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当代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也是影响新生代未来生活、学习、工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作为人类科学启蒙的幼儿园科学活动课程,其与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轨迹是不可分割的,所以,研究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科学课程的有效融合则成为幼教人新的努力方向。基于此,对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科学课程;融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6-042
引言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完善,各种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完成的教学手段在幼儿园教学中得到了良好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幼儿学习兴趣的提升。
一、让幼儿获得感性认识
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很少,缺乏社交技能以及知识和认知技能,因此他们需要接受证据并通过知识来理解。学龄前书籍的内容为幼儿打开了大门。儿童难以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得知识。例如:在幼儿园中班中,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可视化并阅读要点”,以便学生识别不同的昆虫。通过这种方法,儿童就会记住昆虫的名字和表情,并且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被用来玩各种视频游戏。为了充分了解各种昆虫的性质,习惯和进化。在多媒体视频奖励的指导下,儿童可以通过精美的图片和图像了解昆虫,并对难以理解和控制的昆虫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变得专门于学习和总结,深入的知识和昆虫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技能,而且可以提高教育成功与教育质量。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片等形式呈现在孩子面前。与常规教学方法相比较而言,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幼儿教学,可以更加充分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参与感,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投身到教学活动当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幼儿的年龄层次、认知水平以及兴趣喜好等因素选取适合的教学素材。还可以将其制作成一个画面生动、动静结合、影音兼具的微课视频,在课堂上给幼儿播放。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还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比如在指导幼儿园学画小动物时,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给幼儿播放一段动物表演的视频,让小朋友们看到它们憨态可掬的样子,激发幼儿的关注度,之后针对某一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详细介绍。例如动物表演中的角色小熊为例,教师可以给幼儿展示几幅小熊的图片或者动画视频,配合语言讲解让幼儿掌握绘画的重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又可以促进幼儿听课注意力的专注力的提升,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都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科学课程
目前,教育市场上的人工智能类幼儿教育课程正在崛起中,各地博物馆、科技馆中都与人工智能结合,引入智能机器人、智能语音设备,甚至许多家庭、幼儿园中也应用了智能控制设备,如天猫魔盒、小度智能音箱等。许多幼儿园的科学课上用智能手机、智能APP的情况屡见不鲜,幼儿也能较快地掌握使用智能设备的方法,这对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科学课程发展来说是一种契机。时下幼儿园科学课程中加入乐高机器人、码高机器人内容的逐渐多起来,让幼儿在互动、探索、娱乐的过程中学习了工程、机械、数学、科学的知识与实操。
四、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
由于幼儿的年龄层次较低,而且相互之间在智力水平、接受能力与天性禀赋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面向幼儿传授知识时,尤其在培养其形象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突破这些重点与难点问题,降低教学难度,让幼儿园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内化吸收。比如在向幼儿讲解动物具有再生能力这一常识时,很多幼儿都不能理解“再生”的概念,更不知晓“再生功能”来自于什么原理。此时,教师可以先给幼儿展示几幅具有再生功能的动物图片,例如壁虎、蚯蚓、章鱼还有蜥蜴等等,以此来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之后,教师再向小朋友们提问:“大家想不想知识这些动物都有哪些再生功能啊?”小朋友们都大声回答“想”。于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一段记录动物再生过程的FLASH动画,例如壁虎和蜥蜴的尾巴即使断了,过一段时间也会再长出一段新的尾巴。这样一来,幼儿不但认真观看了动画视频,仔细倾听了教师的语言讲解,还在大脑当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甚至主动要求教师再多讲一些与再生功能相关的新知识。
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幼儿教育者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中拥有更大的教学空间。利用综合信息技术激发儿童对教育的兴趣,使儿童获得准确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思维,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并實现儿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思远.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路径探析[J].河南教育(幼教),2019(01):52-56.
[2]刘凯,黄胜.幼儿园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05):71-74.
[3]杜青晨.试论信息技术在幼儿课程资源整合中的运用[J].成才之路,2018(13):70.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科学课程;融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6-042
引言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完善,各种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完成的教学手段在幼儿园教学中得到了良好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幼儿学习兴趣的提升。
一、让幼儿获得感性认识
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很少,缺乏社交技能以及知识和认知技能,因此他们需要接受证据并通过知识来理解。学龄前书籍的内容为幼儿打开了大门。儿童难以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得知识。例如:在幼儿园中班中,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可视化并阅读要点”,以便学生识别不同的昆虫。通过这种方法,儿童就会记住昆虫的名字和表情,并且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被用来玩各种视频游戏。为了充分了解各种昆虫的性质,习惯和进化。在多媒体视频奖励的指导下,儿童可以通过精美的图片和图像了解昆虫,并对难以理解和控制的昆虫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变得专门于学习和总结,深入的知识和昆虫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技能,而且可以提高教育成功与教育质量。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片等形式呈现在孩子面前。与常规教学方法相比较而言,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幼儿教学,可以更加充分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参与感,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投身到教学活动当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幼儿的年龄层次、认知水平以及兴趣喜好等因素选取适合的教学素材。还可以将其制作成一个画面生动、动静结合、影音兼具的微课视频,在课堂上给幼儿播放。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还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比如在指导幼儿园学画小动物时,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给幼儿播放一段动物表演的视频,让小朋友们看到它们憨态可掬的样子,激发幼儿的关注度,之后针对某一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详细介绍。例如动物表演中的角色小熊为例,教师可以给幼儿展示几幅小熊的图片或者动画视频,配合语言讲解让幼儿掌握绘画的重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又可以促进幼儿听课注意力的专注力的提升,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都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科学课程
目前,教育市场上的人工智能类幼儿教育课程正在崛起中,各地博物馆、科技馆中都与人工智能结合,引入智能机器人、智能语音设备,甚至许多家庭、幼儿园中也应用了智能控制设备,如天猫魔盒、小度智能音箱等。许多幼儿园的科学课上用智能手机、智能APP的情况屡见不鲜,幼儿也能较快地掌握使用智能设备的方法,这对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科学课程发展来说是一种契机。时下幼儿园科学课程中加入乐高机器人、码高机器人内容的逐渐多起来,让幼儿在互动、探索、娱乐的过程中学习了工程、机械、数学、科学的知识与实操。
四、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
由于幼儿的年龄层次较低,而且相互之间在智力水平、接受能力与天性禀赋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面向幼儿传授知识时,尤其在培养其形象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突破这些重点与难点问题,降低教学难度,让幼儿园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内化吸收。比如在向幼儿讲解动物具有再生能力这一常识时,很多幼儿都不能理解“再生”的概念,更不知晓“再生功能”来自于什么原理。此时,教师可以先给幼儿展示几幅具有再生功能的动物图片,例如壁虎、蚯蚓、章鱼还有蜥蜴等等,以此来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之后,教师再向小朋友们提问:“大家想不想知识这些动物都有哪些再生功能啊?”小朋友们都大声回答“想”。于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一段记录动物再生过程的FLASH动画,例如壁虎和蜥蜴的尾巴即使断了,过一段时间也会再长出一段新的尾巴。这样一来,幼儿不但认真观看了动画视频,仔细倾听了教师的语言讲解,还在大脑当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甚至主动要求教师再多讲一些与再生功能相关的新知识。
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幼儿教育者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中拥有更大的教学空间。利用综合信息技术激发儿童对教育的兴趣,使儿童获得准确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思维,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并實现儿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思远.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路径探析[J].河南教育(幼教),2019(01):52-56.
[2]刘凯,黄胜.幼儿园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05):71-74.
[3]杜青晨.试论信息技术在幼儿课程资源整合中的运用[J].成才之路,2018(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