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推广和应用,为课堂教学补充了营养,输入了新鲜的血液。配套电教媒体为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提供了有效途径,其在教学中独到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配套电教媒体上的教学片数学教师如何有选择地吸收、内化,模仿、创新、总结、反思,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合理利用电教媒体上也存在着误区。笔者长期在一线担任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本文梳理出电教媒体使用的常见问题并研制出运用策略,为有效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电教媒体;有效课堂;创新运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期盼着“课程整合的一体化”。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是每位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电教媒体的开发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主动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等。为了实践新课标,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当前在我们这些教室里有多媒体的学校,首先期盼着“电教媒体”与“学科教学”缝合的一体化,也是启动“教育手段现代化”与“课堂教学最优化”现行选择、符合实情的最佳切入点。正因为广泛而正确地使用配套电教媒体,能够化空虚为充实,化抽象为具体、化远物为近景、化模糊为清晰、化静态为动态等,必将大大提高课堂的实效与质量。
一、运用电教媒体的主要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策略
教学行为是受教育思想支配的。教师必须首先转变“传统被动接受型教学观念”,树立新的学生发展观。现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将现代先进的教学观念集中归纳为“六个转变” :
(1)在教学目标上——由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整体人格的发展。
(2)在教学内容上——由注重传授单一、高深、繁难的知识技能转向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与生活化的内容和训练,延伸拓展课堂教学,使学习更有趣。
(3)在教学策略上——由重教轻学,转向重视学生的学,研究学生的学法;由单一的死记硬背,转向解放学生的眼、口、脑、手与时空;由孤立的分科知识技能教学,转向学科之间沟通,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和反思性学习。
(4)在教学手段上——由单一“粉笔+黑板”手工操作,转向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5)在师生关系上——由“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单向说教,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师生平等对话和互动中共同提高。
(6)在评价观念上——有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等,转向尊重差异,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
2、优选电教媒体策略
依据课堂教学内容与学校电教条件,应尽可能选用各种电教媒体及软件的优势,有机组合,以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可触可感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具体、多维、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并结合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多角度地获取信息9最大化提升教学效果。我们通常采用“四个结合”:
(1)常规电教媒体与课本有机结合
将课本内容与幻灯、收录机、投影仪、电视机等常规电教媒体有机结合,是硬件滞后时期常用的教学手段,比单独使用书本优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由于常规电教媒体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现在薄弱学校或中老年教师教学中仍然运用。
(2)多媒体与课本有机结合
多媒体的出现、运用是课堂教学手段的一大突破。随着教材的不断更新。课本内容的日益丰富,多媒体的优越性逐步凸现。它集各种功能于一身,利用光、声、色的鲜明呈现,更具有感染力。将多媒体和课本有机结合起来,视听融汇、动静交替,便于操作,很快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学效果甚佳。
(3)多媒体与常规媒体有机结合
多媒体与常规媒体比较,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充分体现出现代化教学手段快捷、生动、多变的先进性。然而,并不是说它可以完全取代常规电教媒体,因为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才能使其达到和谐与统一。如多媒体与收录机的结合,就常常使课堂密度明显加大。
(4)多媒体与动手操作有机结合
尽管多媒体有其独特的优势性,但绝对不能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如几何形体的初步认识、公式推导,分数的认识等,如果将“多媒体动态展示”与“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相结合,更有利于迅速化解难点,促进学生真正掌握。
3、激活学习兴趣策略
兴趣是课堂教学电教化的生命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有内驱力,自主参与,合作探究。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鉴于“课堂”与“多种电教媒体”整合的特点,我们将众多方式融合筛选,提炼为常用的“激活学习兴趣六项策略”。
(1)新奇激趣
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应在课本基础上,刻意求新——求新意、求新法探求新的导入、过程、化解或创生,产生一种求新诱惑力,这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思维的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电教媒体的功能优势。电教媒体将数学中“静”与“死”的知识,“动”与“活”了起来,新颖且奇特,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细观、倾听、善思、动手与勤说,主动乐于参与。
(2)悬念激趣
“悬念”是人们心理上一种悬挂起来的“想念”。学科教学电教化要善于创设问题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追下去”的期待情境去投入学习,有利激活思维、绕有兴趣地探究。如用电教手段图解设疑、情节设疑、矛盾设疑、联系生活设疑等,均是吊起学生学习胃口“悬念激趣”的切入点。
(3)操作激趣
研究表明,大多数儿童对力所能及的,既动脑又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更有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电教媒体展演、启迪的同时,还应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这样既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心理需要,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圆锥体体积”时,除多媒体动态、立体、三维化展示“等底等高圆锥体与圆柱体的体积关系”,再让学生亲自动手用沙或米互相倾倒,从而明确二者的体积为3倍或三分之一关系,“记牢”或“活用”有关公式。 (4)争论激趣
教师可将学科教学中的模糊点、探究点或比较点,制作相应课件,展示在屏幕上;也可抓住学生的不同发言,即兴创设清境;有时还可让学生打起“擂台”,引发争议、辩论,或全班,或小组,或正反方,或师生,或人机(学生与计算机)等。激活思维,鼓励不同见解,表扬独特创意,寻求一题多变求活、一题多问求新、一题多解求巧、一隅三反(即举一反三)求用,这样的争论怎么能不提神增趣?
