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金融是2013年最热门的话题。特别是眼下,中国金融业对新改革政策的期待空前高涨——市场期待着更多“利率市场化”和“资产证券化”的推进措施,而互联网技术的跃进,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互联网应用不仅成为金融行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更作为一柄利器推进了中国金融的市场化进程。
由于是新生事物,各界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争论很多,最典型的声音来自于两个方面,即互联网业和金融业。在互联网企业看来,互联网金融是其将网上虚拟流量客户转换为金融业务收入的手段,因为互联网时代精神只有互联网企业最能理解;在金融企业看来,互联网金融无外乎就是传统金融行业增加了互联网渠道,是金融企业如何通过网络、更好发挥专业化投资和增值化服务能力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这两种声音和倾向都有道理,却都不完整,更小看了互联网金融的巨大潜力,在中国尤其如此。如果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改变了很多传统业态的生存法则,那么在中国,其与金融市场化改革周期融合的结果,也将是深刻而复杂的。
本文试图在新经济周期中国金融业改革的大背景下,预测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未来发展中要经历的三个阶段,目的是对现有金融机构的战略调整提供参考;其理论依据的主要来源,是国外成熟的混业金融业态,以及互联网技术在其他行业中相对成熟的应用,如电商领域等。
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时间短,真正的市场化改革不过短短二三十年时间。由于国际贸易红利、人口红利和城市化红利等因素,中国经济的爆炸式增长历程,本质是“增量资产货币化”过程,是以土地、住宅、矿产等资产增值和新发行货币的动态平衡过程。在金融领域,以“中农工建交”为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政府不仅是最大的股东,也成为金融信用体系的最终担保人。
在政府信用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和广大居民的理财需求,一直存在金融服务不足的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互联网金融从诞生伊始,就具备相当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
余额宝和人人贷的快速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传统的公募货币基金和中小企业私募信托,稍作创新、辅以互联网渠道优势,马上就募集到了在传统实体渠道看来是“天量”的资金。可见,在互联网金融的初级阶段,诸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掌握了网络客户、流量和平台的渠道优势公司,将是最大的赢家。
究其根本,互联网企业资源优势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是由于中国金融的非市场化大背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尚处在攻坚阶段,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尚未形成,各类型的理财机构鳞次栉比,诸多财富管理产品良莠不齐,资产管理专业化品牌没有建立,普通投资者对风险的认识远不成熟。在A股市场屡战屡败、风险偏好降低的非专业投资者,只能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商业银行分支,购买低风险、低利率的理财产品,一旦网络能够提供收益率略高的其他选择,网站的低成本送达优势和品牌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金融服务必须要“寄生”在信用链条上——门户网站的信用在这一阶段,弥补了市场信用的不足,这种现象也发生在电商的竞争演变中。
例如,淘宝初期类似于“夜市摆地摊”的模式下,零售职能的网店服务信用等级再高,如果没有淘宝品牌、基础客户数量的支持,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电商初期缺乏具有公众信用的平台渠道,而随着网上购物基本功能的门槛降低,各大电商吸引客户的关键,就变为货架上的商品的差异化了。拥有自己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持续更新自己的货架,普通的电商零售加盟者是做不到的,于是就有了高端化品牌的“天猫”平台!
