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之“完成”与“未完成”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ean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我们的生命总是在“完成”和“未完成”的状态中行进。回家卸下行囊,是一次旅行的完成;高中毕业,是一段学业的完成;书稿付梓,是一次写作任务的完成;走进婚姻,是一场恋爱的完成。但我们又时时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未完成”。
   即将高中毕业的你,如何看待生命中的“完成”或“未完成”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引擎
   题目要求谈谈如何看待生命中的“完成”与“未完成”。同学们既可就生命中的“完成”来谈,也可以谈生命中的“未完成”,也可以结合两者来谈。
   无论选择哪一方面来写作,都需要在“生命”这个大范围下具体思考“完成”与“未完成”。又因为提示语中提到“即将高中畢业的你”,强调了学生身份,所以同学们最好结合自己具体的亲身经历来写作。“如何看待”即要提出自己的具体态度,因此不应停留在分析两者关系上,而应更进一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应该秉持什么态度。
   思路一:辩证看待生命中的“完成”与“未完成”。“完成”与“未完成”是一组人生的辩证,共同组建人生的完美。“未完成”永远在路上,“完成”是生命长河中的一个临时歇脚点,不是“未完成”的终点,而是“未完成”的起点。因此,当我们完成了一件事时,要看到自己的成长才刚刚开始;当我们正在做一件事时,也应看到过去的已经“完成”。很喜欢一句话:终结一定是在唱响起始的礼赞。人们总是在这样的“起始”与“终结”间徘徊。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论遇到什么,都不退却,这就是看清“完成”与“未完成”之间关系的意义所在。
   思路二:人生永远“未完成”。站在高中毕业生的角度,可以理解为高中的学业“完成”了,但是为人的学习还“未完成”;也可以理解为一天的作业“完成”了,但学习的目标还“未完成”;还可以理解为花季、雨季“完成”了,但是人生还“未完成”。“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只要我们认识到人生中的事情永远做不完,人生永远“未完成”,那么我们就会积极进取。
   思路三:从“未完成”到“完成”。“完成”与“未完成”是人生的两种生存常态。对于我们来说,“完成”只是短暂的、相对的,而“未完成”是永恒的追求。明白了这一点,就能理解,我们缘何总是需要保持平和、超脱的心态。从“未完成”到“完成”的过程,要学会去享受,而对于“未完成”本身,则不必焦虑与沮丧。
其他文献
月明风清,琼浆甘醇,那娇嫩、柔弱,让人怜惜的,是卵。   一眼望断,年华峥嵘,那萌发、蠕动、伫立销魂的,是生命。小巧而玲珑,一丝一缕,悄然深入人心。它们无比稚纯,无比醇正。也许这生命已沉浸在万物之间,交融、灵动;也许这苒苒物华已渐渐地休止,浅淡、凝怨。   郁葱桑叶,思绪渺邈,那明朗、净远,循序渐进的,是生长。在微弱的阳光下,在绵绵的雨露里。也许是些许酸辛,但潜藏着的是喜悦和欢歌;也许是由衷激赏,
期刊
来自深秋的叹息   一腔热血来不及挥洒,李贺的一生是天空中彩色的烟花,只绽放了那么一瞬间,就消失了。这样的遗憾,是诗歌史上的一大“意难平”。   白居易笔下的秋,是“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孤寂;李清照笔下的秋,是“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离愁别绪;而李贺笔下的秋,是“桐风惊心壮士苦”的郁郁不得志。他的心里,有什么不能解开的“壮士苦”呢?   萧瑟秋风吹过,惊到了对时间流逝敏感的他,原来,到深秋了。一年将
期刊
童年,如珍珠,在辽阔浩瀚的大海上闪闪发光;童年,如星辰,在幽黑深邃的夜空中耀眼发辉;童年,如鲜花,在朝气蓬勃的清晨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写意的一笔;如果说人生是一首歌,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动人的音符;如果说人生可以重新来过,那么童年是人们的首选。感谢时光老人,把童年编成一本最真最美的书印在我们的心坎里。  童年笨事  ◎赵丽宏  如果回想一下,每个人儿时都做过一些笨事,
期刊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指先抒情,后写景;借景抒情指先写景,后抒情。自然界的景物本身并不带感情色彩,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想要写进作品,就必须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清人王夫之曾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
期刊
文题呈现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   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本题考查“文学短评”写作,评
期刊
如何突破议论文写作思辨性不强的这一瓶颈呢?一个切实的做法就是用剪贴摘抄的方法来给自己“充电”。为了提升剪贴摘抄内容的新颖性和鲜活度,同学们应注意“三新”。  一、新锐见解  要想从众人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中突围出来,不去说“正确的废话,严谨的套话”,就必须“补脑”,以摆脱思维的惯性,提升思维的品质。其路径有二:一是学习深刻的见解。其特点是能比常人多想一步、两步甚至N步,见人之所未见,读之受驱动
期刊
我是一只蜻蜓。   我生活在美丽的乡下,这里有肆意生长的野花,有遍地乱窜的小草,有随处可见的大树。一个个连接着的村庄散布在田野四周,看似混乱却乱中有序。   这一天,我照常飞到外边去觅食,顺便四处逛逛。飞着飞着,我突然闻到一股极香的气味,伴着风的味道,我仿佛整个身子都置身于一个美好的世界中。我惬意地靠在其中一片树叶上,享受这静谧却又充满活力的美好时光。   可很快地,这种美好被打破了。耳边的风声变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文材料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劝学》《师说》这两篇经典文章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我们知道,《劝学》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主要集中
期刊
写作议论文的目的是为了说服读者,名人故事的说服力会很强大。但引用名人故事也有讲究,这里强调两个注意点。  一、要把握好人物故事叙述的侧重点  一个人物故事,可能对多个话题有论证的价值,所以我们在叙述人物故事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要善于截取材料中能充分证明论点的部分,舍去与论点无关的内容。请大家阅读下里面这则故事:  2019年7月16日在日本北海道的机场,上海市小白鸽舞蹈团的45名小朋友在带
期刊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20年5月10号,西安一餐馆苏福记厨师往炒菜的锅里吐口水的事件,引发了人民对食品安全卫生的强烈反应。事件大概起因是顾客要求菜品重做,没想到在重新端上的菜里面发现了烟头,查看厨房摄像头竟然发现更为可怕的一幕——厨师不仅不戴口罩,還竟然往炒菜的锅里吐口水。这引起了广泛热议。   请就此事写出自己的看法。   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情,我们在写作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