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静物画是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类型,它除了具有艺术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静物画是空间的静态艺术,但却要赋予静态之形体以动态之灵魂!
艺术中所阐述的“寓动于静,以静写动”的绘画手法在静物画中展现无疑,使画面流露出耐人回味的情感、灵动的气息,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使观者的心灵为之震动。本文是以静物画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静物画中的动态美之内涵和意境,进行扩展和延伸,说明动静之美在整个绘画艺术中的价值,最终升华至“动”之美的意境——形静气动!
关键词:静物画;动静之美;寓动于静;以静写动;情感
一、什么是静物画
西方的静物画,从文献记载来看,大约产生于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即它起源于欧洲,在英文中我们称之为“Still Life”,从英文的字面意思上,我们可以看出,静物画所描绘的是静止的物体,但不仅如此,它还要赋予静止的物体以生命的意义,也就是说要表现其运动的本质。
二、静物画之所谓“动、静”内涵
(一)动的内涵与意境
造型艺术,不论是静物画还是人物画亦或是其他画种,它的创作原型都是静止的瞬间的那一刹那绘者的感受,它不是我们可以摸的到的东西,因此,我在这里所要阐述的“动”,并不是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正处在运动中的实体,是作品带给人们的感受,是作品想要传达的意境。单就静物画而言,我们所说的动之美,它是一种情感的体现,一种灵动的气息,一种意境,这些可以说都是精神上的感受,可以说是一种虚幻的感觉。某幅画可以体现的某些意境、情感等都是与画家的生活时代、生活经历、性格爱好、个人修养、思维习惯以及审美倾向等,都是分不开的,也许对于一个人,你只是看到他的画,你就能够想到他当时的生活背景和时代、他的性格、曾经的某些经历等,能够意会到他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样的,快乐的亦或是悲伤的……
17世纪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静物画——《水果篮》,可以说是第一幅独立的静物画。王羽天在文中这样说道,“当我们认真观察起描绘的每片叶子的时候,会发现卡拉瓦乔会带着如此虔诚的态度,几乎是在解读每一片叶子的个性特征和生命含义,没有重复的叶子是其生命的具体呈现。”。他所描绘的水果并不是没有瑕疵的,恰恰相反,他通过色彩的差异及光线的运用恰当的表现了物象的真实,苹果上的虫眼及发慌到卷曲甚至是枯死的叶子,向人们展示了生命流动过的痕迹,描绘了物象由生到死的一种过程,也似乎传达了这样的一种情感,即便有残缺、不完美,但真实的才是最美的。说到这里,我门不得不提到法国的著名画家夏尔丹,虽然他与卡拉瓦乔在创作时,都是想要表现真实和自然之感,虽然在刻画上可能有些不同,但这不是我要阐述的重点,重点是他们在创作时都倾注了一定的感情,抓住了物体一瞬间的动态,有一位法国评论家曾这样说道:“在夏尔丹之前,法国只有静物。自从有了他,才开始了‘静的生命’,就像英国人和德国人对静物的叫法(Still—Life)那样。”这段评语形象地称赞了夏尔丹的静物画的魅力。
《鳐鱼》是他最成功的作品。鳐鱼的色彩描绘得极其真实,形象怪异,面目狰狞,在画中十分抢眼;牡蛎已掰开,从而引来了贪腥的小猫。整个画面色彩淡雅,光影清晰,它不停留在一般“再现”的层次上,每一形象都融进画家对所描绘的事物的深切感情。他曾说过:“问题不在于去描绘一件东西。”要通过这些事物,画出画家自己感情来。据说,一次有某位画家正大谈夏尔丹怎样善于运用颜色,被夏尔丹听见,他不耐烦地问道:“谁告诉你我是用颜色作画的?”那位画家大惑不解地反问:“那么,用什么呢?”夏尔丹说:“颜色固然得用,但绘画要用感情。”他认为,经过推敲的静物构图,不单要使所画的静物可信,还要让它们具有光与色的丰富表现力。这幅《鳐鱼》(另外他又画了两幅变体)所给人的美感正是如此。
在夏尔丹的话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静物画中的静物所蕴涵的是什么。画家的情感和思想所引起的微妙变化,就好象是音乐创作一样,一样的歌词,不同的曲谱,给欣赏者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这是我们后辈们应该体会到的。
(二)形态之动与形体之静的关系