互联网金融进入第二阶段的代表事件,是“金融天猫”的出现,即专业的网络信用链条平台的出现——网络金融服务的品牌化。金融天猫绝不是简简单单地把诸如投顾咨询之类的金融服务产品化后,在现有“天猫”平台出售,而是金融业真正开始通过主动网络增信,践行互联网“分享、协作、普惠、选择自由和民主”的精神。
金融网络化的目的,就是金融中介形式更加简便,让金融服务的对象具有更自由的选择、享受更低廉的价格,最好能和金融服务的提供者直接勾兑。淘宝的成功就是把传统的、中心化的、集中式的购物商场,被更多的有各自特色的、分散的商家所替代——“大而标准”的服务,被“小而美且有特色”的服务所取代——互联网金融也会如此。
互联网金融也是金融,其深化阶段的发展离不开中国金融改革的大格局。李克强总理上任后,所指引的金融业改革路线图,就是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环境下、通过“存量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利率市场化。作为表征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泛资管产品的品牌化后,服务对象不仅包括资产管理个人客户,也包括投融资需求的广大企业:融资企业、理财顾问、基金经理、高净值个人等客户诉求,都被扁平化了;成千上万“小而美”的金融服务,“量体裁衣”般摆放在潜在客户面前。
中国市场借助互联网科技,金融中介职能“王者归来”,金融服务的供需双方能进行直接的沟通和讨价还价。监管机构也能从品牌化的经营者入手,要求其在整体上控制风险信贷比例敞口,进而实现利率期限结构合理化。当今那些坐拥众多实体店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也许一夜间就会优势变劣势;那些自以为掌握着投资秘诀的高姿态基金公司,也许会被草根操盘手逼入死胡同。不信,看看那些萧条的购物中心和专卖店,就知道厉害了。
未来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将更像品牌咖啡厅,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主流的、高净值客户能够在移动终端上完成绝大部分金融需求,极少数非要签字或者亲力亲为的金融需求,也会在一种惬意宽松的环境下完成。金融天猫逐渐成型后,银行家的货币掮客职能将消失,互联网渠道的话语权也会被淡化,这个阶段的互联网金融经营者业态,有些像城市SUV,既不是轿车也不是越野车,而是实用的功能结合体。
当下的中国很多金融服务提供者,如私募基金经理、理财咨询顾问、企业融资专家将以加盟合伙人的形式出现,金融天猫的货架上摆放的是一个个有创新能力的金融解决方案,合伙人收入水平是由投资者决定的。最大的挑战来自于风险控制,即对这些加盟合伙人的审查和跟踪。可想而知,金融天猫后台服务部门,将蜕变为大数据化的专业金融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非传统金融中介——金融天猫的出现,不仅会对现有的金融企业构成实质的威胁,也会压缩现有网络渠道的利润空间。这也符合金融作为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渠道利润会随着“市场饱和程度的提高、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而逐步变薄;取而代之的利润主要来源,必然是金融服务的差异化创新能力。总之,在存量资产证券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将为金融产品的多样化添砖加瓦,现在理财市场主流的商业银行“大而标准”的服务货架,将被互联网金融“小而美且有特色”的服务所取代。
2013年9月24日,美国SEC(证券交易委员会)的JOBS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的Title II 条例正式生效,意味着美国的私人企业可以各种形式公开融资需求,向认证过的投资人筹集资金,即所谓的“大范围募资”(general solicitation)。
业界普遍认为,这种颠覆现有“企业公众融资市场被投资银行垄断”的新监管政策,将给互联网公募融资平台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但是在笔者看来,正是这种互联网技术革命带来的低门槛竞争,引领未来监管系统的互联网模式,其不可避免的成本负担,最终将把新兴的各种“金融天猫”投融资平台,整合成少数几个金融寡头。换言之,经过互联网的洗礼,金融市场将比没有互联网技术的时代,更加集中、垄断。
经过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第二阶段,用户的需求将被互联网精准的客户定位所充分挖掘,整个金融行业也进入到“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品牌竞争阶段。要知道,金融本身也是一种虚拟化的信用链条服务,这和互联网在形式上是一致的。金融的“O2O”比起诸如物流、零售行业,信用数据模型的整合要更加流畅和方便。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扩张、保险集团的业务多元化、证券公司的批发业务逆袭,中国金融市场将被剩下的少数几个“全牌照、同一品牌、跨国经营、金融混业”的集团所垄断,其余的金融企业只能在其有优势的细分市场生存。参照先行发展的欧美,其经济总量与金融寡头数量的相对关系,即便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印记的混业集团数量最终将不会超过15家。