(5)迁移激趣
基于同类旧知的铺垫,基于生活经验,寻找新的“发芽点”、“生长点”,“顺水推舟”,建构新的“认知图式”,正向迁移出新的知识或规律,学生的兴趣被激活,潜能得到开发。如乘法分配律,由整、小、分数计算,到字母公式的推导;由商不变规律,到分数与比的基本性质等内容,老师不必多讲,均可采用“迁移激趣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6)反馈激趣
在电教媒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眼神、表情、发言,都是我们及时反馈的信息,学生的正确回答、主动参与,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以便提高学习兴趣,这在学科教学中尤其受到学生的欢迎。即使对于学生的错误,也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要善于运用实物投影仪或多媒体适当“反馈”,引导学生(尤其是当事人)在示错反思、比较分析中,自我纠错,获得提高。
4、突出教学重点策略
突出重点是备课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电教媒体课堂的有效策略。
(1)抓准课题
课题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所在,抓住题目,尤其是抓准“题眼”的分析展开,课堂教学的重点也就自然突出出来了。这在“约数与倍数、公约数、公倍数、质数、互质数”等数学概念电教手段教学中尤为突出。
(2)淡次强主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清主次,不平均使用多媒体手段,淡次强主,教学重点白然就突出了。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屏幕上出现数方格和割补、平移推导公式的两种方法。在两者之间,我们更注重割补、平移的方法,演示其向长方形转化的过程,重点十分突出、鲜明、易懂。
(3)凝炼问题
依据教学的主要内容,凝炼中心问题,用电教媒体或课仵呈现,实施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借以突出教学重点,不失为一项好方法。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凝炼出中心问题:根据什么列方程?突出了“弄清等量关系”这一重点,才能列出方程。
(4)由表及里
先从当堂教学内容的表面入手,再逐步过渡到核心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从长方体实物的特征谈起,由点、线到面的特征,接着用多媒体动态展示三组相对的面(上下、前后、左右)的面积分别相等,再结合动手拆、拼长方体纸盒,推出若干公式并比较优劣,最后又讨论特殊长方体表面积的简便求法,层层深入。
(5)图形展示
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动态展示图形变化,容易突出教学重点。如教学“条形统计图”时,分步骤动态出示制图流程,“综合法”或“分析法”展示应用题中由“条件到问题”或“由问题到条件”的思路图,均突出了教学重点。
5、化解教学难点策略
教学难点是教学中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是课堂教学的“拦路虎”。在学科教学中,选择恰当的电教媒体,化解教学难点,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1)化整为零
所谓化整为零,就是把一个比较难懂、难解的问题化成几个小问题,先指导学生弄懂小问题,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教学“分解质因数”时,先弄清: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因数?什么是质因数?再教学分解质因数,难点就被化解了。
(2)众星捧月
“众星捧月”就是通过许多问题的讲解来解决一个主要难点。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必须先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分数单位等知识,才能顺利过渡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上,以此来化解难点。
(3)铺路架桥
有些问题比较难,学生一下子弄不懂,可以设计一些铺垫,通过“铺路架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教学“两位数乘多位数”的难点是:在竖式中用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的积的末位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可以设计几道铺路题:12×3=36,12×30=360。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十位上的数同一个数相乘是得多少个“十”,这样,难点就容易解决了。
(4)质疑解疑
把教学难点化解为问乏形式,通过提问、助答等方法,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可以在屏幕上动态展示:甲乙速度各是多少?各用了多少小时?分别行了多少?共行了多少?或者,甲乙每小时共行多少?几小时相遇?共行了多少?难点便容易化解了。
(5)操作演示
有目的地给学生住演示,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有效地突破难点。如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时,除了用课件将图形动态转化,还要辅之于学生动手制作学具,找出底、高,割补、平移操作,才能真正化解“公式推导”的难点。
6、把握巧用时机策略
在实施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时,应把握住巧用的最佳时机,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1)引出问题时
在学科教学中,当引出问题时,适时运用媒体手段呈现,可以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如怎样求不规则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动态展示添加辅助虚线,分解成几个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先分后合求面积。
