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医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之前并不存在,只有到了西方文化在中国逐渐或者已经取得强势地位的时候,才产生并突显出来。中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中国固有文化的衰微,使得中医孤立地赤裸裸地呈现在西方文化之中。失去了中国固有文化的支撑,在这种与中医异质的唯科学主义的文化氛围里,中医必然会遇到自己身份的确认问题,也就是说中医到底是不是来自于西方文化中的科学,它有科学性吗?
关键词:中医 科学化 发展
一、关于中医科学性和中医科学化的探讨
中医理论是一种自成体系的理论,中医的发展在我国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按照现代医学的划分来看,西医是现代医学的模式而中医更加倾向于经验的积累,这也是很多人怀疑中医科学性的地方。中医自成一体、自圆其说的风格往往让人认为其是一种很封闭的系统理论,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产生于现代科学之前的东西就是非科学的,从建国开始就有人呼吁废除中医,但是那些人也并不能给出一个十分信服的理由来否定中医,一个简单的道理,先将中医的科学性放在一边不说,如果认为中医非科学性和毫无理论,那么中国五千多年的时间里在西医没有介绍到中国之前,中国的几万万人是如何看病的?所以,很大程度上讲,中医的科学性既然不能证实也没有办法去证伪,科学与非科学在于自身所学习的理论体系以及自身的观点。
那么近代为什么会出现关于中医科学性的争论甚至废除中医的声音呢?臆想灭绝中医的人说中医是新瓶装老酒[1],意思是近百年来的“中医科学化”并没有改变中医的自然医学属性,也没有将中医统领到“现代医学”的麾下。是中医自身科学性生命力的顽强?还是世俗的守旧势力雄厚?抑或是用西学名词术语包装了的中医,真的仍然保留着中医原本的摸样?其实现在读者所能够见到的中医基础理论,只是在外表(衣着)上与古代中国先哲所创立的中医基础理论相似,在机体(精神实质)上却是不相同的。现代人所能够知道的中医理论,距离本真中医学术理论体系,已经相差非常遥远!尽管中医的名称这个老瓶没有改变,但是失去灵魂的中医理论“新酒”,却被装入了老瓶之中。同时对于中医专业人士也无法去解释中医的科学性也造成了这种现象。中医将人体内的脏器统称为五脏六腑(只是在论述经络时,才称六脏六腑),认为支撑人体生命和支配人体生理活动的物质是“经络”(也称经脉)。并将人体的主干经脉分为十二条,又称“十二正经”。所有器官的生理、病理内容,全都包容在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学说之中。脏腑经络的数目不与解剖出来的实物相吻合,却与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直接对应。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这些知识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中医脏腑经络为什么要依据这些知识予以命名? 中医专业人士应该将其中的科学原理揭示出来!令人失望的是,中医专业人士却没有能力予以揭示!
现代很多人十分相信中医是一种非科学的东西。相对于西医而言,中医不能直观的去观看人体的结构,不能很快的治愈人们的疾病。但是,这就往往陷入了西方一种普世价值的陷阱,西医的思维是西方人的思维,现在我们所说的科学性一切是以西方的科学作为参照标准,用别人的标准来参照中医,不科学就理所当然,同时在西方文明出现之前的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发明创造也许也是不科学的装神弄鬼的东西了,中医所强调的整体观、天人合一、因病施治等许多观念都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现代社会的养生、刮痧、食疗等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处处都体现出了中国中医几千年的精华。中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医学,否定中医就是从某种意义上否定了几千年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医的庞大体系、缜密的思维,甚至连中医学者们自己都无法去证明中医的科学性,也就别怪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偏颇之心了。
中医科学性问题,历来颇有争议。中医所命名的脏腑、经络,不是与解剖出来的人体器官直接对应,而是与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直接对应。阴阳五行八卦、干支这些气数,是远古中华民族先哲,根据北斗徊转,五大行星迁移与气候变化相互感应规律所制订的历法。中医科学性是必须进行论证的,否则,中医在中国、在世界的推广和普及就是一句空话[2]。
因此,中医是科学的,但这科学并非是指完全西方的科学,更多的事包含了中国古代先哲们的那种最朴实的思想。
二、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的时代意义
国家在2005年硬性地把“中国中医研究院”这一名称改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他们认为这样就能一勞永逸地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事实上这种不顾学科本身属性的“指鹿为马”的做法并没有对这一争论有丝毫的作用,它反而在唯科学主义的时代精神主导下,以一种权力的形式硬性地扭曲中医学科的文化属性,这种掩耳盗铃的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能加剧争论。只要根本性的问题——唯科学主义的时代精神不被彻底批判和遗弃,争论就会继续下去。事实正是这样,“中国中医研究院”这一名称虽然改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后,中医是不是科学的争论仍然剧烈地继续着,看来真理是不会攀附权力的。
首先,中医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并没有解决,那种用权力不可能硬性地改变中医的文化属性,它只能遮蔽这个问题的存在,既而从国家政策方面影响到中医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就是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能否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就看我们能否彻底批判唯科学主义的时代精神,并把科学从神化的真理地位降到一般性的知识的地位。既而能否维护中医和中国固有文化作为不同于西方自然科学的另外一种认识自然的认知体系是否具有自己的合法的生存地位和认识事物的正当性;能否在中国维护文化的多元性,打破西方文化中心论和西方文化的霸权主义,促进我们更好地生存。
第二,能否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最终可以影响到我们能否确定如何正视中医的生存与发展,能否确定其应有的作为东方文化的一部分所具有的生存与发展的独立性,既而能否走上符合自己文化属性和学科特征的道路。
因此,能否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最终决定于我们能否正视我们自己的固有文化,能否树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心,继而把中医推向正确的复兴之路。
