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定量分析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2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期刊的核心价值在于为科学技术事业提供信息服务。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已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并跨入世界科技强国之列。科技期刊只有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才能有力地彰显其社会功能和价值。由此,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成为衡量科技期刊水平的重要表征之一。2013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首创了基于他引总被引频次/他引影响因子双指标归一化向量平权模型的“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等编制方法,构建了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评价体系,成为评估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新指南。笔者基于其2013年12月发布的“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名单和《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3版)》,以我国科技期刊排名中TOP5%的期刊为代表,对其基本特征分布进行统计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
  基本特征的定量统计
  地区分布。“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科技期刊共有175种。从表1可以看出,北京占据了绝对优势,有105种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排在了前175位,即占到60%,远超出其他省市发行的最具影响力科技期刊的总和。各地区入选期刊数占其现有科技期刊数的比例居前六位的是北京、海南、上海、湖北、江苏、辽宁、吉林,而重庆、河北、河南、江西等地入围的期刊数为0。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现有科技期刊数仅13种,其中即有1种入选。
  表1 现有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数和入选的175种期刊的地区分布情况
  学科分布。据175种科技期刊的学科分布比例显示。其中,工程技术类期刊最多,有47种,占总数的26.9%;其次,地学有29种,占总数的16.6%;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所占比例相当,分别有17、19、18、22种,约为11%左右;综合类期刊数量不多,有8种;基础学科中的数学入选期刊数最少,仅4种,占总数的2.3%;环境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入选的期刊数为5种,所占比例也少于其他学科。
  出版周期分布。期刊有8种出版周期形式: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其中以双月刊最多,其次是月刊、季刊,且二者数量相当。据文献统计,我国科技期刊刊期形式有5种,没有周刊、半年刊和年刊。其中,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打形式,且月刊数量明显高于双月刊的数量,已超过总数的一半;而半月刊和季刊数量很少,分别占5.7%;旬刊数量最少,仅占1.7%(见表2)。
  表2 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周期分布
  主办单位分布。对175种最具国际影响力科技期刊的主办单位进行了梳理(有多个主办单位的,以第一主办单位统计),共涉及5种:高校,科研院所,学会、研究会,出版社,企业。其中,学会、研究会主办的期刊数最多,占了总数的47.4%,其次是科研院所有66种,占37.7%,明显高于高校主办期刊的比例(12%),而出版社、企业主办的期刊数量很少,所占比例分别为1.1%、1.7%。
  语种分布。按语种统计,我国175种最具国际影响力科技期刊中有85种英文版期刊,占了总数的48.6%,而我国的英文版科技期刊共有239种,即其中约有35.6%的期刊入选,远远高于入选率约为3%的非英文版科技期刊。突显了英语在国际科技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与思考
  优化二元结构的区域分布特征,提升整体国际竞争力。在科技期刊上刊发论文是科技产出的一种重要形式,能折射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在地域上呈现出以北京、其他地区为二元结构的态势分布。北京地区入选的期刊占本地区科技期刊总量的比例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与其他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期刊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办刊所在地历史、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这样的二元结构一方面体现出北京地区的科技期刊充分利用了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科教和国际交往中心的优势,实现了科技期刊与科学技术的互为促进,协同发展,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国科技期刊领域的领军者。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他地区的科技期刊在利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助推科技成果在国际化层次的平台上交流和传播的能力比较弱。据近几年我国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公布的《科技统计报告》显示,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如科技进步环境指数、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科技活动产出指数等,其他地区相对北京并没有明显的差距,甚至有些地区的某些指标超过了北京。由此看出,目前其他地区的科技期刊总体发展水平还没能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为科技服务的社会功能。笔者认为,我国科技期刊应走出各自为营的现状,加强沟通和交流,尤其需要积极地向北京地区的优秀科技期刊深入学习如何依托区域性科技资源优势办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
