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长的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往往要经历一些挫折,有时甚至是严重挫折。学术界长期以来致力于发现危险因子与何种心理或行为问题相关联,却忽略了对另外一种情况的考察,那就是,尽管有一些人儿时经历了严重的压力或逆境,长大成人后却功能完好,甚至还很优秀。最早对传统研究提出的挑战的,被认为是Rutter1972年所做的有关母爱剥夺的研究综述,报告了个体差异的现象与证据。其后由于Norman Garmezy等人20世纪80年代的奠基性研究工作,儿童弹性发展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本文试图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介绍,并提出作者认为今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心理弹性的定义
作为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弹性概念,在国内外至今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国内研究者除了译为“心理弹性”外,还有很多不同的译法,如“心理韧性”、“恢复力”、“复原力”和“压弹”等。本文暂采用“心理弹性”这种译法。国外研究者们对resilience的定义各有偏重,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如MastenA.S. (2001) 认为“心理弹性是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仍能产生适应较好或发展顺利等结果的一类现象”。
能力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Werner E. E. (1995)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
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 如APA Help Center (2002) 提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心理弹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
尽管各位研究者,对心理弹性从不同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总体来说,大多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都公认心理弹性的两个操作性定义要素:(1)个体遭遇逆境;(2)个体成功应对 (或适应良好) 。
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和危险因素
在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中,特别是在心理弹性的早期研究中,危险性因素(risk factor)和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是不得不提到的两个相关概念,它们贯穿于心理弹性的整个研究过程中。
危险性因素:危险性因素最早是从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引入的,指那些增加人们不期望的消极结果可能性的相关变量。危险性因素已经被研究者广泛接受和研究,特别是在对压力、逆境、挫折、创伤等危险情境下青少年的研究中更是备受关注。Kopp(1975)把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危险性因素分为两大类:遗传或基因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危险性因素包括气质与人格(例如神经质)、冲动性、低智商和低教育成绩、父母不佳教养方式、虐待孩子、父母之间的冲突、破裂的家庭、反社会性父母、人口多的大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同伴影响、学校与社区影响等等。
在对处于高危情境下儿童青少年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有一些个体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各种不良发展结果,相反,他们能够正常地适应甚至从压力、逆境中成长。于是研究者们开始对这些适应良好的个体进行研究,也就开始了关于保护性因素的研究。
保护性因素:保护性因素就是能减轻不利处境对儿童消极影响的因素 , 它与危险因素是相对的。这些保护性因素既可以是个体外部的因素 (如社会支持) , 也可以是个体本身的一些特点 (如自我效能感) 。Masten和 Coatsworth (1998) 25年研究的成果,注意到不同的心理弹性研究中,都提到了类似的保护性因素。这些保护性因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众多情形中 (如战争、和有严重精神疾病的父母一起生活、家庭暴力、贫困、自然灾害等)起作用。
相对于危险性因素来说,研究者对于保护性因素的定义还存在诸多争议。广义上来说,保护性因素是指那些能够帮助提升儿童青少年能力、能够促进良好适应的人格的、社会的以及体质的等方面的因素或资源,而这些因素或资源能够降低问题行为等不良适应出现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这些因素简单地与积极结果相联系,这和我们常说的主效应模型(main effect model)或直接效应(direct effect)一致。这种定义并没有强调个体必须经历危险或压力等,而保护性因素的更严格的定义要求必须有危险的经历:保护性因素缓冲危险性因素的作用。即认为保护性因素在高危情境下发挥作用,但在低危情境下并不起作用,它与压力、危险性因素发生交互作用影响适应的结果,调节压力和消极结果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压力缓冲效应(buffering effect)或间接效应(indirect effect) 。
我们可以将保护性因素总结起来,分为三类:个体方面的因素、家庭方面的因素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其中个体方面的因素包括自尊、内部控制源、积极的归因、良好的人格等。家庭方面的因素包括诸如家庭凝聚力、与至少一个家长的良好关系、家庭和睦等。在社会环境方面,保护性因素包括与重要其他成人的良好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安全的学校氛围、邻里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等。
