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医道自然弘扬大医精诚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飞智教授
  是一位经验丰富、享有业界声誉的註册中医师。他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等中医界知名人士,拥有中医博士学位。在过去的从业经历中,他上下求索、卓有建树,他参与创办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考试小组,他担任委员;崇尚医道自然的他,拥有开放包容的态度,对中医医术多有研究,並在中医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莫飞智博士,註册中医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前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助理教授、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考试小组委员、香港註册中医学会副会长、会立中医学院院长、《香港中医杂誌》编辑部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生物学-光子中医学专业)、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针灸推拿学专业)、广西中医学院医学学士学位(医疗系中医专业),开设有莫飞智中医诊所,主诊中医全科、针灸科、骨伤科。】
  重医德,崇尚医道自然
  走进莫飞智博士设在香港的中医诊所,整洁素凈的设计,莫名让人有一种安全感与舒适感。
  在他的办公室内,悬挂着由其老师——著名国医大师、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为其题写的书法作品——“久於其道,金石为开”。另一幅由名中医曾邕生博士题写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大医精诚、慈悲为怀”。据莫飞智博士介绍这是由曾邕生博士闭目而就的,字体豪迈大气,自成一体,“这十六个字,是老师对我寄予的厚望,‘上善若水’是道家,‘厚德载物’是儒家,‘大医精诚’是医家,‘慈悲为怀’是佛家。他希望我以此为行医宗旨,拥有道者的胸怀、佛家的慈悲,重视医德,以精湛之医术,服务大众。”一直以来,他都如此坚守。
  当年,莫飞智博士取得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之後,拜邓铁涛教授、刘颂豪院士为师,在华南师范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後协助两位恩师创建了光子中医学及其实验室和临床教研中心。他谈及,在师从邓老的那段时间,经常跟随其前往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会诊,学习和积累了一些疑、难、重、杂疾病的临床经验,收益颇丰,特别是邓老那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仁心仁术、精术显德的医德,一直影响其今後的从医生涯。
  《黄帝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於人。”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思想,指导着莫飞智博士的行医之路,他言,“中医强调‘治神’,意思是调治精神,给患者以希望,这才是医德的首要原则。”一些人认为,医德就应包括将病情原原本本地告知患者,其实並非如此,作为医生更要懂得如何建立患者的信心,“活着的信心、求生的渴望,在很多时候都要好过真正的医药,永远不要去摧毁患者生的希望。要在治神和病人的知情权之间取得平衡,千万不要让病人担心和绝望。”
  行医道,弘扬大医精诚
  2001年,莫飞智博士到香港大学工作,这段时间内,他参与创建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以及课程设置,後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顾问等职,为香港中医事业的发展出了一臂之力。
  目前,香港也湧现出了许多热衷中医的年轻人,他高兴地指出,每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在读学生逾万人,其中香港的学生也有几百人,由本科到硕士、博士学位的不等,“现在,许多不同行业的年轻人乐於把中医当成兴趣来学习,他们无论是单纯研究理论,还是未来投身於临床第一线,这对於中医界发展来讲,都是一个良好的趋势。”为了能加深内地和香港两地的业界来往,莫飞智博士还担任香港註册中医学会副会长,並任《香港中医杂誌》编辑部副主任,为两地医术交流打造和维护好一个良好的平台。
