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使用现状
1.网络使用现状
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显示,截止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稳步上升。目前,全国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同时,中国手机网民呈现迅速增长态势,占了网民整体的8%。截至2009年12月底,手机网民规模2.33亿,占网民总体的60.8%,移动网络、手机终端在中国互联网发展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2]。
2.手机使用现状
1987年,中国移动通信运营业引进了第一套移动通信设备,用户数仅有700户。1999年1月,中国手机用户数为2448.1万户;2005年1月,中国手机用户数为33979.6万户,增长了13.87倍[3]。截止2009年,中国的手机用户从2005年的4亿户增长到5.48亿户。目前,中国手机用户仍以每月约500万户的速度激增[4]。
此外,我国已成为短信使用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9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手机用户在2009年前8个月共发送短信5095亿条,相对前年同期增长11%,8月份发送640亿条,平均每个移动用户发送短信90条[5]。这意味着,短短几年间,我国手机短信发送量增长了数百倍,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大国。
二、网络发展状态下的人际关系
1.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它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6]。而网络人际传播是一种区别于现实世界人际传播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具有快速性、超时空性、超链接、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给人际传播中的网民带来了全新的刺激和体验。传媒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际传播方式的改变,互联网的延时传播、电子传播等技术打破了传统人际传播中的时空限制,跨越了传统的面对面人际传播的局限。
2.网络人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①从“看客”型受众到“投入”型网众的转变
由于大众传播媒介与身俱来的优点与缺陷,致使大众传媒注重信息的单向灌输,而忽略了受众的即时反馈。久而久之,受众对扑面而来的巨量信息变得冷漠,日渐形成了受众的看客心理,并进一步演化成为“集体的无意识”。但在网络人际传播中,受众的地位得到提升。网络为传受双方搭建了一个信息交换平台,信息传播的控制权从传播者手中得以释放,受众获得了同等的“话语权”。网络用户不仅可以主动地选择信息,还可以积极地发布信息和意见[7]。在网络人际传播中,传受双方互动交流,加速了人际关系的紧密发展,更重要的是消解了受众的“看客”心理,因为受众身处网络传播环境中,由被动阅读的“看客”型受众转向主动搜索的“投入”型网众,他们开始关注热点议题,投入到焦点话题的讨论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受众从“看客型”向“投入型”转变,改变了“集体无意识”的冷漠现实,激发了社会成员的热情,并促进了社会人际关系的团结。笔者认为,这种人际关系的转变在近来的几次热点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当“5·12”地震灾难不幸降临,网民时刻心系汶川,关注网络上不断刷新的伤亡人数、家园成为废墟的图片、救援队搜救生还者的视频……此刻,仿佛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汶川人”,我们共同承受着生离死别的苦与痛,悲痛过后,中国人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网民的投入与激情,正是网络人际传播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才促成了传受双方的即时互动,使得社会人际关系呈现出空前团结和健康和平的前景。
②人际关系“重新部落化”
网络的出现,使人际传播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先进的网络传播技术打破了传统人际传播的时空界限,使个人独坐一室却可以联络全世界。然而,早期的网络人际传播只是单纯地扩大了虚拟世界的人际关系范围,至于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传播范围,反而日渐缩小。这主要归因于,人们长期沉浸在自己所钟情的网络世界,正如能向群博士所说的那样,现代化的发展使人类锁进了各自的“盒子”,不知道隔壁住的是男是女,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常态[8]。但是,随着传播的发展,新型网络人际传播模式逐步打开了封锁人类的“盒子”,使人际关系“重新部落化”,并日渐实现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通。
