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交 老年人值得拥有吗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h722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是否值得拥有忘年交,老年人最有发言权。一份忘年交,可以表达老年人渴望与年轻人交往的心愿,可以记录珍藏于老年人心底的一段美好回忆,也可以展示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风采……忘年交是珍贵的,她可以成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在这里,老年朋友用自己炽热的情感、丰富的语言向我们诠释了拥有忘年交的欢乐和感动!
  我眼中的忘年交
  王有章
  人不能没有朋友,特别是年轻人,需要多多与朋友交往。其实,老年人也是如此。人到老年,老伴、儿孙似乎都替代不了友情带来的欢悦。老来有友才是福,这是如今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共识。
  老年人交些年轻朋友,这比仅有同龄朋友更有益处。年轻人思维活跃,看问题更接近现实。老年人和年轻人在一起聊聊,可以感染年轻人的活力,使自己的心态不老,与时俱进,观念就不会陈旧。年轻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头脑敏捷、接受新事物快,老年人和年轻人交朋友,能使自己萌发童心,从而保持愉快心情,对生活充满希望。老年人尤其要与小字辈结为知己、和孩子们交朋友。因为孩子们的语言是鲜活的,会激发老年人的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和孩子们一同笑、一同玩、一同唱、一同开心,把自己看做是孩子中的一员,就能忘记自己已是白头翁,仿佛回到了少年骑竹马的时代。老年人坚持这样做,就能从孩子们身上汲取青春活力,会使自己童心不泯、青春永驻、健康长寿。
  村里的一些小孩是我亲眼看着长大的。他们的成长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高兴的事。老年人要与年轻人交流,向他们学习,更新旧观念,变“看不惯”为“看得惯”,纠正“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的心态,取其所长,补己之短。
  忘年交说穿了就是要和年轻人在一起。老年人要认识到和年轻人在一起的意义和价值,不仅身子和他们在一起,心更要和他们在一起;要更新观念,真正看到他们的可亲可爱可学之处,不要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如果不虚心、不主动,放不下架子,倚老卖老,老年人就不能与他们打成一片,就借鉴不到年轻人之长,也就补不了自己之短。老年人不妨谦虚一些,放下一点身段,把经验看成是经历,而不是永恒的真理,带着这样的心态与年轻人交流,年轻人接受程度就会大大提高。这样既有利于树立老年人的威信,也更容易得到晚辈的尊重。
  要和年轻人在一起,老年人就要在“学”字上下功夫。年轻人肯学习、肯钻研,老年人也要活到老学到老;他们接受新事物快,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他们朝气蓬勃,我们也不能老气横秋;他们爱玩、爱运动,我们也不能整天坐在屋里不玩、不说、不出门。老年人在感受年轻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时,也会发现他们的一些弱点、缺点。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当,而是要摒弃“树大自然直”的观念,热情而耐心地予以帮助,让年轻人也能汲取老年人的经验,健康茁壮地成长。
  老年人要和年轻人在一起,关键是要眼睛向下,主动去接近他们,去融合和宽待他们,忘掉“老”字,做个“老小孩”“小学生”,像年轻人那样保持青春活力。
  晚年交了个“小朋友”
  吴作兴
  两年前,受学校领导的委派,我担任了武宁县职业中专学校关工委主任。为了配合班主任抓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我决定开展一次“一帮一”的结对子活动:关工委的每个成员与一名“问题学生”交朋友。我的这个朋友就是青青。