  强化优势学科类期刊国际地位,增强其他学科类期刊发展。从图1中可以看出,入选期刊的学科分布总体上大致均衡,其中工程技术类、基础学科(数学较弱)、医学类优势较为明显。这与我国近年来在对R&D(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投入强度、投入速度都进入快速增长期相呼应。据《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的统计,材料科学、内科学、基础医学、生物学、天文学、外科学、力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刊群已达到或接近国际中等水平。由此可见,这些强势学科的期刊不但已跻身世界而且具备了相当的国际竞争力。首先应将这些学科的刊群做大做强,在国际学术期刊界扎稳脚跟,凝聚影响力。除了要坚持深入探索国际化办刊,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制高点外,借助我国全面、客观、公正的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还要加大自身的宣传和推介,争取促成我国管理部门在制定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和科研人员职称评定标准时,将国内一流期刊纳入其中,从根源上缓解当前优秀稿源流失严重的问题,巩固和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优秀科技期刊还应紧抓机遇,顺应当前协同创新是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内在要求的形势,与所属专业的产学研各方深度合作,通过拓展科技期刊的服务性和功能性集聚优质稿源、提升稿件质量。其次,入选期刊中学科分布比例偏少的刊群更应该结合相应学科的发展脉络、专业特征、行业背景,多途径探索提高影响力和显示度的方法。占我国科技期刊总量1/5的综合类期刊入选比例仅为4.6%,虽然没有专业化的优势,但并非没有扭转颓势的切入点,例如,可以为交叉型学科研究打造直通平台,或利用母刊增殖的方式增强专业性。   关注国际一流期刊,调整科技期刊的形式特征。国外著名科技期刊中双月刊、季刊较少,周刊在科技期刊中却占有很重要的一席。近年来周刊和快报类科技期刊成为一支劲旅,逐步占据主流位置,论文平均发表时滞大为缩短,例如,Science对重大科技成果从搜集信息到刊出的最短纪录仅为20小时,在当时引起极大轰动。可见,在保证学术质量的情况下,较短的出版周期对及时传播最新科技成果,扩大期刊自身的影响力都有直接的贡献。而此次入选期刊中双月刊和月刊共占86.9%,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半月刊和旬刊占7.4%,季刊仅占5.7%。这一特征与国际一流期刊差距不大,但通过采取优先出版、优化审稿流程、改善管理机制等措施,有可以提高的空间。
  全球学术出版的激烈竞争和市场的发展促成了国外科技期刊出版日趋集团化和规模化。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科技期刊办刊主体主要有三类:以出版集团(公司)出版、专业学协会出版为主,此外还有期刊社出版,并且集团出版已明显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入选期刊的主办单位中科研院所,学会、研究会占了85.1%比例,而出版社和企业仅为2.8%。这个分布格局说明我国的绝大多数科技期刊还未享受到集团化出版带有来的规模效应、优势资源互补、强大的市场驾驭能力和竞争能力等种种好处,但将到来的期刊体制改革会成为我国期刊走向集群出版模式的重要推进力。此外,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在数量上基本与科研院所或学会、研究会主办的相当(约占我国科技期刊总数的25%),但此次入选率仅为1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大而不强的发展现状,如何寻求突破是值得深虑的问题。
  国际一流期刊近90%为英文期刊,英文出版也是德国、荷兰等国家科技期刊出版业发达的重要成因之一。文中统计出我国英文期刊入选率为35.6%,远远超出了入选率为3%的非英文期刊,也充分印证了语种是影响科技期刊走向国际的重要因素。但要改变因语种产生的弱势,不能盲目跟风,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原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检验了部分英文科技期刊的语言和编辑水平,合格率为46.2%,未过半数;我国有些英文科技期刊在经历了并不算长的出版时间后即停刊了,如《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Chinese Rice Research Newsletter》等。这说明要创办英文科技期刊,或者将中文期刊改办成英文刊并不仅仅是语种特征的变化,在此之前需要从办刊涉及的方方面面去研判可行性,尤其需要在人力资源、作者队伍、编委会、审稿队伍等软实力上进行足够的筹备工作,以尽量避免社会成本的浪费。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杂志社
其他文献
李鹏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华西都市报》总编  “四位一体”推动融合发展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进行了党报、都市报、全媒体“三方探路”的立体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为“四位一体”融合发展。  第一位是转型。川报集团树立发展、改革、创新、创意的理念,把资源整合、人员转型等工作贯穿到集团发展的始终,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集团党
期刊