塞尚曾说:“画家作画,至于它是一只苹果还是一张脸孔,对于画家那是一种凭借,为的是一场线与色的演出,别无其他的。”艺术作品中最重要的品格是感情的真实,形式、技巧只有融在真实的感情中才会有魅力。真实的感情来源与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美学家鲍列夫指出:“雕塑家只处理一个动作环节,但是这一环节包含前前后后的整个运动的痕迹。这就使雕塑具有动态的表现力。”“古典初期最著名的雕刻家米隆的《掷铁饼者》,这个雕像成功地以静态的语言表现出运动的意念。”
其惊人的运动效果,完美的展示了形态之动与形体之静的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种对立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在静物画中也正是如此。
(三)主客体的交融
静态的物体作为一种艺术形象,首先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这是艺术形象最基本的特征。每一位创作者都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的,因此,当作者在构思一副作品时,要仔细的观察这静止的物体,充分调动自己个人的情感,赋予这一般的物体以鲜活的个性,达到客体的共性与主体的个性的交融。因此,我们说静物不静,它其中包含着很多动的因素,它会随着社会状况的变更、创作者的生存环境及心态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些也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了“寓动于静,以静写动”的意义。
三、追求动静之美的意义
在上文中,我不断提到的一些字眼,就是情感、气息、灵动、流动等,不难看出,我所要动静美的主要产生因素是来源于画家的情感,一种虚幻的但却又是真实的用心可以感受到的东西。
我们的前辈们的敢于突破陈规,以及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和尝试,对于美的事物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不仅可以促使我们品位的提升,同时也可以促进艺术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从而走上更加成熟的阶段。优秀艺术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教育人、感染人,具有无限的人们所意想不到的力量!
艺术中所阐述的“寓动于静,以静写动”的绘画手法在静物画中展现无疑,使画面流露出耐人回味的情感、灵动的气息,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使观者的心灵为之震动。本文是以静物画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静物画中的动态美之内涵和意境,进行扩展和延伸,说明动静之美在整个绘画艺术中的价值,最终升华至“动”之美的意境——形静气动!
关键词:静物画;动静之美;寓动于静;以静写动;情感
一、什么是静物画
西方的静物画,从文献记载来看,大约产生于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即它起源于欧洲,在英文中我们称之为“Still Life”,从英文的字面意思上,我们可以看出,静物画所描绘的是静止的物体,但不仅如此,它还要赋予静止的物体以生命的意义,也就是说要表现其运动的本质。
二、静物画之所谓“动、静”内涵
(一)动的内涵与意境
造型艺术,不论是静物画还是人物画亦或是其他画种,它的创作原型都是静止的瞬间的那一刹那绘者的感受,它不是我们可以摸的到的东西,因此,我在这里所要阐述的“动”,并不是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正处在运动中的实体,是作品带给人们的感受,是作品想要传达的意境。单就静物画而言,我们所说的动之美,它是一种情感的体现,一种灵动的气息,一种意境,这些可以说都是精神上的感受,可以说是一种虚幻的感觉。某幅画可以体现的某些意境、情感等都是与画家的生活时代、生活经历、性格爱好、个人修养、思维习惯以及审美倾向等,都是分不开的,也许对于一个人,你只是看到他的画,你就能够想到他当时的生活背景和时代、他的性格、曾经的某些经历等,能够意会到他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样的,快乐的亦或是悲伤的……
