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冬的北京,层林尽染,满目金黄。
位于海淀区学院路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是江西籍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工作的地方。按照预约,2009年11月12日上午9时许,我们怀着崇敬和几分好奇的心情,敲开了彭苏萍院士办公室的大门。顿时,热情的欢迎和问候如春风吹来,让我们沉浸在暖意融融之中。彭苏萍院士外表朴实、俊朗,说话耿直、幽默,不时露出几分天真。在一张小型的会议桌前,他和我们随意地聊着,说家乡,说他的课题、他的团队,说他事业、生活中一路走来的感受。不经意间,我们感受到了这位科学家感人的心路历程。
1959年出生的彭苏萍,1976年毕业于萍乡湘东中学,1985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198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博士学位。1996年,他晋升为教授,1997年入选煤炭工业部学术带头人,2001年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他2006年被评为“国家653工程”煤炭地质与测绘领域首席专家,2007年被聘为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同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如果家乡需要我做什么,
我会尽全力去做
我们刚一落座,彭院士就作起了自我批评:“家乡培养了我,我反馈给家乡的很少,很惭愧啊!”他坦率地说,由于自己的专业限制,有时候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但很难对接上。他很关注家乡的事情,每年都会回去,看到家乡的变化,从心底里感到欣慰。采访前一周湘东中学在他这儿举行了北京校友会,到了100多人,他热心张罗,出钱出力,忙得不亦乐乎。
聊起家乡的发展,特别是萍乡市委、市政府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转型工作,彭院士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说,萍乡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产业上以资源型经济为主,且没有大的产业支撑。他认为,萍乡的建材行业有希望,但产品要抓紧升级换代;烟花鞭炮可以搞,但要抛弃那种低成本、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做成安全型的、高层次的;萍乡煤不多了,枯竭了,可以考虑将安源做成国家矿山公园,因为安源煤矿很有特色,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颇具特色的建筑。彭院士表示:他可以去有关部门呼吁、联系,做些事情。他说,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之间是有矛盾的,资源型产业一定要搞规模化,将生产和环境治理有机结合,才是长久之策。
彭院士说,萍乡有人才方面的优势资源,在湘东中学校友会上,他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感慨:“那真是人才济济,各有所长,让我也感觉自己知识不够用啊!”他说,在外的萍乡子弟很愿意为家乡做事。他还举了一个例子:陈述彭院士(注:陈述彭也是萍乡人,中科院院士)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大好,曾恳切地交代他:“苏萍,你年轻,我感觉有一件事要做,萍乡一定要搞一个本科,你要想办法,去找些人,去鼓动一下,尽些力。”彭院士热切地说:“目前的市委、市政府发展萍乡的愿望很迫切,想了很多辙儿,我感到由衷地钦佩。希望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做些事,要做什么事,告诉我,我一定会尽职尽责!”
以国家需求作为努力方向,
是我始终不渝的追求
彭苏萍院士拥有令人炫目的成就和荣誉:当年他是学部最年轻的院士;他兼任了国家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地质与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多个重要的社会职务;他作为负责人承担过10多项国家重大科研和产业化项目、数十项省部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拥有国家软件版权和发明专利7项。
为此,我们提出了自己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彭院士,你是如何取得今天这些成就的?”
“以国家需求作为努力方向,是一个人成才的前提,也是我始终不渝的追求。”不假思索,彭苏萍就脱口而出,显然这一理念早已在他心中扎根。
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专业定位过程:1976年从湘东中学毕业后,在医院工作2年,1978年考入淮南矿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前身),学的是地质学专业。毕业后到煤矿开展研究工作,才发现自己学的理论和实践是脱节的,煤矿开发中需要对矿井地质构造了解很清楚,但真正开展矿井工程地质研究的很少。譬如,一些小的地质构造常常会引发很多煤矿事故,“机械化开采中最怕的就是遇到断层,遇到一个3至5米的断层就得停产搬家,一次搬家得花费个把月时间,经济损失很大。”而当时,很多人认为煤矿不安全,不愿意搞煤矿地质工作。但是,他毅然决定往矿井地质方面发展。后来,他又两次根据国家的需要拓宽自己的研究方向,涉猎到地球物理等领域。他自己笑称“一生跨了三个专业”。
在谈到这些时,彭苏萍反复强调:“年轻人完全依从自己兴趣,不按国家需求调整努力方向,是很难成材的。一个人要成材,就必须以国家目标作为自己的方向。”他说,目前国家倡导自主创新,因为关键的技术是买不来的。这就要求搞学术研究的人,要根据国家需求,深入生产技术第一线去做研究,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彭苏萍还强调,按国家需求选准努力方向后,还需要一个要素,就是要有吃苦的精神。人生的道路上、科研的道路上都会有沧桑风雨,有荆棘坎坷,惟有坚持,再坚持,才能克服一个个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对自己30年事业追求中的诸多艰辛,彭院士只是一笑而过,但从他精辟的话语中,从他淡定、从容的笑容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科学工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拳拳的爱国心,以及开阔、豁达的心境。
融入团队,团结协作,
