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展以精品课程为核心的金融学类课程群研究与建设,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学理念转变和教学思想变革,整合教学资源,更新教学内容,拓宽教学口径。《金融学》作为课程群中的核心课程,还存在建设重理论轻应用、教学内容重宏观轻微观、教学方法手段方面相对落后等诸多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金融学;精品课程群;教学改革
一、前言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随着课程建设向纵深的进一步发展,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从侧重数量到侧重质量的提高,由单门课程建设向多门课程系统建设而引发课程群建设。根据相邻课程在时间和内容上的衔接关系相互支撑和强化,利用课程群组的关联优化整合课程体系,从而促进教学理念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变革。课程群是指从属于某个学科的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并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的系统化的课程群体。山东交通学院自2012年12月,启动了金融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项目,重点建设“金融学”、“国际金融”和“金融市场学”3门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开展课程群建设,通过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用系统工程的理念推进课程群内相关课程的系统建设,从而促进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改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系统知识与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金融学》作为统帅性的基础理论课,在当前金融开放的宏观环境下,结合实体经济运作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革。
二、金融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金融专业学科体系建设的研究重理论而轻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
金融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学科,因此应侧重于将理论知识加以利用,侧重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加之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都要求增加业务技能的培养。而目前社会各界对高校培养出来的金融学人才颇有微辞,普遍认为该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这是我们金融教育难以回避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方面重宏观轻微观
我国的金融学科体系近年来在不断完善,但目前仍与西方金融学界对“金融”的界定存在较大差别——国内对金融学的界定偏重宏观货币资金的融通,仍然锁定在货币、信用与银行三大块,金融学教育中宏观分析过多,定性分析过多,导致学生所学内容过于宽泛而空洞无物,难以对金融业的存在本质和机制有更深刻的理解;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被打破,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被分割为许多块,难免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交叉,有些内容过分强调,有些内容又成为教学盲区。
(三)金融教学手段相对僵化,缺乏灵活性
金融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应用经济学学科,而我们向社会输送的中高级金融人才,有些在校成绩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却很差,这说明单纯依靠课堂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有些方面是存在缺陷的。
1.教学形式上过分追求现代教育方式。多媒体教学有其优势,如课容量大,形象直观、图文并茂,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强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还可支持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保证教学资料永续性等,但是其劣势也是难以避免的。正是由于多媒体教学涵盖的信息量大,对于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而言,强调在单位时间里传达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信息,如此大信息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对繁杂的知识点无所适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形象的特征也框定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通过我校财经类专业07级学生调查问卷来看,对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认可比例分别为43%和57%,可见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方式。
2.考核方式缺乏创新。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金融教学中,卷面考试仍是不二选择;而且在具体的题型设计上拘泥于对基本概念及教材具体内容的识记上,把知识的拥有量及对相关知识点的低层次掌握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题型相对不足。这种考试模式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和教学团队建设相对落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传统的课堂讲授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缺乏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依靠课堂进行知识灌输的传统教学方法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但难以培养出来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使学生踏入社会后难以融入担当的角色。教学方法的改进离不开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而长期以来教师间横向教学合作与交流较少,不利于授课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和课程体系的总体把握。
三、金融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金融专业学科体系建设应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高校培养出来的金融中高级人才仅仅有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工程学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可借鉴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的经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全面提高。除经济学和财务会计外,其考核内容还包括:伦理和职业标准、金融数量技术、固定收益和权益证券分析以及组合管理等。作为全球公认的金融分析师及投资组合经理能力与诚信衡量标准的CFA资格认证,除需要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外,更注重金融专业技能和很强的实践分析能力。CFA的金融人才培养及金融行业执业标准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金融学界的关注。课程体系调整的同时还需加强实践操作环节的建设和投入,如搭建金融实验室平台,借助金融实验设备开展实践教学,可以缩短书本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如模拟股票市场交易、网上银行业务、电子货币支付结算等。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中央银行、股票期货交易所、国际大银行等网站,了解金融发展的最新动态。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实践能力。增强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并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金融伦理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强化微观定量的分析和教学,以适应金融学未来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强化宏观部分研究的课程体系已落后于实践发展和客观需要,加强微观金融课程建设可以使学生更能接近于现实,服务于社会。金融学的本质是数理,国际上现代金融学科的发展趋势是微观化和数理化,重点是用数理模型来解决价格、风险、收益等问题,因此,应彻底转变我国金融学科以传统金融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的教学思路,突出以微观金融学为主的办学方向,与国际金融学教学接轨。此外,还要保证各门课程在学科体系中的独立地位,避免知识构建中的重复,如将公司财务学与投资学有效融合,既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又避免了与后续课程的重复学习。
