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审美体验式学习设计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uci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故都的秋》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篇,归属“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按照新课标要求,应让学生多角度欣赏作品,把握作品内涵,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从“学习任务”的角度,建议学生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学会赏析、点评散文写景语段;理解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在学习方法上,应创设阅读情境与任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逐层深入阅读、鉴赏与探究。
  【关键词】审美体验式学习情境任务设置学习设计
  【设计背景】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本单元选取的五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散文,人文主题是“体悟自然”。《故都的秋》是第一篇,为写景抒情的典范之作。作者郁达夫在对故都自然秋景的描绘中,体现了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较为复杂的情感。从“学习任务”的角度,建议学生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学会赏析、点评散文写景语段;理解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体会民族审美心理。
  此文写作时间较为久远,文章中的趣味与中学生的情感经验有很大距离。因而学习方法的设计尤为重要,应创设阅读情境与任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逐层深入阅读、鉴赏与探究。学好这篇散文,还需要学生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在反复涵泳咀嚼中,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学习鉴赏散文的描写艺术,领会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学习目标】
  (1)体味故都秋景清、静、悲凉的意味,学习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手法;
  (2)理解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获得审美体验;
  (3)探究作者审美情趣的由来,进而深度理解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情感及创作意图。
  【学习方式】
  (1)情境任务驱动;
  (2)美读与品鉴;
  (3)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情境与任务】
  今年是郁达夫殒难75周年,为了纪念这位著名作家,我校拟举办一次郁达夫北平故居设计大赛,故居的设计风格要贴合他的审美情趣。假如你是一名参赛者,你打算如何设计?请从《故都的秋》中寻找设计依据,创作设计方案,阐述设计理由。
  【情境背景】
  郁达夫幼年丧父,家道中落,早年留学日本,求职屡次碰壁,婚姻两度失败,又遭遇两次丧子之痛,晚年漂泊隐居海外,惨遭日本宪兵杀害。悲凉,贯穿他的一生。浙江富阳有一座郁达夫故居,名为“风雨茅廬”,似乎可以象征他的一生。而他对北平的情感丝毫不亚于他的故乡。他在《北平四季》中提到“在北平以外的各地——除了在自己幼年的故乡以外——去一住,谁也会得重想起北平,再希望回去,隐隐地对北平害起剧烈的怀乡病来。”足见他已把北平视作第二故乡。可是现在的北京,却找不到他居住的痕迹了,实为遗憾。
  设置情境任务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鉴赏。《故都的秋》围绕“清、静、悲凉”的意境特征,描绘了五幅图景,这五幅细致描绘的图景可以成为学生设计的依据,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图。可以整体设计,也可以局部设计;可以是思维导图,也可以是绘画加文字表述。而在作图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写作并阐述设计理由,其实是对学生文学短评写作的训练和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读懂了,再通过想象,借助图示和语言把自己体悟到的内容讲述出来,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交流,达到思想与心灵上的碰撞,在景情关系的品评中,渐渐理解郁达夫的审美情趣,从而获得一种审美体验。
  【学习过程】
  核心任务:设计郁达夫北平故居,评选最佳设计(品评景情关系,领会作者审美情趣)。
  活动任务一:阅读课文,寻找设计“依据”,把握设计格调——感知文本,提炼要素。
  问题设计:
  1.根据文本内容,你找到了哪些具体的设计“依据”?
  2.你感觉郁达夫的故居应该体现怎样的格调?为什么?
