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分析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是自我认知不足、社会环境影响、价值观念多元、共同体观念欠缺,提出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练好“内德”,提升自我认知的能力;用好“外德”,增强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传好“公德”,持续优化德育的环境。
【关键词】立德树人 大学生 公共精神 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9-0033-02
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意在实现大学生个体人格、社会品格、价值归依、精神境界等方面的社会化和意义化,从而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有意义和价值的个体。因此,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在内在要求和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本文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分析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明确其要求,探讨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
关于公共精神的内涵,学界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有学者认为,公共精神是“指生发于公共生活领域,在正确认识公民权利和公民利益的基础上,以追求公共善、公共理性和公共价值为目标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方式”。也有学者认为,公共精神是“指以利他的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包括独立的公共理性认知、公共利益意识、公共责任担当等方面”。结合公共精神的基本旨向,我们可以从国家、社会和个体三个层面对其进行阐述。在国家层面,公共精神即是文明、和谐。文明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象征;和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事关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繁荣昌盛,起到合作共赢、互促互补和共同发展的作用。就社会层面而言,公共精神即是指公正、法治。人们在美好生活中追求公共社会正义的同时,更需要法治来维护公共社会的安全稳定。从个人层面来看,公共精神意味着个体的诚信、友善,它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更是公民在社会立足的根本。总而言之,公共精神涉及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各个方面公共生活领域,既事关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关系到个体生命意义和生活秩序。
根据以上分析,大学生公共精神指的是具有独立的人格精神、健康的心理特征、较高的社会公德、健全的人文道德修养与严谨的法治意识。大学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是全社会培育公共精神的重要群体。因此,公共精神是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觉醒,也是大学生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
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具备公共精神,比如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公德意识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乐于助人等,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公共精神缺失的问题,如社会公德意识不强、主体理性不足。究其根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自我认知不足。大学生心理正处在成长阶段,自我认知尚未完全建立,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还未能看透彻。正确的自我认知是人们心理成熟的体现,它会正确处理好自我和社会、自我和公共之间的关系,它就像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推动着公共生活的文明和谐运转。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身心发育和思想价值观念正处拔节孕穗期,自我认知出现偏差,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自我意识表现强烈。而对他人和社会过于苛责,过于挑剔,缺少尊重,欠缺责任心,不能与他人和谐共处,从而导致实际生活中共意无法形成,公共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淡化。
(二)社会环境影响。当今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侵蚀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造成大学生社会交往和消费观念的异化。例如,网络虚拟空间中各种非理性内容带来的情绪交锋,极大地影响和煽动了大学生群体的非理性情绪;网络内容的宽广性、复杂性、多元性、便捷性,吸引着大学生群体的“注意力”,导致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而荒废学业;网络空间中散布和传播各种黄、赌、毒等非法信息,也可能致使学生丧失法律理性;等等。网络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学生的主体性异化,理性素养降低,公共道德滑坡,公共精神缺失,已成为当今高校学生群体中较为典型的问题。
(三)价值观念多元。随着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多样,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点在不断地交流、碰撞。特别是网络新媒体时代,多元多样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之间的融合,碰撞更趋激烈,极大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重私利轻公义、重实用轻理性、重个体轻集体等,已成为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的最主要阻碍。在多元文化冲击下,高校学生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和有失道德传统的现象有所抬头,出现了“课桌文化”“厕所文化”“游戏文化”“消费文化”等现象。
(四)共同体观念欠缺。高校承擔着先进文化传播的功能,在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公德精神、志愿服务意识、社会公共道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教育工程中,高校组织的公共服务活动往往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不少学生只是走过场,忽略了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初衷。各种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往往为功利主义思想所左右,很多学生只是为了“丰富自己的阅历,为今后就业做准备”。可见,当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价值观念取向与评判标准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社会共同体、公共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呈弱化趋向。
三、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
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关键在于“德”。针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现状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是根本,抵御环境侵蚀是关键,优化德育环境是基石,树立和践行公共服务精神是核心。