(三)教学形式上要不断创新
1.科学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方式。知识传授密度要适度,这需要教师与学生有良好的沟通,包括语言交流和目光交流,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并且在制作课件时首先要保证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还要保证重点与难点突出,对于教材内容要善于取舍;辅之以传统教学三大基本功之一“板书”,实施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合理的板书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进度,反而会加强“吸收听讲”的教学效果,增强教学主体——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演示过程中,可通过插入问题、适时提问、设定悬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参与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对教学信息做出积极反应,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随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细心揣摩,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深入研究多媒体教学规律,合理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将传统教学的积极性和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考核方式上体现多样化与灵活性。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公平性和真实性,真正体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多元化”是指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考核方法多元化和考核内容的多元化。课程分值由基础分值和加减分值构成;考核方法包括平时考评方法多样化和期末考试题型多样化;考核内容既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涵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思辨能力,还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状况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比如除期末考试外,可通过布置作业、测验、讨论、专题分析报告、调研和贯穿全过程的学风、科研考评。当然,有些考核方式在操作上还有一定局限性,如囿于课时有限与学生人数过多,每个学生无法获得均等机会或出现“搭便车”现象,无法真正体现公平性,这需要教师在大胆创新的同时,还要不断改进,选取最合适的考核方式。
3.促进教学方法改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讲授形式要多样化,吸引学生同时提高自己驾驭课程和课堂的能力。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状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激发教学主体的参与性,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定量、定性地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拓展思路,找出不同的解题策略,进而得出不同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主讲、课堂讨论、学生主讲、课堂练习,大力开展情景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及案例教学。另一方面是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板书、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模拟业务交易,对于这几种方法要综合、灵活应用。比如安排小组讨论和学习。小组讨论和学习一般安排在课堂中进行,在每班分小组的基础上,教师出好讨论的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不设定固定思路,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观念、想法进行必要的点评。这样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对不同意见的争论,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但是小组讨论和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容易走过场,主要的原因是有学生准备不充分甚至根本没有准备;教师出的讨论主题,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有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最主要的是不少学员尚未接受这种教学的形式,缺乏参与讨论的意愿,而更愿意做“听众”,这都需要教师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教学团队的建设上,实现以课程组为单位实现“一课多人,一人多课”的有效组合。这样不仅可以做到教研有保障,还可以使老师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相互沟通,做到规范教学和有效协调,形成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团队。课程组制度的具体实施可采用:公开课制度,主讲教师进行教学示范,相关教师听课、进行经验交流;开展定期的教学研讨活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讨论;一对一的传帮带活动,由有经验的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效果。通过以上三种方法,使得经验丰富教师的宝贵授课经验得以传播,取得了很好的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
另外加强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教材的立体化建设及教师自身综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也不容忽视。
四、结语
金融教学中还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我们对金融学教学创新研究孜孜以求。弃莠汲良,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达到最优化,教育活动才最有效率,高校学者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科发展形势的精准把握,引导金融学科建设与金融发展形势的进一步接轨,积极探索和不断推进金融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作者单位:山东交通学院财经学院)
基金项目:山东交通学院教育研究项目,《金融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理念创新与团队建设(项目编号:JY201210)
参考文献:
[1]李建等.教学团队建设中的机制创新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9,(10).
[2]孙涛.会计学精品课程群建设中的教学改革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01).
