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面对教师们对综合性学习的困惑,我们认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应该突出综合性,重视实践性,发挥创造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并被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综合性学习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但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出现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带来了挑战。有位教育家说:“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确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不难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更注重于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综合;又注重于过程的开放和互动,它的内容选择范围宽泛、灵活,以直接经验为主。
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在教学中,我们对小学语文综合学习的主题的确立上确实有诸多困惑。
语文综合性学习那就是一次实践活动的过程,那么既然是活动,首先就得确定主题。主题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灵魂,没有主题,活动就会失去方向,活动的内容就会零散,缺乏内在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完整知识、能力、情感结构的形成。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下,教师不能硬性地规定主题,而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广泛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把握机遇、诱导启发、讨论、协商,把这些兴趣和问题提升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主题,为综合性学习提供明确的指向。
1.从语文课堂学习中发现主题
语文课堂是实施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和提高的最基本和最便利的资源,其中蕴藏了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有待教师和学生发现。
2.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取主题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论著中提及:“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语文课堂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的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生活即语文,实践证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需要实践的。生活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是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因此,綜合性学习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从中提取综合性学习主题,发挥“其内在的生活意义”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
我们教师将尽量发挥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专业引领功能来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形成,让学生自己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活动主题,学生真正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3.及时从社会时事政治中抓住主题
2008年,奥运年,是全球华人共同期待的一年,也是让全世界瞩目中国的一年。举办奥运成功之时,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可是,却成为中国最困难的一年。冬日的雪灾,阻断了乡亲们回家的路。3.14藏独分子策划的打砸抢烧事件、破坏奥运圣火传递让所有中华儿女愤怒。5.12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残忍地夺去了同胞们的生命,破坏了我们美好的家园,可是却让全国人民的心在这一刻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中国人的脊梁依然坚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早已被新时代的潮流掠去。现在的学生知识丰富,可以从多种渠道接收各种信息,他们也社会中发生的一切都十分感兴趣。他们是热血沸腾的年轻一代,是国家的小公民,有义务更有责任担当。于是,我结合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开展了一次“我的节日,我的祖国,我的责任”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活动前,学生分组收集资料,如:奥运的来历等有关奥运的一切小知识。还有关于藏独的,还学到了不少预防地震的知识。同学们还搜集许多在地震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并编成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一首首感人的小诗。在这次别样的六一庆祝活动中,学生们唱的唱,演的演,读的读,写的写,画的画,不仅充分地展示了了自主、实践、综合的学习方式,还进行了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培养了学生关心身边事、关注国家大事的社会责任感。
4.从学科整合中提炼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小,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活动中,要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学科壁垒,与音乐、美术、科学、社会等其他学科沟通,整合不同学科的力量,让学生徜徉于学科之间,汲取多方面的营养,综合性地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5.从地方文化活动中发掘主题
地方文化包含了地方的节日庆典、文艺活动、民间工艺、民间习俗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生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引导学生关心当地的文化生活。教师可以“依据儿童当前的经验、需要、兴趣等等,选择某一普遍化或理想化的文化生活的侧面,寻找足以满足和培育这些需要的材料,从而使儿童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和环境有更深的理解。”在了解和促进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全面的语文素养。
以上所述,并不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选择的全部。在日常的教学和社会生活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增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识,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能引导学生发掘出更多精彩的学习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语文实验和语文素养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并被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综合性学习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但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出现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带来了挑战。有位教育家说:“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确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不难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更注重于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综合;又注重于过程的开放和互动,它的内容选择范围宽泛、灵活,以直接经验为主。
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在教学中,我们对小学语文综合学习的主题的确立上确实有诸多困惑。
语文综合性学习那就是一次实践活动的过程,那么既然是活动,首先就得确定主题。主题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灵魂,没有主题,活动就会失去方向,活动的内容就会零散,缺乏内在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完整知识、能力、情感结构的形成。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下,教师不能硬性地规定主题,而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广泛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把握机遇、诱导启发、讨论、协商,把这些兴趣和问题提升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主题,为综合性学习提供明确的指向。
1.从语文课堂学习中发现主题
语文课堂是实施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和提高的最基本和最便利的资源,其中蕴藏了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有待教师和学生发现。
2.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取主题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论著中提及:“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语文课堂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的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生活即语文,实践证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需要实践的。生活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是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因此,綜合性学习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从中提取综合性学习主题,发挥“其内在的生活意义”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
我们教师将尽量发挥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专业引领功能来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形成,让学生自己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活动主题,学生真正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3.及时从社会时事政治中抓住主题
2008年,奥运年,是全球华人共同期待的一年,也是让全世界瞩目中国的一年。举办奥运成功之时,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可是,却成为中国最困难的一年。冬日的雪灾,阻断了乡亲们回家的路。3.14藏独分子策划的打砸抢烧事件、破坏奥运圣火传递让所有中华儿女愤怒。5.12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残忍地夺去了同胞们的生命,破坏了我们美好的家园,可是却让全国人民的心在这一刻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中国人的脊梁依然坚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早已被新时代的潮流掠去。现在的学生知识丰富,可以从多种渠道接收各种信息,他们也社会中发生的一切都十分感兴趣。他们是热血沸腾的年轻一代,是国家的小公民,有义务更有责任担当。于是,我结合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开展了一次“我的节日,我的祖国,我的责任”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活动前,学生分组收集资料,如:奥运的来历等有关奥运的一切小知识。还有关于藏独的,还学到了不少预防地震的知识。同学们还搜集许多在地震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并编成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一首首感人的小诗。在这次别样的六一庆祝活动中,学生们唱的唱,演的演,读的读,写的写,画的画,不仅充分地展示了了自主、实践、综合的学习方式,还进行了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培养了学生关心身边事、关注国家大事的社会责任感。
4.从学科整合中提炼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小,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活动中,要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学科壁垒,与音乐、美术、科学、社会等其他学科沟通,整合不同学科的力量,让学生徜徉于学科之间,汲取多方面的营养,综合性地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5.从地方文化活动中发掘主题
地方文化包含了地方的节日庆典、文艺活动、民间工艺、民间习俗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生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引导学生关心当地的文化生活。教师可以“依据儿童当前的经验、需要、兴趣等等,选择某一普遍化或理想化的文化生活的侧面,寻找足以满足和培育这些需要的材料,从而使儿童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和环境有更深的理解。”在了解和促进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全面的语文素养。
以上所述,并不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选择的全部。在日常的教学和社会生活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增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识,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能引导学生发掘出更多精彩的学习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语文实验和语文素养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