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农广播心理健康
服务内容背景分析
农村地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国民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峻。《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年-2018年)》显示,4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农业户口人群中,心理健康状况“差”和“较差”的比例达到近21%,比非农业户口人群高出5个百分点;同时,农民工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在被问到“你认为心理健康服务是否便利”时,74%的受访者认为“不便利”。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需求与供给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供给侧严重不足。
心理健康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元素。然而,在我国城乡二元文化发展现状下,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心理服务的认识不足等因素,农村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社会和个人层面的重视。
对农广播媒体在促进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任磊萍通过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等19个省120个农村地区的广播受众收听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约一半农村居民拥有收音机,中老年农村居民收听广播节目已经形成习惯,农村青壮年居民也会通过其他途径收听与三农有关的广播节目。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深度发展,心理健康服务日渐从线下走到了线上。互联网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科普等内容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和重视,但面临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农村居民群体对互联网心理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严重不足。苏艳平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43.1%的受访者通过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获得心理健康知识。
对农广播集“公益性、服务性、实用性”为一体,除了关注农业信息等服务内容外,还应多关注农村居民,特别是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对农村居民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
服务内容生产现状
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播出平台介绍
甘肃农村广播是甘肃省唯一的省级对农广播媒体,其结合自身定位和受众需求,以及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需求,借助融媒体广播节目《大医生来了》,开发心理健康科普类节目内容。《大医生来了》是一档直播访谈类节目,播出时间为每周六16:00-17:00,节目通过邀请省内著名三甲医院权威专家作为嘉宾,讲解生活中必需的医学、疾病防御等知识。
心理健康防治主题为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是《大医生来了》节目中重要的板块。其中涉及以子女教育、考试心理调节、节日心理调试、家庭等为主的内容,符合农村居民心理现实需求,容易引起受众共鸣。节目形式以主题访谈为主,穿插切入听众热线。更重要的是,节目打通广播、新媒体等融合传播渠道,每期节目均进行视频拍摄、制作后于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号、以及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自有新媒体平台视听甘肃上推送。
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相关话题
经整理,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所涉及话题多以子女教育、儿童心理、个体心理调试等为主。通过随机抽样,列举部分《大医生来了》节目心理健康科普内容主题如下:
2018年7月29日,节目嘉宾李佳樾(主治医师,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节目内容为儿童常见心理问题介绍和防治、儿童学习能力培养相关知识、儿童多动症相关知识简介等。
2019年5月30日,节目嘉宾何蕊芳(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节目内容为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防治,主要从教养方式及沟通方式上为广大父母提出预防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和意见。
2020年2月9日,节目嘉宾何蕊芳,节目内容为“面对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护”。节目内容为疫情期间主要心理问题,详细分析了疫情期间民众常见的焦虑、惶恐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如何自我疏解、自我防护疫情期间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
2020年6月14日,节目嘉宾何蕊芳,节目内容为“如何克服考前紧张心理”。在高考、中考临近的时间节点,探讨考前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行为表现,对如何缓解考前紧张心理提出了建议。
由此可见,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的主题比较接近受众的需求,能够把握特殊时间节点听众的需求,为听众在特定时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负面情绪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
科普内容存在的问题
主题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度有一定的差距
农村居民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经济负担、子女教育、子女婚姻、养老、家庭关系、健康问题等方面。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群体中分化出很多亚群体。如“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随迁农民”等,这些亚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更多的是存在差异性。
根据对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的梳理,发现其主题相对较为单一,对农村居民这一受众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的研究不够。
主持人专业程度需进一步加强
牟洁在《心理疏导技巧在情感类广播节目中的运用》一文中提到,心理类节目中,特别是在听众热线的环节,主持人需要用倾听、尊重、共情等一系列心理疏导技巧引导听众说出自己的问题。