(一)练好“内德”,提升自我认知的能力。要使大学生真正具备一定的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必须找准其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强化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应加强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首先,加强道德修养,不断强化道德理论学习,提高道德理论水平,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道德自觉和自律;其次,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践行道德自律,提倡互助精神与志愿精神,推进个体道德向社会公德延伸与发展,强化社会共同体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再次,学会慎独与反省,“每日三省吾身”,学会经常性反思、反省,反思自身在践行个体道德和社会公德方面存在的不足,做到努力改善,将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较高社会公德的大学生。 (二)用好“外德”,增强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已深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的行为及思维都带来直接的影响和改变。互联网时代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需要共建安全文明绿色的网络环境。首先,网管部门要切实强化网络监管,大力查处非法网站和违规网络信息,对不良网络言论要敢于发声亮剑;其次,加强大学生网络公德引导,培养大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及抵抗非法诱惑能力,大力引导大学生善于运用公共理性,从公共精神建设的角度来看待网络现象,分析网络行为,评价网络言论,以扩大网络公德和理性,并以此展现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引领社会风向;再次,积极培养大学生笃思明辨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拓宽视野,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充实大学的课余生活,树立正确的“三观”,争做一个健康向上、积极有为的社会主义好青年。
(三)传好“公德”,持续优化德育的环境。良好的公共道德环境具有熏陶人、感染人和教化人的积极作用,也必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因此必须优化高校公共精神的环境。首先,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渊博学识、正确价值观与丰富的精神素养引导和带动学生,做学生的领航人,用实际行动去感化学生,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其次,进一步加大校园环境的德育文化建设力度,开展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活动,在学校校园、楼道、廊亭、宿舍等处积极营造良好的德育文化氛围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从而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道德自信,激发参与和投身公共道德建设活动的热情,促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德育,提升公共道德修养;再次,充分利用校园的舆论宣传阵地网络新媒体平台,传播和弘扬道德先进模范和先进事迹,斥责和暴露不讲公德的各种行径,营造良好的校园公共精神环境。
此外,公共服务或志愿服务是公共精神在社会中的具体的实现方式和表现形式。在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和践行中,要加强社会实践锻炼,强化大学生公共精神具体践行行为的培养与落实;要充分发挥高校“第二课堂”的作用,积极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社区、边远山区等基层一线,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坚持与德育、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实践中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在锻炼中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促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程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8-07-15(05).
[2]张晓,叶先进.自媒体时代公共精神的失落与重建[J].人民论坛,2019(5).
[3]邱成梅.基于公共精神培养的“公共组织学”课程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9(1).
[4]戴晓琳,高明,眭国荣.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推进路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等本科教学改革工程B类项目“广西理工科院校专业思政‘三维一体’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2019JGA400);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計划(桂教工委宣〔2019〕7号)
【作者简介】梁 杰(1990— ),男,汉族,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辅导员;金 飞(1978— ),男,汉族,湖北天门人,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编 卢 雯)
【关键词】立德树人 大学生 公共精神 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9-0033-02
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意在实现大学生个体人格、社会品格、价值归依、精神境界等方面的社会化和意义化,从而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有意义和价值的个体。因此,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在内在要求和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本文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分析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明确其要求,探讨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
关于公共精神的内涵,学界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有学者认为,公共精神是“指生发于公共生活领域,在正确认识公民权利和公民利益的基础上,以追求公共善、公共理性和公共价值为目标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方式”。也有学者认为,公共精神是“指以利他的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包括独立的公共理性认知、公共利益意识、公共责任担当等方面”。结合公共精神的基本旨向,我们可以从国家、社会和个体三个层面对其进行阐述。在国家层面,公共精神即是文明、和谐。文明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象征;和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事关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繁荣昌盛,起到合作共赢、互促互补和共同发展的作用。就社会层面而言,公共精神即是指公正、法治。人们在美好生活中追求公共社会正义的同时,更需要法治来维护公共社会的安全稳定。从个人层面来看,公共精神意味着个体的诚信、友善,它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更是公民在社会立足的根本。总而言之,公共精神涉及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各个方面公共生活领域,既事关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关系到个体生命意义和生活秩序。
根据以上分析,大学生公共精神指的是具有独立的人格精神、健康的心理特征、较高的社会公德、健全的人文道德修养与严谨的法治意识。大学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是全社会培育公共精神的重要群体。因此,公共精神是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觉醒,也是大学生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
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具备公共精神,比如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公德意识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乐于助人等,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公共精神缺失的问题,如社会公德意识不强、主体理性不足。究其根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自我认知不足。大学生心理正处在成长阶段,自我认知尚未完全建立,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还未能看透彻。正确的自我认知是人们心理成熟的体现,它会正确处理好自我和社会、自我和公共之间的关系,它就像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推动着公共生活的文明和谐运转。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身心发育和思想价值观念正处拔节孕穗期,自我认知出现偏差,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自我意识表现强烈。而对他人和社会过于苛责,过于挑剔,缺少尊重,欠缺责任心,不能与他人和谐共处,从而导致实际生活中共意无法形成,公共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淡化。
