利使用剂量影响疗效。此外美托洛尔缓释片组
因此,本文认为对于心脏扩大EF<45%,而其QRS<0.12ms患者,不能肯定CRTD置入后治疗效果者,可考虑双腔ICD置入后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并逐渐调整美托洛尔缓释片剂量,加至靶剂量控制患者心衰降低患者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Janosi A,Ghali JK,Herlitz J,et al.Am Heart J 2003;146:721–8
[2]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35(12):1076-95
[3] Jose Lopez-Sendon,et al. European Heart Journal.2004;25:1341–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