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撷英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z_wk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如珍珠,在辽阔浩瀚的大海上闪闪发光;童年,如星辰,在幽黑深邃的夜空中耀眼发辉;童年,如鲜花,在朝气蓬勃的清晨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写意的一笔;如果说人生是一首歌,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动人的音符;如果说人生可以重新来过,那么童年是人们的首选。感谢时光老人,把童年编成一本最真最美的书印在我们的心坎里。
  童年笨事
  ◎赵丽宏
  如果回想一下,每个人儿时都做过一些笨事,这并不奇怪,因为儿时幼稚,常常把幻想当成真实。做笨事并不一定是笨人,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在于:聪明人做了笨事之后会改,并且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而笨人则屡错屡做,永远笨头笨脑地错下去。
  我小时候笨事也做得不少,现在想起来还会忍不住发笑。
  追 屁
  五六岁的时候,我有个奇怪的嗜好:喜欢闻汽油的气味。我认为世界上最好闻的味道就是汽油味,比那种绿颜色的明星牌花露水气味要美妙得多。而汽油味中,我最喜欢闻汽车排出的废气。于是跟大人走在马路上,我总是拼命用鼻子吸气,有汽车开过去,鼻子里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有一次跟哥哥出去,他发现我不停地用鼻子吸气,便问:“你在做什么?”我回答:“我在追汽车放出来的气。”哥哥大笑道:“这是汽车在放屁呀,你追屁干吗?”哥哥和我一起在马路边前俯后仰地大笑了好一阵。
  笑归笑,可我的怪嗜好依旧未变,还是爱闻汽车排出来的气。因为做这件事很方便,走在马路上,你只要用鼻子使劲吸气便可以。后来我觉得空气中那汽油味太淡,而且稍纵即逝,闻起来总不过瘾,于是总想什么时候过瘾一下。终于想出办法来。一次,一辆摩托车停在我家弄堂口。摩托车尾部有一根粗粗的排气管,机器发动时会喷出又黑又浓的油气,我想,如果离那排气管近一点,一定可以闻得很过瘾。我很耐心地在弄堂口等著,过了一会儿,摩托车的主人来了,等他坐到摩托车上,准备发动时,我动作敏捷地趴到地上,将鼻子凑近排气管的出口处等着。摩托车的主人当然没有发现身后有个小孩在地上趴着,只见他的脚用力踩动了几下,摩托车呼啸着箭一般蹿了出去。而我呢,趴在路边几乎昏倒。
  那一瞬间的感觉,我永远不会忘记——随着那机器的发动声轰然而起,一团黑色的烟雾扑面而来,把我整个儿包裹起来。根本没有什么美妙的气味,只有一股刺鼻的、几乎使人窒息的怪味从我的眼睛、鼻孔、嘴巴里钻进来,钻进我的脑子,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我又是流泪,又是咳嗽,只感到头晕眼花、天昏地黑,恨不得把肚皮里的一切东西都呕出来……天哪,这难道就是我曾迷恋过的汽油味儿?等我趴在地上缓过一口气来时,只见好几个人围在我身边看着我发笑,好像在看一个逗人发乐的小丑。原来,猛烈喷出的油气把我的脸熏得一片乌黑,我的模样狼狈而又滑稽……
  从此以后,我开始讨厌汽油味,并且逐渐懂得,任何事情,做得过分以后,便会变得荒唐,变得令人难以忍受。
  囚 蚁
  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摇篮里不满一尺长的小小婴儿总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大巨人,连蚂蚁也不例外。在歌里唱过“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忙做工”,所以我对地上的蚂蚁特别有好感,常常趴在墙角或者路边仔细观察它们的活动,看它们排着队运食物,和比它们大无数倍的爬虫和飞虫们作战……大约是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妹妹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们放到玻璃瓶里养起来呢?像养小鸡小鸭那样养它们,给它们吃,给它们喝,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们还要大。
  这件事情并不复杂。找一个有盖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十五只蚂蚁,再旋紧瓶盖。这样,这十五只蚂蚁便有了一个透明整洁的新家。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只见那十五只蚂蚁横七竖八躺在瓶底下,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它们全都死了。我和妹妹很是伤心了一阵,想了半天,得出结论:是因为药瓶里不透气,蚂蚁们是闷死的。
  原因既已找到,新的办法便随之而来。我找来一只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们做一个新居。怕它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壳上扎出一些小洞眼透气。当时已是深秋,天气有些冷,于是妹妹又有新的担忧:“火柴盒里很冷!蚂蚁要冻死的!”对,想办法吧。在妹妹的眼里,我这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是无所不能的。我果然想出办法来:从保暖用的草饭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窝了。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并放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一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遗憾的是不能像玻璃瓶一样在外面可以观察它们了,但可以用耳朵来听,把火柴盒贴在耳朵上,以听见它们的脚步声。这些窸窣的声音极其轻微,必须在夜深人静时听,而且要平心静气地听。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中,我曾经有过不少奇妙的遐想,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