  其实,在香港身为中医师的莫飞智博士,在内地工作时亦有当西医的经验,对西医有一定的了解,认为要正确地认识中医和西医,对不同的观点都要持开放包容和谦虚学习的态度“作为一名医务从业者,不能存在门户之见,中医与西医,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和智慧的结晶,两者各有优劣,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各有所长,可以互补,两者可以互用医学成果,比如说在内地,越来越多的中医在诊疗过程中,善用西医的诊断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中医和西医在理论上目前还是不能结合或结合不来的,两者的哲学和逻辑学的背景不一样,只能说配合。”
  莫飞智博士还指出,当下内地的一些中医在诊断过程中,存在过度地依赖仪器,而忽略了原本的望、闻、问、切,以及在这个的过程中对患者起到的心理调节作用,西医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说,现在许多医生依赖看心电图,而不像以前去听心臓是否有杂音,忽略了‘视触叩听’的基本功。而忽略了‘望闻问切’,对中医未来的传承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医可以借助外物,但不能忘掉自己的基本功。”不过,中西医结合在香港很难进行,这在某种意义上,对中医的发展反而是一种保护。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亚健康”,也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养生良方,针对此类情况,莫飞智博士提请市民们注意,“对医学知识或疾病本身不正确的解读,也会是一种病因,会引起心因性疾病。对於疾病,需要摆正心态,对自己要有信心;有些人处於“亚健康”状态,是疾病还未形成,机体处於不平衡状态,通过适当的饮食和锻炼,还可以调节,尽量恢复平衡。”就“养生”而言,他极其推崇古医家葛洪提出的“养生以不伤为本“,这个“不伤”是指身体上和精神上都不伤害,要善待自己,莫飞智博士认为,力微休负重,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努力和索取,就是一种伤害,因而,可以说,顺其自然,倒正是养生之道。
  做医学家,而不只是做医匠
  在医术上精益求精的莫飞智博士,一直主张,要做医学家,行医道,而不只是做医匠。医匠,只懂得医学技能;医学家,既懂得治病救人之术,又能继承和发展中医的学术思想。若只是学习医术而非参悟医道之人,医术再高也只是“医匠”、“医工”,只有研究医术同时参悟医道,对经典的研读和对传统文化的广泛涉猎,不断地汲取当代科学技术成果並为中医所用,才能成为“大医”。
  为了达至準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莫飞智博士接待病人时,用心倾听病人的心声,並躬下身来,潛心研究医学科学,他说,病患才是一个医生的好老师,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在临床上,莫飞智博士重视中医经典的运用,主要学习和继承邓铁涛教授诊治重症肌无力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学术思想,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在过去的从医经验中,他不断地研习,多有突破,其中,课题《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200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及2002年度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课题《靳三针治疗脑病的系列研究》获2003年度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还在专业期刊、会议及书籍上发表论文或摘要75篇,出版专著两部:《老年血管性痴呆的诊治与研究》、《认识五臓六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一种电梅花针”……
  就在2010年,莫飞智博士前前後後写了三年时间的一本关於中医五臓相关研究的专著《认识五臓六腑》出版。该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系统地研究五臓相关学说,不但结合了《黄帝内经》等中医典籍、道家的学说,从发生学的角度,探讨五臓的形成、命名、性质及其相互关係,还首次提出了五臓神识系统、营养系统、气化系统等概念,论述了各个系统的生成和转化关係,讨论了人的体质、饮食五味及形神(身心)相互作用关係,论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是中医的世界观,整体平衡是中医的目的,治未病是中医的至高理念和境界。“此书,适合广大的中医热爱者及医务从业者阅读,同样也适用於医学科研,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在书的鸣谢内容中,莫飞智博士这样表述道,“在这岁月如歌的日子里,我由衷地感叹自己,幸遇名师,参学大家,心精专注,躬耕不辍;益友同窗,时常通宵达旦地切磋医理、医技,交流所学心得,互勉共进,实践医道,更好地解除患者的疾苦。感激上苍赐予生活中的每一份情和爱,使我的人生因丰富多彩而宁静和美丽。”好一幅“丰富多彩而宁静和美”的画卷,恰恰是他行医之中最浩气磅礡的一面!