[3]曾梦熊,欧阳文.以精品课程为核心的机械控制类课程群研究与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3,(07).
[4]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 现代教育科学,2010,(02).
关键词:金融学;精品课程群;教学改革
一、前言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随着课程建设向纵深的进一步发展,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从侧重数量到侧重质量的提高,由单门课程建设向多门课程系统建设而引发课程群建设。根据相邻课程在时间和内容上的衔接关系相互支撑和强化,利用课程群组的关联优化整合课程体系,从而促进教学理念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变革。课程群是指从属于某个学科的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并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的系统化的课程群体。山东交通学院自2012年12月,启动了金融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项目,重点建设“金融学”、“国际金融”和“金融市场学”3门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开展课程群建设,通过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用系统工程的理念推进课程群内相关课程的系统建设,从而促进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改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系统知识与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金融学》作为统帅性的基础理论课,在当前金融开放的宏观环境下,结合实体经济运作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革。
二、金融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金融专业学科体系建设的研究重理论而轻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
金融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学科,因此应侧重于将理论知识加以利用,侧重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加之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都要求增加业务技能的培养。而目前社会各界对高校培养出来的金融学人才颇有微辞,普遍认为该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这是我们金融教育难以回避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方面重宏观轻微观
我国的金融学科体系近年来在不断完善,但目前仍与西方金融学界对“金融”的界定存在较大差别——国内对金融学的界定偏重宏观货币资金的融通,仍然锁定在货币、信用与银行三大块,金融学教育中宏观分析过多,定性分析过多,导致学生所学内容过于宽泛而空洞无物,难以对金融业的存在本质和机制有更深刻的理解;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被打破,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被分割为许多块,难免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交叉,有些内容过分强调,有些内容又成为教学盲区。
(三)金融教学手段相对僵化,缺乏灵活性
金融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应用经济学学科,而我们向社会输送的中高级金融人才,有些在校成绩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却很差,这说明单纯依靠课堂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有些方面是存在缺陷的。
1.教学形式上过分追求现代教育方式。多媒体教学有其优势,如课容量大,形象直观、图文并茂,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强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还可支持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保证教学资料永续性等,但是其劣势也是难以避免的。正是由于多媒体教学涵盖的信息量大,对于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而言,强调在单位时间里传达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信息,如此大信息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对繁杂的知识点无所适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形象的特征也框定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通过我校财经类专业07级学生调查问卷来看,对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认可比例分别为43%和57%,可见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方式。
2.考核方式缺乏创新。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金融教学中,卷面考试仍是不二选择;而且在具体的题型设计上拘泥于对基本概念及教材具体内容的识记上,把知识的拥有量及对相关知识点的低层次掌握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题型相对不足。这种考试模式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和教学团队建设相对落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传统的课堂讲授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缺乏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依靠课堂进行知识灌输的传统教学方法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但难以培养出来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使学生踏入社会后难以融入担当的角色。教学方法的改进离不开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而长期以来教师间横向教学合作与交流较少,不利于授课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和课程体系的总体把握。
三、金融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金融专业学科体系建设应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高校培养出来的金融中高级人才仅仅有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工程学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可借鉴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的经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全面提高。除经济学和财务会计外,其考核内容还包括:伦理和职业标准、金融数量技术、固定收益和权益证券分析以及组合管理等。作为全球公认的金融分析师及投资组合经理能力与诚信衡量标准的CFA资格认证,除需要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外,更注重金融专业技能和很强的实践分析能力。CFA的金融人才培养及金融行业执业标准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金融学界的关注。课程体系调整的同时还需加强实践操作环节的建设和投入,如搭建金融实验室平台,借助金融实验设备开展实践教学,可以缩短书本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如模拟股票市场交易、网上银行业务、电子货币支付结算等。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中央银行、股票期货交易所、国际大银行等网站,了解金融发展的最新动态。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实践能力。增强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并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金融伦理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强化微观定量的分析和教学,以适应金融学未来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强化宏观部分研究的课程体系已落后于实践发展和客观需要,加强微观金融课程建设可以使学生更能接近于现实,服务于社会。金融学的本质是数理,国际上现代金融学科的发展趋势是微观化和数理化,重点是用数理模型来解决价格、风险、收益等问题,因此,应彻底转变我国金融学科以传统金融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的教学思路,突出以微观金融学为主的办学方向,与国际金融学教学接轨。此外,还要保证各门课程在学科体系中的独立地位,避免知识构建中的重复,如将公司财务学与投资学有效融合,既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又避免了与后续课程的重复学习。