  然而我们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不到两天时间,火柴盒里的蚂蚁们全都逃得无影无踪。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布置的安乐窝里享福。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选自《中国作家人生历程·童年》,有删改)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禅宗六祖曾有偈语:“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心平行直,就算不持戒,不修禅又何妨?这句话是在开示大家,不要执着于工具本身。体验生活,抓住揭示灵魂的言行神态,就可以精准烘托出人物的心理变化。   不同性格的人,心理活动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果断,有的人优柔,均有不同的神态表现。我们描写人物内心的活动,也要符合人物性格。   一个人的思想波动,往往能够从人物的言语神态
期刊
历史人物与我们隔了许多个年代,但那些闪光的思想却没有横亘在彼岸。穿越时空,让我们穿过历史的风雨,穿过岁月的长河,去贴近文人贤士的治国思想,去了解时间筛选的文化遗珠。与灵魂对话,与日月同辉。  苏东坡突围(节选)  ◎余秋雨  ……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
期刊
关于记叙类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同学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了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了什么样的人;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弄清记叙类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  【阅读训练一】  风吹端午  万华伟   夏至来临,百毒之虫、湿气浊气
期刊
入乎其内   在这篇短文中,鲁迅通过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观点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具体内容如下:   1.“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鲁迅既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畏首畏尾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强,而故意毁灭遗产的“昏蛋”。对于这些貌似警惕性很高、革命性很强的“孱头”和“昏蛋”,鲁迅透过表面现象,看出了他们的实质。鲁迅清醒地、坚决地
期刊
錢锺书(钱仰先,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字默存,号槐聚,中国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江苏无锡人,毕业于清华大学,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钱锺书是现代文坛上独一无二的以讽刺为基调的小说家,其作品多深刻揭示社会和人性阴暗面,将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都鞭挞得无所遁形,代表著作有《围城》《谈艺录》等。他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特别是在科学地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和有选择地
期刊
文题呈现  请以“心中的彩虹”为题,描写一下你身边的事,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8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心中的彩虹”是概念型作文,须对“彩虹”进行概念分析。“彩虹”作为自然界的景观,是“雨后初晴”的光学现象,是多种色彩的融合。从“彩虹”的形状来看,它像桥梁一样,可以连接两端。 
期刊
一天,他到柏林图书馆中国书编目室去看一位德国朋友,瞧见地板上一大堆民国初年上海出的期刊,《东方杂志》《小说月报》《大中华》《妇女杂志》全有。信手翻着一张中英文对照的广告,是美国纽约什么“克莱登法商专门学校函授部”登的,说本校鉴于中国学生有志留学而无机会,特设函授班,将来毕业,给予相当于学士、硕士或博士之证书,章程函索即寄,通讯处纽约第几街几号几之几。方鸿渐心里一动,想事隔二十多年,这学校不知是否存
期刊
入乎其内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都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
期刊
月明风清,琼浆甘醇,那娇嫩、柔弱,让人怜惜的,是卵。   一眼望断,年华峥嵘,那萌发、蠕动、伫立销魂的,是生命。小巧而玲珑,一丝一缕,悄然深入人心。它们无比稚纯,无比醇正。也许这生命已沉浸在万物之间,交融、灵动;也许这苒苒物华已渐渐地休止,浅淡、凝怨。   郁葱桑叶,思绪渺邈,那明朗、净远,循序渐进的,是生长。在微弱的阳光下,在绵绵的雨露里。也许是些许酸辛,但潜藏着的是喜悦和欢歌;也许是由衷激赏,
期刊
来自深秋的叹息   一腔热血来不及挥洒,李贺的一生是天空中彩色的烟花,只绽放了那么一瞬间,就消失了。这样的遗憾,是诗歌史上的一大“意难平”。   白居易笔下的秋,是“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孤寂;李清照笔下的秋,是“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离愁别绪;而李贺笔下的秋,是“桐风惊心壮士苦”的郁郁不得志。他的心里,有什么不能解开的“壮士苦”呢?   萧瑟秋风吹过,惊到了对时间流逝敏感的他,原来,到深秋了。一年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