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就笔者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略加阐释,就教与方家:
(一)删减法。这是对某个问题提出推想,选择最佳的一种加以肯定的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例如教《藤野先生》:“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要求学生想一想,把“花下”,“成群结队”删掉行吗?为什么?回答是否定的。这是因为:1.用“花下”就把“清国留学生”和前面的景物描写联结起来,且起了反衬作用,樱花的美,反衬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更能表达作者的厌恶之情;2.“成群结队”以显“清国留学生”速成班之多。
(二)增加法。这是对某个问题提出另一种推想,指导学生分析、鉴赏,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使智力得到锻炼和强化。如教《我的老师》“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问学生,如果在两个“笑”字前,分别加上“哈哈地”、“忍不住”修饰语好不好?学生议定,增加后前者所表现的师生情谊没有了,后者显得蔡老师的笑是由大伙的笑引起的,跟她的假愠真爱不同了。
(三)改动法。这是将原文加以改动的一种方法,以激起学生思想的波澜,加强对问题全面、深刻的理解,促进思维的条理性。如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文中依次介绍了花呈红色的六种原因,即物质基础、反射作用、生理需要、进化过程、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可将其次序打乱、按进化过程、生理需要、自然选择、物质基础、反射作用、人工选择的次序排列,问大家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事物的内部—物质基础。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花朵呈现红色应先写内部原因,再写外在原因,这才合乎事物发展的逻辑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才能有条理的对事物加以说明。
(四)设疑法。这是在教材表面无疑问而从字里行间把问题找出来的一种方法。由于出乎学生意外而感到吃惊,又没有答案的局限性,从而产生求答欲。于是调动了学生多侧面思考的积极性,引疑而问,思维就更加主动和敏锐。如教《挥手之间》,先教一、二节,跳过第三节教第四节,回过头来教第三节,这种教序的颠倒显然使学生产生疑问“这是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思考,既然第一、二、四节,已经点明了送别时间、地点、又渲染了送别气氛,为什么要写第三节呢?这样学生由无疑而有疑,由不确定疑想到确定性问题。
(五)辨析法。就是把若干问题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分析、辨别,找出异同,这种思考的方法有助于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例如《故乡》开头:“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是以低沉暗淡的景物渲染,来映衬“我”的悲凉心情。景与情是谐调的,目的是说明旧中国农村的破败。然而,文章中又有“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的景物描写,此处景与情是否谐调?与主题有无矛盾?像这样一些问题,就很有必要提出来让学生思考和辨析。
(六)隅反法。这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一种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文章体裁和写作方法大体相近的课文联系起来学习,让学生引申类比,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笔者教《藤野先生》时,着重讲述藤野先生将鲁迅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的情形,特别是“亲自翻出图来”、“指着血管”、“和蔼的说”等系列动作,分析这些细节怎样描写并集中表现藤野先生认真负责、要求严格的治学精神,及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德。学生掌握了规律性后,学《孔乙己》《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就能找出哪些文笔是细节描写,以及这些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七)辨误法。把对同一问题的多种答案放在一起让学生分析。这多种答案中,有若干表述不同但都是正确的,有若干表述不同但其中有些是错误的。通过让学生分析判别,可以培养其思维的缜密性。例如教《老山界》时,可设计这么一个问题让学生探索:《老山界》在写夜景的一段中说,“除了冻醒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之外,就是寂静”;既是“寂静”,怎么又有那么复杂的声响?答案:1.这是作者的想象和夸张;2.这是红军战士的幻觉;3.红军战士过着长期的征战生活,各种各样的声音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夜深人静时就觉得有那么复杂的声响;4.这是红军战士渴求战斗,急于上前线杀敌而产生的一种错觉;5.正是由于四周环境静极了,才能把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声响都听到了,也正是由于这些声响又把山间的深夜衬托得更寂静;6.用复杂的声响反衬山间深夜的寂静。这六种答案中,1至4表述不同但都似是而非;5、6表述不同,但都是正确的。
以上方法,当然不是阅读教学中全部的思考方法,每一种思考方法也不是僵死不变的,但如果把它们当作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经常地反复地运用,课堂教学就能既“活”又“实”,引人入胜。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逐步得到培养,学习效果就会愈来愈好。
