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去体会物理的社会价值,从生活中去感悟物理蕴含的思想。物理的教育教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能陶冶学习者的情操,还有利于改善学习者的思想方式以及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回归生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趣、有用。
【关键词】生活;物理;有用;有趣;有理
引言
身处一线的教学多年,从当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走到现在,思考现实物理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困难:教师物理的教和学生物理的学一直难以融洽,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合拍的现象,学习缺少主动性,更多的是被动的学,厌学、以至于弃学的现象屡见不鲜。反思物理的教育教学的这种现象,我们不禁要问:物理教育怎么了?
一、“功利化”的物理教学出了问题:学习物理就是为了中考、高考
无论中考,高考,物理都是必修、必考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对于物理之难,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记忆犹新。无论是力学,电学,磁学等等,其知识点之多、理解之晦涩,逻辑之严谨,现象之抽象,在中学的所有学科中难出其右。于是有些物理老师讲题、讲题、还是讲题,学生不断的做题、做题、还是做题,仿佛物理就是“题”。不可否认,物理知识的掌握,必要的训练是必不可少,同样也是物理成绩提高的关键!但是物理教育难道只剩“枯燥无味的讲题”,“枯燥无味的做题”吗?更不用期望学生会对这种枯燥无味的重复趋之若鹜了,也许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强迫自己学习,也会在考试之后弃之如敝履!这不得不说是物理教育的悲哀!
二、物理是什么呢
有人说:物理学是一种野心,一种什么都想理解的渴望。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渴望知道它的基本结构、了解它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而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些规律,为我们服务。物理不仅限于其自身的公式,符号,同时也是方法论、哲学、逻辑学、数学的高度集中和体现。物理的教学价值不仅仅在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
三、物理教育应该交给学生什么呢
物理教育应该交给学生什么?初中物理教学标准对此明确指出:物理教育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简单点理解:物理有用!掌握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人对社会有大用,所以学生要学习物理。但对于物理教师而言:绝对不是仅仅教会学生会做某些题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用物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用物理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极端一点说,老师甚至可以教不会学生做一些题目,但是必须教学生用物理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也许学生最终解决不了某个物理问题——某个问题的解决受到很多客观基础因素的影响)。也许多年以后,学生可能不再学习物理,不再会做物理题,但是,学生没有忘记物理,因为他在一直在用物理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
四、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怎么办
1.抛开学生的差异,把功夫做到诗外
考虑到各个班级内学生的差异很大,层次分化很明显,若要教会学生理解物理思想学会用物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要想让每个学生听懂、搞懂,这的确是很困难的,甚至极端点说是“刁难”一线教师。但这难道真的一点可行性都没有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对于一线教师的难是深有体会!教会学生难,管理学生难,各种考核难,职称评定难!但作为一个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过来人,教师应该能够体会: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又何尝不艰辛?看到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迷茫的眼神我们能视若罔闻吗?难道他们就一点学习物理的希望都没有?是物理抛弃了他们?物理对于他们就是天空中无法触及的云朵吗?我想应该不是,无论多复杂的物理原理、方法和规律总有它简单的思想实质,总可以通过简单现象、方法展现出来。例如:电流作为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客观存在,我们可以通过水流这样简单而又常见的生活现象进行类比;磁场这个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的客观存在,我们可以通过玻璃板上的铁屑不同形状的分布进行描述;如此等等。正如老子所言:大道至简。因此撇开学生的差异传授学生物理思想和物理思维方式应该是完全可行的,但需要教师把功夫做到诗外,使天空中的云朵化成滋润万物的雨水。
2.让物理走进生活,让学生感受物理的有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物理,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物理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就会对物理消除畏惧感、神秘感,进而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3.让物理回归生活,使学生感受物理的有用
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学生感受比较深。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学到的物理规律,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把物理规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起来。这样即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又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同时通过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4.在感受物理的有趣、有用的同时,感受物理的“说理”
教学关注了生活走进物理、物理回归于生活。只是怎么把这种“理”表达出来呢?“理”最终是要说出来、写出来的,这是物理考试规范要求的必须。这是教师教学的技巧,更是学生自我提升的难点。尽管许多专家提出:教师要更新教学形式;教师要更新教学语言、素材;教师要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技术。诚然,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说理能力的的培养,但是,物理的说理难度贯穿于段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教师要想带领学生走“捷径”是不行的!况且这捷径也是没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知识建构的规律,说理就是“模仿-犯错-重复-掌握”这个渐进渐变的过程。
实际教学中,老师学生都好走直路,走捷径,这是人之常态,这样做短时期是有效的,但是我们应该尊重规律,尊重学生在学习上多走出的稚拙“弯路”,这弯路多出了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体验。多一些切身的体验,让路在他们的心中延长,从终身学习的角度看,学生会从“物理有用”发展成“物理我会用”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美)杜威著.《我的教育信条》.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3]曹则贤主编.《现代物理知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10年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二中学)
【关键词】生活;物理;有用;有趣;有理
引言
身处一线的教学多年,从当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走到现在,思考现实物理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困难:教师物理的教和学生物理的学一直难以融洽,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合拍的现象,学习缺少主动性,更多的是被动的学,厌学、以至于弃学的现象屡见不鲜。反思物理的教育教学的这种现象,我们不禁要问:物理教育怎么了?
