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是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基本教育理念之一。为了响应义务教育新课标改革标准的要求,即让教学回归生活,本文在此,针对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例如物理教学与生活脱节,学生生活经验的忽略,以及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个人体验的忽略等,做出了详细地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初中物理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意义
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就是所谓的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这种通过对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现象进行探讨学习,并以学生的日常生活背景为出发点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此外,通过鼓励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实现物理质量教学的目标。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1.杜威的实用教育理论。在由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强调,“教育即是生活”,这句话对全球的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要包含以下三点:一是教育作为生活的需求,就应该具有生活的意义。二是教育既然要伴随每个人的一生,那么就不应该出现因为个人脱离学校而终止学习的现象,学习应该贯穿整个人生。三是教育要实现现实与未来的沟通。教育是人类联想未来的工具,应当满足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构建主义理论中强调,学生获取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基础是建立在生活经验之上的,这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而非被动灌输的过程。学生在进入物理课堂接受物理知识之前,应该在头脑中就形成了自身对物理知识的看法与理解,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他们自然会将已掌握的经验传导其中,换句话说,生活经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支柱,教育是新知识与原有经验的交流与碰撞。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前进动力。学生只有建立对物理知识的渴求,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快乐。反之学生如果从心底厌倦物理,以学习物理为苦,难免出现物理成绩低,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避免了对物理知识进行单纯枯燥的讲述,而是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从而拉近了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从而达到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学目的。
2.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度。众所周知,物理知识是比较抽象也是比较系统的。因此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生来说,物理是非常难以理解的,这也是物理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可以将那些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学生看的见,摸得着的具体概念,这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以及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新课标教育改革标准的目标。
3.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现代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人,也就是说,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物理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及学生的在生活中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的学习相结合,通过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并能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充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使物理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且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
三、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1.物理课堂引入生活化的策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生活化的导入时非常关键的。这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兴趣的激发程度以及物理教学效果。新颖巧妙的,富有情趣的物理知识导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都集中在特定的物理知识上,从而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物理的行为。采用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导入,以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作为新的物理知识的导入,可以避免直接讲述物理知识的单调与突兀,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熟悉度,这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善于观察探索生活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从而真正实现从生活走进物理。
例如,在讲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可以先讲述发生在一战期间的一个小故事,一名发过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中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游动,他迅速地抓住它,惊讶地发现这小东西不是昆虫,而是一颗德国子弹。在飞行中的子弹你可以抓住吗?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通过将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引入本课题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化策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以及感悟,以引导为主,灌输为辅,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展开物理教学,鼓励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物理活动情景的创设。创设合理的物理活动场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以及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注重生活问题的解决。教师在创设物理活动情景时,对于学生所提出的疑问,应该给予正确合理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保证不是直接出解决方案,而是进行合理科学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跨越知识障碍。第三,主要物理课堂活动的开展要以合作、探究为原则。在开展物理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应物理知识的学习,并且要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学习任务,进而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探究。
四、结语
实施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完全符合现代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是一种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兴趣的重要手段。广大教育者要高度重视初中物理生活化教育改革方案,坚持以新课标改革标准为指导思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断创新与总结,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发展与推广,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与渴求。
参考文献:
[1]李兴旺.李霞.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学研究2008,(11).
[2]周艳茹激发求知欲望关注科学素质——初中物理新教材的实践与反思[J].物理教师2009(05).
[3]吴云.毛长盈.周红弟.普通中学物理新教材的特点[J].孝感学院学报.2008(04).
[4]沈大安.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教苑荟萃[J].2008(02).
[5]陈慧.新课程改革下化学教学中自主学习初探化学教学[J].2007(03).
[6]叶澜.重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05).
[7]王元新.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2012(09).
[8]李莉.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学周刊.2013(03).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意义
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就是所谓的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这种通过对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现象进行探讨学习,并以学生的日常生活背景为出发点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此外,通过鼓励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实现物理质量教学的目标。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1.杜威的实用教育理论。在由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强调,“教育即是生活”,这句话对全球的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要包含以下三点:一是教育作为生活的需求,就应该具有生活的意义。二是教育既然要伴随每个人的一生,那么就不应该出现因为个人脱离学校而终止学习的现象,学习应该贯穿整个人生。三是教育要实现现实与未来的沟通。教育是人类联想未来的工具,应当满足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构建主义理论中强调,学生获取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基础是建立在生活经验之上的,这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而非被动灌输的过程。学生在进入物理课堂接受物理知识之前,应该在头脑中就形成了自身对物理知识的看法与理解,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他们自然会将已掌握的经验传导其中,换句话说,生活经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支柱,教育是新知识与原有经验的交流与碰撞。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前进动力。学生只有建立对物理知识的渴求,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快乐。反之学生如果从心底厌倦物理,以学习物理为苦,难免出现物理成绩低,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避免了对物理知识进行单纯枯燥的讲述,而是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从而拉近了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从而达到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学目的。
2.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度。众所周知,物理知识是比较抽象也是比较系统的。因此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生来说,物理是非常难以理解的,这也是物理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可以将那些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学生看的见,摸得着的具体概念,这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以及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新课标教育改革标准的目标。
3.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现代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人,也就是说,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物理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及学生的在生活中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的学习相结合,通过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并能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充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使物理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且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
三、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1.物理课堂引入生活化的策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生活化的导入时非常关键的。这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兴趣的激发程度以及物理教学效果。新颖巧妙的,富有情趣的物理知识导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都集中在特定的物理知识上,从而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物理的行为。采用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导入,以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作为新的物理知识的导入,可以避免直接讲述物理知识的单调与突兀,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熟悉度,这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善于观察探索生活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从而真正实现从生活走进物理。
例如,在讲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可以先讲述发生在一战期间的一个小故事,一名发过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中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游动,他迅速地抓住它,惊讶地发现这小东西不是昆虫,而是一颗德国子弹。在飞行中的子弹你可以抓住吗?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通过将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引入本课题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化策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以及感悟,以引导为主,灌输为辅,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展开物理教学,鼓励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物理活动情景的创设。创设合理的物理活动场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以及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注重生活问题的解决。教师在创设物理活动情景时,对于学生所提出的疑问,应该给予正确合理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保证不是直接出解决方案,而是进行合理科学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跨越知识障碍。第三,主要物理课堂活动的开展要以合作、探究为原则。在开展物理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应物理知识的学习,并且要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学习任务,进而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探究。
四、结语
实施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完全符合现代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是一种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兴趣的重要手段。广大教育者要高度重视初中物理生活化教育改革方案,坚持以新课标改革标准为指导思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断创新与总结,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发展与推广,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与渴求。
参考文献:
[1]李兴旺.李霞.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学研究2008,(11).
[2]周艳茹激发求知欲望关注科学素质——初中物理新教材的实践与反思[J].物理教师2009(05).
[3]吴云.毛长盈.周红弟.普通中学物理新教材的特点[J].孝感学院学报.2008(04).
[4]沈大安.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教苑荟萃[J].2008(02).
[5]陈慧.新课程改革下化学教学中自主学习初探化学教学[J].2007(03).
[6]叶澜.重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05).
[7]王元新.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2012(09).
[8]李莉.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学周刊.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