是我事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据《科学时报》载,彭苏萍当选工程院院士后首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谦虚地将自己的成绩归功于“老师的关心、行业的需求、企业的支持、团队内的互相扶持”。对最初把他领进工程物探这扇门的老前辈柴登榜教授和没有“门户之见”、支持他在矿井地质方面继续发展的韩德馨院士等,他都深怀感激之情。
这次采访彭院士,他依然强调“团队精神”,一再声称: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主要是处处都遇到了支持、帮助自己的人,并且有一个很好的团队,很幸运。
采访之前,我们就从有关材料中得知,彭院士领导着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他和他的课题组精诚合作,努力攻关,先后开发了地震仪、地质雷达等10多个仪器和软件,在矿山中应用广泛。他们的技术在淮南等地区达到查明700米深度断距≥3米断层的勘探精度,突破了国际上500米深度断距≥8米断层的技术纪录,极大地提高了开采安全,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在淮南、永夏等矿区查明断层1万多条。2005年,他领导的科研团队还被评为教育部首批优秀研究团队。
在彭院士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他所领导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见到了他的课题组成员。他们由20多个博士、10多个硕士研究生以及10多名教师组成。在实验室里,在电脑桌边,他们正潜心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朴实无华而又充满活力。
彭院士关爱每个人,谁几天前胃不好,谁感冒了,谁家里有急事,他都了如指掌,并一一关切。课题组杜教授告诉我们:“彭院士为人可好了,对学生就像父亲一样。前几天一个学生生病了,彭院士亲自帮他联系住院、请医生。”她还说,彭院士对于学生的教育可谓煞费苦心,每个学生刚一来,他就宣布四条要求:第一,注意安全,注意身体;第二,尊师爱友,和谐相处;第三,同甘共苦,艰苦朴素;第四,发奋学习,学有所长。他体谅为人父母的心情,将学生的身体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时时关注;学生中有在职的,有家境好的,为避免互相攀比等不正之风,他规定一律不准送礼给他;他强迫学生努力学习,将自己变成专家,适应越来越强的社会竞争。严父之举中,更包含慈母之心。对于学生毕业的去向、生活的安排,彭院士都想得很周到,尽量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
“一个人要学会团结别人,尊重别人的成果,争取别人支持你。融入团队、团结协作,是我事业发展中不竭的动力。”彭苏萍发自内心地说。
真诚、友好,谦恭、仁爱,严谨而又不乏激情,是彭苏萍作为一个学者、师者良好情操的体现,也是他作为一个科研领队的独特魅力所在。或许正基于此,他在人生事业途中处处撒下了和谐的音符。
责编/木艮
位于海淀区学院路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是江西籍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工作的地方。按照预约,2009年11月12日上午9时许,我们怀着崇敬和几分好奇的心情,敲开了彭苏萍院士办公室的大门。顿时,热情的欢迎和问候如春风吹来,让我们沉浸在暖意融融之中。彭苏萍院士外表朴实、俊朗,说话耿直、幽默,不时露出几分天真。在一张小型的会议桌前,他和我们随意地聊着,说家乡,说他的课题、他的团队,说他事业、生活中一路走来的感受。不经意间,我们感受到了这位科学家感人的心路历程。
1959年出生的彭苏萍,1976年毕业于萍乡湘东中学,1985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198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博士学位。1996年,他晋升为教授,1997年入选煤炭工业部学术带头人,2001年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他2006年被评为“国家653工程”煤炭地质与测绘领域首席专家,2007年被聘为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同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如果家乡需要我做什么,
我会尽全力去做
我们刚一落座,彭院士就作起了自我批评:“家乡培养了我,我反馈给家乡的很少,很惭愧啊!”他坦率地说,由于自己的专业限制,有时候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但很难对接上。他很关注家乡的事情,每年都会回去,看到家乡的变化,从心底里感到欣慰。采访前一周湘东中学在他这儿举行了北京校友会,到了100多人,他热心张罗,出钱出力,忙得不亦乐乎。
聊起家乡的发展,特别是萍乡市委、市政府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转型工作,彭院士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说,萍乡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产业上以资源型经济为主,且没有大的产业支撑。他认为,萍乡的建材行业有希望,但产品要抓紧升级换代;烟花鞭炮可以搞,但要抛弃那种低成本、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做成安全型的、高层次的;萍乡煤不多了,枯竭了,可以考虑将安源做成国家矿山公园,因为安源煤矿很有特色,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颇具特色的建筑。彭院士表示:他可以去有关部门呼吁、联系,做些事情。他说,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之间是有矛盾的,资源型产业一定要搞规模化,将生产和环境治理有机结合,才是长久之策。
彭院士说,萍乡有人才方面的优势资源,在湘东中学校友会上,他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感慨:“那真是人才济济,各有所长,让我也感觉自己知识不够用啊!”他说,在外的萍乡子弟很愿意为家乡做事。他还举了一个例子:陈述彭院士(注:陈述彭也是萍乡人,中科院院士)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大好,曾恳切地交代他:“苏萍,你年轻,我感觉有一件事要做,萍乡一定要搞一个本科,你要想办法,去找些人,去鼓动一下,尽些力。”彭院士热切地说:“目前的市委、市政府发展萍乡的愿望很迫切,想了很多辙儿,我感到由衷地钦佩。希望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做些事,要做什么事,告诉我,我一定会尽职尽责!”