其他文献
吴天赐博士的人生态度是“要做,就做到最好”,不管是学生时代,抑或创业时期,不管是闯荡商海,抑或服务社会,都是如此。严以律己的自我要求,让他无惧困难和挑战,实现目标,屡创高峰。宽以待人的处世风格,让他热心积德、从善、帮助他人,广受好评。君子为而不爭,可以说,他是付出为荣的佼佼者,又是奉献为怀的表表者。如今的他,已年过八旬,但依然肩扛数十项社团的职衔,每日,不是忙於出席活动,就是忙於筹划或主持会务工作
期刊
【本刊讯】2014年4月12日上午,200多名来自深圳、惠州、阳江的摄影爱好者聚集在惠州慈云图书馆4楼报告厅,参加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函授学院深圳分院第25期摄影基础、艺术专修班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上,中国摄影家协会函授学院副院长李英傑教授、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会长全燕荣先生进行了开班致词,深圳分院魏玉明院长进行了开班动员,对第24期摄影专修班情况进行了总结;並对第24期的优秀学员和教师进行了表彰和奖
期刊
陈伟能先生的一生,是丰实、充盈、精彩的一生,他在地产界、拯溺界创下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更是虚怀若竹,清气若兰,令人敬畏。机缘巧合之下,他因热爱游泳运动获港澳商业巨头霍英东、何鸿燊的赏识,跟随前者为香港乃至中国的体育事业四处奔走、出心出力;跟随后者进入内地房地产业,在香港乃至中国内地屡立创举。与此同时,他行善积德,坚持拯溺事业逾半世纪,提携后辈助发展。他信“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其仁者之心,博大之
期刊
生性超然,在尘世中坚守一颗淳朴之心,用最低调的姿态演绎一个个喜闻乐见的人生故事。他言“花开有期,莫要等到茶靡”,故他用孝行报母恩;他知“人生不可复製”,故他以慈心教独女;他信“德不孤,必有邻”,故他以感恩心为国、为民、为朋友。他集孝子、慈父、资深媒体人和社会活动家等诸多身份於一身,他有着大舞台、大视野及大胸怀!  【符树柏先生,祖籍海南,前新华社资深记者、社会活动家、优秀出版人。创办《新时机》杂誌
期刊
陈振超先生是一位服务超过四十多载的工商界人士,但更像一位社会大义工。他年过八十,卻心态年轻,是香港童军的“大朋友”;他精力充沛,是众多家乡社团的领袖人物;他爱心洋溢,是数个公益组织的积极拥护者……有他的地方,就有一股温柔慈善的轻风,有他的地方,就有一种甘甜清爽的水露。他不停地服务,愿将自己的能力奉献给所有需要的人!  【陈振超先生,新宇宙塑胶五金製品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尖沙咀街坊福利会副监事长,新宝
期刊
梁善婷女士自幼对风水命理学说兴趣浓厚,寻访名师,不断专研各种玄学对人生的预测和影响,並不断探求和引证玄学世界的深奥道理,其独特的“数字看人生”之法,通过电话号码预测吉凶,颇受欢迎。作为风水玄学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者,她深知有责任将风水学发扬光大,让世人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之,亦让风水学的精华惠及到更多的人。  【梁善婷女士,香港知名命相堪舆顾问,业务范围包括:问事择吉、电话预测、趋旺财运、家居风水、紫微八
期刊
尤端阳先生是澳门濠江中学的校长。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校之长的他,注重为人师表,传授正道;身体力行,沐浴英才,继承爱国传统,开创濠江未来,给莘莘学子,带来善行的感悟。任重道远的教育之路,他勇往前行!  【尤端阳先生,担任澳门濠江中学校长、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澳门非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澳门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澳门中华教育会副会长
期刊
李锦开先生  一位故土情深的爱国华侨,一个战胜艰难、坚持不懈、执著追求梦想而又異常自信、心明如镜、内心强大的人。创业的艰辛让他难忘,卻未能改变他乐观开朗的心态,热情如初;事业初期的失利,未能打击他坚定不移的信念,扭亏为盈。从“单兵作战”到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专业並熟练的销售及营运团队;从个人经营,到为他人创造致富机会,他华丽蜕变,破茧成蝶,掀开了崭新的人生之页。  【李锦开院士,印尼华侨、
期刊
九寨沟号称“水景之王”,因沟内有树正、荷叶、则查洼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全称为“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位於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还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並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珍稀性突出。栖息有国宝大熊猫、金丝猴等,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之一。  九寨
期刊
何善挥先生爱好攀岩,喜欢携一包镁粉,登一双攀岩鞋,协调浑身肌肉,借助极小的支点,迸发力量往高处攀爬的感觉。在空中,时而晃动、摇摆;时而腾挪、窜跃,克服自身重量和强大的地心吸引力,挑战自我挑战环境,实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高难度动作。十多年来,他一直享受着攀岩所带来的种种乐趣。攀岩在他心中似乎已不是一项运动那么简单,而是一种经过奋斗进取,获得幸福的过程,因此他希望结识更多的同好,也愿意将攀岩运动发扬光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