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四位一体”的基础上,增添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将绿色发展的理念和举措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将聚焦于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以企业的现状实践为案例,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中全面融入生态环保的理念和举措的建议,进而促进企业及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发展 生态环保 可持续发展 行政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一、 引 言
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应该如何将“绿色发展”融入日常管理中呢?本文从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的角度,以企业的现状实践为例,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中全面融入绿色发展的理念和举措,进而促进企业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及行政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给企业带来效益。
三、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第一类企业,这些企业正在从“生存”走向“发展”的道路上,整个企业的重心还是提升营业收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实现持续经营。这些企业认为,自身发展才是重要的问题,根本没有心思考虑环保,即使企业主有生态环保的理念,他也会认为这些是大企业的事,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再说吧。其实,这些企业主片面的只看到了关注生态环保会耗费精力,增加投入,认为绿色发展只是一种噱头,只有大公司才可以操作。 但却不知,持续经营是短期的,可持续发展才是长期的。这类企业一般是非生产型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不会有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产生,法律、政府对其也没有在环境保护上有强制性的规定或要求。该类企业只有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企业主基于品牌宣传方面的考虑,才有可能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日常管理。而且,如果该企业主在价值观上没有足够的生态环保理念,其企业在生态环保上的一系列举措将仅仅是一种形式和摆设,这种看起来已经大张旗鼓地将绿色发展融入了企业日常管理的行为,实际上只是在做表面文章,一般被称之为“漂绿”。
第二类企业属于生产类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会排放“废水,废气,废渣”。法律、政府对其有一定的硬性规定及要求。在企业主没有生态环保意识或者社会责任感薄弱的前提下,这类企业往往会被动应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保护问题,无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社会的关系。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属于以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另一方面,为了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对三废不进行处理或者降低处理标准就排放。这类企业即使安装了排污处理装置,往往只是用于应付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检查。在政府部门放松监管检查时,通常会钻空子,停止使用排污装置,导致企业的环境保护设备形同虚设,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中的绿色发展实践案例
虽然目前环境问题比较严峻,但是还是有一些企业,已经在日常管理中融入了绿色发展的举措,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主动型,企业主或者企业高层具有强烈的绿色发展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主动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中融入绿色发展的理念及举措。二、被动型,企业主或者企业高层在政府环境部门或者舆论媒体的压力下,才开始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中融入绿色发展的理念及举措。其中部分主动性企业的绿色发展实践案例如下表:
六、结语
当今中国正在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企业践行綠色发展的理念和举措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行政管理如果与“低碳、环保、绿色”的潮流相匹配,对外,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美誉度与形象、提升企业在公众与媒体的口碑影响力;对内,可以提升员工的自豪感与荣誉感、提升员工的凝聚力与归属感,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绿色发展 生态环保 可持续发展 行政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一、 引 言
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应该如何将“绿色发展”融入日常管理中呢?本文从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的角度,以企业的现状实践为例,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中全面融入绿色发展的理念和举措,进而促进企业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及行政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给企业带来效益。
三、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第一类企业,这些企业正在从“生存”走向“发展”的道路上,整个企业的重心还是提升营业收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实现持续经营。这些企业认为,自身发展才是重要的问题,根本没有心思考虑环保,即使企业主有生态环保的理念,他也会认为这些是大企业的事,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再说吧。其实,这些企业主片面的只看到了关注生态环保会耗费精力,增加投入,认为绿色发展只是一种噱头,只有大公司才可以操作。 但却不知,持续经营是短期的,可持续发展才是长期的。这类企业一般是非生产型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不会有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产生,法律、政府对其也没有在环境保护上有强制性的规定或要求。该类企业只有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企业主基于品牌宣传方面的考虑,才有可能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日常管理。而且,如果该企业主在价值观上没有足够的生态环保理念,其企业在生态环保上的一系列举措将仅仅是一种形式和摆设,这种看起来已经大张旗鼓地将绿色发展融入了企业日常管理的行为,实际上只是在做表面文章,一般被称之为“漂绿”。
第二类企业属于生产类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会排放“废水,废气,废渣”。法律、政府对其有一定的硬性规定及要求。在企业主没有生态环保意识或者社会责任感薄弱的前提下,这类企业往往会被动应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保护问题,无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社会的关系。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属于以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另一方面,为了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对三废不进行处理或者降低处理标准就排放。这类企业即使安装了排污处理装置,往往只是用于应付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检查。在政府部门放松监管检查时,通常会钻空子,停止使用排污装置,导致企业的环境保护设备形同虚设,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中的绿色发展实践案例
虽然目前环境问题比较严峻,但是还是有一些企业,已经在日常管理中融入了绿色发展的举措,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主动型,企业主或者企业高层具有强烈的绿色发展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主动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中融入绿色发展的理念及举措。二、被动型,企业主或者企业高层在政府环境部门或者舆论媒体的压力下,才开始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中融入绿色发展的理念及举措。其中部分主动性企业的绿色发展实践案例如下表:
六、结语
当今中国正在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企业践行綠色发展的理念和举措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行政管理如果与“低碳、环保、绿色”的潮流相匹配,对外,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美誉度与形象、提升企业在公众与媒体的口碑影响力;对内,可以提升员工的自豪感与荣誉感、提升员工的凝聚力与归属感,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