笔者认为,眼下流行的校内网、博客、播客……新型网络人际传播就是人际关系“重新部落化”的实证。用户在校内网上实名注册后,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找到自己现在和以前的同班同学、校友、老乡等,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加入音乐、绘画、写作等群组;同样,博友、播友们也有自己的“圈子”,文学爱好、职业等相似的博友们会链接各自的博客地址,钟情于摄像、摄影的播友们乐于共享彼此的视频文件、照片……这样一来,在新型的网络人际传播活动中,就形成了如同以共同的学校、职业、经历等为纽带的不同部落,从而使得人际关系重新部落化。
三、手机发展状态下的人际关系
1.手机人际传播的特点
与网络人际传播相似,手机人际传播也具有机器性特征,是一种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但这一物质媒介的首要功能是通信工具,也由此决定了其参与人际传播活动的主要形式,即为人际间的语音通话和短信息[9]。
手机人际传播融文本与口语方式为一体,传受双方互动传播,交互性强,由于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手机人际传播的随意性大,短信传播的独特交流方式有利于传受双方情感的投入。同时,手机携带方便,因此传播活动不受环境、时空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此外,手机号码的实名制保证了手机人际传播的安全性、私密性等特点。
2.手机人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①从“羞涩的表达者”走向“情感表达的巨人”
利用短信进行人际传播、人际交往是符合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合理选择[10]。由于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熏陶,中国人比较含蓄和内敛,在人际传播中也疏于情感的表达。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中国人通常都会仔细斟酌后才表达,而手机短信正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传播者在编写短信息的同时,拥有充足的时间选择恰当的表达词汇。此外,短信人际传播同样跨越了面对面人际传播的障碍,非面对面的传播特性有效避免了传播者被拒绝的尴尬,给传受双方留下了回旋的余地,这也完全符合了中国人“爱面子”的性格。
由于上述特性,加之手机短信人际传播的私密性、安全性等,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依赖短信来实现情感的表达与传递,在“信”生活世界里,人们心灵深处的“本我”成功地从现实生活的禁锢中释放出来,并开始尝试去表达掩藏于内心的情感。比如说,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羞于表达自己的爱意,诸如“爱你一万年”、“天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这类琼瑶剧中经典情话的表达权似乎永远是演员们的专利,银幕下的真实情侣反而会难以启齿。然而,当现代人通过编写短信间接地来表达情感时,却又显得那般得心应手。
②从冷漠的“容器人”到热情的“公民”
长久地置身于虚拟世界,成天的面对电脑,会让人神情恍惚、目光呆滞、甚至思维滞后,网络人际传播的匿名性、偶然性在带来信任危机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彻底地满足。在虚拟网络中,纵使网民们拥有了“全世界”,却仍然感到现实生活的疏离与淡漠。这种缺乏亲身与人接触、与自然接触的交流,有可能使人面对庞大而神秘的媒介机器而无法满足其真实的对话欲望时,那么就将进一步加剧现代人的孤立心理,所谓的“容器人”便是在这样一种情感需求缺失下的产物[11]。手机人际传播点对点的传播方式,语音、视频兼备的交流途径,降低了人际交往中的不确定性,满足了人与人之间进行真实对话的需求,进而拉近了现实人群之间的距离,弥补了现代人情感上的缺失,实现了人们从冷漠的“容器人”到热情的“公民”的转变。
手机让我们在不同的空间下实现了同一时间上的近似同步信息互动,这无疑是一场人际关系的变革[12]。手机可以贴身携带的特性,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我们随时随地进行通话、信息发送与接受,保证了人际传播活动的有序进行,也使得即时反馈成为可能。这种新型人际传播方式,如同麦克卢汉所描述的冷媒介,在人们的高度注意和参与之下,通过点对点的通话表述、点对众的信息传递,将人们从孤独、冷漠的容器中抽离出来,搭建了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加紧人们之间的联系,并使得人们压抑的情感得以释放,进而以热情的姿态投身到社会人际交往之中。