心理弹性的模型
所谓弹性发展的机制,就是阐明在儿童的弹性发展中,保护性因素是通过哪些途径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Rutter1990年在对许多经验性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后提出了弹性发展的四种作用机制:(1)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包括改变个体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和避免或减少与危险因素的接触。先让儿童在危险性较低的环境下学习如何成功地应付这些危险因素,这样,当他(她)碰到更大的危险时就可以减少其不利影响了,实际上,这是一种补偿或抵消作用。(2)减少由于(长期的)危险因素而产生的消极连锁反应。例如,由于得到健在父亲或母亲的良好照顾或得到他人的良好照顾,儿童得以幸免于由于父亲或母亲一方的去世帶来的消极连锁影响。(3)保护性因素对儿童弹性发展的影响可以通过自尊和自我效能的提高来实现。研究发现,有两类经验可以提高儿童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它们是与他人建立安全与爱的和谐关系,和获得成功的解决问题的经验,这样,儿童就有信心解决不利的处境。(4)为个体获取资源或为个体完成生命中的重要转折期而创造机会。
1985年,Garmezy发展出三种理论模型,分别为:补偿模型 (the compensatory model)、预防模型 (the inoculation model) 和保护因素模型 (the protective factor model)。在补偿模型中,强调环境危险因子与保护性因子共同预测儿童的发展,其中危险因子起负向作用,保护性因子起正向作用,两类因子之间相互独立。在预防模型中,每个强度不是过大的危险因素,都被看作增强适应成功的一种潜能,这种情况发生在压力水平最佳状态下,压力是对个体的挑战但被克服后也可以增强的心理能力,它与能力之间是曲线相关的:在较低或中度水平的压力状态下,能力会增强;但在高度压力状态下,能力反而会下降。在保护因素模型中,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减少了消极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保护性因素起着调节器的作用。尽管保护性因素可能对行为后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它的作用在危险因素出现后会得到强化。这三种模型,描述了强调危险特征和保护性特征之间动力性关系的过程。该理论一经提出,得到广泛的认可,为多项研究所引用。
Richardson (2002) 的心理弹性模型描述的是一个人身体、心理、精神在某一个时间点上适应了外界环境时的暂时平衡状态,它受到来自个体内外的各种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的联合影响。在此模型中,危险生活事件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系统失调是否会发生。如果保护因素无力抵抗危险生活事件的冲击,那么就会产生系统失调。随着动态平衡的打破,在意识或无意识领域会出现一种机能重组,并导致如下情况中发生:(1)心理弹性重组,即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不仅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而且还在原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2)回归性重组,即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3)缺失性重组,即个体在达到新的平衡态时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一些动机、理想或信念;(4) 机能不良重组,即个体通过药物滥用、危险行为等来应对危险生活事件。
心理弹性研究展望
心理学领域出现的一些重要理論和研究取向为心理弹性领域研究提供了可能的方向和途径。
注重生态学原则
传统上心理弹性研究多是在心理社会水平上开展的,积累的实证资料大多也是从行为指标上获得的。然而人的存在首先是生物意义上的存在,人的心理与生物因素也是密不可分的,脱离生物因素而建立起来的心理弹性理论和机制模型是不全面的。因此,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注重生理 ——心理相互作用、个体——家庭 ——社会交互影响的系统发展观和生态发展观,注重生理环境的变量因素。
重视本土化研究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我国的心理弹性研究应该在我们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并且使之与西方的研究加以对照 ,把握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弹性特点。今后需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弹性理论和应用技术、科学可靠的评价工具、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等。
注重应用研究
把对于理论的探讨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切实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是心理学的重要使命之一。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自然会考虑,如何在学校教育中采取措施增进学生的心理弹性?在面对象地震、传染病等重大应急事件时,如何提高受害者的心理弹性?在心理辅导和家庭治疗过程中如何根据其个别差异来发掘其心理性?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重点需要加强那些方面支持可以使他们有更强的心理弹性,从而更好地解决现实的社会心理问题。
考生注意:大脑放松需睡眠 吸氧减压需对症
