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综合实践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综合实践探究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在教室外运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地理学习的延伸。通过比对历年高考题,发现题型的问题设置及解答过程中有很多关于地理实践力的问题。因此,本节以植被对环境的指示性为课例,介绍几种校园内综合实践探究活动的方案,并结合相关的习题案例,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多维度解题思维。
  【关健词】 区域地理  植被指示性  综合实践能力  解题思维
  背景介绍:现阶段对于高二的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关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要素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上已能够建立一定的联系,但书面理论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比较抽象,对此,强化地理综合实践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传统的高二年区域地理课程教学,基本上是架设在世界与中国分区地理认知的基础上,再对地理环境各个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进行拓展与延伸,为此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在掌握庞大的地理分区知识后,再进一步分析地理环境中各个要素之间的整体联系,这样做将会使得学生的记忆负担加重。对此,我认为可提前将地理要素以专题形式呈现,理清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后,再将分区内容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导入。设计地理要素专题的同时,在自己身边寻找地理实践考察案例,让学生课外分组探究,有效引导,强化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为后期世界区域和中国区域分区内容学习做铺垫。下面我以“植被专题”为例进行课例探究活动:
  第一部分:分析影响植被特征的因素(理论)
  课堂通过实际图片对比,了解植被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特征差异:植被中有喜暖的、耐寒的;有喜光的,喜阴的;有喜湿的,耐旱的;有抗风的,风媒的;还有适应不同地形、土壤、水文环境的等。植被的各种特征都会成为环境的一面镜子,环境特征缔造了植被特征,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是植被各种特征的成因。
  第二课时:植被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实践能力培养)
  前期准备:将班级分为3组,分别安排在校园生长植被的区域观察,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整体性思维,设置该区域植被的探究问题,并在课后搜寻问题的答案,要求在下一节课前对没有参与该区域考察的同学进行提问。
  由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老师可以帮助各小组开展指导性研究,一般可以先考虑探究上节课关于植被的影响因素,结合身边情境设定设问顺序;或者通过平时练习中关于植被指示性的题型,进行启发式探究,按照解题的思维反向思考设疑,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
  第1组:探究校园靠山的南侧护坡上的苔藓植被
  小组设疑:
  A. 该处苔藓植被分布茂密的原因?
  B. 在护坡不同高度位置苔藓分布存在疏密差别?
  为方便更多同学解答问题,小组查找了苔藓生长习性内容,在进入新课堂讨论前,对该问题设计答题“梯子”,并拍下当地环境视频供答题者考虑。
  提示原因:苔藓属喜阴喜湿植被
  课堂讨论得出结论:背阳面温度低的南墙,水分条件好,利于苔藓生长;而山坡的地下水溢出汇聚到底部沟中,使水汽充足,湿度适中,更为苔藓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而护坡高处光照强,风力大,水分蒸发快,缺水,不利于苔藓分布。
  习题巩固探究成果:2017年高考1卷37题改编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会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
  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原因: 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 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第2组:探究男生宿舍楼北面一株“长偏”的樟树;
  提出疑问:为什么樟树一侧枝叶茂盛,一侧稀疏?(拍摄当地环境并进行提问)
  提示原因:樟树为亚热带常绿树种;生长有强烈的趋光性;
  学生观察后得出不同的结论:
  A. 由于宿舍楼阴影遮挡南侧大部分阳光,导致北侧枝叶生长速度快;
  B. 除光照影响外,此处地域狭窄且风速较快,长期固定风的作用,也可能使树枝朝向一侧,类似风旗植被。
  C. 人为折枝修枝的可能性也会存在。
  习题巩固:
  1. 火地岛上的乌斯怀亚国家公园里的原始森林,很多树木匍匐在地,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醉汉树”。
  该岛“醉汉树”树冠向一侧延伸的主要原因:
  A. 常年受西风影响     B. 阳坡光照充足
  B. 土壤养分分布差异   D. 迎风坡降水多
  解析:该地位于54°S西风带范围,常年盛行西风,使树木被吹倒匍匐生长。
  对比提升:
  图a、图b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隔离带出现的“旗形树”景观,该道路两侧“旗形树”的树冠都向中间机动车道生长,此景观为自然生长的结果。
  2. 形成隔离带中“旗形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光照   B. 气温   C. 降水 D. 强风
  解析:由于树冠都朝机动车道生长,排除风的因素;道路两旁气温、降水差别不大;应考虑路边高大乔木遮挡阳光,使其底部植被生长朝向不被遮挡的车道内侧。
  第3组:探究学校西面陡崖坡面上植被类型差异。
  提出疑问:崖壁上苇草丛生,没有乔木,而顶部却乔木生长茂盛?
