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当前给排水专业本科生的发展规划为基础,项目组结合给排水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采用深度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专业英语;给水排水工程;教学改革;科研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092-02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十分普遍。据报道,英语是科技界公认的国际通用语言,大约85% 的科技资料是用英文发布的。[1]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也日趋增加。[2]在这种国际化大趋势下,为了获取本专业最新的研究动态和资讯,给排水专业人才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
另一方面,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提高,也促使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攻读硕、博学位。就南京林业大学来说,约有67%的学生有明确的考研意向。目前,研究生阶段对专业英语的要求是:能够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学术交流,即培养学生检索英文文献、撰写英文科技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应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3]然而,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学还停留在专业英语词汇积累、长难句分析,以及课文翻译的“灌输式”学习阶段,缺乏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可见,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本科生来说,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教育嚴重脱节。
因此,本文重点针对考研学生进行给排水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口头和书面的交流能力,为即将到来的科研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一、目前给排水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与大多数高校的给排水专业英语类似,南京林业大学的给排水专业英语教学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专业英语属于选修课程,仅有32学时。这不仅忽视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而且与学校“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方针,及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不一致。其次,专业英语教学由英语较好的给排水专业教师兼任,他们虽具有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对长难句和段落的分析不透彻,特别是听说能力较差,难以实现全程英语教学。第三,给排水专业英语教材主要是摘自早期的国外原版教材或外文刊物,内容滞后于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技术水平。教材内容以单一的阅读材料为主,缺乏配套的影音资料,致使培养过程也主要侧重读译而忽视听说写。第四,专业英语常照搬基础英语的教学模式,以板书教学方式为主,一般以解释专业词汇、讲解长难句、翻译课文、完成课后习题为主,缺乏演讲、讨论、情景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最后,考核以闭卷或开卷考试为主,缺乏听、说能力的考核,无法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总之,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滞后、教学过程呆板、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使学生养成了“等、靠、要”的被动学习态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二、给排水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一)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从现有教材中筛选几篇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讲,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中英文语序的差别、科技英语的特征和翻译技巧、科技论文的结构和撰写要求等。[4]在此基础上,授课教师可从《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Water Research》等专业权威期刊中选取一些难度适中的综述性文章,介绍专业前沿、动态和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尽可能收集专业相关的視频资料,对于较难的知识点可通过播放英文短片,来增强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趣味性。[5]除此之外,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点。可见,介绍英文文献的检索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结合本校图书馆提供的一些外文数据库,重点介绍Elsevier、Springer Link、美国化学学会期刊(ACS)等常用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二)强化深度学习,激发学习主动性
深度学习是指教师将核心内容传授给学生,并以项目、问题、询问等方式,让学生使用所学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比如,授课教师根据给排水专业的最新国际动态和学科前沿,提出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让学生课下检索相关的英文文献,阅读并总结文献,并将自己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进行口头汇报,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4]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出了很多创新科技项目,鼓励学生积极主持参与这些项目,并指导和帮助学生撰写和发表论文,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然而,对大多数本科生来说,参与实际的国际学术交流还很不现实。因此,采用“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的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既可以熟悉国际学术会议流程,又能够提高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信心。[3]
(三)加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参与度
合作学习是指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共同合作,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互动学习和小组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6]教师之间的合作主要是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各自的优势,分别对学生的读译能力和听说能力进行指导和教学。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表现为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提出教学意见和需求。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则主要体现在分组学习上,共同讨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合作学习也将成为可能。
(四)改变考核方式,培养综合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采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检索相关文献,并进行阅读和翻译,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其次,根据相关专业短片,写观后感,主要考查学生的听和写的能力。最后,分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以口头汇报的形式展示出来,由专业教师、英语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和打分,重点考查学生的听、说、写和团队协作能力。[7]
三、结论
给排水专业英语教学既关系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成败,也关乎给排水复合人才的培养。目前,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给排水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改进。
[ 参 考 文 献 ]
[1] 樊萍,陈莲珍.浅谈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1-62.
[2] 周鸿.给排水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157-158.
[3] 卢玉斌, 袁卫锋, 甯尤军.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77-81.
[4] 王淑勤, 陈岚, 冯亚娜. “环工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与培训,2015(14):145-147.
[5] 毛江鸿,周峥栋,方鹏飞,李金柱.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 2015(3): 146-150.
[6] 柯平.从专业英语教学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J]. 咸宁学院学报,2008(4):82-83.
[7] 张琳叶,魏光涛,李仲民,蒋文艳,邵鲁华,文衍宣. 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思考与改革建议[J].山东化工, 2015(44):146-147.