(二)社会环境影响。当今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侵蚀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造成大学生社会交往和消费观念的异化。例如,网络虚拟空间中各种非理性内容带来的情绪交锋,极大地影响和煽动了大学生群体的非理性情绪;网络内容的宽广性、复杂性、多元性、便捷性,吸引着大学生群体的“注意力”,导致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而荒废学业;网络空间中散布和传播各种黄、赌、毒等非法信息,也可能致使学生丧失法律理性;等等。网络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学生的主体性异化,理性素养降低,公共道德滑坡,公共精神缺失,已成为当今高校学生群体中较为典型的问题。
(三)价值观念多元。随着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多样,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点在不断地交流、碰撞。特别是网络新媒体时代,多元多样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之间的融合,碰撞更趋激烈,极大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重私利轻公义、重实用轻理性、重个体轻集体等,已成为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的最主要阻碍。在多元文化冲击下,高校学生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和有失道德传统的现象有所抬头,出现了“课桌文化”“厕所文化”“游戏文化”“消费文化”等现象。
(四)共同体观念欠缺。高校承擔着先进文化传播的功能,在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公德精神、志愿服务意识、社会公共道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教育工程中,高校组织的公共服务活动往往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不少学生只是走过场,忽略了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初衷。各种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往往为功利主义思想所左右,很多学生只是为了“丰富自己的阅历,为今后就业做准备”。可见,当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价值观念取向与评判标准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社会共同体、公共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呈弱化趋向。
三、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
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关键在于“德”。针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现状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是根本,抵御环境侵蚀是关键,优化德育环境是基石,树立和践行公共服务精神是核心。
(一)练好“内德”,提升自我认知的能力。要使大学生真正具备一定的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必须找准其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强化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应加强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首先,加强道德修养,不断强化道德理论学习,提高道德理论水平,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道德自觉和自律;其次,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践行道德自律,提倡互助精神与志愿精神,推进个体道德向社会公德延伸与发展,强化社会共同体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再次,学会慎独与反省,“每日三省吾身”,学会经常性反思、反省,反思自身在践行个体道德和社会公德方面存在的不足,做到努力改善,将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较高社会公德的大学生。 (二)用好“外德”,增强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已深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的行为及思维都带来直接的影响和改变。互联网时代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需要共建安全文明绿色的网络环境。首先,网管部门要切实强化网络监管,大力查处非法网站和违规网络信息,对不良网络言论要敢于发声亮剑;其次,加强大学生网络公德引导,培养大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及抵抗非法诱惑能力,大力引导大学生善于运用公共理性,从公共精神建设的角度来看待网络现象,分析网络行为,评价网络言论,以扩大网络公德和理性,并以此展现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引领社会风向;再次,积极培养大学生笃思明辨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拓宽视野,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充实大学的课余生活,树立正确的“三观”,争做一个健康向上、积极有为的社会主义好青年。
(三)传好“公德”,持续优化德育的环境。良好的公共道德环境具有熏陶人、感染人和教化人的积极作用,也必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因此必须优化高校公共精神的环境。首先,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渊博学识、正确价值观与丰富的精神素养引导和带动学生,做学生的领航人,用实际行动去感化学生,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其次,进一步加大校园环境的德育文化建设力度,开展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活动,在学校校园、楼道、廊亭、宿舍等处积极营造良好的德育文化氛围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从而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道德自信,激发参与和投身公共道德建设活动的热情,促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德育,提升公共道德修养;再次,充分利用校园的舆论宣传阵地网络新媒体平台,传播和弘扬道德先进模范和先进事迹,斥责和暴露不讲公德的各种行径,营造良好的校园公共精神环境。
此外,公共服务或志愿服务是公共精神在社会中的具体的实现方式和表现形式。在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和践行中,要加强社会实践锻炼,强化大学生公共精神具体践行行为的培养与落实;要充分发挥高校“第二课堂”的作用,积极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社区、边远山区等基层一线,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坚持与德育、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实践中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在锻炼中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促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程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8-07-15(05).
[2]张晓,叶先进.自媒体时代公共精神的失落与重建[J].人民论坛,2019(5).
[3]邱成梅.基于公共精神培养的“公共组织学”课程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9(1).
[4]戴晓琳,高明,眭国荣.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推进路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等本科教学改革工程B类项目“广西理工科院校专业思政‘三维一体’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2019JGA400);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計划(桂教工委宣〔2019〕7号)
【作者简介】梁 杰(1990— ),男,汉族,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辅导员;金 飞(1978— ),男,汉族,湖北天门人,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