以国家需求作为努力方向,
是我始终不渝的追求
彭苏萍院士拥有令人炫目的成就和荣誉:当年他是学部最年轻的院士;他兼任了国家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地质与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多个重要的社会职务;他作为负责人承担过10多项国家重大科研和产业化项目、数十项省部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拥有国家软件版权和发明专利7项。
为此,我们提出了自己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彭院士,你是如何取得今天这些成就的?”
“以国家需求作为努力方向,是一个人成才的前提,也是我始终不渝的追求。”不假思索,彭苏萍就脱口而出,显然这一理念早已在他心中扎根。
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专业定位过程:1976年从湘东中学毕业后,在医院工作2年,1978年考入淮南矿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前身),学的是地质学专业。毕业后到煤矿开展研究工作,才发现自己学的理论和实践是脱节的,煤矿开发中需要对矿井地质构造了解很清楚,但真正开展矿井工程地质研究的很少。譬如,一些小的地质构造常常会引发很多煤矿事故,“机械化开采中最怕的就是遇到断层,遇到一个3至5米的断层就得停产搬家,一次搬家得花费个把月时间,经济损失很大。”而当时,很多人认为煤矿不安全,不愿意搞煤矿地质工作。但是,他毅然决定往矿井地质方面发展。后来,他又两次根据国家的需要拓宽自己的研究方向,涉猎到地球物理等领域。他自己笑称“一生跨了三个专业”。
在谈到这些时,彭苏萍反复强调:“年轻人完全依从自己兴趣,不按国家需求调整努力方向,是很难成材的。一个人要成材,就必须以国家目标作为自己的方向。”他说,目前国家倡导自主创新,因为关键的技术是买不来的。这就要求搞学术研究的人,要根据国家需求,深入生产技术第一线去做研究,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彭苏萍还强调,按国家需求选准努力方向后,还需要一个要素,就是要有吃苦的精神。人生的道路上、科研的道路上都会有沧桑风雨,有荆棘坎坷,惟有坚持,再坚持,才能克服一个个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对自己30年事业追求中的诸多艰辛,彭院士只是一笑而过,但从他精辟的话语中,从他淡定、从容的笑容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科学工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拳拳的爱国心,以及开阔、豁达的心境。
融入团队,团结协作,
是我事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据《科学时报》载,彭苏萍当选工程院院士后首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谦虚地将自己的成绩归功于“老师的关心、行业的需求、企业的支持、团队内的互相扶持”。对最初把他领进工程物探这扇门的老前辈柴登榜教授和没有“门户之见”、支持他在矿井地质方面继续发展的韩德馨院士等,他都深怀感激之情。
这次采访彭院士,他依然强调“团队精神”,一再声称: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主要是处处都遇到了支持、帮助自己的人,并且有一个很好的团队,很幸运。
采访之前,我们就从有关材料中得知,彭院士领导着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他和他的课题组精诚合作,努力攻关,先后开发了地震仪、地质雷达等10多个仪器和软件,在矿山中应用广泛。他们的技术在淮南等地区达到查明700米深度断距≥3米断层的勘探精度,突破了国际上500米深度断距≥8米断层的技术纪录,极大地提高了开采安全,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在淮南、永夏等矿区查明断层1万多条。2005年,他领导的科研团队还被评为教育部首批优秀研究团队。
在彭院士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他所领导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见到了他的课题组成员。他们由20多个博士、10多个硕士研究生以及10多名教师组成。在实验室里,在电脑桌边,他们正潜心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朴实无华而又充满活力。
彭院士关爱每个人,谁几天前胃不好,谁感冒了,谁家里有急事,他都了如指掌,并一一关切。课题组杜教授告诉我们:“彭院士为人可好了,对学生就像父亲一样。前几天一个学生生病了,彭院士亲自帮他联系住院、请医生。”她还说,彭院士对于学生的教育可谓煞费苦心,每个学生刚一来,他就宣布四条要求:第一,注意安全,注意身体;第二,尊师爱友,和谐相处;第三,同甘共苦,艰苦朴素;第四,发奋学习,学有所长。他体谅为人父母的心情,将学生的身体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时时关注;学生中有在职的,有家境好的,为避免互相攀比等不正之风,他规定一律不准送礼给他;他强迫学生努力学习,将自己变成专家,适应越来越强的社会竞争。严父之举中,更包含慈母之心。对于学生毕业的去向、生活的安排,彭院士都想得很周到,尽量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
“一个人要学会团结别人,尊重别人的成果,争取别人支持你。融入团队、团结协作,是我事业发展中不竭的动力。”彭苏萍发自内心地说。
真诚、友好,谦恭、仁爱,严谨而又不乏激情,是彭苏萍作为一个学者、师者良好情操的体现,也是他作为一个科研领队的独特魅力所在。或许正基于此,他在人生事业途中处处撒下了和谐的音符。
责编/木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