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

来源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en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去北京。是跟父母一起。那是个春天。
  作为游客,一路走马观花,那些书本上的景物放大很多倍,来到眼前,那种感觉,有兴奋,也有一点点梦幻。
  更梦幻的是在颐和园里。已近晚春,走到一处海棠林,风吹过,海棠花瓣如雪一般纷纷飘落,人在花瓣雪中伫立。想起李清照的那首: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自此春尽,绿肥红瘦了吧。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原来,行万里路,可以印证你曾经读过的文字。
  彼时还用数码相机,里面要用一张小小的储存数据的卡片。相机带的卡片很快拍光了,在大栅栏里的一家店又买了一张,那张卡里存了很多记忆。印象最深的是恭王府,某一處,曲径通幽,阳光从树叶的缝隙落下来,那些怪石小径,它们是背景,我们留下了造作的表情。然后某一刻,相机突然就显示无法读取数据,当时还不明白是什么情况,找游人问,有人明白,说是数据卡出了问题。心里一凉,找到那家卖卡的店,希望能有技术手段帮着恢复出来那些照片,不然那些浪费的表情与感情要怎么办呢?可是,店员拿去看了半天,回来说没办法,然后设想着各种我操作的失误。那不过是他们为推卸责任找的借口。犹记得当时黯然的心情,那时觉得一生不可能有再一次来北京的机会,那些地方也不可能再去一次,再拍一次,仿佛北京白来了一样。
  许多年后,想起这段,已是笑谈。现在到了某一处,偶尔仍会想,也许这一生只会路过这里一次。就像与一些人的缘分,只一面,匆匆别过,或许有一点记忆,或许年深日久,连记忆都湮灭在庞杂的日常里了。
  事实上。那次没坏的那张数据卡里拍的照片现在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数字化时代,照片山呼海啸一般。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珍惜呢?
  人生这么长。去北京当然不会只有那一次。后来去北京,多半是因为工作。
  那一次去,正赶上初冬,心里揣着忐忑从大雪纷飞的黑龙江到北京谈工作。彼时倒觉得北京的冬天有些寡淡,没有雪,到处灰扑扑的。见到了央视的“大裤衩”,果然丑得很。吃了一顿紧张的饭,拿出东北人的诚恳,如履薄冰地接下那份工作。
  那之后,去北京的次数多得数不过来。只是,再没第一次去玩时的那种心态。每次都紧张高效地来去,很少再去跟游人挤那些景区。
  又是一个冬天。谈完事,心情不错,去看了场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院人并不多,某一刻,银幕上猛虎冲过来时,我吓得从座椅上坐直身子,手里的一桶爆米花撒了满怀。从影院出来,天已黑,死活打不到车,冷风像条小虫子往身体里钻。一个开黑车的师傅一直跟着我,我心一横,坐上黑车。上车后才发现,车上已经坐了一个女人。他们两个人都沉默着不说话。要知道北京的司机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还知国家大事的全能型聊天王,可这两个人黑灯瞎火的一声不吭,能不让人心里发毛吗?车子从热闹的城里越开越不知道去哪里,我也不敢问。好在正好有个出版社的朋友在酒店等我。于是我就握着电话跟他尬聊。他应该很纳闷一向没几句话的作者为什么突然口若悬河了起来吧。我一直给自己心理暗示,这里是首都北京。治安状况肯定没问题。我跟朋友聊天,也无非是想告诉黑车司机,有人在等我,我不出现,麻烦很大。酒店的大楼出现在我面前时,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下车时,几乎腿软。那趟车车费花了一百多块,不过还好,至少安全。但我暗自发誓,以后无论如何都不打黑车了。


  再去北京就没了打不着车的担忧,有了滴滴打车。当然,也没了数码相机数据卡坏掉的不愉快。智能手机随时照,然后传到微信、微博上。也就短短的几年,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却如此巨大。让人感慨。
  开始去北京,还都是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没有呼朋友唤友的习惯。这两年,微信的威力巨大,居然联系上了北漂的老同学,会想着约出来小聚一下。也就是在约朋友的那一刻,我才醒悟过来,北京与我,已然不是过客与旅游地,它变成了我人生中一个驿站,可以更放松更自在。
  多年前,我最愿意停留的城市恐怕就是北京。这里有很多像我一样为梦想打拼的人,他们从四面八方聚到这里。我一个北漂朋友说当年不想过一眼就可以望到底的人生于是揣着一个月的工资来到北京,找家打字复印社打杂,一直到现在,自己有了几家摄影工作室。他说,日子很艰难,但是那种一直向前走的感觉挺好。
  最近一次去北京,又是春天,只不过是晚春,开着家里的车,一路上讲起当年打黑车的窘境,只做笑料。路边到处都开满了各种颜色的硕大的月季花,手伸到车窗外,风从指尖划过,恍如这么多年,那些是喜是悲是忐忑是畏惧的岁月轻飘飘地从我的指尖划过,一如我写此文时的风轻云淡。