(2)创设情境时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逼真、形象,易使学生身临其境,自主参与。如教学“认识时钟”时,出示动画人物一天的作息时间与画面,让学生很快联想到自己的行为,贴近儿童生活,学生特别喜欢学。
(3)尝试探索时
尝试探索是学生自己亲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要环节,这时巧用电教媒体 点拨一下,往往能收到高效。如在“三角形面积计算”中,学生尝试用两个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困难时用实物投影变换角度,启发一下拼图走向,效果甚佳。
(4)追根刨底时
追根刨底是弄清原因、寻求结果的过程,也是知识迁移的过程。此时,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十分必要。如在教学“1+2+3+…+100=5050”的简便计算时,可以用VCD播放“高斯速算”片段,有效导入、展开。
(5)比较优劣时
比较同异是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电教媒体的加盟,无疑便于学生分出优劣。如在六年级复习时,有的应用题可用十多种解法,宽大的屏幕是比较优劣的良好平台。
(6)启迪思维时
启发思维是认知的核心,也是电教媒体学科教学的优势功能。如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屏幕展示的线段图,已知或要求“单位1”,常常是启迪思维、弄清数量关系解题的巧用点,务必准确把握。
总之,利用配套电教媒体资源进行教学,是我们教师在实践中的一个探究过程,能将这些优质资源与我们的教学相结合,就要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使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于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服务于教师。
参考文献
[1]陈绪常、龚明斌等编著:《多媒体设计与运用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
[2]王建平主编:《巧开视窗 跃上平台》,科学出版社
[3]大龙主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案例》,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
【关键词】电教媒体;有效课堂;创新运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期盼着“课程整合的一体化”。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是每位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电教媒体的开发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主动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等。为了实践新课标,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当前在我们这些教室里有多媒体的学校,首先期盼着“电教媒体”与“学科教学”缝合的一体化,也是启动“教育手段现代化”与“课堂教学最优化”现行选择、符合实情的最佳切入点。正因为广泛而正确地使用配套电教媒体,能够化空虚为充实,化抽象为具体、化远物为近景、化模糊为清晰、化静态为动态等,必将大大提高课堂的实效与质量。
一、运用电教媒体的主要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策略
教学行为是受教育思想支配的。教师必须首先转变“传统被动接受型教学观念”,树立新的学生发展观。现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将现代先进的教学观念集中归纳为“六个转变” :
(1)在教学目标上——由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整体人格的发展。
(2)在教学内容上——由注重传授单一、高深、繁难的知识技能转向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与生活化的内容和训练,延伸拓展课堂教学,使学习更有趣。
(3)在教学策略上——由重教轻学,转向重视学生的学,研究学生的学法;由单一的死记硬背,转向解放学生的眼、口、脑、手与时空;由孤立的分科知识技能教学,转向学科之间沟通,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和反思性学习。
(4)在教学手段上——由单一“粉笔+黑板”手工操作,转向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5)在师生关系上——由“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单向说教,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师生平等对话和互动中共同提高。
(6)在评价观念上——有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等,转向尊重差异,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
2、优选电教媒体策略
依据课堂教学内容与学校电教条件,应尽可能选用各种电教媒体及软件的优势,有机组合,以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可触可感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具体、多维、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并结合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多角度地获取信息9最大化提升教学效果。我们通常采用“四个结合”:
(1)常规电教媒体与课本有机结合
将课本内容与幻灯、收录机、投影仪、电视机等常规电教媒体有机结合,是硬件滞后时期常用的教学手段,比单独使用书本优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由于常规电教媒体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现在薄弱学校或中老年教师教学中仍然运用。