现有的金融市场参与者,要想成为笑到最后的15家金融混业集团之一,没有互联网精神中“对人的尊重”是不可想象的,毕竟彼时客户的需求已经大大升级了——很多商业银行口头喊了多年的“社区银行”,被互联网技术带到了现实,大的品牌金融社区实现了更高意义、虚拟化的、更人性化的“社交金融”。
在中国,这个过程长则需要二三十年,短则有个五年到八年也许就能够看到——在互联网金融的第三阶段,金融天猫们很难再以一个所谓创新的业态领域存在,其技术和精神已融入到金融行业发展的主流之中,金融服务的供需双方都依赖社区的规模效应,还有其管理者在监管机构的增信与背书。
寡头垄断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减小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金融天猫的差异化产品竞争会压缩通常意义的服务利润,以至于最后不排斥在同一金融品牌下和谐共生。更为重要的是,金融监管对大小机构一视同仁,应对监管的成本负担,使得一家一户的小金融作坊难以在薄利时代下独善其身,更大更紧密的合伙制企业应运而生——现代企业的分工协作机理,无外乎是在新技术下再次发挥作用。
因此,很难讲是传统金融企业互联网化,形成了最终的金融寡头,还是金融天猫的兼并重组,诞生了崭新的金融垄断品牌。当然,互联网的文化基因注入,使得金融寡头的垄断地位变得不稳固了,大品牌的兴起和没落也许就在一刹那间。“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混业经营竞争,给了“专注于细分市场”的第二梯队竞争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面对喷薄而来的互联网金融大潮,中国现有的银行、券商决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这场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混业革命是躲不掉的。那些志存高远拿到最后15张跨国混业竞争“入场券”的银行和券商,也许应抱着感恩的心态,正是互联网给了它们赶超传统领军者的超车弯道!那么,什么样的互联网金融战略,才是这些银行和券商的正确选择呢?
笔者建议不妨换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即从那些互联网企业的角度,来看待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格局。
正如上文所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那些手握网络话语权和客户流量的互联网企业并不需盲动,反而可以分到最大的蛋糕。例如,在余额宝中,淘宝拿到了产品利润的绝对大头。
随着市场逐渐饱和、规则逐渐清晰、利润率下降、监管机构介入,使得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被淡化,那些繁冗的监管要求一定会让网络奇才们一筹莫展。于是,金融天猫“线下化”,需要专业投资能力和产品特色的传统金融合作伙伴,以图继续在中后期发力,占领金融蓝海版图。
可见,传统银行、券商赖以生存的专业投资能力,才是互联网金融的硬道理;在一定阶段,利用其对金融行业本身的理解优势,参股,甚至控股某个金融天猫,也许是一个双赢的最佳选择,因为自行开发很难走通——以国内现有的大中型商业银行为例,尽管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组织,但如果内生性地开发适合互联网时代客户导向的金融平台,显然在第二阶段无法与那些“纯正血缘”的天猫们竞争。
这种暂时把互联网金融部门隔离于传统银行、券商体系的做法,也符合儒家商业的文化特征。毕竟,互联网金融更多遵循的,是零碎的金融产品和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其企业文化与官僚化的总行机构必然会有巨大冲突。只有当互联网金融成为客户的一种生活习惯,互联网部门对传统机构的客户资源进行了大量分流,银行再将两个组织进行合并,才能顺利完成O2O整合。这就像过去几年间,证券公司网上下单只有成为大部分客户的选择时,实体营业部再推进“非现场客户”的改革,才能迎刃而解。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银行和券商一旦在体外建立了互联网金融营运实体,对已有客户的分流,必然在组织内带来巨大的阻力,这将是传统金融组织能否“蜕变成蝶”的关键。如果我们研究苏宁云商的互联网转型,其壮士断腕般地放弃以往创造辉煌的实体门店,所面临的巨大内部压力,局外人是无法想象的。
苏宁的阵痛感,不久即会轮到中国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来体验。这些传统金融部门的既得利益格局更加顽固、更加复杂,分支机构和一线员工数量,远比家用电器专卖店多得多,企业行为网络化的成长疼痛当然会更大。到时候,也许目前仰仗零售店面规模的商业银行大佬们,真的要后悔当初快速低成本扩张了。