  青青是装潢班的学生,与我孙子同年。根据事先从他的班主任那儿了解到的情况。我得知青青这个“小朋友”确实值得同情和关照。青青9岁时,他父亲在建筑工地上不幸身亡。为了维持一家人生活,他母亲一直在外地务工,留下他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缺少亲人的监管,青青从小就厌学贪玩。进入职业中专学校以来,尽管经济很困难,他却染上了抽烟的习惯。常常和几个同学一起,偷偷吸烟;在学习期间,还经常翻围墙离校去网吧玩。
  我决心要尽力做好对这个“小朋友”的转化工作。为了“转化”,必须“感化”,我采用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办法。
  首先。我与他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谈话,询问他的家庭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找准思想教育工作的切入点,进而指出他目前存在的问题,教育他在逆境中不应该自暴自弃。而应该自立自强。我列举了不少的感人事例,启发他珍惜青春、珍惜人生。我说到动情处,他还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经过多次谈话,青青的表现有了明显好转。学习成绩进步了,烟瘾很快就戒掉了。但是网瘾却一时难以戒掉。
  一个星期六的中午,我按照约定。到学校接他到我家吃午饭。可是在校园找不到他,我就到他的寝室去找,发现他一个人蒙着被子睡得正香。我叫醒他,他只得睡眼惺忪地坐了起来。我说:“你快点穿好衣服,洗个脸,我在楼下等你。”我在楼下等了一刻钟后,还不见他出来,便再次走进他的寝室,发现他仍然蒙着被子呼呼大睡,只好又一次将他叫醒。这一次不见他起床穿衣我就不走,总算把这个“小朋友”请到了家里。吃完饭后,我明知故问:“你今天为什么睡到中午还没醒?”他只得承认头天晚上自己在网吧里玩了通宵。我一再劝说他下决心戒掉网瘾,他也满口答应。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青青的班主任给我打电话,说当晚9点钟查铺时。青青的床位上又没有人。那是个寒冷的夜晚,我穿了保暖衣,又加了鸭绒外衣,戴好帽子、口罩和耳套,到学校围墙内“守株待兔”。直等到凌晨1点多钟,青青终于回来了。月光下,我看见他熟练地爬上了围墙,便用手电筒照着他,叮嘱他千万要小心。他跳下来后,十分羞愧:“老师,我真对不起您。以后保证不这样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此后,青青真的“不这样了”。耗费了一番心血,遭受了一夜寒冷,终于让我的这个“小朋友”改掉了一个坏习惯,我感受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
  渐渐地,我和青青的交情越来越深。他有什么困难、心事都会跟我说。有一次他感冒发烧,我为他买了感冒药。还有一次,我搭坐一个熟人的摩托车,由于车速过快。在校园中的一个急转弯处被甩了下来,双腿的膝盖部位大面积破皮出血,青青见了很心疼。他立即扶我到不远处的一家诊所敷药包扎,又买了几个苹果作为慰问品送给我。   和年轻人交朋友,受到年轻人青春活力的感染,老年人会觉得自己也会年轻些,从而使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和青青结下弥足珍贵的忘年交,给我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我深信,随着这个“小朋友”的不断进步和成长,将来还会给我带来更多的乐趣。
  半个世纪的忘年交
  舒丽华
  我有一个忘年交,也可以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叫章惠莲,年长我20岁。大概是1956年,章老师被派到农村做扫盲工作。那时,我还未到入学年龄,便常常跟着母亲到村里的扫盲班识字。因为我人小念字的声音又大,章老师就注意到了我。下课后,她喜欢逗我。我也很喜欢跟她亲近。就这样,我们相识了。扫盲班结束后,我10多年没有再见到她,但她那端庄又和蔼可亲的模样却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说来也巧,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年代,16岁的我初中毕业回乡务农。章老师也被下放到了我们生产队。我很高兴,老是喜欢跟随她左右。我们在一起学做农活。初干农活很累。我经常干一会就想歇一歇。我问章老师累吗,她老是笑笑,不说话,继续干活。我想,章老师年纪已不轻,又从来没有干过农活,肯定很累。于是,受她的影响,我也总是坚持干活。记得插秧时,常有蚂蟥叮在腿上吸血。我总是吓得想哭,章老师便走过来帮我扯掉蚂蟥。我发现其实她也是很害怕蚂蟥的,她却不断地安抚我。此后,有蚂蟥叮我,我就壮着胆子自己扯掉。章老师不只关心帮助我,也热心帮助他人。她住所隔壁一位腿脚不好的老人就是她经常帮助的对象。由于她品行好,社员们都很尊重她。我也以她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所以在社员们中的口碑也不错。
