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素材,俗称例子,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好文章都不是孤零零地写人论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引出了《西洲曲》,韩愈的《师说》举出了孔子,《南州六月荔枝丹》借白居易《荔枝图序》讲荔枝,就是诸葛亮为激孙权抗曹也搬来了“守义不辱”的田横。这些统称为文章的例子。有了例子,文章才精彩、生动、丰富、感人。
写文章,同学们大多苦于无材料可用。其实,大家头脑中已经储存了不少材料,但为什么还会为材料匮乏而发愁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有些同学不会高效率地利用自己占有的材料,不善于一材多用。由于事物本身的丰富多彩,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因此,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就可以多角度切入:
①金子总会发光的。烛子武是块“金子”,年轻时精力旺盛,才华横溢,但被埋没几十年而黯然失色。到了晚年,国难当头,才被委于重任,出使秦国,挽救了国家的危难。
②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千里马就是烛之武,伯乐就是佚之孤。如果没有佚之孤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和极力举荐,烛之武纵有多大才华也没有施展的机会。
③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烛之武年轻时未被重用,难免产生委屈和不满,但国难当头,他不计个人恩怨,毅然出使秦国。
④责已恕人,宽容待人。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而是深深自责,连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⑤烛之武善于辞令,值得我们学习。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不一样,烛之武的外交辞令委婉曲折,柔中有刚,弦外有音。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中,人际交往大大增加,不善辞令的人,将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材可以多用,但首先得有分析的头脑,才可能从同一材料中发现蕴藏着不同的意义。同时,运用材料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应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作一定的取舍,在叙述时要突出和强化与观点相关的地方,其他无关内容可一笔带过。
一材多用采用的是发散思维。
对同一个素材进行不同角度的联想,会形成完全不同的主题。这种现象,如同阳光的多棱镜反应,这就是发散性思维。
运用发散性思维,对同一个材料,我们可以选取它的不同角度应用于不同的话题之中。
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是“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组委会对其的颁奖词是: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同是“袁隆平”这个材料,,高考话题不同,但都能靠上。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是1998年的高考作文话题,这个材料可以用: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锲而不舍搞研究,成为杂交水稻之父,没有坚韧,行吗?要知道,峰高无坦途。
2001年高考作文话题“诚信”: 科学是最讲诚信的,来不得半点虚假。相比之下,现在一些大学教授抄论文,造假,就没有诚信可言了。老袁几十年亲自下田搞研究,四十多年如一日,应该是诚信的典范了。
2002年高考作文话题“心灵的选择”: 儿时的一次郊游,看到农民很苦,他立志帮助农民发展农业。当他提出要报考农校时,父母都曾极力反对过,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的一个山沟沟里工作,一干就是30年,但他没有后悔。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有错。
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转折”(北京卷):从一个山沟沟里的乡村教师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这还不是转折吗?