(三)教学形式上要不断创新
1.科学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方式。知识传授密度要适度,这需要教师与学生有良好的沟通,包括语言交流和目光交流,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并且在制作课件时首先要保证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还要保证重点与难点突出,对于教材内容要善于取舍;辅之以传统教学三大基本功之一“板书”,实施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合理的板书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进度,反而会加强“吸收听讲”的教学效果,增强教学主体——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演示过程中,可通过插入问题、适时提问、设定悬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参与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对教学信息做出积极反应,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随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细心揣摩,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深入研究多媒体教学规律,合理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将传统教学的积极性和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考核方式上体现多样化与灵活性。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公平性和真实性,真正体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多元化”是指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考核方法多元化和考核内容的多元化。课程分值由基础分值和加减分值构成;考核方法包括平时考评方法多样化和期末考试题型多样化;考核内容既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涵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思辨能力,还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状况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比如除期末考试外,可通过布置作业、测验、讨论、专题分析报告、调研和贯穿全过程的学风、科研考评。当然,有些考核方式在操作上还有一定局限性,如囿于课时有限与学生人数过多,每个学生无法获得均等机会或出现“搭便车”现象,无法真正体现公平性,这需要教师在大胆创新的同时,还要不断改进,选取最合适的考核方式。
3.促进教学方法改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讲授形式要多样化,吸引学生同时提高自己驾驭课程和课堂的能力。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状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激发教学主体的参与性,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定量、定性地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拓展思路,找出不同的解题策略,进而得出不同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主讲、课堂讨论、学生主讲、课堂练习,大力开展情景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及案例教学。另一方面是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板书、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模拟业务交易,对于这几种方法要综合、灵活应用。比如安排小组讨论和学习。小组讨论和学习一般安排在课堂中进行,在每班分小组的基础上,教师出好讨论的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不设定固定思路,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观念、想法进行必要的点评。这样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对不同意见的争论,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但是小组讨论和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容易走过场,主要的原因是有学生准备不充分甚至根本没有准备;教师出的讨论主题,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有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最主要的是不少学员尚未接受这种教学的形式,缺乏参与讨论的意愿,而更愿意做“听众”,这都需要教师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教学团队的建设上,实现以课程组为单位实现“一课多人,一人多课”的有效组合。这样不仅可以做到教研有保障,还可以使老师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相互沟通,做到规范教学和有效协调,形成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团队。课程组制度的具体实施可采用:公开课制度,主讲教师进行教学示范,相关教师听课、进行经验交流;开展定期的教学研讨活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讨论;一对一的传帮带活动,由有经验的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效果。通过以上三种方法,使得经验丰富教师的宝贵授课经验得以传播,取得了很好的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团队的教学质量。
另外加强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教材的立体化建设及教师自身综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也不容忽视。
四、结语
金融教学中还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我们对金融学教学创新研究孜孜以求。弃莠汲良,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达到最优化,教育活动才最有效率,高校学者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科发展形势的精准把握,引导金融学科建设与金融发展形势的进一步接轨,积极探索和不断推进金融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作者单位:山东交通学院财经学院)
基金项目:山东交通学院教育研究项目,《金融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理念创新与团队建设(项目编号:JY201210)
参考文献:
[1]李建等.教学团队建设中的机制创新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9,(10).
[2]孙涛.会计学精品课程群建设中的教学改革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01).
[3]曾梦熊,欧阳文.以精品课程为核心的机械控制类课程群研究与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3,(07).
[4]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 现代教育科学,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