  活动任务二:设计故居,写出设计理由——体会意境,揣摩景情。
  要求:
  1.画出你认为最符合这种格调的设计图案。
  2.整体或局部设计,独立完成,可加上标题。
  3.写出设计理由:(1)指出作图依据、格调特征、图中有什么元素、如何布局的、体现什么意境特点;(2)联系文本美读;(3)结合文本赏析:揣摩意象特点、描写技巧、语言特点、如何体现意境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等。
  活动任务三:小组初评推荐,写出点评和推荐理由——解读意境,审美体验。
  1.组内展示评选:小组成员逐个介绍个人设计,其他同学点评推荐,确定人选,组长综合大家意见,形成推荐稿。
  2.评选标准:从设计元素、布局、解说、美读等方面衡量。
  活动任务四:复评展示,解读设计理由,其他同学点评——解读意境,审美体验。
  活动内容:晋级选手依次介绍设计理由,美读赏析,力争打动在场评委(每位同学)。其他同学注意听并记录优点、缺点,而后小组交流、派代表点评。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示范——深化——提升,注意捕捉亮点,及时板书。
  教师示例参考:
  1.我设计的图案,是依据文中的第一幅画面——小院秋晨图。主要体现的是清、静、悲凉的艺术格调,主要选用破屋、浓茶、破壁腰、碧绿的天色、槐树、日光、牵牛花、秋草等意象作为设计元素。在布局上,主要依据作者的观察视角,有远景有近景,有仰视之景、有俯视之景,有宏观之景,也有细微之景。整个画面既有远近的层深感,又有立体的空间感,更主要的是体现清、静、悲凉的意境特征。(总说)比如,文章写道(美读):“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见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的蓝朵,……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美读)这里的“破屋”“破壁腰”就是宏观的近景,一个“破”字凸显画面,体现悲凉。作者看到的天色很高是需要仰视的,天色的“碧绿”,既能体现秋天的天高云淡,空旷辽远,也能体现清冷的特点。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写的是听觉,而且是从空中遥远的地方传过来的,这就需要一种宁静的心态方能感受得到。所以,设计中,我把驯鸽作为远景勾勒。早晨的“日光”,是从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而不是烈日当空,阳光普照,自然就会清冷许多。所以,我只画了一些光线,而没有画出完整的太阳。这里是细节刻画,看着美好的时光从槐树叶底,从指缝间悄悄溜走,怎么不让人悲凉呢?可是,作者却能悠闲的细数;朝荣晚枯的牵牛花,本就很凄凉,再加上蓝色,悲凉就更浓了。可是,作者却能平静地面对。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也是生命将逝的象征,也许本就没有。可是,作者却“教长着”。最有趣的是“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赏析:意象、手法、语言,紧扣“清、静、悲凉”)多么惬意,多么悠闲,看来作者非常享受这满院子里的“清、静、悲凉”。(总结:情感)(注意,这里不是酒而是茶,体现作者悠闲、惬意与高雅。)   2.我设计的图案,是依据文中的第二幅图——秋槐落蕊图。主要体现的是清、静、悲凉的艺术格调,主要选取秋槐落蕊、扫帚的丝纹等元素,作者写道“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帚的丝纹……深沉的地方。”“落蕊”是生命衰亡的迹象,作者调动听觉、嗅觉、触觉和视觉,多感官体会秋的悲凉,那种“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那“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都需要一份宁静细致的心灵方才能有如此细腻、深邃的感触。尽管作者似乎很享受这份清闲、宁静与生命将逝的悲凉。但从这些“深沉的地方”感受到“潜意识下的落寞”,才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或许他的人生底色就是“悲凉”吧!
  现在请各小组同学集体商议,共同完善自己的方案,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完善方案后,派代表登台展示,其他同学点评。
  教师小结:在这里,我们感受到,故都秋景自然的悲凉色彩,与作者个人的主观感受紧密交融在一起!达到了情与景的有机交融!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作者赞美故都,并没有选择生机盎然的春天,而是选择了生命将逝的秋天;也没有选择灿烂多彩的秋景,而是选择了清、静、悲凉的秋景。看来他的审美情趣,就是以什么为美啊?——是的,“以悲凉为美”!(板书)
  活动任务五:探究郁达夫审美情趣的由来——丰富故居的人文内涵。
  情境设计:假如你的参赛作品被采用,有人走进你设计的故居,感受到浓浓的悲凉时,可能会问:郁达夫为什么那么着迷、向往如此浓郁的悲凉呢?这种“悲凉”是一时一地的感触,还是他一生一世的烙印呢?请根据本文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做出合理的解释。
  学生独立思考后,分组探讨,而后派代表回答。
  教师小结:总之,无论是个人遭际还是社会风云都使郁达夫将自己主观上的悲伤情怀,融入对故都秋景的描绘之中。因此,作者描写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从作者悲秋的颂歌里,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郁达夫,感受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悲凉,也是一种美!