网络、手机等新型人际传播方式的出现,颠覆了传统人际传播的固有模式,新技术的运用吸引了人们更多的注意力,进而提高了人们的参与度,有效地改变了人们被动、无意识地接受信息的看客心理,激发了人们主动传递信息、表达意见的欲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因此实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与此同时,新型人际传播方式也给社会人际交往带来了诸多问题:虚拟网络世界中的多重身份演绎,导致人们在回归现实社会时无法适应,造成了对自我认知的模糊与困惑,甚至产生了人格分裂的病态;连环信息的出现和循环发送,不但抹杀了短信祝福的作用,反而导致了人际关系的恶化;网络和手机人际传播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给了欺骗性生存的空间,导致人际交往中充斥着怀疑,并引发了信任危机……所以说,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必须有一定制度供应量的保证与控制,否则,科学技术就会演变成第一破坏力……[13]”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新的传播技术,并科学地运用先进科技,改进网络、手机等新型人际传播方式,以提高人际传播的效果。
注释
[1]http://b2b.toocle.com/detail--4961603.html
[2]http://b2b.toocle.com/detail——4961603.html
[3]2007年中国移动搜索研究报告:1999-2006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 http://www.iresearch.com.cn/Report/Graph.asp?id=9382
[4]2009年中国手机用户增长空间转向低端[ J ] 邮苑之声http://www.bupt.edu.cn/news/lou1/view2.asp?id=17150
[5]2009年8月我国手机用户共发送短信640亿条,http://www.ccidreport.com/market/article/content/404/200909/209584.html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第81页
[7]戴元光:《传播学通论》[ 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第172页
[8]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 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04.第131页
[9]赵芮:《试论手机媒体下的人际传播》[ J ],《社科从横》,2007, 06, 第228页
[10]郝晓云:《短信在人际传播中的优势与缺陷》[ J ],《今传媒》,2007, 05,第60页
[11]江西、项国雄、黄晓慧、张芬芳:《新媒体与人际传播》[ J ],《传媒观察》,2006, 04, P33
[12]倪桓:《手机短信传播中的新型人际关系》[ J ],《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5,第82页
[13]戴元光:《科学技术是第一破坏力》,《上海大学学术讲座演讲报告》
(作者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
1.网络使用现状
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显示,截止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稳步上升。目前,全国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同时,中国手机网民呈现迅速增长态势,占了网民整体的8%。截至2009年12月底,手机网民规模2.33亿,占网民总体的60.8%,移动网络、手机终端在中国互联网发展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2]。
2.手机使用现状
1987年,中国移动通信运营业引进了第一套移动通信设备,用户数仅有700户。1999年1月,中国手机用户数为2448.1万户;2005年1月,中国手机用户数为33979.6万户,增长了13.87倍[3]。截止2009年,中国的手机用户从2005年的4亿户增长到5.48亿户。目前,中国手机用户仍以每月约500万户的速度激增[4]。
此外,我国已成为短信使用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9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手机用户在2009年前8个月共发送短信5095亿条,相对前年同期增长11%,8月份发送640亿条,平均每个移动用户发送短信90条[5]。这意味着,短短几年间,我国手机短信发送量增长了数百倍,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大国。
二、网络发展状态下的人际关系
1.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它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6]。而网络人际传播是一种区别于现实世界人际传播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具有快速性、超时空性、超链接、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给人际传播中的网民带来了全新的刺激和体验。传媒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际传播方式的改变,互联网的延时传播、电子传播等技术打破了传统人际传播中的时空限制,跨越了传统的面对面人际传播的局限。
2.网络人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①从“看客”型受众到“投入”型网众的转变