参考文献:
[1] 方舟子,批评中医[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3)
[2] 蔡璧名教授专访,医中今见[M],长庚中医系刊,第七集:123-139
关键词:中医 科学化 发展
一、关于中医科学性和中医科学化的探讨
中医理论是一种自成体系的理论,中医的发展在我国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按照现代医学的划分来看,西医是现代医学的模式而中医更加倾向于经验的积累,这也是很多人怀疑中医科学性的地方。中医自成一体、自圆其说的风格往往让人认为其是一种很封闭的系统理论,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产生于现代科学之前的东西就是非科学的,从建国开始就有人呼吁废除中医,但是那些人也并不能给出一个十分信服的理由来否定中医,一个简单的道理,先将中医的科学性放在一边不说,如果认为中医非科学性和毫无理论,那么中国五千多年的时间里在西医没有介绍到中国之前,中国的几万万人是如何看病的?所以,很大程度上讲,中医的科学性既然不能证实也没有办法去证伪,科学与非科学在于自身所学习的理论体系以及自身的观点。
那么近代为什么会出现关于中医科学性的争论甚至废除中医的声音呢?臆想灭绝中医的人说中医是新瓶装老酒[1],意思是近百年来的“中医科学化”并没有改变中医的自然医学属性,也没有将中医统领到“现代医学”的麾下。是中医自身科学性生命力的顽强?还是世俗的守旧势力雄厚?抑或是用西学名词术语包装了的中医,真的仍然保留着中医原本的摸样?其实现在读者所能够见到的中医基础理论,只是在外表(衣着)上与古代中国先哲所创立的中医基础理论相似,在机体(精神实质)上却是不相同的。现代人所能够知道的中医理论,距离本真中医学术理论体系,已经相差非常遥远!尽管中医的名称这个老瓶没有改变,但是失去灵魂的中医理论“新酒”,却被装入了老瓶之中。同时对于中医专业人士也无法去解释中医的科学性也造成了这种现象。中医将人体内的脏器统称为五脏六腑(只是在论述经络时,才称六脏六腑),认为支撑人体生命和支配人体生理活动的物质是“经络”(也称经脉)。并将人体的主干经脉分为十二条,又称“十二正经”。所有器官的生理、病理内容,全都包容在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学说之中。脏腑经络的数目不与解剖出来的实物相吻合,却与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直接对应。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这些知识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中医脏腑经络为什么要依据这些知识予以命名? 中医专业人士应该将其中的科学原理揭示出来!令人失望的是,中医专业人士却没有能力予以揭示!
现代很多人十分相信中医是一种非科学的东西。相对于西医而言,中医不能直观的去观看人体的结构,不能很快的治愈人们的疾病。但是,这就往往陷入了西方一种普世价值的陷阱,西医的思维是西方人的思维,现在我们所说的科学性一切是以西方的科学作为参照标准,用别人的标准来参照中医,不科学就理所当然,同时在西方文明出现之前的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发明创造也许也是不科学的装神弄鬼的东西了,中医所强调的整体观、天人合一、因病施治等许多观念都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现代社会的养生、刮痧、食疗等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处处都体现出了中国中医几千年的精华。中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医学,否定中医就是从某种意义上否定了几千年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医的庞大体系、缜密的思维,甚至连中医学者们自己都无法去证明中医的科学性,也就别怪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偏颇之心了。
中医科学性问题,历来颇有争议。中医所命名的脏腑、经络,不是与解剖出来的人体器官直接对应,而是与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直接对应。阴阳五行八卦、干支这些气数,是远古中华民族先哲,根据北斗徊转,五大行星迁移与气候变化相互感应规律所制订的历法。中医科学性是必须进行论证的,否则,中医在中国、在世界的推广和普及就是一句空话[2]。
因此,中医是科学的,但这科学并非是指完全西方的科学,更多的事包含了中国古代先哲们的那种最朴实的思想。
二、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的时代意义
国家在2005年硬性地把“中国中医研究院”这一名称改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他们认为这样就能一勞永逸地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事实上这种不顾学科本身属性的“指鹿为马”的做法并没有对这一争论有丝毫的作用,它反而在唯科学主义的时代精神主导下,以一种权力的形式硬性地扭曲中医学科的文化属性,这种掩耳盗铃的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能加剧争论。只要根本性的问题——唯科学主义的时代精神不被彻底批判和遗弃,争论就会继续下去。事实正是这样,“中国中医研究院”这一名称虽然改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后,中医是不是科学的争论仍然剧烈地继续着,看来真理是不会攀附权力的。
首先,中医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并没有解决,那种用权力不可能硬性地改变中医的文化属性,它只能遮蔽这个问题的存在,既而从国家政策方面影响到中医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就是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能否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就看我们能否彻底批判唯科学主义的时代精神,并把科学从神化的真理地位降到一般性的知识的地位。既而能否维护中医和中国固有文化作为不同于西方自然科学的另外一种认识自然的认知体系是否具有自己的合法的生存地位和认识事物的正当性;能否在中国维护文化的多元性,打破西方文化中心论和西方文化的霸权主义,促进我们更好地生存。
第二,能否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最终可以影响到我们能否确定如何正视中医的生存与发展,能否确定其应有的作为东方文化的一部分所具有的生存与发展的独立性,既而能否走上符合自己文化属性和学科特征的道路。
因此,能否解决中医科学判定性问题最终决定于我们能否正视我们自己的固有文化,能否树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心,继而把中医推向正确的复兴之路。
参考文献:
[1] 方舟子,批评中医[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3)
[2] 蔡璧名教授专访,医中今见[M],长庚中医系刊,第七集:12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