17世纪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静物画——《水果篮》,可以说是第一幅独立的静物画。王羽天在文中这样说道,“当我们认真观察起描绘的每片叶子的时候,会发现卡拉瓦乔会带着如此虔诚的态度,几乎是在解读每一片叶子的个性特征和生命含义,没有重复的叶子是其生命的具体呈现。”。他所描绘的水果并不是没有瑕疵的,恰恰相反,他通过色彩的差异及光线的运用恰当的表现了物象的真实,苹果上的虫眼及发慌到卷曲甚至是枯死的叶子,向人们展示了生命流动过的痕迹,描绘了物象由生到死的一种过程,也似乎传达了这样的一种情感,即便有残缺、不完美,但真实的才是最美的。说到这里,我门不得不提到法国的著名画家夏尔丹,虽然他与卡拉瓦乔在创作时,都是想要表现真实和自然之感,虽然在刻画上可能有些不同,但这不是我要阐述的重点,重点是他们在创作时都倾注了一定的感情,抓住了物体一瞬间的动态,有一位法国评论家曾这样说道:“在夏尔丹之前,法国只有静物。自从有了他,才开始了‘静的生命’,就像英国人和德国人对静物的叫法(Still—Life)那样。”这段评语形象地称赞了夏尔丹的静物画的魅力。
《鳐鱼》是他最成功的作品。鳐鱼的色彩描绘得极其真实,形象怪异,面目狰狞,在画中十分抢眼;牡蛎已掰开,从而引来了贪腥的小猫。整个画面色彩淡雅,光影清晰,它不停留在一般“再现”的层次上,每一形象都融进画家对所描绘的事物的深切感情。他曾说过:“问题不在于去描绘一件东西。”要通过这些事物,画出画家自己感情来。据说,一次有某位画家正大谈夏尔丹怎样善于运用颜色,被夏尔丹听见,他不耐烦地问道:“谁告诉你我是用颜色作画的?”那位画家大惑不解地反问:“那么,用什么呢?”夏尔丹说:“颜色固然得用,但绘画要用感情。”他认为,经过推敲的静物构图,不单要使所画的静物可信,还要让它们具有光与色的丰富表现力。这幅《鳐鱼》(另外他又画了两幅变体)所给人的美感正是如此。
在夏尔丹的话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静物画中的静物所蕴涵的是什么。画家的情感和思想所引起的微妙变化,就好象是音乐创作一样,一样的歌词,不同的曲谱,给欣赏者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这是我们后辈们应该体会到的。
(二)形态之动与形体之静的关系
塞尚曾说:“画家作画,至于它是一只苹果还是一张脸孔,对于画家那是一种凭借,为的是一场线与色的演出,别无其他的。”艺术作品中最重要的品格是感情的真实,形式、技巧只有融在真实的感情中才会有魅力。真实的感情来源与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美学家鲍列夫指出:“雕塑家只处理一个动作环节,但是这一环节包含前前后后的整个运动的痕迹。这就使雕塑具有动态的表现力。”“古典初期最著名的雕刻家米隆的《掷铁饼者》,这个雕像成功地以静态的语言表现出运动的意念。”
其惊人的运动效果,完美的展示了形态之动与形体之静的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种对立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在静物画中也正是如此。
(三)主客体的交融
静态的物体作为一种艺术形象,首先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这是艺术形象最基本的特征。每一位创作者都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的,因此,当作者在构思一副作品时,要仔细的观察这静止的物体,充分调动自己个人的情感,赋予这一般的物体以鲜活的个性,达到客体的共性与主体的个性的交融。因此,我们说静物不静,它其中包含着很多动的因素,它会随着社会状况的变更、创作者的生存环境及心态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些也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了“寓动于静,以静写动”的意义。
三、追求动静之美的意义
在上文中,我不断提到的一些字眼,就是情感、气息、灵动、流动等,不难看出,我所要动静美的主要产生因素是来源于画家的情感,一种虚幻的但却又是真实的用心可以感受到的东西。
我们的前辈们的敢于突破陈规,以及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和尝试,对于美的事物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不仅可以促使我们品位的提升,同时也可以促进艺术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从而走上更加成熟的阶段。优秀艺术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教育人、感染人,具有无限的人们所意想不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