根据对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的研究,其节目类型以嘉宾访谈为主。主持人通过节目前与嘉宾进行沟通后,以向嘉宾提问,嘉宾根据主持人的提问回答并将话题内容进行拓展。
线上线下结合以及体系建设程度的差异
农村居民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个体等多层面积极努力,构建针对农村居民群体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对农广播作为旨在“服务三农”的大众媒体,应将“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纳入“服务三农”的大框架中。这就需要节目与其他政府机构紧密合作,深入农村地区,深入农村居民群体的生活,通过联络专业心理工作者,以线上节目为载体,开展丰富多样的如知识讲座、现场咨询等多方面的线下活动。
目前为止,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仅在《大医生来了》节目中,通过广播、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向农村居民群体单向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还未形成专业化、系统化、双向化的心理服务体系。
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
科普内容的建议
深入调研受众需求、拓展話题广度
对农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的研发,首先要对受众进行细分。农村居民群体跟城镇居民群体一样,面临着婚姻、恋爱、性、家庭等共性的心理困惑。同时,因为地域、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农村居民群体还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心理困惑,如留守儿童问题、留守老人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等,这需要对农广播媒体在设计、策划内容方案时深入调研受众需求,有针对性地拓展话题的广度。
主持人要加强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
对农广播心理健康科普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现场的控制者和组织者,也是话语的引导者,更是听众心理需求的直接倾听者。因此,主持人不能完全依靠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嘉宾对节目内容进行全面把控。
同时,在听众热线的环节中,来电听众大多会倾诉很多的负面情绪,主持人在高度保持注意力,确保节目播出安全外,还需要消化听众的情绪倾诉。因此,主持人自身的情绪调节也是一个重要的面向。
鉴于节目本身和主持人自身心理健康的考虑,主持人只有不断加强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学习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的引导、倾听、共情等专业知识和自我心理调节等知识和能力,才能保证节目能为广大受众服务,同时保持自身心理健康,避免自我耗竭。
对农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研发,有利于彰显对农广播媒体“服务三农”的宗旨,对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主义农村地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甘肃农村广播深入挖掘频率定位内涵,研发了针对农村居民群体心理健康服务的节目内容。随着农村、农村居民的新变化,以及媒体环境的更新,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服务内容需要深入调研受众需求,加强内容专业化建设,其在未来新发展和新的媒体传播环境中,必将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乡村振兴和社会全面发展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服务内容背景分析
农村地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国民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峻。《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年-2018年)》显示,4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农业户口人群中,心理健康状况“差”和“较差”的比例达到近21%,比非农业户口人群高出5个百分点;同时,农民工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在被问到“你认为心理健康服务是否便利”时,74%的受访者认为“不便利”。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需求与供给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供给侧严重不足。
心理健康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元素。然而,在我国城乡二元文化发展现状下,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心理服务的认识不足等因素,农村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社会和个人层面的重视。
对农广播媒体在促进农村社会心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任磊萍通过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等19个省120个农村地区的广播受众收听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约一半农村居民拥有收音机,中老年农村居民收听广播节目已经形成习惯,农村青壮年居民也会通过其他途径收听与三农有关的广播节目。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深度发展,心理健康服务日渐从线下走到了线上。互联网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科普等内容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和重视,但面临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农村居民群体对互联网心理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严重不足。苏艳平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43.1%的受访者通过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获得心理健康知识。
对农广播集“公益性、服务性、实用性”为一体,除了关注农业信息等服务内容外,还应多关注农村居民,特别是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对农村居民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
服务内容生产现状
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播出平台介绍
甘肃农村广播是甘肃省唯一的省级对农广播媒体,其结合自身定位和受众需求,以及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需求,借助融媒体广播节目《大医生来了》,开发心理健康科普类节目内容。《大医生来了》是一档直播访谈类节目,播出时间为每周六16:00-17:00,节目通过邀请省内著名三甲医院权威专家作为嘉宾,讲解生活中必需的医学、疾病防御等知识。