由于大众传播媒介与身俱来的优点与缺陷,致使大众传媒注重信息的单向灌输,而忽略了受众的即时反馈。久而久之,受众对扑面而来的巨量信息变得冷漠,日渐形成了受众的看客心理,并进一步演化成为“集体的无意识”。但在网络人际传播中,受众的地位得到提升。网络为传受双方搭建了一个信息交换平台,信息传播的控制权从传播者手中得以释放,受众获得了同等的“话语权”。网络用户不仅可以主动地选择信息,还可以积极地发布信息和意见[7]。在网络人际传播中,传受双方互动交流,加速了人际关系的紧密发展,更重要的是消解了受众的“看客”心理,因为受众身处网络传播环境中,由被动阅读的“看客”型受众转向主动搜索的“投入”型网众,他们开始关注热点议题,投入到焦点话题的讨论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受众从“看客型”向“投入型”转变,改变了“集体无意识”的冷漠现实,激发了社会成员的热情,并促进了社会人际关系的团结。笔者认为,这种人际关系的转变在近来的几次热点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当“5·12”地震灾难不幸降临,网民时刻心系汶川,关注网络上不断刷新的伤亡人数、家园成为废墟的图片、救援队搜救生还者的视频……此刻,仿佛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汶川人”,我们共同承受着生离死别的苦与痛,悲痛过后,中国人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网民的投入与激情,正是网络人际传播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才促成了传受双方的即时互动,使得社会人际关系呈现出空前团结和健康和平的前景。
②人际关系“重新部落化”
网络的出现,使人际传播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先进的网络传播技术打破了传统人际传播的时空界限,使个人独坐一室却可以联络全世界。然而,早期的网络人际传播只是单纯地扩大了虚拟世界的人际关系范围,至于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传播范围,反而日渐缩小。这主要归因于,人们长期沉浸在自己所钟情的网络世界,正如能向群博士所说的那样,现代化的发展使人类锁进了各自的“盒子”,不知道隔壁住的是男是女,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常态[8]。但是,随着传播的发展,新型网络人际传播模式逐步打开了封锁人类的“盒子”,使人际关系“重新部落化”,并日渐实现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通。
笔者认为,眼下流行的校内网、博客、播客……新型网络人际传播就是人际关系“重新部落化”的实证。用户在校内网上实名注册后,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找到自己现在和以前的同班同学、校友、老乡等,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加入音乐、绘画、写作等群组;同样,博友、播友们也有自己的“圈子”,文学爱好、职业等相似的博友们会链接各自的博客地址,钟情于摄像、摄影的播友们乐于共享彼此的视频文件、照片……这样一来,在新型的网络人际传播活动中,就形成了如同以共同的学校、职业、经历等为纽带的不同部落,从而使得人际关系重新部落化。
三、手机发展状态下的人际关系
1.手机人际传播的特点
与网络人际传播相似,手机人际传播也具有机器性特征,是一种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但这一物质媒介的首要功能是通信工具,也由此决定了其参与人际传播活动的主要形式,即为人际间的语音通话和短信息[9]。
手机人际传播融文本与口语方式为一体,传受双方互动传播,交互性强,由于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手机人际传播的随意性大,短信传播的独特交流方式有利于传受双方情感的投入。同时,手机携带方便,因此传播活动不受环境、时空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此外,手机号码的实名制保证了手机人际传播的安全性、私密性等特点。
2.手机人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①从“羞涩的表达者”走向“情感表达的巨人”
利用短信进行人际传播、人际交往是符合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合理选择[10]。由于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熏陶,中国人比较含蓄和内敛,在人际传播中也疏于情感的表达。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中国人通常都会仔细斟酌后才表达,而手机短信正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传播者在编写短信息的同时,拥有充足的时间选择恰当的表达词汇。此外,短信人际传播同样跨越了面对面人际传播的障碍,非面对面的传播特性有效避免了传播者被拒绝的尴尬,给传受双方留下了回旋的余地,这也完全符合了中国人“爱面子”的性格。
