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当石板房,位于县城南部的站儿巷镇管江河村,距县城30千米,与杨店古建一条街、权家大院齐名,是当地幸存的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初识石板房,是在几年前的一个夏季,随县文物普查队的工作人员前往站儿巷镇管江村进行文物普查,车子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前行。终于到达目的地,一座废弃的水磨房静静地矗立在村口,像是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快看石板房!”随着同行女孩的喊声,抬头望去,两座石板房最先映入眼帘,车子在其中一座石板房前停了下来,大家急忙下车,瞅着眼前这座石板房,惊奇不已。这就是石板房村落——站儿巷镇的管江村。有许多古老的建筑——石板房,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块青山绿水之间。
看到大家惊异的表情,村支书笑着说:“像这样的石板房还有16座呢!看!那里还有2座。”随着村支书手指的方向,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坡上,的确还有2座石板房。村支书边走边告诉我们:“听老人说,这些石板房修建于明末清初,主要分布在云屏、广金、站儿巷、泰山四个乡镇,当时来了许多两广两湖的人,在这里开荒种地,修房造屋,石板房就是他们的杰作。两百多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拆除石板房,在原址修建新砖房,如今,全村只剩16座石板房了。”
在村支书的陪同下,随意走进一座石板房里。此房由4间正房和一间偏厦子组成,长13米,宽7米,占地面积91平方米,土墙硬山,石板瓦顶,一位七旬老太太正忙着撕煮熟的豆角,院里的晒席已经晒了许多撕好的豆角,见有客人进屋,立即放下手里的活,热情地递烟、倒茶。举目四望,屋里所有东西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家具擦得铮亮。村支书指着老人说:“她是这座石板房的第四代主人,老伴已经去世,儿子儿媳已经搬到新房另住了,因留恋这座老宅,她拒绝了儿子媳妇让她搬过去住的要求,一直独居老屋。”村支书的话,让普查队员们对石板房有了进一步了解,是啊!石板房的用料是石板、木头、泥土,不仅省钱、省工、环保,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房屋一旦拆掉,墙土可做肥料、石板可铺路、木头可烧柴,一切来源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石板房还有一个特点——保暖隔热,冬暖夏凉。
村支书还给我们介绍了石板房的材料准备和修建过程:他说,石板,学名页岩,当地人叫石瓦。像千层饼一样,每层之间可以用鏒子剥离开来,剥下来的石板,只有几毫米厚,好石板面积可以达到三四平方米,虽说很薄,却非常结实,如果不用铁锤,是很难把它砸碎的。刚剥开的石瓦,表面散发着青色的光芒,用手一敲,能发出金属般悦耳动听的声音。石板房的修建过程极其简单,先选好地基,再整平夯实,然后踏墙,最后盖瓦。修房之前,先请阴阳先生分别选择动土、架梁的黄道吉日。架梁那天,主人便焚香烧表祭奠神灵,大摆宴席招待前来帮忙的男女老少,猜拳喝酒场面非常热闹。修建房屋的方法跟前河人盖砖瓦房差不多,先让木匠定好墙基线,放好踏墙的板(修筑石板房的一种工具,把两块长木板和一块短木板套在一起,高约90厘米),然后,在底部装上石块,砌好根基后,把湿土倒进去,用木抓、铁杵把松散的泥土夯实,第一层墙(当地人叫第一板墙)便打好了,再将卸掉的墙板重新安装好,铺上6根藤条(当地人叫搭筋,这样打出来的墙不容易倒,特别牢),倒上湿土再踏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依次增高,打墙时,还要取一些匀称的细泥摁在土墙不平整的地方,用扇板(一种自制的工具)培平,让墙面平整光滑。踏到第六板墙,开始安楼附,楼附上面将来铺上竹笆放东西,我们这里叫搭棚。安好楼附后,踏四层,到第10层(当地人叫四平墙)就不用踏前檐墙和后檐墙了,只踏山墙垛子,每高一层,左右两边都要少打一些,最后收缩成“金”字塔形,山墙垛子多为十五层高。垛子打好以后,就安檩子,把檩子放好后,就用钉子把椽子钉在檩子上,最后盖上石瓦就行了。盖瓦是一个技术活,技术好的人,茬压得好,盖的房子看起来透光但不漏雨,技术差的人,压不好茬,盖的房子看起来严实但会漏雨。瓦盖好以后,一座房子也就建成了,等房子干透以后,就可以入住了。听完村支书的介绍,抬头看着眼前这座石板房,心里泛起了缕缕思绪。
恍惚间,似乎回到了200多年前,一群外地人风尘仆仆地来到这里,开荒种地,搭建石板房,从第一缕炊烟升空至今,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历经了多少艰难困苦;承受了多少风雨沧桑;留下多少痛苦的记忆……一声喜鹊的叫声打破了村庄宁静,唤醒我无边的遐想。抬头望去,一个雀巢架在石板房前的核桃树的树杈上,一枚枚身穿绿色外衣的青皮核桃两个一搂、三个一抱地抓着树梢荡秋千。一群喜鹊站在树梢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仿佛告诉我们,这里也曾有过浪漫与繁华,从土地承包到户、退耕还林、种草种树,到抗震救灾、新农村建设、村民搬进新居,石板房的主人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变革,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幸福。
石板房是两当几百年前民族大迁徙的历史见证,也是当地棚民文化的结晶,是明清时期两当经济、文化、艺术、社会和宗教等历史积淀的集中表现,是地域文化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吊脚楼建筑一种风雅流畅的音乐合奏,那么石板房便是一曲规模宏大的交响乐!当你看到这一座座石板房时,你的脑海里马上就会响起阵阵古老激昂、苍凉坚强的旋律!
