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去北京。是跟父母一起。那是个春天。
作为游客,一路走马观花,那些书本上的景物放大很多倍,来到眼前,那种感觉,有兴奋,也有一点点梦幻。
更梦幻的是在颐和园里。已近晚春,走到一处海棠林,风吹过,海棠花瓣如雪一般纷纷飘落,人在花瓣雪中伫立。想起李清照的那首: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自此春尽,绿肥红瘦了吧。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原来,行万里路,可以印证你曾经读过的文字。
彼时还用数码相机,里面要用一张小小的储存数据的卡片。相机带的卡片很快拍光了,在大栅栏里的一家店又买了一张,那张卡里存了很多记忆。印象最深的是恭王府,某一處,曲径通幽,阳光从树叶的缝隙落下来,那些怪石小径,它们是背景,我们留下了造作的表情。然后某一刻,相机突然就显示无法读取数据,当时还不明白是什么情况,找游人问,有人明白,说是数据卡出了问题。心里一凉,找到那家卖卡的店,希望能有技术手段帮着恢复出来那些照片,不然那些浪费的表情与感情要怎么办呢?可是,店员拿去看了半天,回来说没办法,然后设想着各种我操作的失误。那不过是他们为推卸责任找的借口。犹记得当时黯然的心情,那时觉得一生不可能有再一次来北京的机会,那些地方也不可能再去一次,再拍一次,仿佛北京白来了一样。
许多年后,想起这段,已是笑谈。现在到了某一处,偶尔仍会想,也许这一生只会路过这里一次。就像与一些人的缘分,只一面,匆匆别过,或许有一点记忆,或许年深日久,连记忆都湮灭在庞杂的日常里了。
事实上。那次没坏的那张数据卡里拍的照片现在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数字化时代,照片山呼海啸一般。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珍惜呢?
人生这么长。去北京当然不会只有那一次。后来去北京,多半是因为工作。
那一次去,正赶上初冬,心里揣着忐忑从大雪纷飞的黑龙江到北京谈工作。彼时倒觉得北京的冬天有些寡淡,没有雪,到处灰扑扑的。见到了央视的“大裤衩”,果然丑得很。吃了一顿紧张的饭,拿出东北人的诚恳,如履薄冰地接下那份工作。
那之后,去北京的次数多得数不过来。只是,再没第一次去玩时的那种心态。每次都紧张高效地来去,很少再去跟游人挤那些景区。
又是一个冬天。谈完事,心情不错,去看了场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院人并不多,某一刻,银幕上猛虎冲过来时,我吓得从座椅上坐直身子,手里的一桶爆米花撒了满怀。从影院出来,天已黑,死活打不到车,冷风像条小虫子往身体里钻。一个开黑车的师傅一直跟着我,我心一横,坐上黑车。上车后才发现,车上已经坐了一个女人。他们两个人都沉默着不说话。要知道北京的司机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还知国家大事的全能型聊天王,可这两个人黑灯瞎火的一声不吭,能不让人心里发毛吗?车子从热闹的城里越开越不知道去哪里,我也不敢问。好在正好有个出版社的朋友在酒店等我。于是我就握着电话跟他尬聊。他应该很纳闷一向没几句话的作者为什么突然口若悬河了起来吧。我一直给自己心理暗示,这里是首都北京。治安状况肯定没问题。我跟朋友聊天,也无非是想告诉黑车司机,有人在等我,我不出现,麻烦很大。酒店的大楼出现在我面前时,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下车时,几乎腿软。那趟车车费花了一百多块,不过还好,至少安全。但我暗自发誓,以后无论如何都不打黑车了。
再去北京就没了打不着车的担忧,有了滴滴打车。当然,也没了数码相机数据卡坏掉的不愉快。智能手机随时照,然后传到微信、微博上。也就短短的几年,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却如此巨大。让人感慨。
开始去北京,还都是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没有呼朋友唤友的习惯。这两年,微信的威力巨大,居然联系上了北漂的老同学,会想着约出来小聚一下。也就是在约朋友的那一刻,我才醒悟过来,北京与我,已然不是过客与旅游地,它变成了我人生中一个驿站,可以更放松更自在。
多年前,我最愿意停留的城市恐怕就是北京。这里有很多像我一样为梦想打拼的人,他们从四面八方聚到这里。我一个北漂朋友说当年不想过一眼就可以望到底的人生于是揣着一个月的工资来到北京,找家打字复印社打杂,一直到现在,自己有了几家摄影工作室。他说,日子很艰难,但是那种一直向前走的感觉挺好。
最近一次去北京,又是春天,只不过是晚春,开着家里的车,一路上讲起当年打黑车的窘境,只做笑料。路边到处都开满了各种颜色的硕大的月季花,手伸到车窗外,风从指尖划过,恍如这么多年,那些是喜是悲是忐忑是畏惧的岁月轻飘飘地从我的指尖划过,一如我写此文时的风轻云淡。
我想我与北京的故事。也不会就此完结。那些记忆的叠加处,是人生的经历,也是人生的厚度。