由于上述特性,加之手机短信人际传播的私密性、安全性等,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依赖短信来实现情感的表达与传递,在“信”生活世界里,人们心灵深处的“本我”成功地从现实生活的禁锢中释放出来,并开始尝试去表达掩藏于内心的情感。比如说,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羞于表达自己的爱意,诸如“爱你一万年”、“天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这类琼瑶剧中经典情话的表达权似乎永远是演员们的专利,银幕下的真实情侣反而会难以启齿。然而,当现代人通过编写短信间接地来表达情感时,却又显得那般得心应手。
②从冷漠的“容器人”到热情的“公民”
长久地置身于虚拟世界,成天的面对电脑,会让人神情恍惚、目光呆滞、甚至思维滞后,网络人际传播的匿名性、偶然性在带来信任危机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彻底地满足。在虚拟网络中,纵使网民们拥有了“全世界”,却仍然感到现实生活的疏离与淡漠。这种缺乏亲身与人接触、与自然接触的交流,有可能使人面对庞大而神秘的媒介机器而无法满足其真实的对话欲望时,那么就将进一步加剧现代人的孤立心理,所谓的“容器人”便是在这样一种情感需求缺失下的产物[11]。手机人际传播点对点的传播方式,语音、视频兼备的交流途径,降低了人际交往中的不确定性,满足了人与人之间进行真实对话的需求,进而拉近了现实人群之间的距离,弥补了现代人情感上的缺失,实现了人们从冷漠的“容器人”到热情的“公民”的转变。
手机让我们在不同的空间下实现了同一时间上的近似同步信息互动,这无疑是一场人际关系的变革[12]。手机可以贴身携带的特性,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我们随时随地进行通话、信息发送与接受,保证了人际传播活动的有序进行,也使得即时反馈成为可能。这种新型人际传播方式,如同麦克卢汉所描述的冷媒介,在人们的高度注意和参与之下,通过点对点的通话表述、点对众的信息传递,将人们从孤独、冷漠的容器中抽离出来,搭建了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加紧人们之间的联系,并使得人们压抑的情感得以释放,进而以热情的姿态投身到社会人际交往之中。
网络、手机等新型人际传播方式的出现,颠覆了传统人际传播的固有模式,新技术的运用吸引了人们更多的注意力,进而提高了人们的参与度,有效地改变了人们被动、无意识地接受信息的看客心理,激发了人们主动传递信息、表达意见的欲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因此实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与此同时,新型人际传播方式也给社会人际交往带来了诸多问题:虚拟网络世界中的多重身份演绎,导致人们在回归现实社会时无法适应,造成了对自我认知的模糊与困惑,甚至产生了人格分裂的病态;连环信息的出现和循环发送,不但抹杀了短信祝福的作用,反而导致了人际关系的恶化;网络和手机人际传播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给了欺骗性生存的空间,导致人际交往中充斥着怀疑,并引发了信任危机……所以说,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必须有一定制度供应量的保证与控制,否则,科学技术就会演变成第一破坏力……[13]”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新的传播技术,并科学地运用先进科技,改进网络、手机等新型人际传播方式,以提高人际传播的效果。
注释
[1]http://b2b.toocle.com/detail--4961603.html
[2]http://b2b.toocle.com/detail——4961603.html
[3]2007年中国移动搜索研究报告:1999-2006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 http://www.iresearch.com.cn/Report/Graph.asp?id=9382
[4]2009年中国手机用户增长空间转向低端[ J ] 邮苑之声http://www.bupt.edu.cn/news/lou1/view2.asp?id=17150
[5]2009年8月我国手机用户共发送短信640亿条,http://www.ccidreport.com/market/article/content/404/200909/209584.html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第81页
[7]戴元光:《传播学通论》[ 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第172页
[8]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 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04.第131页
[9]赵芮:《试论手机媒体下的人际传播》[ J ],《社科从横》,2007, 06, 第228页
[10]郝晓云:《短信在人际传播中的优势与缺陷》[ J ],《今传媒》,2007, 05,第60页
[11]江西、项国雄、黄晓慧、张芬芳:《新媒体与人际传播》[ J ],《传媒观察》,2006, 04, P33
[12]倪桓:《手机短信传播中的新型人际关系》[ J ],《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5,第82页
[13]戴元光:《科学技术是第一破坏力》,《上海大学学术讲座演讲报告》
(作者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