随着高考(论坛)和中考的临近,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许多学生出现考试综合征。如何对临近考试的学生进行调整,让许多家长头痛。
记者了解到,随着高考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预约到医院高压氧舱补充纯氧,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还有许多家长到药店购买制氧机,在家给孩子随时补充氧气。
对此,医生表示,吸氧虽有助于考生缓解压力,但也不能盲目吸氧。
考前吸氧很流行
“快考试了,去吸吸氧吧。”全面进入备战状态的高考学子开始紧张起来,一些家长也开始忙碌起来。带考生紧急“补氧”,成了一些家长的考前选择。“带孩子吸高压氧,希望能起到改善大脑疲劳状态、缓解考前压力的作用。”5月12日下午,一位家长表示,五一前,他就开始每周都让孩子抽出一个下午到医院吸高压氧,“感觉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孩子从高压氧舱里出来后,明显感觉头脑清醒”。
这位家长说,虽然吸高压氧的费用并不高,但比较花费时间,每次算上在路上的时间,一共需3个小时左右,在分秒必争的考前,显得十分奢侈。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科主任楚金婷介绍说,每年中高考前,都会有一批学生经常到医院来吸高压氧。
可能正因为如此,一些家长选择了购买制氧机。
记者昨天在二七广场附近的一家药店看到,几位家长正在选购便携式制氧器。一位女士说,儿子马上要参加高考,她打算将制氧器带到考场外,儿子进考场前吸点氧,有助于考试时的发挥。
吸氧的确能消除“疲劳”
“考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代谢旺盛,需要消耗较多的氧能。”郑州市儿童医院保健部副主任医师朱晓华说,考生每天有繁重的功课,导致用脑过度,再加上长期睡眠不足、运动量减少,会影响氧量的摄入。而大脑细胞的代谢是有氧代谢,只有在供氧充分的情况下,脑细胞的功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一旦缺氧,记忆力、理解力、反应力、计算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都会受到影响。“吸高压氧则是人体在高气压环境下吸入氧气,通过提高动脉的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大脑血液供应,加强大脑皮层的功能。”楚金婷介绍,在高压氧治疗适应证中,确实有“疲劳综合征”这一项,对那些头痛、头晕、精神紧张、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失眠的学生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吸不吸氧,因人而异
“虽然吸高压氧会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但考生也不用盲目吸氧。”楚金婷说,患感冒或有鼻窦炎、急性中耳炎、心脏病、脏器出血、高血压及发高烧的人均不能吸氧。楚金婷同时提醒考生,去医院吸氧时须穿全棉衣物,另外,进高压氧舱一次需要一个多小时,考生应合理安排时间。“身体健康的考生在正常情况下并不缺氧,不需要特别到医院去补氧。”朱晓华说,让大脑放松的最好方式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给他们压力,特意去吸氧有时可能还会给考生增加心理压力。
而且,想要通过高压吸氧来追求某种特定的效果是不切实际的,例如想通过一次吸氧让考前的紧张情绪从此不再出现,或是记忆力一下子提高很多,都不太现实,毕竟考试主要还得靠考生自身的努力。而且,如需真正改善考生在应考时的脑力、心理、体力状态,还是要多做户外运动,增强自然吸氧,保证充分的睡眠,进行多方面的调节,这样才能有良好的脑力、体力及心理状态来应考。
心理弹性的定义
作为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弹性概念,在国内外至今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国内研究者除了译为“心理弹性”外,还有很多不同的译法,如“心理韧性”、“恢复力”、“复原力”和“压弹”等。本文暂采用“心理弹性”这种译法。国外研究者们对resilience的定义各有偏重,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如MastenA.S. (2001) 认为“心理弹性是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仍能产生适应较好或发展顺利等结果的一类现象”。
能力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Werner E. E. (1995)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
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 如APA Help Center (2002) 提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心理弹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
尽管各位研究者,对心理弹性从不同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总体来说,大多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都公认心理弹性的两个操作性定义要素:(1)个体遭遇逆境;(2)个体成功应对 (或适应良好) 。
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和危险因素
在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中,特别是在心理弹性的早期研究中,危险性因素(risk factor)和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是不得不提到的两个相关概念,它们贯穿于心理弹性的整个研究过程中。
危险性因素:危险性因素最早是从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引入的,指那些增加人们不期望的消极结果可能性的相关变量。危险性因素已经被研究者广泛接受和研究,特别是在对压力、逆境、挫折、创伤等危险情境下青少年的研究中更是备受关注。Kopp(1975)把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危险性因素分为两大类:遗传或基因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危险性因素包括气质与人格(例如神经质)、冲动性、低智商和低教育成绩、父母不佳教养方式、虐待孩子、父母之间的冲突、破裂的家庭、反社会性父母、人口多的大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同伴影响、学校与社区影响等等。