报纸“属地管理”是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落实对媒体日常监管职责的具体表现,如何明确管理职责,强化属地管理,提高属地管理水平,一直是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笔者以《京华时报》《新京报》变更主管主办单位这一传媒事件作为切入点,采用调查研究的形式,探析报纸“属地管理”后如何做大做强以及存在的困难问题,并为政策主管部门全面落实分级管理职能提供相应对策建议。  研究背景  报纸“属地管理”是新闻
期刊
《中国石化报》隶属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既是行业媒体又是企业媒体。报社成立于1988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由最初仅拥有一张周报,发展成为融报、刊、台、网于一体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定位精准、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媒体集群。  中国石化报社的新媒体发展情况  目前,报社的新媒体主要有:中国石化新闻网及其子网(视频网、图片网、团购网)、中国石化手机报、石化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网上电子报刊。  
期刊
从欧洲最早的华文报刊——19世纪60年代在伦敦出版的《飞龙报》算起,中文报刊在欧洲已经有超过150年的历史。而真正由华人创办的最早的华文报刊出现于法国,是1907年6月22日由巴黎新世纪书报局编印的《新世纪》周刊。本文主要着眼于21世纪以来的欧洲华文传媒的发展格局,以此来探讨海外华文传媒在新世纪的发展态势与功能角色定位。  欧洲华文传媒的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华人移民的数量持续攀升,据
期刊
2013年,南京广播电台推出的《最炫民族风》,集合了内蒙古、新疆、云南等地的歌曲,一经播出便取得了较好反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普及,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人们获取音乐的途径日益便捷,选择音乐的方式日益个性化,参与音乐互动的平台日益丰富化。但是在数字化传播时代,传统地方广播音乐节目该何去何从,已经成为地方电台未来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地方广播音乐节目的发展现状  节目众多,潜
期刊
世界各国媒介信息全球化的课题是媒介技术持续革新的产物,信息数字化成为全球化的最大要因之一。媒介技术的革新,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报业集团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对于媒介经营者来说,怎样最大限度地将新媒介技术用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考验报业集团成长与转型的标志。那么,在媒介技术革新加速前进过程中,纸质媒介产业集团是怎样将数字化信息整合,从而进行商业模式探索的呢?且看日本的经验。  日本电子版报刊的商业模
期刊
党报周刊版面要办出特色,与版面编辑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直接关系。在当前报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党报周刊必须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充分利用编辑提前介入新闻报道选题策划和后期版面设计、稿件布局的岗位特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对常规新闻的深度报道,才能发挥出其特有的宣传报道优势。  《大众日报》的《区域观察》周刊,利用周期优势,提前掌握热点新闻线索,提前介入报道策划,寻求新闻第N落点,对重大新闻事
期刊
近年来,通过频道定位、栏目定位和电视栏目的经营与发展,河北电视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频道影响力和栏目特色。但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依旧居于中下游地位,品牌栏目和品牌主持人的塑造意识仅在少部分频道有所体现。如河北卫视的《真情旋律》栏目,曾在2003年度和2 0 0 4 年度两次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十佳栏目奖,河北经济生活频道的《激情久久》栏目和河北农民频道的《三农最前线》等栏目都是河北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可
期刊
摘要: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2004年—2014年新闻传播学科领域内“草根”议题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话题选择、刊发特点、研究者情况及单篇高被引论文进行对比,本文分析了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中,“草根”群体面对媒体技术革新、传播环境变迁呈现出的发展趋势、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草根”议题 引证分析 新媒体 社会变迁  在社会学科领域,“草根”有两个深刻的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二是指同主流
期刊
《传媒》编辑部为纪念中国互联网发展20年策划组织编发了一组文章,给了我们不少重要的信息:上世纪80年代是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时期,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互联网的诞生期、起步期,1994年4月20日,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接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由此中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这是一个十分值得纪念的重要的日子!旋即,中国互联网开始了它的媒体化进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