住在石板房里面的人,就像石板房一样,有着憨厚朴实的性格,简单,自然,与世无争。石板房里的男人们如同石板房的土墙,虽然粗糙却忠厚朴实。无论走到哪儿都豪气十足,给父母妻儿创造幸福生活;石板房里的女人如同石板房上的石瓦,虽然柔弱,但却心灵手巧,家务农活样样不挡,给丈夫儿女一个和谐安静的家;不管命运怎么坎坷,生活多么艰苦,住在石板房里的男人和女人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当我看到石板房的第一眼,就已经被它深深地震撼了,5.12汶川大地震,竟然没有震塌石板房,简直能跟现代的抗震楼房相媲美。
走进石板房,深深感受原生态的无限魅力,闭上眼睛,静静体会石板房的古朴沧桑。手捧热茶,细细品味石板房主人的慈祥温馨,似有一种游子回家的感觉。
几年过去了,不知那里的石板房是否还在?因为石板房记录着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所有回忆,如果有一天,这里的石板房全部消失了,后人又到哪里去寻找那些先民们曾经走过的岁月呢?
初识石板房,是在几年前的一个夏季,随县文物普查队的工作人员前往站儿巷镇管江村进行文物普查,车子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前行。终于到达目的地,一座废弃的水磨房静静地矗立在村口,像是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快看石板房!”随着同行女孩的喊声,抬头望去,两座石板房最先映入眼帘,车子在其中一座石板房前停了下来,大家急忙下车,瞅着眼前这座石板房,惊奇不已。这就是石板房村落——站儿巷镇的管江村。有许多古老的建筑——石板房,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块青山绿水之间。
看到大家惊异的表情,村支书笑着说:“像这样的石板房还有16座呢!看!那里还有2座。”随着村支书手指的方向,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坡上,的确还有2座石板房。村支书边走边告诉我们:“听老人说,这些石板房修建于明末清初,主要分布在云屏、广金、站儿巷、泰山四个乡镇,当时来了许多两广两湖的人,在这里开荒种地,修房造屋,石板房就是他们的杰作。两百多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拆除石板房,在原址修建新砖房,如今,全村只剩16座石板房了。”
在村支书的陪同下,随意走进一座石板房里。此房由4间正房和一间偏厦子组成,长13米,宽7米,占地面积91平方米,土墙硬山,石板瓦顶,一位七旬老太太正忙着撕煮熟的豆角,院里的晒席已经晒了许多撕好的豆角,见有客人进屋,立即放下手里的活,热情地递烟、倒茶。举目四望,屋里所有东西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家具擦得铮亮。村支书指着老人说:“她是这座石板房的第四代主人,老伴已经去世,儿子儿媳已经搬到新房另住了,因留恋这座老宅,她拒绝了儿子媳妇让她搬过去住的要求,一直独居老屋。”村支书的话,让普查队员们对石板房有了进一步了解,是啊!石板房的用料是石板、木头、泥土,不仅省钱、省工、环保,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房屋一旦拆掉,墙土可做肥料、石板可铺路、木头可烧柴,一切来源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石板房还有一个特点——保暖隔热,冬暖夏凉。