对于靠投资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吃饭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蛙跳式发展的难度会更大。好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证券公司终于有机会服务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企业客户,有望真正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企业与投资银行(Corporate & Investment Bank),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围绕股票二级市场的股票经纪公司。可以想见,混业经营的前景使得更多的券商会被大金融集团所收购,其余小部分券商则会转型为业务局限在某一个细分领域的批发业务银行,这个趋势与互联网无关。
作者为西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由于是新生事物,各界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争论很多,最典型的声音来自于两个方面,即互联网业和金融业。在互联网企业看来,互联网金融是其将网上虚拟流量客户转换为金融业务收入的手段,因为互联网时代精神只有互联网企业最能理解;在金融企业看来,互联网金融无外乎就是传统金融行业增加了互联网渠道,是金融企业如何通过网络、更好发挥专业化投资和增值化服务能力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这两种声音和倾向都有道理,却都不完整,更小看了互联网金融的巨大潜力,在中国尤其如此。如果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改变了很多传统业态的生存法则,那么在中国,其与金融市场化改革周期融合的结果,也将是深刻而复杂的。
本文试图在新经济周期中国金融业改革的大背景下,预测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未来发展中要经历的三个阶段,目的是对现有金融机构的战略调整提供参考;其理论依据的主要来源,是国外成熟的混业金融业态,以及互联网技术在其他行业中相对成熟的应用,如电商领域等。
第一阶段:渠道为王
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时间短,真正的市场化改革不过短短二三十年时间。由于国际贸易红利、人口红利和城市化红利等因素,中国经济的爆炸式增长历程,本质是“增量资产货币化”过程,是以土地、住宅、矿产等资产增值和新发行货币的动态平衡过程。在金融领域,以“中农工建交”为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政府不仅是最大的股东,也成为金融信用体系的最终担保人。
在政府信用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和广大居民的理财需求,一直存在金融服务不足的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互联网金融从诞生伊始,就具备相当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
余额宝和人人贷的快速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传统的公募货币基金和中小企业私募信托,稍作创新、辅以互联网渠道优势,马上就募集到了在传统实体渠道看来是“天量”的资金。可见,在互联网金融的初级阶段,诸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掌握了网络客户、流量和平台的渠道优势公司,将是最大的赢家。
究其根本,互联网企业资源优势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是由于中国金融的非市场化大背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尚处在攻坚阶段,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尚未形成,各类型的理财机构鳞次栉比,诸多财富管理产品良莠不齐,资产管理专业化品牌没有建立,普通投资者对风险的认识远不成熟。在A股市场屡战屡败、风险偏好降低的非专业投资者,只能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商业银行分支,购买低风险、低利率的理财产品,一旦网络能够提供收益率略高的其他选择,网站的低成本送达优势和品牌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金融服务必须要“寄生”在信用链条上——门户网站的信用在这一阶段,弥补了市场信用的不足,这种现象也发生在电商的竞争演变中。
例如,淘宝初期类似于“夜市摆地摊”的模式下,零售职能的网店服务信用等级再高,如果没有淘宝品牌、基础客户数量的支持,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电商初期缺乏具有公众信用的平台渠道,而随着网上购物基本功能的门槛降低,各大电商吸引客户的关键,就变为货架上的商品的差异化了。拥有自己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持续更新自己的货架,普通的电商零售加盟者是做不到的,于是就有了高端化品牌的“天猫”平台!
