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电子政务的运用和发展,对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带来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影响: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行政运作成本等。科学、合理的结合实际促使电子政府更好的促进政府管理变革。
【关键词】
电子政务;政府管理;信息化
1 电子政务概述
所谓电子政务是指在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和其他服务,以实现日常办公、信息收发、公共管理等政府事物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一种现代行政管理模式。其目的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构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2 政府职能方面的影响
2.1 管理方面
政府职能转变: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传统的政府职能最显著的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提供公共事务及公共服务的政府主体。二是注重科层制组织机构的层级和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新时期的政府管理强调政府职能转变。电子政务的建设为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条件。它提高了政府领导和一般公务人员的能力素质,节省了公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先进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把政府和公众联系起来,使公众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享受到了政府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政府转变职能的“助推器”,使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成为必然。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子政务的特质就在于它是电子化的服务型政府,即透过电子通讯技术创新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政府通过网上的虚拟市场获得真实、全面、准确、及时的企业信息,由政府建立大型的专门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加工,并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统计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帮助政府进行决策,来调节政府政策,再通过电子文件传送政策命令。同时可在网上设立电子公告牌,发布电子命令实现其调控作用。办公电子化。电子政务系统的作用之一就是实现网上办公。通过建立文件资料电子化中心,把各种证明和文件电子化。
2.2 组织结构革新
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式科层制结构,组织内部相对封闭,不自主,互动性不强,且它的信息交流结构易导致失真。电子政务下的政府组织最大的特点是结构扁平化、网络化。政府组织通过建立一个有弹性、有应变能力的政府运行新机制,推動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结构向扁平化和网络化转变。它既是组织结构的调整,也是组织机构设置理念的调整,意味着政府动态网络型机构的设立与政府流程再造。政府组织和外界环境是互相开放的,没有明显的界限,政府组织各部分。
2.3 服务方面
沟通电子化。电子政府能在网上建立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便于发挥民众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可以就一些问题展开网上调查,作为政府各部门工作的参考。资料电子化。电子政府通过对外宣传主页发布和管理系统使公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的透明度,政府服务部门和科研教育部门的各种资料、档案、数据库的上网使政府的服务更加完善,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4 消费方面
政府采购电子化。电子政府利用互联网络发布政府采购信息,通过网络进行电子招标,完成采购过程,可以节省大量工作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在网上实现政府采购的国际化。
3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的关系
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是与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政府公务员像镙钉一样被固定在某个岗位上,政府部门整体的运作缺乏弹性,对理性和规范的追求甚至超越了政府工作目标本身。零散而孤立的管理职能、基于人力的文书和档案处理以及复杂的事件呈报和处理程序,使得系统不断增大而效率却不断降低。这样的政府显然难以应付互联网时代的复杂局面,公众对政府的失望情绪逐渐增大。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政府如果想继续发挥作用和影响就不得不跟上潮流,不能固守传统的领地。在传统政府管理面临困境之时,人们发现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改革和创新最重要的促进器。互联网的普及一方面使政府面临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电子政务是政府再造的理性选择和信息技术进步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政府管理变革中,“电子”与“政务”缺一不可。在我国,电子政务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也迅速得以推进,各地政府无不将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电子政务作为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有的学者指出,电子政务是指政府结构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建设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电子政务,应该是一项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主,信息化产业建设为辅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既要电子,又要政务”。要电子,是以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为目的的;要政务,就是要以政务流为主线,逐个环节地实现政府业务流的信息化,以避免固化或强化现有的政府结构和通过信息化实现政府重构的不良后果。运用信息技术推动一种新型政府管理模式的实现才是开展电子政务的目的。电子政务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产物,虽然电子政务从其名称上来看强调的是政府管理的技术性特征,是在技术意义上对政府管理进行的界定,但它的内涵却远远超出了技术性的层面,而更加体现政府在理念、职能和组织方面发生的变化,也就是“政务”方面的革新。在政务办公系统中,办公组织是信息决策,任务执行,管理和监督等重要活动的载体,政府的办公组织结构揭示了政府人员的管理层次,反映了政府组织中人与工作,决策,责权之间的联系。因此对政务办公组织的建模工作在政务办公建模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变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电子政务的运用和发展使得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从而实现了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当然,任何一个新事物的产生都具有两面性,电子政务的实施在给政府的管理工作带来相当的便利后,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作用。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能简单地将现有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是要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以发展电子政务为契机,以政府机构改革为中心,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因此,我国政府应认真对待政府管理变革过程中电子政务的实施,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要想在电子政务条件下使政府管理变革有效实施,还需要我国政府及行政工作人员的大量努力。
【参考文献】
汪玉凯.中国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J].新视野,2002(2)
【作者简介】
于庆洋(1988—),男,辽宁营口盖州人,同济大学软件学院硕士研究生。
