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学习,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教读成功的关键。对于名著的阅读教学,这个原则尤甚。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这是教学的基本立足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笔者从王尚文老师的“让学”观念中受到启发,谈谈让学生体验。
以体验观照名著阅读教学,重要的不再是作家的写作目的,而是文学作品中活生生的、有生气的世界;不再在探寻作家的意图上下功夫,而把体验那“另一个世界”作为教学目标,那么理解和分析就不再是终点,而是中点,一次基础上的感受体验则将学生的理性认识再次升华。因为理解和分析终有终点,体验则没有范围,在此处,可以用联想法教学。
比如在《小圣施威降大圣》中,大圣与小圣法天象地,各自变幻身形。在大圣滚下山崖,变作一个庙宇之时,设计一个环节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如果是你,你会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石头,因为山崖嘛,肯定有很多的石头,不会引人注意;有的说,变成一棵树,尾巴就是一个虬枝,也许可以躲过二郎神的追捕;还有的说,要变成一株野草……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仿佛置身打斗场景之中,一面可以理解大圣的神通广大,又有那么几分猴性的顽皮,美猴王美好的英雄形象在这样的假设中凸显,学生的体悟可以说更近了一层。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观看影视作品时,会不自觉地猜想接下来的情节或者结局。王尚文老师曾说,阅读是许许多多终于要醒的梦。文学总能给读者在真真假假、半梦半醒、希望和受骗之中带来强烈的、深刻的情感体验。不然,《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也不会有诸多争议了。
比如冰心的名作《荷叶·母亲》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环节:看到题目,你觉得作者会写些什么?读到“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面对“荷叶呵护红莲,使它免受风雨的捶打”你会如何结尾?你和作者的心一样吗?带着一连串的期待和疑问走进荷叶,走近母亲,当他们的阅读期待和文字完全吻合时,一种舒畅、满足的气氛蔓延开来,而若有了不同之处,学生便会自觉地去思考,为什么作者安排这一个场景,我和他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对于学生的体验可以说有益而无害。对于这“荷叶”,学生只有理解到作者始终在关注红莲的命运,作者为红莲而烦闷、不适意,最终在荷叶的保护下那不宁的心绪散尽了,这母爱的付出呵护才有了深度广度,母爱从来都不只有一个瞬间,一个刹那,而是危险时的挺身而出,安逸时的静心陪伴。
再比如选自《朝花夕拾》的《藤野先生》,那个曾与中国有着很深民族结怨的日本,鲁迅又是弃医从文誓与倭寇讨伐到底的爱国人士,居然在温情地《朝花夕拾》中回忆一个日本人,他会写些什么?在阅读之前,学生的阅读期待已经被唤起,有的说也许又是一篇讽刺之作,也许是一篇正气之作,给麻木的中国人以经验吧……读罢才知道这是一个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偏见的恩师。教材上的导语这样说,“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又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在面对当时被外国学生误解,面对“我”交出去的讲义之时,你期待读到怎样的回馈,怎样的结局?鲁迅怎样说?
其中学生们最津津乐道的还是那场“作弊”,藤野先生到底有没有帮鲁迅正名,他们期待一个挺身而出的藤野先生,期待一个直言不讳的藤野先生,而文中却并无表露。我引导他们从后文的情节去推测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情感,鲁迅将要离开之时,文中这样说“他的脸色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他想说什么?为什么欲言又止?他们的情感显然十分牢固,彼此都懂得各自的难处,也互相体谅,尽管有些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尊重与宽慰在那一刻显得是那样耀眼,文字很平静,但分明能感受到二人内心的波涛最终化为两个平静的字——惜别。在差异的体验中,对于这样的告别,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感受。
所以说,让学生体验,不仅是让他们看到、听到,更要让他们从内心上体贴到人物的心理,为人物伤而悲,为人物叹而感念,為他们而情非得已。让学生从阅兵式中,体验到枪林弹雨,是我们教师的目标。
以体验观照名著阅读教学,重要的不再是作家的写作目的,而是文学作品中活生生的、有生气的世界;不再在探寻作家的意图上下功夫,而把体验那“另一个世界”作为教学目标,那么理解和分析就不再是终点,而是中点,一次基础上的感受体验则将学生的理性认识再次升华。因为理解和分析终有终点,体验则没有范围,在此处,可以用联想法教学。
比如在《小圣施威降大圣》中,大圣与小圣法天象地,各自变幻身形。在大圣滚下山崖,变作一个庙宇之时,设计一个环节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如果是你,你会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石头,因为山崖嘛,肯定有很多的石头,不会引人注意;有的说,变成一棵树,尾巴就是一个虬枝,也许可以躲过二郎神的追捕;还有的说,要变成一株野草……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仿佛置身打斗场景之中,一面可以理解大圣的神通广大,又有那么几分猴性的顽皮,美猴王美好的英雄形象在这样的假设中凸显,学生的体悟可以说更近了一层。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观看影视作品时,会不自觉地猜想接下来的情节或者结局。王尚文老师曾说,阅读是许许多多终于要醒的梦。文学总能给读者在真真假假、半梦半醒、希望和受骗之中带来强烈的、深刻的情感体验。不然,《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也不会有诸多争议了。
比如冰心的名作《荷叶·母亲》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环节:看到题目,你觉得作者会写些什么?读到“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面对“荷叶呵护红莲,使它免受风雨的捶打”你会如何结尾?你和作者的心一样吗?带着一连串的期待和疑问走进荷叶,走近母亲,当他们的阅读期待和文字完全吻合时,一种舒畅、满足的气氛蔓延开来,而若有了不同之处,学生便会自觉地去思考,为什么作者安排这一个场景,我和他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对于学生的体验可以说有益而无害。对于这“荷叶”,学生只有理解到作者始终在关注红莲的命运,作者为红莲而烦闷、不适意,最终在荷叶的保护下那不宁的心绪散尽了,这母爱的付出呵护才有了深度广度,母爱从来都不只有一个瞬间,一个刹那,而是危险时的挺身而出,安逸时的静心陪伴。
再比如选自《朝花夕拾》的《藤野先生》,那个曾与中国有着很深民族结怨的日本,鲁迅又是弃医从文誓与倭寇讨伐到底的爱国人士,居然在温情地《朝花夕拾》中回忆一个日本人,他会写些什么?在阅读之前,学生的阅读期待已经被唤起,有的说也许又是一篇讽刺之作,也许是一篇正气之作,给麻木的中国人以经验吧……读罢才知道这是一个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偏见的恩师。教材上的导语这样说,“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又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在面对当时被外国学生误解,面对“我”交出去的讲义之时,你期待读到怎样的回馈,怎样的结局?鲁迅怎样说?
其中学生们最津津乐道的还是那场“作弊”,藤野先生到底有没有帮鲁迅正名,他们期待一个挺身而出的藤野先生,期待一个直言不讳的藤野先生,而文中却并无表露。我引导他们从后文的情节去推测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情感,鲁迅将要离开之时,文中这样说“他的脸色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他想说什么?为什么欲言又止?他们的情感显然十分牢固,彼此都懂得各自的难处,也互相体谅,尽管有些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尊重与宽慰在那一刻显得是那样耀眼,文字很平静,但分明能感受到二人内心的波涛最终化为两个平静的字——惜别。在差异的体验中,对于这样的告别,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感受。
所以说,让学生体验,不仅是让他们看到、听到,更要让他们从内心上体贴到人物的心理,为人物伤而悲,为人物叹而感念,為他们而情非得已。让学生从阅兵式中,体验到枪林弹雨,是我们教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