第二阶段:产品为王
互联网金融进入第二阶段的代表事件,是“金融天猫”的出现,即专业的网络信用链条平台的出现——网络金融服务的品牌化。金融天猫绝不是简简单单地把诸如投顾咨询之类的金融服务产品化后,在现有“天猫”平台出售,而是金融业真正开始通过主动网络增信,践行互联网“分享、协作、普惠、选择自由和民主”的精神。
金融网络化的目的,就是金融中介形式更加简便,让金融服务的对象具有更自由的选择、享受更低廉的价格,最好能和金融服务的提供者直接勾兑。淘宝的成功就是把传统的、中心化的、集中式的购物商场,被更多的有各自特色的、分散的商家所替代——“大而标准”的服务,被“小而美且有特色”的服务所取代——互联网金融也会如此。
互联网金融也是金融,其深化阶段的发展离不开中国金融改革的大格局。李克强总理上任后,所指引的金融业改革路线图,就是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环境下、通过“存量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利率市场化。作为表征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泛资管产品的品牌化后,服务对象不仅包括资产管理个人客户,也包括投融资需求的广大企业:融资企业、理财顾问、基金经理、高净值个人等客户诉求,都被扁平化了;成千上万“小而美”的金融服务,“量体裁衣”般摆放在潜在客户面前。
中国市场借助互联网科技,金融中介职能“王者归来”,金融服务的供需双方能进行直接的沟通和讨价还价。监管机构也能从品牌化的经营者入手,要求其在整体上控制风险信贷比例敞口,进而实现利率期限结构合理化。当今那些坐拥众多实体店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也许一夜间就会优势变劣势;那些自以为掌握着投资秘诀的高姿态基金公司,也许会被草根操盘手逼入死胡同。不信,看看那些萧条的购物中心和专卖店,就知道厉害了。
未来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将更像品牌咖啡厅,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主流的、高净值客户能够在移动终端上完成绝大部分金融需求,极少数非要签字或者亲力亲为的金融需求,也会在一种惬意宽松的环境下完成。金融天猫逐渐成型后,银行家的货币掮客职能将消失,互联网渠道的话语权也会被淡化,这个阶段的互联网金融经营者业态,有些像城市SUV,既不是轿车也不是越野车,而是实用的功能结合体。
当下的中国很多金融服务提供者,如私募基金经理、理财咨询顾问、企业融资专家将以加盟合伙人的形式出现,金融天猫的货架上摆放的是一个个有创新能力的金融解决方案,合伙人收入水平是由投资者决定的。最大的挑战来自于风险控制,即对这些加盟合伙人的审查和跟踪。可想而知,金融天猫后台服务部门,将蜕变为大数据化的专业金融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非传统金融中介——金融天猫的出现,不仅会对现有的金融企业构成实质的威胁,也会压缩现有网络渠道的利润空间。这也符合金融作为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渠道利润会随着“市场饱和程度的提高、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而逐步变薄;取而代之的利润主要来源,必然是金融服务的差异化创新能力。总之,在存量资产证券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将为金融产品的多样化添砖加瓦,现在理财市场主流的商业银行“大而标准”的服务货架,将被互联网金融“小而美且有特色”的服务所取代。
第三阶段:寡头垄断
2013年9月24日,美国SEC(证券交易委员会)的JOBS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的Title II 条例正式生效,意味着美国的私人企业可以各种形式公开融资需求,向认证过的投资人筹集资金,即所谓的“大范围募资”(general solicitation)。
业界普遍认为,这种颠覆现有“企业公众融资市场被投资银行垄断”的新监管政策,将给互联网公募融资平台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但是在笔者看来,正是这种互联网技术革命带来的低门槛竞争,引领未来监管系统的互联网模式,其不可避免的成本负担,最终将把新兴的各种“金融天猫”投融资平台,整合成少数几个金融寡头。换言之,经过互联网的洗礼,金融市场将比没有互联网技术的时代,更加集中、垄断。
经过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第二阶段,用户的需求将被互联网精准的客户定位所充分挖掘,整个金融行业也进入到“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品牌竞争阶段。要知道,金融本身也是一种虚拟化的信用链条服务,这和互联网在形式上是一致的。金融的“O2O”比起诸如物流、零售行业,信用数据模型的整合要更加流畅和方便。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扩张、保险集团的业务多元化、证券公司的批发业务逆袭,中国金融市场将被剩下的少数几个“全牌照、同一品牌、跨国经营、金融混业”的集团所垄断,其余的金融企业只能在其有优势的细分市场生存。参照先行发展的欧美,其经济总量与金融寡头数量的相对关系,即便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印记的混业集团数量最终将不会超过15家。
现有的金融市场参与者,要想成为笑到最后的15家金融混业集团之一,没有互联网精神中“对人的尊重”是不可想象的,毕竟彼时客户的需求已经大大升级了——很多商业银行口头喊了多年的“社区银行”,被互联网技术带到了现实,大的品牌金融社区实现了更高意义、虚拟化的、更人性化的“社交金融”。