在对处于高危情境下儿童青少年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有一些个体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各种不良发展结果,相反,他们能够正常地适应甚至从压力、逆境中成长。于是研究者们开始对这些适应良好的个体进行研究,也就开始了关于保护性因素的研究。
保护性因素:保护性因素就是能减轻不利处境对儿童消极影响的因素 , 它与危险因素是相对的。这些保护性因素既可以是个体外部的因素 (如社会支持) , 也可以是个体本身的一些特点 (如自我效能感) 。Masten和 Coatsworth (1998) 25年研究的成果,注意到不同的心理弹性研究中,都提到了类似的保护性因素。这些保护性因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众多情形中 (如战争、和有严重精神疾病的父母一起生活、家庭暴力、贫困、自然灾害等)起作用。
相对于危险性因素来说,研究者对于保护性因素的定义还存在诸多争议。广义上来说,保护性因素是指那些能够帮助提升儿童青少年能力、能够促进良好适应的人格的、社会的以及体质的等方面的因素或资源,而这些因素或资源能够降低问题行为等不良适应出现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这些因素简单地与积极结果相联系,这和我们常说的主效应模型(main effect model)或直接效应(direct effect)一致。这种定义并没有强调个体必须经历危险或压力等,而保护性因素的更严格的定义要求必须有危险的经历:保护性因素缓冲危险性因素的作用。即认为保护性因素在高危情境下发挥作用,但在低危情境下并不起作用,它与压力、危险性因素发生交互作用影响适应的结果,调节压力和消极结果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压力缓冲效应(buffering effect)或间接效应(indirect effect) 。
我们可以将保护性因素总结起来,分为三类:个体方面的因素、家庭方面的因素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其中个体方面的因素包括自尊、内部控制源、积极的归因、良好的人格等。家庭方面的因素包括诸如家庭凝聚力、与至少一个家长的良好关系、家庭和睦等。在社会环境方面,保护性因素包括与重要其他成人的良好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安全的学校氛围、邻里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等。
心理弹性的模型
所谓弹性发展的机制,就是阐明在儿童的弹性发展中,保护性因素是通过哪些途径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Rutter1990年在对许多经验性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后提出了弹性发展的四种作用机制:(1)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包括改变个体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和避免或减少与危险因素的接触。先让儿童在危险性较低的环境下学习如何成功地应付这些危险因素,这样,当他(她)碰到更大的危险时就可以减少其不利影响了,实际上,这是一种补偿或抵消作用。(2)减少由于(长期的)危险因素而产生的消极连锁反应。例如,由于得到健在父亲或母亲的良好照顾或得到他人的良好照顾,儿童得以幸免于由于父亲或母亲一方的去世帶来的消极连锁影响。(3)保护性因素对儿童弹性发展的影响可以通过自尊和自我效能的提高来实现。研究发现,有两类经验可以提高儿童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它们是与他人建立安全与爱的和谐关系,和获得成功的解决问题的经验,这样,儿童就有信心解决不利的处境。(4)为个体获取资源或为个体完成生命中的重要转折期而创造机会。
1985年,Garmezy发展出三种理论模型,分别为:补偿模型 (the compensatory model)、预防模型 (the inoculation model) 和保护因素模型 (the protective factor model)。在补偿模型中,强调环境危险因子与保护性因子共同预测儿童的发展,其中危险因子起负向作用,保护性因子起正向作用,两类因子之间相互独立。在预防模型中,每个强度不是过大的危险因素,都被看作增强适应成功的一种潜能,这种情况发生在压力水平最佳状态下,压力是对个体的挑战但被克服后也可以增强的心理能力,它与能力之间是曲线相关的:在较低或中度水平的压力状态下,能力会增强;但在高度压力状态下,能力反而会下降。在保护因素模型中,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减少了消极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保护性因素起着调节器的作用。尽管保护性因素可能对行为后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它的作用在危险因素出现后会得到强化。这三种模型,描述了强调危险特征和保护性特征之间动力性关系的过程。该理论一经提出,得到广泛的认可,为多项研究所引用。
Richardson (2002) 的心理弹性模型描述的是一个人身体、心理、精神在某一个时间点上适应了外界环境时的暂时平衡状态,它受到来自个体内外的各种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的联合影响。在此模型中,危险生活事件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系统失调是否会发生。如果保护因素无力抵抗危险生活事件的冲击,那么就会产生系统失调。随着动态平衡的打破,在意识或无意识领域会出现一种机能重组,并导致如下情况中发生:(1)心理弹性重组,即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不仅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而且还在原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2)回归性重组,即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3)缺失性重组,即个体在达到新的平衡态时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一些动机、理想或信念;(4) 机能不良重组,即个体通过药物滥用、危险行为等来应对危险生活事件。