电子政务的运用和发展,对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带来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影响: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行政运作成本等。科学、合理的结合实际促使电子政府更好的促进政府管理变革。
【关键词】
电子政务;政府管理;信息化
1 电子政务概述
所谓电子政务是指在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和其他服务,以实现日常办公、信息收发、公共管理等政府事物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一种现代行政管理模式。其目的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构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2 政府职能方面的影响
2.1 管理方面
政府职能转变: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传统的政府职能最显著的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提供公共事务及公共服务的政府主体。二是注重科层制组织机构的层级和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新时期的政府管理强调政府职能转变。电子政务的建设为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条件。它提高了政府领导和一般公务人员的能力素质,节省了公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先进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把政府和公众联系起来,使公众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享受到了政府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政府转变职能的“助推器”,使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成为必然。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子政务的特质就在于它是电子化的服务型政府,即透过电子通讯技术创新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政府通过网上的虚拟市场获得真实、全面、准确、及时的企业信息,由政府建立大型的专门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加工,并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统计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帮助政府进行决策,来调节政府政策,再通过电子文件传送政策命令。同时可在网上设立电子公告牌,发布电子命令实现其调控作用。办公电子化。电子政务系统的作用之一就是实现网上办公。通过建立文件资料电子化中心,把各种证明和文件电子化。
2.2 组织结构革新
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式科层制结构,组织内部相对封闭,不自主,互动性不强,且它的信息交流结构易导致失真。电子政务下的政府组织最大的特点是结构扁平化、网络化。政府组织通过建立一个有弹性、有应变能力的政府运行新机制,推動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结构向扁平化和网络化转变。它既是组织结构的调整,也是组织机构设置理念的调整,意味着政府动态网络型机构的设立与政府流程再造。政府组织和外界环境是互相开放的,没有明显的界限,政府组织各部分。
2.3 服务方面
沟通电子化。电子政府能在网上建立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便于发挥民众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可以就一些问题展开网上调查,作为政府各部门工作的参考。资料电子化。电子政府通过对外宣传主页发布和管理系统使公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的透明度,政府服务部门和科研教育部门的各种资料、档案、数据库的上网使政府的服务更加完善,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4 消费方面
政府采购电子化。电子政府利用互联网络发布政府采购信息,通过网络进行电子招标,完成采购过程,可以节省大量工作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在网上实现政府采购的国际化。
3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的关系
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是与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政府公务员像镙钉一样被固定在某个岗位上,政府部门整体的运作缺乏弹性,对理性和规范的追求甚至超越了政府工作目标本身。零散而孤立的管理职能、基于人力的文书和档案处理以及复杂的事件呈报和处理程序,使得系统不断增大而效率却不断降低。这样的政府显然难以应付互联网时代的复杂局面,公众对政府的失望情绪逐渐增大。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政府如果想继续发挥作用和影响就不得不跟上潮流,不能固守传统的领地。在传统政府管理面临困境之时,人们发现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改革和创新最重要的促进器。互联网的普及一方面使政府面临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电子政务是政府再造的理性选择和信息技术进步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政府管理变革中,“电子”与“政务”缺一不可。在我国,电子政务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也迅速得以推进,各地政府无不将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电子政务作为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有的学者指出,电子政务是指政府结构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建设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电子政务,应该是一项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主,信息化产业建设为辅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既要电子,又要政务”。要电子,是以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为目的的;要政务,就是要以政务流为主线,逐个环节地实现政府业务流的信息化,以避免固化或强化现有的政府结构和通过信息化实现政府重构的不良后果。运用信息技术推动一种新型政府管理模式的实现才是开展电子政务的目的。电子政务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产物,虽然电子政务从其名称上来看强调的是政府管理的技术性特征,是在技术意义上对政府管理进行的界定,但它的内涵却远远超出了技术性的层面,而更加体现政府在理念、职能和组织方面发生的变化,也就是“政务”方面的革新。在政务办公系统中,办公组织是信息决策,任务执行,管理和监督等重要活动的载体,政府的办公组织结构揭示了政府人员的管理层次,反映了政府组织中人与工作,决策,责权之间的联系。因此对政务办公组织的建模工作在政务办公建模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变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电子政务的运用和发展使得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从而实现了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当然,任何一个新事物的产生都具有两面性,电子政务的实施在给政府的管理工作带来相当的便利后,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作用。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能简单地将现有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是要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以发展电子政务为契机,以政府机构改革为中心,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因此,我国政府应认真对待政府管理变革过程中电子政务的实施,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要想在电子政务条件下使政府管理变革有效实施,还需要我国政府及行政工作人员的大量努力。
【参考文献】
汪玉凯.中国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J].新视野,2002(2)
【作者简介】
于庆洋(1988—),男,辽宁营口盖州人,同济大学软件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