心理健康防治主题为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是《大医生来了》节目中重要的板块。其中涉及以子女教育、考试心理调节、节日心理调试、家庭等为主的内容,符合农村居民心理现实需求,容易引起受众共鸣。节目形式以主题访谈为主,穿插切入听众热线。更重要的是,节目打通广播、新媒体等融合传播渠道,每期节目均进行视频拍摄、制作后于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号、以及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自有新媒体平台视听甘肃上推送。
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相关话题
经整理,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所涉及话题多以子女教育、儿童心理、个体心理调试等为主。通过随机抽样,列举部分《大医生来了》节目心理健康科普内容主题如下:
2018年7月29日,节目嘉宾李佳樾(主治医师,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节目内容为儿童常见心理问题介绍和防治、儿童学习能力培养相关知识、儿童多动症相关知识简介等。
2019年5月30日,节目嘉宾何蕊芳(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节目内容为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防治,主要从教养方式及沟通方式上为广大父母提出预防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和意见。
2020年2月9日,节目嘉宾何蕊芳,节目内容为“面对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护”。节目内容为疫情期间主要心理问题,详细分析了疫情期间民众常见的焦虑、惶恐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如何自我疏解、自我防护疫情期间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
2020年6月14日,节目嘉宾何蕊芳,节目内容为“如何克服考前紧张心理”。在高考、中考临近的时间节点,探讨考前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行为表现,对如何缓解考前紧张心理提出了建议。
由此可见,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的主题比较接近受众的需求,能够把握特殊时间节点听众的需求,为听众在特定时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负面情绪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
科普内容存在的问题
主题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度有一定的差距
农村居民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经济负担、子女教育、子女婚姻、养老、家庭关系、健康问题等方面。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群体中分化出很多亚群体。如“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随迁农民”等,这些亚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更多的是存在差异性。
根据对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的梳理,发现其主题相对较为单一,对农村居民这一受众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的研究不够。
主持人专业程度需进一步加强
牟洁在《心理疏导技巧在情感类广播节目中的运用》一文中提到,心理类节目中,特别是在听众热线的环节,主持人需要用倾听、尊重、共情等一系列心理疏导技巧引导听众说出自己的问题。
根据对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的研究,其节目类型以嘉宾访谈为主。主持人通过节目前与嘉宾进行沟通后,以向嘉宾提问,嘉宾根据主持人的提问回答并将话题内容进行拓展。
线上线下结合以及体系建设程度的差异
农村居民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个体等多层面积极努力,构建针对农村居民群体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对农广播作为旨在“服务三农”的大众媒体,应将“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纳入“服务三农”的大框架中。这就需要节目与其他政府机构紧密合作,深入农村地区,深入农村居民群体的生活,通过联络专业心理工作者,以线上节目为载体,开展丰富多样的如知识讲座、现场咨询等多方面的线下活动。
目前为止,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仅在《大医生来了》节目中,通过广播、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向农村居民群体单向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还未形成专业化、系统化、双向化的心理服务体系。
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
科普内容的建议
深入调研受众需求、拓展話题广度
对农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的研发,首先要对受众进行细分。农村居民群体跟城镇居民群体一样,面临着婚姻、恋爱、性、家庭等共性的心理困惑。同时,因为地域、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农村居民群体还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心理困惑,如留守儿童问题、留守老人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等,这需要对农广播媒体在设计、策划内容方案时深入调研受众需求,有针对性地拓展话题的广度。
主持人要加强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
对农广播心理健康科普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现场的控制者和组织者,也是话语的引导者,更是听众心理需求的直接倾听者。因此,主持人不能完全依靠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嘉宾对节目内容进行全面把控。
同时,在听众热线的环节中,来电听众大多会倾诉很多的负面情绪,主持人在高度保持注意力,确保节目播出安全外,还需要消化听众的情绪倾诉。因此,主持人自身的情绪调节也是一个重要的面向。
鉴于节目本身和主持人自身心理健康的考虑,主持人只有不断加强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要学习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的引导、倾听、共情等专业知识和自我心理调节等知识和能力,才能保证节目能为广大受众服务,同时保持自身心理健康,避免自我耗竭。
对农广播心理健康科普内容研发,有利于彰显对农广播媒体“服务三农”的宗旨,对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主义农村地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甘肃农村广播深入挖掘频率定位内涵,研发了针对农村居民群体心理健康服务的节目内容。随着农村、农村居民的新变化,以及媒体环境的更新,甘肃农村广播心理健康服务内容需要深入调研受众需求,加强内容专业化建设,其在未来新发展和新的媒体传播环境中,必将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乡村振兴和社会全面发展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