2005年高考作文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在山沟沟里工作30多年,缺少任何科研条件,但他竟能做出这么大的成绩,不仅没有消沉,而且生活得很充实,还是一个拉小提琴的好手。这是奇迹,出人意料。然而又在情理之中,他为了一个让所有人吃饱饭的理想,历尽坎坷,矢志不渝的奋斗,这样脚踏实地的科学家,他的成功是情理之中的事。
同样从2005年感动中国邰丽华的素材可挖掘出“乐观”、“永恒”、“奇迹”、“坚韧”、 “美丽”、“人生定位”、“战胜困难”、“逆境与成才”、“缺陷与完美”、“命运在自己手中”等内涵。
从这里可以看到:同一个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你可以巧妙地运用到不同的话题之中。这样就大大地拓展了作文素材的运用价值。“材不在多,会用则灵”,主旨不同,同一个素材,切入的角度也不同,组织和分析的方法也各有奥妙。只要你对所写的话题、命题、材料作文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对文章主题有清楚、到位的把握,便可找到素材与主题的契合点,找到表述的角度和侧重点,便可自如地运用各种方法来叙述和分析素材。
如果我们能做到一材多用,那么一则材料可论证几个不同的观点,可说明几个不同的问题,那么同学们头脑中库存的材料就会成倍增加,以一当十了。
写文章,同学们大多苦于无材料可用。其实,大家头脑中已经储存了不少材料,但为什么还会为材料匮乏而发愁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有些同学不会高效率地利用自己占有的材料,不善于一材多用。由于事物本身的丰富多彩,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因此,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就可以多角度切入:
①金子总会发光的。烛子武是块“金子”,年轻时精力旺盛,才华横溢,但被埋没几十年而黯然失色。到了晚年,国难当头,才被委于重任,出使秦国,挽救了国家的危难。
②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千里马就是烛之武,伯乐就是佚之孤。如果没有佚之孤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和极力举荐,烛之武纵有多大才华也没有施展的机会。
③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烛之武年轻时未被重用,难免产生委屈和不满,但国难当头,他不计个人恩怨,毅然出使秦国。
④责已恕人,宽容待人。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而是深深自责,连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⑤烛之武善于辞令,值得我们学习。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不一样,烛之武的外交辞令委婉曲折,柔中有刚,弦外有音。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中,人际交往大大增加,不善辞令的人,将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材可以多用,但首先得有分析的头脑,才可能从同一材料中发现蕴藏着不同的意义。同时,运用材料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应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作一定的取舍,在叙述时要突出和强化与观点相关的地方,其他无关内容可一笔带过。
一材多用采用的是发散思维。
对同一个素材进行不同角度的联想,会形成完全不同的主题。这种现象,如同阳光的多棱镜反应,这就是发散性思维。
运用发散性思维,对同一个材料,我们可以选取它的不同角度应用于不同的话题之中。
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是“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组委会对其的颁奖词是: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同是“袁隆平”这个材料,,高考话题不同,但都能靠上。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是1998年的高考作文话题,这个材料可以用: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锲而不舍搞研究,成为杂交水稻之父,没有坚韧,行吗?要知道,峰高无坦途。
2001年高考作文话题“诚信”: 科学是最讲诚信的,来不得半点虚假。相比之下,现在一些大学教授抄论文,造假,就没有诚信可言了。老袁几十年亲自下田搞研究,四十多年如一日,应该是诚信的典范了。
2002年高考作文话题“心灵的选择”: 儿时的一次郊游,看到农民很苦,他立志帮助农民发展农业。当他提出要报考农校时,父母都曾极力反对过,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的一个山沟沟里工作,一干就是30年,但他没有后悔。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有错。
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转折”(北京卷):从一个山沟沟里的乡村教师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这还不是转折吗?
2005年高考作文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在山沟沟里工作30多年,缺少任何科研条件,但他竟能做出这么大的成绩,不仅没有消沉,而且生活得很充实,还是一个拉小提琴的好手。这是奇迹,出人意料。然而又在情理之中,他为了一个让所有人吃饱饭的理想,历尽坎坷,矢志不渝的奋斗,这样脚踏实地的科学家,他的成功是情理之中的事。
同样从2005年感动中国邰丽华的素材可挖掘出“乐观”、“永恒”、“奇迹”、“坚韧”、 “美丽”、“人生定位”、“战胜困难”、“逆境与成才”、“缺陷与完美”、“命运在自己手中”等内涵。
从这里可以看到:同一个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你可以巧妙地运用到不同的话题之中。这样就大大地拓展了作文素材的运用价值。“材不在多,会用则灵”,主旨不同,同一个素材,切入的角度也不同,组织和分析的方法也各有奥妙。只要你对所写的话题、命题、材料作文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对文章主题有清楚、到位的把握,便可找到素材与主题的契合点,找到表述的角度和侧重点,便可自如地运用各种方法来叙述和分析素材。
如果我们能做到一材多用,那么一则材料可论证几个不同的观点,可说明几个不同的问题,那么同学们头脑中库存的材料就会成倍增加,以一当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