(2)多媒体与课本有机结合
多媒体的出现、运用是课堂教学手段的一大突破。随着教材的不断更新。课本内容的日益丰富,多媒体的优越性逐步凸现。它集各种功能于一身,利用光、声、色的鲜明呈现,更具有感染力。将多媒体和课本有机结合起来,视听融汇、动静交替,便于操作,很快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学效果甚佳。
(3)多媒体与常规媒体有机结合
多媒体与常规媒体比较,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充分体现出现代化教学手段快捷、生动、多变的先进性。然而,并不是说它可以完全取代常规电教媒体,因为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才能使其达到和谐与统一。如多媒体与收录机的结合,就常常使课堂密度明显加大。
(4)多媒体与动手操作有机结合
尽管多媒体有其独特的优势性,但绝对不能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如几何形体的初步认识、公式推导,分数的认识等,如果将“多媒体动态展示”与“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相结合,更有利于迅速化解难点,促进学生真正掌握。
3、激活学习兴趣策略
兴趣是课堂教学电教化的生命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有内驱力,自主参与,合作探究。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鉴于“课堂”与“多种电教媒体”整合的特点,我们将众多方式融合筛选,提炼为常用的“激活学习兴趣六项策略”。
(1)新奇激趣
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应在课本基础上,刻意求新——求新意、求新法探求新的导入、过程、化解或创生,产生一种求新诱惑力,这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思维的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电教媒体的功能优势。电教媒体将数学中“静”与“死”的知识,“动”与“活”了起来,新颖且奇特,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细观、倾听、善思、动手与勤说,主动乐于参与。
(2)悬念激趣
“悬念”是人们心理上一种悬挂起来的“想念”。学科教学电教化要善于创设问题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追下去”的期待情境去投入学习,有利激活思维、绕有兴趣地探究。如用电教手段图解设疑、情节设疑、矛盾设疑、联系生活设疑等,均是吊起学生学习胃口“悬念激趣”的切入点。
(3)操作激趣
研究表明,大多数儿童对力所能及的,既动脑又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更有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电教媒体展演、启迪的同时,还应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这样既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心理需要,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圆锥体体积”时,除多媒体动态、立体、三维化展示“等底等高圆锥体与圆柱体的体积关系”,再让学生亲自动手用沙或米互相倾倒,从而明确二者的体积为3倍或三分之一关系,“记牢”或“活用”有关公式。 (4)争论激趣
教师可将学科教学中的模糊点、探究点或比较点,制作相应课件,展示在屏幕上;也可抓住学生的不同发言,即兴创设清境;有时还可让学生打起“擂台”,引发争议、辩论,或全班,或小组,或正反方,或师生,或人机(学生与计算机)等。激活思维,鼓励不同见解,表扬独特创意,寻求一题多变求活、一题多问求新、一题多解求巧、一隅三反(即举一反三)求用,这样的争论怎么能不提神增趣?
(5)迁移激趣
基于同类旧知的铺垫,基于生活经验,寻找新的“发芽点”、“生长点”,“顺水推舟”,建构新的“认知图式”,正向迁移出新的知识或规律,学生的兴趣被激活,潜能得到开发。如乘法分配律,由整、小、分数计算,到字母公式的推导;由商不变规律,到分数与比的基本性质等内容,老师不必多讲,均可采用“迁移激趣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6)反馈激趣
在电教媒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眼神、表情、发言,都是我们及时反馈的信息,学生的正确回答、主动参与,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以便提高学习兴趣,这在学科教学中尤其受到学生的欢迎。即使对于学生的错误,也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要善于运用实物投影仪或多媒体适当“反馈”,引导学生(尤其是当事人)在示错反思、比较分析中,自我纠错,获得提高。
4、突出教学重点策略
突出重点是备课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电教媒体课堂的有效策略。
(1)抓准课题
课题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所在,抓住题目,尤其是抓准“题眼”的分析展开,课堂教学的重点也就自然突出出来了。这在“约数与倍数、公约数、公倍数、质数、互质数”等数学概念电教手段教学中尤为突出。
(2)淡次强主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清主次,不平均使用多媒体手段,淡次强主,教学重点白然就突出了。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屏幕上出现数方格和割补、平移推导公式的两种方法。在两者之间,我们更注重割补、平移的方法,演示其向长方形转化的过程,重点十分突出、鲜明、易懂。
(3)凝炼问题
依据教学的主要内容,凝炼中心问题,用电教媒体或课仵呈现,实施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借以突出教学重点,不失为一项好方法。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凝炼出中心问题:根据什么列方程?突出了“弄清等量关系”这一重点,才能列出方程。
(4)由表及里
