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师,在实践和探索新课程的组织形式和实施办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常常表现为一些教师无法驾驭课改式的课堂教学。新的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一些教师只能放,却不能收,导致出现课堂混乱现象。如何既引导学生大胆思考、积极提问、不断探索,又要引导适度、激励有方,这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要改变这些客观现状,教师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角色的转变
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经济变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挑战,教师必须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的两个转变: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转变;二是实现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要实现教学的科学化、综合化、实践化,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统领课堂教学。
新教材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老师只是导演、配角,学生才是演员、主角。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所思所想,同时老师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做到活而不乱,有放有收。
2.把微笑带进课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互动式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思绪,师生进行伙伴式的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应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简单方式,把教学变成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展示学生个性的创造过程。教师要尽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善于用赞赏的目光注视每一位发言的学生,并及时热情地鼓励,帮助发言者克服在众人面前讲话时紧张恐惧的心理。
3.组织好课堂的讨论活动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舒畅合作的教学氛围,意味着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围绕论题进行有效讨论,有助于自由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推理能力;有利于使学生丰富对事物的认识,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价值观;更能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有效的多元交流、多元互动,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的"教"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善于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和谐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调查式等方式教学,指导学生会自主学习。这样,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社会现实及自我成长的问题,而不是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来死记硬背。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珍惜学习时光。
5.评价学生标准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学生的方式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十分必要。我们认为新课程的评价应由家庭评价、社会评价和学校评价等几部分构成。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通过评价,使学生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这才是评价品德的最终目的。
总之、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育人,关注和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试行,赋予课堂教学许多新的内容,我们应力求把课堂变成激励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助推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师角色的转变
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经济变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挑战,教师必须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的两个转变: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转变;二是实现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要实现教学的科学化、综合化、实践化,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统领课堂教学。
新教材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老师只是导演、配角,学生才是演员、主角。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所思所想,同时老师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做到活而不乱,有放有收。
2.把微笑带进课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互动式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思绪,师生进行伙伴式的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应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简单方式,把教学变成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展示学生个性的创造过程。教师要尽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善于用赞赏的目光注视每一位发言的学生,并及时热情地鼓励,帮助发言者克服在众人面前讲话时紧张恐惧的心理。
3.组织好课堂的讨论活动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舒畅合作的教学氛围,意味着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围绕论题进行有效讨论,有助于自由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推理能力;有利于使学生丰富对事物的认识,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价值观;更能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有效的多元交流、多元互动,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的"教"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善于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和谐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调查式等方式教学,指导学生会自主学习。这样,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社会现实及自我成长的问题,而不是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来死记硬背。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珍惜学习时光。
5.评价学生标准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学生的方式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十分必要。我们认为新课程的评价应由家庭评价、社会评价和学校评价等几部分构成。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通过评价,使学生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这才是评价品德的最终目的。
总之、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育人,关注和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试行,赋予课堂教学许多新的内容,我们应力求把课堂变成激励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助推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