  课堂总结:多媒体呈现学习目标。
  布置作业:写一写。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每一处自然风景,都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如今已进入冬天,联想日日走过的校园,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以《校园冬景》为题写一篇散文,体现你的审美情趣,不低于800字。
  板书设计:
  【總结与反思】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高一阶段的语文教学需要依据单元教学要求及文本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兴趣、能够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学习方案。“故居设计”这一情境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习欲望,从学习过程来看,学生能够主动地、心甘情愿地钻进其中,乐此不疲。设计之前,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风格,也就是郁达夫的审美情趣;二是设计元素,也就是《故都的秋》中的若干景物。在景情关系的分析中学生自然理解了郁达夫的审美情趣,在设计中完成了散文学习,在学习中锻炼了“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两大素养,在对故居人文内涵的深度理解中达成了“文化传承与理解”。
  【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微专题教学策略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B-b/2020/02/192。】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领域,优化作业布置,对于提高高中生地理学习能力来讲,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就多元化地理作业的合理设计,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 多元化作业 设计与应用  前言  新课程改革针对高中物理提出全新教学标准,作为地理教师需要积极贯彻多元化理念,本着多元化设计原则,对地理作业进行规范布置。让学生通过作业训练,掌握正确的地理知识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水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界新课改的热潮,以前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所以教育界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教育中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让学生逐步变成学习中的主体,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能力。在这个的同时,为了更好的促进初中生物分组实验的教学质量,教育界又推出了分层合作教学模式,不仅很适合初中生物的教学,还有利于加强
【内容摘要】现如今,社会对于人才协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时期的人才必须要学会团队合作,才能开创更佳的局面。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历史 合作学习 团队意识  相对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具有更多的价值。比如,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能够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等等。而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着低
【内容摘要】在初中化学学科之中涵盖着许多需要实践操作的内容,能够说,化学学科所具备的趣味性十分明显,然而对于个别教师来说,因受到以往教学理念的制约,所以在教学期间更为强调于大量灌输化学知识,未能发挥出学生在化学课堂之中的主体地位,而受此影响,许多学生均不愿投身至化学课堂的学习之中。而若想良好解决上述问题,那么在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则应善于运用趣味实验教学方式,将趣味性因素注入至初中化
我认为获得精神快乐的途径有两类:一类是接受性的,比如阅读、欣赏艺术品等;另一类是给予的,那就是工作,工作可以使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积极实现、使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最高意义。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成为有着智慧的头脑和丰富的灵魂的优秀的教育者,要认清当前课堂改革的趋势,做到“有的放矢”,要用平和的心境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从而教出快乐的学生。这里我就从一个中学语文教师角度谈谈如何守住净土,做一个幸福教师。  一、轻松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概括数学思想在当今社会和数学教学中所处的地位,然后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方面论述了“转化” 和“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最后,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转化”和“数形结合”思想的意义。  【关键词】转化 数形结合 解题    信息社会越来越多地要求人们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
【内容摘要】历史教学要尊重学生认知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要根据学生特点及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学生对于故事非常感兴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通过抓兴趣点开展历史教学,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历史教学中故事的引入要遵循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能够帮助学生化解教学重点与难点、保障历史故事的真实可靠等原则。本文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入
【内容摘要】环境污染问题在当下社会中十分严重,各国也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球的环境受到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对人们的危害也越来越无法控制,因此,环境保护意识在当下社会中十分重要。初中阶段的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环保意识,而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则十分适合环保意识的渗透和融入。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方式的运用为
【内容摘要】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而作业的布置可以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同时还使学生的知識能力得到发展。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物理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把作业分层布置,在作业设计上就要符合每位学生的特点,通过分层作业来促进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使每位学生都能够从作业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物理作业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对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就要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来切实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也给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建议与动力,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创新。基于此,本文就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活动的开展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 策略  数学是初中教育阶段中一门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