  4年后。我被招工进了林区工作。不久,章老师也被调回了原单位。虽然隔着几十里路,但是我们仍保持着联系。每次休假,我都会去看望她。那时她住在单身宿舍,除了朋友外,我没有见过她的家人。对此我一直心存疑虑。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问了章老师。她沉默片刻,说出了自己的经历。她是家中的独生女,十几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后来便跟随姨妈生活。20世纪50年代初,她在省城读书时和一位刘姓老师相识、相恋。刘老师有才华,章老师很爱他,两人的感情很好,准备毕业参加工作后结婚。但是一场政治运动来了,刘老师被戴上了“右派”帽子。为了不牵连章老师。他狠下心来与她断绝了关系。章老师却相信组织上会把事情搞清楚,就一直等待,等着事件平息下来后再与刘老师牵手。未曾想,事情还没有平息,“文革”来了,章老师只得再等待。不料,刘老师在20世纪70年代初生病去世了,永远地离开了她。章老师提到往事时神情黯淡,但是说完又是淡然一笑,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我很替她难受。多次劝她找个老伴,她总是说:“随缘吧。”
  她最终还是没有结婚。前几年,我曾问她:“章老师。你恨那个年代吗?”她回答:“有段时间,我是很消沉的。但早就想开了。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亲眼目睹旧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受尽了列强的侵略,国土不保、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生活稳定幸福。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现在我一个人过得也很幸福。我的一个侄孙女照顾我的生活起居,很孝顺。我能看到这样的盛世。感到很幸运。”听她一席话,我突然觉得现在才了解她。以前我只知道章老师热情、善良、乐于助人,不知道她还有这么宽广的心胸。她的心里有一股正能量,驱走了她心中的阴霾。
  不幸的是,2012年8月9日的凌晨,章老师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去世。我怀着敬仰和悲痛的心情带着家人帮助料理她的后事,并在追悼会上讲述了她的那些往事,参加追悼会的人无不动容。
  我的忘年交章老师走了,但榜样的力量永存。她的正能量将会得到传递。
  如今,我也年逾花甲,算是一个老年人了,但每当想起这辈子能有章老师这样的忘年交,就觉得很幸运。
  责编/文邦
其他文献
在江西省永丰县龙冈畲族乡,有一位普通妇女,她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了畲乡38位孤寡老人的“家”,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为他们尽孝送终,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乖乖女”。她就是全省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吉安市巾帼爱心模范、该乡光荣敬老院院长罗芬英。  (一)  11年前,43岁的罗芬英放着村支书不当。只身来到离家8里路的乡敬老院,当上了孤寡老人的“保姆”。许多村民觉得不可思议,就连她的家人也十分反对,
期刊
在江西省信丰县,有一位老人,他退休10余年来,利用自己懂果树种植技术、擅果园管理的优势,活跃在田间地头,为无数渴望致富的农民送上了科技致富的“金钥匙”,被果农亲切地称为“刘专家”。他就是县老科协农业专委会主任刘鍚。  在信丰县老科协农业专委会农业科技咨询服务部里,我们见到了刘鍚。当时,他正在为来自大阿镇的几位农民解答关于“脐橙黄龙病的危害及防控技术”等问题的咨询。“防控脐橙黄龙病,关键是要全面围杀
期刊
近日,笔者来到江西宜春市袁州区灵泉街道灵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阅览室。正在这里看书的85岁老人李芳容告诉笔者,天气好时她每天都来阅览室看看新到的报纸、杂志。也和大家聊聊天、解解闷。她是一位独居老人,子女不在身边,退休前做教师的她就喜欢读书看报。据该中心负责人介绍,2011年5月中心正式开办以来,每天都会有50多位老年人来中心读书看报、聊天、下棋和休息,这里已成为社区老年人的温馨家园。  灵泉街道通