[8] 邓海龙.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影响研究[J].大学教育,2014(7):136.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关键词]专业英语;给水排水工程;教学改革;科研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092-02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十分普遍。据报道,英语是科技界公认的国际通用语言,大约85% 的科技资料是用英文发布的。[1]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也日趋增加。[2]在这种国际化大趋势下,为了获取本专业最新的研究动态和资讯,给排水专业人才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
另一方面,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提高,也促使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攻读硕、博学位。就南京林业大学来说,约有67%的学生有明确的考研意向。目前,研究生阶段对专业英语的要求是:能够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学术交流,即培养学生检索英文文献、撰写英文科技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应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3]然而,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学还停留在专业英语词汇积累、长难句分析,以及课文翻译的“灌输式”学习阶段,缺乏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可见,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本科生来说,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教育嚴重脱节。
因此,本文重点针对考研学生进行给排水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口头和书面的交流能力,为即将到来的科研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一、目前给排水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与大多数高校的给排水专业英语类似,南京林业大学的给排水专业英语教学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专业英语属于选修课程,仅有32学时。这不仅忽视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而且与学校“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方针,及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不一致。其次,专业英语教学由英语较好的给排水专业教师兼任,他们虽具有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对长难句和段落的分析不透彻,特别是听说能力较差,难以实现全程英语教学。第三,给排水专业英语教材主要是摘自早期的国外原版教材或外文刊物,内容滞后于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技术水平。教材内容以单一的阅读材料为主,缺乏配套的影音资料,致使培养过程也主要侧重读译而忽视听说写。第四,专业英语常照搬基础英语的教学模式,以板书教学方式为主,一般以解释专业词汇、讲解长难句、翻译课文、完成课后习题为主,缺乏演讲、讨论、情景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最后,考核以闭卷或开卷考试为主,缺乏听、说能力的考核,无法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总之,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滞后、教学过程呆板、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使学生养成了“等、靠、要”的被动学习态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二、给排水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一)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从现有教材中筛选几篇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讲,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中英文语序的差别、科技英语的特征和翻译技巧、科技论文的结构和撰写要求等。[4]在此基础上,授课教师可从《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Water Research》等专业权威期刊中选取一些难度适中的综述性文章,介绍专业前沿、动态和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尽可能收集专业相关的視频资料,对于较难的知识点可通过播放英文短片,来增强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趣味性。[5]除此之外,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点。可见,介绍英文文献的检索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结合本校图书馆提供的一些外文数据库,重点介绍Elsevier、Springer Link、美国化学学会期刊(ACS)等常用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二)强化深度学习,激发学习主动性
深度学习是指教师将核心内容传授给学生,并以项目、问题、询问等方式,让学生使用所学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比如,授课教师根据给排水专业的最新国际动态和学科前沿,提出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让学生课下检索相关的英文文献,阅读并总结文献,并将自己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进行口头汇报,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4]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出了很多创新科技项目,鼓励学生积极主持参与这些项目,并指导和帮助学生撰写和发表论文,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然而,对大多数本科生来说,参与实际的国际学术交流还很不现实。因此,采用“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的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既可以熟悉国际学术会议流程,又能够提高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信心。[3]
(三)加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参与度
合作学习是指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共同合作,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互动学习和小组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6]教师之间的合作主要是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各自的优势,分别对学生的读译能力和听说能力进行指导和教学。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表现为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提出教学意见和需求。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则主要体现在分组学习上,共同讨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合作学习也将成为可能。
(四)改变考核方式,培养综合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采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检索相关文献,并进行阅读和翻译,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其次,根据相关专业短片,写观后感,主要考查学生的听和写的能力。最后,分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以口头汇报的形式展示出来,由专业教师、英语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和打分,重点考查学生的听、说、写和团队协作能力。[7]
三、结论
给排水专业英语教学既关系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成败,也关乎给排水复合人才的培养。目前,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给排水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改进。
[ 参 考 文 献 ]
[1] 樊萍,陈莲珍.浅谈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1-62.
[2] 周鸿.给排水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157-158.
[3] 卢玉斌, 袁卫锋, 甯尤军.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77-81.
[4] 王淑勤, 陈岚, 冯亚娜. “环工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与培训,2015(14):145-147.
[5] 毛江鸿,周峥栋,方鹏飞,李金柱.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 2015(3): 146-150.
[6] 柯平.从专业英语教学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J]. 咸宁学院学报,2008(4):82-83.
[7] 张琳叶,魏光涛,李仲民,蒋文艳,邵鲁华,文衍宣. 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思考与改革建议[J].山东化工, 2015(44):146-147.
[8] 邓海龙.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影响研究[J].大学教育,2014(7):136.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