  我想我与北京的故事。也不会就此完结。那些记忆的叠加处,是人生的经历,也是人生的厚度。
  编辑/姚晟
其他文献
在微信群里和好友聊天,他问我:还记得对你影响最深远的老师吗?想了很久,并没有。从小到大,我一直是那种被遗忘的学生,没什么傲人的成绩,当然,也不是什么顽劣分子,身上散发着的是那种天塌下来也撼动不了的淡定感。平时沉默寡言,眼角低垂,坦然面对任何批判,面不改色心不跳,老师们无可奈何,家长早已对我放弃了治疗。但是,我居然被一位“段子手”老师感动了,这太难得了。可惜的是。他带的是一门极其枯燥的政治课。  第
期刊
1  我听见她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过来,穿过窗外漫无边际的黑夜,像一条鱼,摇曳着柔软的尾巴,游进我的双耳。  我是一名深夜电台节目的主持人。不得不说,这是个孤独的职业。每天深夜,我独自坐在播音室里,用电波传递我的声音,再接收别人的声音。我听过许多人的故事,他们毫无保留地把烦恼和秘密倾诉给我。我就像一个树洞。  世界睡了,唯有这个树洞还醒着。  故事装得多了,树洞也有些迷惘。我突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
期刊
小时候,我是个害羞的孩子。有个老师给我的评语是:自尊心下掩藏着一颗自卑的心。那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想想,老师写得很对。  初中开始学英语时,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学不会,越着急越不会。bag,bed,bike,这三个单词,我就怎么都搞不清它们怎么念,哪个是书包,哪个是床,哪个是自行车。老師听写前,我把这三个单词抄在桌子上,老师一读“bike”,完蛋,我看着3个单词,傻了,不知道要抄哪个。现在看来
期刊
每年9月,我们似乎都要谈谈老师这个话题。  这是开学的季节,我们会告别一些老师,也会结识新的老师:  这是有教师节的季节,我们会谈论老师,怀念老师,有爱有恨。  大概,终其一生,我们和老师的“纠缠”是最持久的。  秋天,TA严肃地说:“同学们,秋高气爽,不冷不热,正是学习的好时机!拿出所有的拼劲,努力加油吧。”冬天,TA安慰我们:“同学们,现在虽然很冷,但这个时候人的脑子很清醒,不要缩手缩脚的。这
期刊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口头禅,但有些经典话术,是所有老师的“经典骗术”,比如下课铃声响起的一刹那,老师们个个都仿佛打了鸡血:“讲完这道题就下课!”“好,我再耽误大家两分钟。”不知道你的老师是不是也说过这些话呢?接下来就是各科老师的show time(秀场)!班主任  你可以不學习,但不要影响其他同学!  你们浪费一分钟,一节课是不是过去了?咱班60人,一人耽误大家1分钟,全班就是一个小时!(这种算法真
期刊
小学以前,我住在乡下的外婆家。村口有一座桥,桥边静静流淌的河水,配上孩子们常年不衰的笑声,真如“小桥流水人家”一般恬静自然。  靠着这条河,村口的绿萝长得格外精神。万里晴空之下,石门墙壁背面,绿萝孜孜不倦地顺着石壁石柱向上攀爬,那片刻也不停歇的势头,仿佛要冲破天际。  人们每每经过村口都要称赞这片绿萝,因为它在盛夏晴空里撑起了一片阴凉。孩子们总有无限贪玩的热情,绿萝底下便是一个好去处。捉迷藏、跳皮
期刊
四年级时,因老爸工作调动,我从小村庄里的小学转到小镇里的小学。在那之前,我从没离开过小村庄。我以为的世界只有小村庄那么大。我家门前隔着一条路就是大片大片的麦田。黑龙江的麦田。像极了宫崎骏动画片里的背景,一望无际。风吹过,麦田玩起了麦浪秀,麦田边的白杨树就摇着满树铜钱大树叶鼓掌。  在小村庄里,我的班主任人不错,就是整天一副不高兴的样子。村里来了照相的师傅,我们全班同学加上班主任坐在一起拍了张照片。
期刊
临近中午,我收到了久未联系的李阙的微信消息。  “在做什么?”  “准备午饭呢,你呢?”  “我睡不着,我在德国,这里是凌晨4点20分。”  冬日午间暖融融的阳光透过家里的窗户铺陈在地上,看起来有毛绒绒的质感,可我眼前突然浮现李阙一个人躺在昏暗的卧室里,身边或许有一扇窗,可以看见鹅毛大雪飘落在冷硬的灰色大街上。异国寂静无人,失眠的深夜,只能试图寻找万里以外的某个人,期待对方从网络那头传来一句问候。
期刊
1  母亲已有69个日夜不曾跟我讲一句话。  我还记得她从前抛下的荆棘一般的话语:“你记着你是怎样对我的。总有一天我会以同样的冷漠还给你!”我也还记得小时候犯了错,在门缝后眼巴巴地望上她半天,她总会过来摸摸我的头,像揉一只毛绒小狗。  “知道错了吗?”  我温顺地点头。  她终究会原谅我,千千万万次。  寒风吹彻的日子,我只身一人回家,烧饭,浇花,洗衣服,然后坐上去往杭州的大巴。  这个城市的天空
期刊
许冬林  散文作家,“文化皖军新势力”的代表之一,安徽无为人。她的文字清新空灵,唯关婉约,情感细腻。出版有散文集《一碗千年月》《桃花误》《忽有斯人可想》《旧时菖蒲》《栀子花开时》等。  四年前,我曾在一次讲座上见过许冬林,隔着茫茫人海,我的目光瞬间就被她吸引住了。她坐在木椅上,眉目间一片云淡风轻,耳鬓戴一朵花,整张脸便流光潋滟。她是从古诗词里走出来的女子,浑身散发着墨香,有着让整个春天都安静的力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