期刊
春秋时齐国厚葬之风颇盛。齐桓公担心,此风任其发展,“布帛尽于衣裘,林木尽于棺椁”,百姓将“无以为蔽”,国家将“无以为守备”。为此,他与丞相管仲商讨对策。管仲说,世人做什么事,不是为名便是图利。如果令厚葬者既无名又无利可图,厚葬之风定可刹住。  于是,王告天下:“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此令一下,厚葬之风很快便被刹住。因为,对棺椁过度者进行侮辱,名声不好;对大办丧事者治后人罪,无利可图。自然
期刊
真理  徐建星  那是一叶红枫远远地飘着  点燃了云点燃了风点燃了希望  点燃了不识字的眼睛  井冈山的小路上就有了红旗  镰刀锤头本来是古老的工具  从此有了呼吸有了生命  一路披荆斩棘  那么多简单的口号  很快成为了真理——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松涛、呐喊、枪声……  和鲜血一道组成了新的肌体  很多成为了草成为了花  成为了路上的足迹  有一位被称为毛委员的书
期刊
由于夏季气温高,鸟儿的生理机能会受到影响,有的会食欲减弱,精神不振,有的甚至消瘦掉膘。因此,降温消暑成夏季鸟儿日常管理的重点之一。平时鸟儿的遛挂与摆放,要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尤其是蒙布摆放时,要尽量放置在空气流通的地方,避免积闷的空气造成鸟儿中暑等病症。  ◆饲料的调整  许多鸟友对爱鸟是关爱至极,日常饲料中加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肉类、油脂类、补品类等等,但夏季应停止进补。夏季鸟儿的饲养应以清淡、
期刊
江郎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4A级景区,方圆53.9平方公里,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距浙江省江山市区25公里。大地理学家徐霞客3次游江山都曾写到江郎山,并极力赞叹江郎山的“奇”“险”“神”,称其以“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而闻名于世。  神州丹霞第一奇峰  山上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形似石笋天柱,形状像刀砍斧劈,被中外游客称之为“神州丹霞第一峰”。三石呈东南方向按“川”字形排列,被当地人称之为“三片石
期刊
中国梦是强国梦、富民梦、幸福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梦里有你也有我,你我都是圆梦人。  我虽青春不再,但兴致不减。退休后。我重操昔日所好,将吹、拉、弹、唱、写融于晚年生活中,以此实现我的梦想。  奉新县干洲镇历来享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为发扬光大其优良传统,我与具有文艺基础、情趣相投的老中青朋友,于2011年3月8日组建了“千洲乡村艺术团”,自费、自编兼移植,演出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
期刊
冬天吃膏方,夏天去医院进行“冬病夏治”,这种养生保健方式,似乎已逐渐融入都市人的生活习惯当中。专家提醒,“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理论中一项科学严谨的疗法,不能认为任何疾病都适宜“冬病夏治”,也不要擅自进行穴位贴敷,否则就易进入误区。这里就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些解答。  什么是“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是指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风湿性、类风湿性等在秋冬季节容易发病或病情容易加重的病。这种“冬病
期刊
《老友》专家门诊:  我今年70岁,曾因鼻咽癌住院治疗3个月,1年后又复发,经再次治疗后检查EB抗体为阴性,比值1:40,标志物为0,但出现放射性脑伤,颅底骨质破坏。我从确诊鼻咽癌到现在有五六年了,近期经磁共振检查结果较前无明显改变。我目前的症状是记忆力下降和由放化疗引起的咽、口腔黏膜炎症。请问:我这些症状是否为鼻咽癌后遗症,应怎样治疗?  遂川县 钟××  钟××同志: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