心理弹性研究展望
心理学领域出现的一些重要理論和研究取向为心理弹性领域研究提供了可能的方向和途径。
注重生态学原则
传统上心理弹性研究多是在心理社会水平上开展的,积累的实证资料大多也是从行为指标上获得的。然而人的存在首先是生物意义上的存在,人的心理与生物因素也是密不可分的,脱离生物因素而建立起来的心理弹性理论和机制模型是不全面的。因此,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注重生理 ——心理相互作用、个体——家庭 ——社会交互影响的系统发展观和生态发展观,注重生理环境的变量因素。
重视本土化研究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我国的心理弹性研究应该在我们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并且使之与西方的研究加以对照 ,把握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弹性特点。今后需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弹性理论和应用技术、科学可靠的评价工具、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等。
注重应用研究
把对于理论的探讨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切实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是心理学的重要使命之一。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自然会考虑,如何在学校教育中采取措施增进学生的心理弹性?在面对象地震、传染病等重大应急事件时,如何提高受害者的心理弹性?在心理辅导和家庭治疗过程中如何根据其个别差异来发掘其心理性?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重点需要加强那些方面支持可以使他们有更强的心理弹性,从而更好地解决现实的社会心理问题。
考生注意:大脑放松需睡眠 吸氧减压需对症
随着高考(论坛)和中考的临近,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许多学生出现考试综合征。如何对临近考试的学生进行调整,让许多家长头痛。
记者了解到,随着高考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预约到医院高压氧舱补充纯氧,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还有许多家长到药店购买制氧机,在家给孩子随时补充氧气。
对此,医生表示,吸氧虽有助于考生缓解压力,但也不能盲目吸氧。
考前吸氧很流行
“快考试了,去吸吸氧吧。”全面进入备战状态的高考学子开始紧张起来,一些家长也开始忙碌起来。带考生紧急“补氧”,成了一些家长的考前选择。“带孩子吸高压氧,希望能起到改善大脑疲劳状态、缓解考前压力的作用。”5月12日下午,一位家长表示,五一前,他就开始每周都让孩子抽出一个下午到医院吸高压氧,“感觉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孩子从高压氧舱里出来后,明显感觉头脑清醒”。
这位家长说,虽然吸高压氧的费用并不高,但比较花费时间,每次算上在路上的时间,一共需3个小时左右,在分秒必争的考前,显得十分奢侈。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科主任楚金婷介绍说,每年中高考前,都会有一批学生经常到医院来吸高压氧。
可能正因为如此,一些家长选择了购买制氧机。
记者昨天在二七广场附近的一家药店看到,几位家长正在选购便携式制氧器。一位女士说,儿子马上要参加高考,她打算将制氧器带到考场外,儿子进考场前吸点氧,有助于考试时的发挥。
吸氧的确能消除“疲劳”
“考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代谢旺盛,需要消耗较多的氧能。”郑州市儿童医院保健部副主任医师朱晓华说,考生每天有繁重的功课,导致用脑过度,再加上长期睡眠不足、运动量减少,会影响氧量的摄入。而大脑细胞的代谢是有氧代谢,只有在供氧充分的情况下,脑细胞的功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一旦缺氧,记忆力、理解力、反应力、计算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都会受到影响。“吸高压氧则是人体在高气压环境下吸入氧气,通过提高动脉的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大脑血液供应,加强大脑皮层的功能。”楚金婷介绍,在高压氧治疗适应证中,确实有“疲劳综合征”这一项,对那些头痛、头晕、精神紧张、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失眠的学生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吸不吸氧,因人而异
“虽然吸高压氧会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但考生也不用盲目吸氧。”楚金婷说,患感冒或有鼻窦炎、急性中耳炎、心脏病、脏器出血、高血压及发高烧的人均不能吸氧。楚金婷同时提醒考生,去医院吸氧时须穿全棉衣物,另外,进高压氧舱一次需要一个多小时,考生应合理安排时间。“身体健康的考生在正常情况下并不缺氧,不需要特别到医院去补氧。”朱晓华说,让大脑放松的最好方式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给他们压力,特意去吸氧有时可能还会给考生增加心理压力。
而且,想要通过高压吸氧来追求某种特定的效果是不切实际的,例如想通过一次吸氧让考前的紧张情绪从此不再出现,或是记忆力一下子提高很多,都不太现实,毕竟考试主要还得靠考生自身的努力。而且,如需真正改善考生在应考时的脑力、心理、体力状态,还是要多做户外运动,增强自然吸氧,保证充分的睡眠,进行多方面的调节,这样才能有良好的脑力、体力及心理状态来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