先从当堂教学内容的表面入手,再逐步过渡到核心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从长方体实物的特征谈起,由点、线到面的特征,接着用多媒体动态展示三组相对的面(上下、前后、左右)的面积分别相等,再结合动手拆、拼长方体纸盒,推出若干公式并比较优劣,最后又讨论特殊长方体表面积的简便求法,层层深入。
(5)图形展示
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动态展示图形变化,容易突出教学重点。如教学“条形统计图”时,分步骤动态出示制图流程,“综合法”或“分析法”展示应用题中由“条件到问题”或“由问题到条件”的思路图,均突出了教学重点。
5、化解教学难点策略
教学难点是教学中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是课堂教学的“拦路虎”。在学科教学中,选择恰当的电教媒体,化解教学难点,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1)化整为零
所谓化整为零,就是把一个比较难懂、难解的问题化成几个小问题,先指导学生弄懂小问题,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教学“分解质因数”时,先弄清: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因数?什么是质因数?再教学分解质因数,难点就被化解了。
(2)众星捧月
“众星捧月”就是通过许多问题的讲解来解决一个主要难点。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必须先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分数单位等知识,才能顺利过渡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上,以此来化解难点。
(3)铺路架桥
有些问题比较难,学生一下子弄不懂,可以设计一些铺垫,通过“铺路架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教学“两位数乘多位数”的难点是:在竖式中用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的积的末位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可以设计几道铺路题:12×3=36,12×30=360。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十位上的数同一个数相乘是得多少个“十”,这样,难点就容易解决了。
(4)质疑解疑
把教学难点化解为问乏形式,通过提问、助答等方法,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可以在屏幕上动态展示:甲乙速度各是多少?各用了多少小时?分别行了多少?共行了多少?或者,甲乙每小时共行多少?几小时相遇?共行了多少?难点便容易化解了。
(5)操作演示
有目的地给学生住演示,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有效地突破难点。如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时,除了用课件将图形动态转化,还要辅之于学生动手制作学具,找出底、高,割补、平移操作,才能真正化解“公式推导”的难点。
6、把握巧用时机策略
在实施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时,应把握住巧用的最佳时机,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1)引出问题时
在学科教学中,当引出问题时,适时运用媒体手段呈现,可以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如怎样求不规则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动态展示添加辅助虚线,分解成几个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先分后合求面积。
(2)创设情境时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逼真、形象,易使学生身临其境,自主参与。如教学“认识时钟”时,出示动画人物一天的作息时间与画面,让学生很快联想到自己的行为,贴近儿童生活,学生特别喜欢学。
(3)尝试探索时
尝试探索是学生自己亲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重要环节,这时巧用电教媒体 点拨一下,往往能收到高效。如在“三角形面积计算”中,学生尝试用两个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困难时用实物投影变换角度,启发一下拼图走向,效果甚佳。
(4)追根刨底时
追根刨底是弄清原因、寻求结果的过程,也是知识迁移的过程。此时,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十分必要。如在教学“1+2+3+…+100=5050”的简便计算时,可以用VCD播放“高斯速算”片段,有效导入、展开。
(5)比较优劣时
比较同异是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电教媒体的加盟,无疑便于学生分出优劣。如在六年级复习时,有的应用题可用十多种解法,宽大的屏幕是比较优劣的良好平台。
(6)启迪思维时
启发思维是认知的核心,也是电教媒体学科教学的优势功能。如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屏幕展示的线段图,已知或要求“单位1”,常常是启迪思维、弄清数量关系解题的巧用点,务必准确把握。
总之,利用配套电教媒体资源进行教学,是我们教师在实践中的一个探究过程,能将这些优质资源与我们的教学相结合,就要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使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于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服务于教师。
参考文献
[1]陈绪常、龚明斌等编著:《多媒体设计与运用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
[2]王建平主编:《巧开视窗 跃上平台》,科学出版社
[3]大龙主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案例》,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