(一)删减法。这是对某个问题提出推想,选择最佳的一种加以肯定的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例如教《藤野先生》:“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要求学生想一想,把“花下”,“成群结队”删掉行吗?为什么?回答是否定的。这是因为:1.用“花下”就把“清国留学生”和前面的景物描写联结起来,且起了反衬作用,樱花的美,反衬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更能表达作者的厌恶之情;2.“成群结队”以显“清国留学生”速成班之多。
(二)增加法。这是对某个问题提出另一种推想,指导学生分析、鉴赏,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使智力得到锻炼和强化。如教《我的老师》“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问学生,如果在两个“笑”字前,分别加上“哈哈地”、“忍不住”修饰语好不好?学生议定,增加后前者所表现的师生情谊没有了,后者显得蔡老师的笑是由大伙的笑引起的,跟她的假愠真爱不同了。
(三)改动法。这是将原文加以改动的一种方法,以激起学生思想的波澜,加强对问题全面、深刻的理解,促进思维的条理性。如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文中依次介绍了花呈红色的六种原因,即物质基础、反射作用、生理需要、进化过程、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可将其次序打乱、按进化过程、生理需要、自然选择、物质基础、反射作用、人工选择的次序排列,问大家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事物的内部—物质基础。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花朵呈现红色应先写内部原因,再写外在原因,这才合乎事物发展的逻辑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才能有条理的对事物加以说明。
(四)设疑法。这是在教材表面无疑问而从字里行间把问题找出来的一种方法。由于出乎学生意外而感到吃惊,又没有答案的局限性,从而产生求答欲。于是调动了学生多侧面思考的积极性,引疑而问,思维就更加主动和敏锐。如教《挥手之间》,先教一、二节,跳过第三节教第四节,回过头来教第三节,这种教序的颠倒显然使学生产生疑问“这是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思考,既然第一、二、四节,已经点明了送别时间、地点、又渲染了送别气氛,为什么要写第三节呢?这样学生由无疑而有疑,由不确定疑想到确定性问题。
(五)辨析法。就是把若干问题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分析、辨别,找出异同,这种思考的方法有助于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例如《故乡》开头:“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是以低沉暗淡的景物渲染,来映衬“我”的悲凉心情。景与情是谐调的,目的是说明旧中国农村的破败。然而,文章中又有“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的景物描写,此处景与情是否谐调?与主题有无矛盾?像这样一些问题,就很有必要提出来让学生思考和辨析。
(六)隅反法。这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一种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文章体裁和写作方法大体相近的课文联系起来学习,让学生引申类比,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笔者教《藤野先生》时,着重讲述藤野先生将鲁迅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的情形,特别是“亲自翻出图来”、“指着血管”、“和蔼的说”等系列动作,分析这些细节怎样描写并集中表现藤野先生认真负责、要求严格的治学精神,及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德。学生掌握了规律性后,学《孔乙己》《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就能找出哪些文笔是细节描写,以及这些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七)辨误法。把对同一问题的多种答案放在一起让学生分析。这多种答案中,有若干表述不同但都是正确的,有若干表述不同但其中有些是错误的。通过让学生分析判别,可以培养其思维的缜密性。例如教《老山界》时,可设计这么一个问题让学生探索:《老山界》在写夜景的一段中说,“除了冻醒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之外,就是寂静”;既是“寂静”,怎么又有那么复杂的声响?答案:1.这是作者的想象和夸张;2.这是红军战士的幻觉;3.红军战士过着长期的征战生活,各种各样的声音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夜深人静时就觉得有那么复杂的声响;4.这是红军战士渴求战斗,急于上前线杀敌而产生的一种错觉;5.正是由于四周环境静极了,才能把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声响都听到了,也正是由于这些声响又把山间的深夜衬托得更寂静;6.用复杂的声响反衬山间深夜的寂静。这六种答案中,1至4表述不同但都似是而非;5、6表述不同,但都是正确的。
以上方法,当然不是阅读教学中全部的思考方法,每一种思考方法也不是僵死不变的,但如果把它们当作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经常地反复地运用,课堂教学就能既“活”又“实”,引人入胜。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逐步得到培养,学习效果就会愈来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