  原因提示:苇草生长,繁殖能力强,生长所需水分、养分要求不大;乔木高大,根系复杂,要求水分养分较高。
  探究结论:A. 崖壁坡度较陡,水分肥力流失严重,石缝中薄壤堆积,仅仅利于苇草成活;
  B. 顶部坡度平缓,保存水土能力强,利于乔木生长。
  课例3:反向感知提升:我国东南部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丹霞地貌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达到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
  丹霞地貌山顶发育耐旱硬叶植被而底部却发育季雨林的原因。
  解析:山顶面积小,土层较薄,保水性差;阳光足,风力大,蒸发大,山顶较干旱,仅发育耐旱硬叶植被;沟谷地势低,地表径流汇集且地形封闭,光照较弱,蒸发量小,水分充足,利于发育喜湿的季雨林。
  结语:
  通过学生自己设计案例分析,主动感知自然界光、热、水、土、风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有效揭示出了植被指示性的一般规律;设计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能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拓展视野、感悟生活;另一方面,采取分步引导,逐步探究再回归课堂解题的思路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实际上也将是地理学科的一种“减负”增效的举措。
其他文献
【摘 要】 任务驱动型作文具有任务具体、指令明确,缘事说理、矛盾思辨,为时而著、时代感强等特点。在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时,要能就事论理,学会层层追问;要有读者意识,与读者文明交流。同时还应避免写作时的几个误区。  【关键词】 任务驱动 材料作文 写作  一、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提出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2015年高考全国卷出现的新的写作题型。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作文为“女儿举报父亲”,要求
期刊
【摘 要】 “核心素养”是教书育人的重要目标,是技能、态度和知识的综合体现,可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成为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随着时代发展和新高考形势,有些传统的物理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高中物理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起物理观念,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探究能力与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核心素养 教学
期刊
【摘 要】 中职政治教师需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历史背景下不断响应时代的号召,与时俱进,与创新政治课堂共舞,力争将学术理论价值观念完美融入于教学思维课堂实践中,不断提高课堂活跃氛围,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其主观意识能动性、敏锐的洞察能力及独到的思辨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整体政治文化素养、道德理念,力争让学生在课堂中汲取正能量与知识精华,使平凡的课堂教学流光溢彩。  【关键词】 中职政治 高效课堂 方法  
期刊
【摘 要】 “情智数学”是一种教学主张,也是一种课题研究。不管是教学主张还是课题研究最终要靠课堂教学来实现。情智共融的数学课堂,需要师生感情的投入,需要生生的思考。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构建“情智课堂”呢?需要在兴趣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在操作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构建出理想的情智课堂,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深层次的发展。  【关键词】 情智课堂 兴趣 操作 交流  现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美感;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审美欲望;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培养形式美感,提高审美素质;通过美术教育,树立学生自信心”等方面,论述了“美术教育中美育的渗透”。  【关键词】 美育 美感 审美  美育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教育情境中感受美所带来的心灵愉悦,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通过美育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
期刊
【摘 要】 良好的课堂提问技术不仅可以开拓学生思考问题的门路,开发学生们的潜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剖析问题的能力,探索解答问题。课堂的45分钟时间是短暂的,所以教师如何能在有效时间里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率,达到教学目的是很重要的事情。本文将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例首先分析小学生数学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明确其意义所在,进而全面展开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的剖析,分析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问题的解决办法。
期刊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两者的实现与高效的课堂构建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基于此,本文将从“课堂导入,媒体激趣”“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效总结”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策略探究。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媒体激趣 问题情境 合作总结  所谓的高效性,是相较于低效所提出来的一个比较的概念,旨在以最少的时间和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这与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教法以及教学观念等息息相关。广大初中体育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根据学生实际及教学实际进行教学,积极地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方能有效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  【关键词】 师生关系 课前准备 时间观念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需要及情感体验,并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期刊
【摘 要】 在新时期的教育发展进程中,小学教育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別是小学音乐教学,音乐老师在新教育市场的积极引导下,逐步转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协助小学生打破了被动式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相对优质的学习环境,并且致力于构建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强化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所以说,此文简要地阐述了在实际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增强实际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以此来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健康发展进程。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课堂上创设出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可以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氛围。实现学生高效的学习,并达到提升整体教学效率的目的。由于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知识内容较多且比较复杂,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高。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合适的问题情境进行有效引导,从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本文根据物理学科教材进行情境创设,根据实际生活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合理利用物理实验进行情景创设,实施物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