村支书还给我们介绍了石板房的材料准备和修建过程:他说,石板,学名页岩,当地人叫石瓦。像千层饼一样,每层之间可以用鏒子剥离开来,剥下来的石板,只有几毫米厚,好石板面积可以达到三四平方米,虽说很薄,却非常结实,如果不用铁锤,是很难把它砸碎的。刚剥开的石瓦,表面散发着青色的光芒,用手一敲,能发出金属般悦耳动听的声音。石板房的修建过程极其简单,先选好地基,再整平夯实,然后踏墙,最后盖瓦。修房之前,先请阴阳先生分别选择动土、架梁的黄道吉日。架梁那天,主人便焚香烧表祭奠神灵,大摆宴席招待前来帮忙的男女老少,猜拳喝酒场面非常热闹。修建房屋的方法跟前河人盖砖瓦房差不多,先让木匠定好墙基线,放好踏墙的板(修筑石板房的一种工具,把两块长木板和一块短木板套在一起,高约90厘米),然后,在底部装上石块,砌好根基后,把湿土倒进去,用木抓、铁杵把松散的泥土夯实,第一层墙(当地人叫第一板墙)便打好了,再将卸掉的墙板重新安装好,铺上6根藤条(当地人叫搭筋,这样打出来的墙不容易倒,特别牢),倒上湿土再踏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依次增高,打墙时,还要取一些匀称的细泥摁在土墙不平整的地方,用扇板(一种自制的工具)培平,让墙面平整光滑。踏到第六板墙,开始安楼附,楼附上面将来铺上竹笆放东西,我们这里叫搭棚。安好楼附后,踏四层,到第10层(当地人叫四平墙)就不用踏前檐墙和后檐墙了,只踏山墙垛子,每高一层,左右两边都要少打一些,最后收缩成“金”字塔形,山墙垛子多为十五层高。垛子打好以后,就安檩子,把檩子放好后,就用钉子把椽子钉在檩子上,最后盖上石瓦就行了。盖瓦是一个技术活,技术好的人,茬压得好,盖的房子看起来透光但不漏雨,技术差的人,压不好茬,盖的房子看起来严实但会漏雨。瓦盖好以后,一座房子也就建成了,等房子干透以后,就可以入住了。听完村支书的介绍,抬头看着眼前这座石板房,心里泛起了缕缕思绪。
恍惚间,似乎回到了200多年前,一群外地人风尘仆仆地来到这里,开荒种地,搭建石板房,从第一缕炊烟升空至今,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历经了多少艰难困苦;承受了多少风雨沧桑;留下多少痛苦的记忆……一声喜鹊的叫声打破了村庄宁静,唤醒我无边的遐想。抬头望去,一个雀巢架在石板房前的核桃树的树杈上,一枚枚身穿绿色外衣的青皮核桃两个一搂、三个一抱地抓着树梢荡秋千。一群喜鹊站在树梢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仿佛告诉我们,这里也曾有过浪漫与繁华,从土地承包到户、退耕还林、种草种树,到抗震救灾、新农村建设、村民搬进新居,石板房的主人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变革,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幸福。
石板房是两当几百年前民族大迁徙的历史见证,也是当地棚民文化的结晶,是明清时期两当经济、文化、艺术、社会和宗教等历史积淀的集中表现,是地域文化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吊脚楼建筑一种风雅流畅的音乐合奏,那么石板房便是一曲规模宏大的交响乐!当你看到这一座座石板房时,你的脑海里马上就会响起阵阵古老激昂、苍凉坚强的旋律!
住在石板房里面的人,就像石板房一样,有着憨厚朴实的性格,简单,自然,与世无争。石板房里的男人们如同石板房的土墙,虽然粗糙却忠厚朴实。无论走到哪儿都豪气十足,给父母妻儿创造幸福生活;石板房里的女人如同石板房上的石瓦,虽然柔弱,但却心灵手巧,家务农活样样不挡,给丈夫儿女一个和谐安静的家;不管命运怎么坎坷,生活多么艰苦,住在石板房里的男人和女人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当我看到石板房的第一眼,就已经被它深深地震撼了,5.12汶川大地震,竟然没有震塌石板房,简直能跟现代的抗震楼房相媲美。
走进石板房,深深感受原生态的无限魅力,闭上眼睛,静静体会石板房的古朴沧桑。手捧热茶,细细品味石板房主人的慈祥温馨,似有一种游子回家的感觉。
几年过去了,不知那里的石板房是否还在?因为石板房记录着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所有回忆,如果有一天,这里的石板房全部消失了,后人又到哪里去寻找那些先民们曾经走过的岁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