在中国,这个过程长则需要二三十年,短则有个五年到八年也许就能够看到——在互联网金融的第三阶段,金融天猫们很难再以一个所谓创新的业态领域存在,其技术和精神已融入到金融行业发展的主流之中,金融服务的供需双方都依赖社区的规模效应,还有其管理者在监管机构的增信与背书。
寡头垄断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减小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金融天猫的差异化产品竞争会压缩通常意义的服务利润,以至于最后不排斥在同一金融品牌下和谐共生。更为重要的是,金融监管对大小机构一视同仁,应对监管的成本负担,使得一家一户的小金融作坊难以在薄利时代下独善其身,更大更紧密的合伙制企业应运而生——现代企业的分工协作机理,无外乎是在新技术下再次发挥作用。
因此,很难讲是传统金融企业互联网化,形成了最终的金融寡头,还是金融天猫的兼并重组,诞生了崭新的金融垄断品牌。当然,互联网的文化基因注入,使得金融寡头的垄断地位变得不稳固了,大品牌的兴起和没落也许就在一刹那间。“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混业经营竞争,给了“专注于细分市场”的第二梯队竞争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银行券商的互联网金融战略
面对喷薄而来的互联网金融大潮,中国现有的银行、券商决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这场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混业革命是躲不掉的。那些志存高远拿到最后15张跨国混业竞争“入场券”的银行和券商,也许应抱着感恩的心态,正是互联网给了它们赶超传统领军者的超车弯道!那么,什么样的互联网金融战略,才是这些银行和券商的正确选择呢?
笔者建议不妨换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即从那些互联网企业的角度,来看待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格局。
正如上文所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那些手握网络话语权和客户流量的互联网企业并不需盲动,反而可以分到最大的蛋糕。例如,在余额宝中,淘宝拿到了产品利润的绝对大头。
随着市场逐渐饱和、规则逐渐清晰、利润率下降、监管机构介入,使得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被淡化,那些繁冗的监管要求一定会让网络奇才们一筹莫展。于是,金融天猫“线下化”,需要专业投资能力和产品特色的传统金融合作伙伴,以图继续在中后期发力,占领金融蓝海版图。
可见,传统银行、券商赖以生存的专业投资能力,才是互联网金融的硬道理;在一定阶段,利用其对金融行业本身的理解优势,参股,甚至控股某个金融天猫,也许是一个双赢的最佳选择,因为自行开发很难走通——以国内现有的大中型商业银行为例,尽管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组织,但如果内生性地开发适合互联网时代客户导向的金融平台,显然在第二阶段无法与那些“纯正血缘”的天猫们竞争。
这种暂时把互联网金融部门隔离于传统银行、券商体系的做法,也符合儒家商业的文化特征。毕竟,互联网金融更多遵循的,是零碎的金融产品和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其企业文化与官僚化的总行机构必然会有巨大冲突。只有当互联网金融成为客户的一种生活习惯,互联网部门对传统机构的客户资源进行了大量分流,银行再将两个组织进行合并,才能顺利完成O2O整合。这就像过去几年间,证券公司网上下单只有成为大部分客户的选择时,实体营业部再推进“非现场客户”的改革,才能迎刃而解。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银行和券商一旦在体外建立了互联网金融营运实体,对已有客户的分流,必然在组织内带来巨大的阻力,这将是传统金融组织能否“蜕变成蝶”的关键。如果我们研究苏宁云商的互联网转型,其壮士断腕般地放弃以往创造辉煌的实体门店,所面临的巨大内部压力,局外人是无法想象的。
苏宁的阵痛感,不久即会轮到中国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来体验。这些传统金融部门的既得利益格局更加顽固、更加复杂,分支机构和一线员工数量,远比家用电器专卖店多得多,企业行为网络化的成长疼痛当然会更大。到时候,也许目前仰仗零售店面规模的商业银行大佬们,真的要后悔当初快速低成本扩张了。
对于靠投资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吃饭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蛙跳式发展的难度会更大。好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证券公司终于有机会服务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企业客户,有望真正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企业与投资银行(Corporate & Investment Bank),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围绕股票二级市场的股票经纪公司。可以想见,混业经营的前景使得更多的券商会被大金融集团所收购,其余小部分券商则会转型为业务局限在某一个细分领域的批发业务银行,这个趋势与互联网无关。
作者为西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