一、“功利化”的物理教学出了问题:学习物理就是为了中考、高考
无论中考,高考,物理都是必修、必考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对于物理之难,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记忆犹新。无论是力学,电学,磁学等等,其知识点之多、理解之晦涩,逻辑之严谨,现象之抽象,在中学的所有学科中难出其右。于是有些物理老师讲题、讲题、还是讲题,学生不断的做题、做题、还是做题,仿佛物理就是“题”。不可否认,物理知识的掌握,必要的训练是必不可少,同样也是物理成绩提高的关键!但是物理教育难道只剩“枯燥无味的讲题”,“枯燥无味的做题”吗?更不用期望学生会对这种枯燥无味的重复趋之若鹜了,也许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强迫自己学习,也会在考试之后弃之如敝履!这不得不说是物理教育的悲哀!
二、物理是什么呢
有人说:物理学是一种野心,一种什么都想理解的渴望。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渴望知道它的基本结构、了解它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而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些规律,为我们服务。物理不仅限于其自身的公式,符号,同时也是方法论、哲学、逻辑学、数学的高度集中和体现。物理的教学价值不仅仅在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
三、物理教育应该交给学生什么呢
物理教育应该交给学生什么?初中物理教学标准对此明确指出:物理教育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简单点理解:物理有用!掌握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人对社会有大用,所以学生要学习物理。但对于物理教师而言:绝对不是仅仅教会学生会做某些题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用物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用物理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极端一点说,老师甚至可以教不会学生做一些题目,但是必须教学生用物理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也许学生最终解决不了某个物理问题——某个问题的解决受到很多客观基础因素的影响)。也许多年以后,学生可能不再学习物理,不再会做物理题,但是,学生没有忘记物理,因为他在一直在用物理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
四、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怎么办
1.抛开学生的差异,把功夫做到诗外
考虑到各个班级内学生的差异很大,层次分化很明显,若要教会学生理解物理思想学会用物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要想让每个学生听懂、搞懂,这的确是很困难的,甚至极端点说是“刁难”一线教师。但这难道真的一点可行性都没有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对于一线教师的难是深有体会!教会学生难,管理学生难,各种考核难,职称评定难!但作为一个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过来人,教师应该能够体会: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又何尝不艰辛?看到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迷茫的眼神我们能视若罔闻吗?难道他们就一点学习物理的希望都没有?是物理抛弃了他们?物理对于他们就是天空中无法触及的云朵吗?我想应该不是,无论多复杂的物理原理、方法和规律总有它简单的思想实质,总可以通过简单现象、方法展现出来。例如:电流作为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客观存在,我们可以通过水流这样简单而又常见的生活现象进行类比;磁场这个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的客观存在,我们可以通过玻璃板上的铁屑不同形状的分布进行描述;如此等等。正如老子所言:大道至简。因此撇开学生的差异传授学生物理思想和物理思维方式应该是完全可行的,但需要教师把功夫做到诗外,使天空中的云朵化成滋润万物的雨水。
2.让物理走进生活,让学生感受物理的有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物理,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物理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就会对物理消除畏惧感、神秘感,进而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3.让物理回归生活,使学生感受物理的有用
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学生感受比较深。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学到的物理规律,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把物理规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起来。这样即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又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同时通过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4.在感受物理的有趣、有用的同时,感受物理的“说理”
教学关注了生活走进物理、物理回归于生活。只是怎么把这种“理”表达出来呢?“理”最终是要说出来、写出来的,这是物理考试规范要求的必须。这是教师教学的技巧,更是学生自我提升的难点。尽管许多专家提出:教师要更新教学形式;教师要更新教学语言、素材;教师要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技术。诚然,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说理能力的的培养,但是,物理的说理难度贯穿于段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教师要想带领学生走“捷径”是不行的!况且这捷径也是没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知识建构的规律,说理就是“模仿-犯错-重复-掌握”这个渐进渐变的过程。
实际教学中,老师学生都好走直路,走捷径,这是人之常态,这样做短时期是有效的,但是我们应该尊重规律,尊重学生在学习上多走出的稚拙“弯路”,这弯路多出了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体验。多一些切身的体验,让路在他们的心中延长,从终身学习的角度看,学生会从“物理有用”发展成“物理我会用”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美)杜威著.《我的教育信条》.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3]曹则贤主编.《现代物理知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10年
(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