编辑/姚晟
作为游客,一路走马观花,那些书本上的景物放大很多倍,来到眼前,那种感觉,有兴奋,也有一点点梦幻。
更梦幻的是在颐和园里。已近晚春,走到一处海棠林,风吹过,海棠花瓣如雪一般纷纷飘落,人在花瓣雪中伫立。想起李清照的那首: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自此春尽,绿肥红瘦了吧。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原来,行万里路,可以印证你曾经读过的文字。
彼时还用数码相机,里面要用一张小小的储存数据的卡片。相机带的卡片很快拍光了,在大栅栏里的一家店又买了一张,那张卡里存了很多记忆。印象最深的是恭王府,某一處,曲径通幽,阳光从树叶的缝隙落下来,那些怪石小径,它们是背景,我们留下了造作的表情。然后某一刻,相机突然就显示无法读取数据,当时还不明白是什么情况,找游人问,有人明白,说是数据卡出了问题。心里一凉,找到那家卖卡的店,希望能有技术手段帮着恢复出来那些照片,不然那些浪费的表情与感情要怎么办呢?可是,店员拿去看了半天,回来说没办法,然后设想着各种我操作的失误。那不过是他们为推卸责任找的借口。犹记得当时黯然的心情,那时觉得一生不可能有再一次来北京的机会,那些地方也不可能再去一次,再拍一次,仿佛北京白来了一样。
许多年后,想起这段,已是笑谈。现在到了某一处,偶尔仍会想,也许这一生只会路过这里一次。就像与一些人的缘分,只一面,匆匆别过,或许有一点记忆,或许年深日久,连记忆都湮灭在庞杂的日常里了。
事实上。那次没坏的那张数据卡里拍的照片现在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数字化时代,照片山呼海啸一般。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珍惜呢?
人生这么长。去北京当然不会只有那一次。后来去北京,多半是因为工作。
那一次去,正赶上初冬,心里揣着忐忑从大雪纷飞的黑龙江到北京谈工作。彼时倒觉得北京的冬天有些寡淡,没有雪,到处灰扑扑的。见到了央视的“大裤衩”,果然丑得很。吃了一顿紧张的饭,拿出东北人的诚恳,如履薄冰地接下那份工作。
那之后,去北京的次数多得数不过来。只是,再没第一次去玩时的那种心态。每次都紧张高效地来去,很少再去跟游人挤那些景区。
又是一个冬天。谈完事,心情不错,去看了场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院人并不多,某一刻,银幕上猛虎冲过来时,我吓得从座椅上坐直身子,手里的一桶爆米花撒了满怀。从影院出来,天已黑,死活打不到车,冷风像条小虫子往身体里钻。一个开黑车的师傅一直跟着我,我心一横,坐上黑车。上车后才发现,车上已经坐了一个女人。他们两个人都沉默着不说话。要知道北京的司机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还知国家大事的全能型聊天王,可这两个人黑灯瞎火的一声不吭,能不让人心里发毛吗?车子从热闹的城里越开越不知道去哪里,我也不敢问。好在正好有个出版社的朋友在酒店等我。于是我就握着电话跟他尬聊。他应该很纳闷一向没几句话的作者为什么突然口若悬河了起来吧。我一直给自己心理暗示,这里是首都北京。治安状况肯定没问题。我跟朋友聊天,也无非是想告诉黑车司机,有人在等我,我不出现,麻烦很大。酒店的大楼出现在我面前时,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下车时,几乎腿软。那趟车车费花了一百多块,不过还好,至少安全。但我暗自发誓,以后无论如何都不打黑车了。
再去北京就没了打不着车的担忧,有了滴滴打车。当然,也没了数码相机数据卡坏掉的不愉快。智能手机随时照,然后传到微信、微博上。也就短短的几年,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却如此巨大。让人感慨。
开始去北京,还都是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没有呼朋友唤友的习惯。这两年,微信的威力巨大,居然联系上了北漂的老同学,会想着约出来小聚一下。也就是在约朋友的那一刻,我才醒悟过来,北京与我,已然不是过客与旅游地,它变成了我人生中一个驿站,可以更放松更自在。
多年前,我最愿意停留的城市恐怕就是北京。这里有很多像我一样为梦想打拼的人,他们从四面八方聚到这里。我一个北漂朋友说当年不想过一眼就可以望到底的人生于是揣着一个月的工资来到北京,找家打字复印社打杂,一直到现在,自己有了几家摄影工作室。他说,日子很艰难,但是那种一直向前走的感觉挺好。
最近一次去北京,又是春天,只不过是晚春,开着家里的车,一路上讲起当年打黑车的窘境,只做笑料。路边到处都开满了各种颜色的硕大的月季花,手伸到车窗外,风从指尖划过,恍如这么多年,那些是喜是悲是忐忑是畏惧的岁月轻飘飘地从我的指尖划过,一如我写此文时的风轻云淡。
我想我与北京的故事。也不会就此完结。那些记忆的叠加处,是人生的经历,也是人生的厚度。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