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国强先生 从事中医、熟悉草药,尤擅以祖传药方悬壶济世。他从父亲处学到製作独家跌打药剂的方法,且几十年来每天坚持亲手调製,服务众多患者,让他们脸上恢复笑容。自几千年前,神农嚐尽百草寻找治病良药起,历代中医通过融汇功效相同或相佐的草药,从而让无数对人类健康事业有所贡献的良方得以发现並流传至今。因此,其承传古方、造福当今社会,不仅是医术医德的荣耀,也是发扬国粹的义举。
【林国强先生,香港中医师公会监事长,香港中医师公会新界支会理事长兼永远会员,宝俐堂有限公司、林国医馆创办人,鸿胜蔡李佛林国健身学院、蔡李佛功夫国际联会永远会长,元朗区妇女会医事顾问,蔡李佛吕烈国术总会名誉会长,元朗洪水桥各界协会医事顾问,佛山鸿胜馆蔡李佛永远名誉会长,天水围杨式太极拳名誉会长兼医事顾问,蔡李佛崔章国术同学联谊会名誉会长,香港杨氏太极拳总会医事顾问,广州花都蔡李佛北胜馆永远名誉会长。】
心繫病患传祖方
林国强先生每天早上从八点开始,就开始着手熬製祖传的中药,把三十多味中药打成粉状、放入煲里,经过长久的烹熬,而後倒入烧酒继续腌製45分钟。期间他还要为前来就医的客人诊病治病,待药剂完成後又放凉、储备……当一切工作完成,已是晚上八点有餘,可谓忙得不可开交。
然而,他也乐在其中,因为这是传承家人多年积蓄总结的中医精髓,以此服务市民,是悬壶济世带来杏坛春暖,是沿袭古方尽己所能贡献业界。林国强先生介绍,这种祖传的药剂对跌打骨痛、运动创伤、骨折等都有很好的疗效,敷在伤口上,能活血化瘀。因此,附近街坊经常光顾,请医问药。
“我现在主要做骨伤跌打,运用祖传的手法,因为我父亲也是跌打医师,所以我在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一边给他当助手、一边学习中医。”当时,自然环境比今日纯洁,因此他也经常到山上採摘草药,自己捉摸出不少草药使用的方法。
父亲的教导加上独立的钻研,林国强先生渐渐掌握不少中医知识,尤其在跌打方面,他更清晰了解病症的分门别类,知道怎样的疼痛源於何种因素,且如何对症下药。例如筋肌的疼痛有三种,一种是血淤性的、一种是运动创伤性、一种是风湿性;而其中风湿的痛症又分三种,有的是因为创伤、有的是因为身体系统出问题,多数表现为红斑狼疮、内风湿一类免疫系统受到影响的病症、还有一种是自身免疫力不夠,影响经络肌肉,加上劳损,终诱发问题……
知道病根可治病,而治疗病患是行医的目的,好的知识配合好的技术,便是一位可以救死扶伤的医师。林国强先生也是因为这样要求自己,才赢得患者口碑载道,他仔细观察病人的症状,然後对其进行详细了解,便开始运用手法和药剂进行治疗。
“可以处理的问题,我们一定会处理,不能解决的病,我们一定要患者去医院,不能让他们的病情拖延,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健康。”成为医师需要知识、技术、经验,但成为一个好医师则需要加上医德。无疑,林国强先生做到了这一点,他为患者的健康出发,为对方治疗之餘还不忘加上关切的嘱咐,並对病情加以跟进,医者父母心的强烈责任感可见一斑:“例如骨折的病人,要经过两至三周的调理;粉碎性骨折病人,要经过一个月至一个半月的调理,还要定期复诊,情况理想的话一个月就可恢复。”
复诊期间,林国强先生同样予以重视,他观察病人在康复的过程中有没有異常情况,若是顺利,自然心情高兴。因为考虑到个人年纪、身体状态等因素,身体恢复的进展也不一样。同时,患者的配合也很重要,要是讳疾忌医,恐怕会让治疗效果前功尽棄。种种可能的改变,不仅考验着林国强先生的医术,也考验着他的医德:
“有很多令我难忘的病例,其中一部分是因为病人比较顽固,他们不愿意去医院,只信中医不信西医。”或者,病人自己对病情的不了解,也是层出不穷的问题之一:“有的病能治好九成就是成功,但病人卻对成果不甚满意,嫌手法不好,也令我们烦恼——我们做医师是尽量帮助病人,不会拖延病情。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耽搁了恢复机会和康复时间,就出现不该有的问题。”
行医济世,以帮助病人减少痛苦、恢复健康为主,医师不仅要懂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还要负起对病患的责任,因此提供的建议也是心繫病患、为对方着想。如果得不到理解,治疗工作难以进行。林国强先生的医德,发自对医师与患者共同的关怀、源於人与人之间的将心比心。
行业发展正适时
香港的中医,已经从过去不被认可的地位发展成日渐规范的行业,但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且今日当地铺租金贵,若加上患者的误解和不配合,让不少中医界人士倍感压力,林国强先生则保持了一贯平和的心态,从容面对,於他而言,做好本分工作、服务患者,已是心安。
与他人交谈,林国强先生和颜悦色,他表示这是注重医德的一个侧面,在行医治病中,如果不能保持稳定的心理,就难以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从而无法为病人建立信心,以至难以寻找病源所在。因此儘管每日的病人让人迎接不暇,但他还是保持和蔼的态度,尽己所能做到最好。
“治好病的诀窍首先是要求医师的心接近病人,不要只想获取利益,这样才能成功。我跟我父亲做了十几年,现在又自己摸索二十几、三十几年,到今天还是学习,一路摸索,人要学的是学习不完的。”无论是行医,还是就人生而言,林国强先生都保持睿智的眼光,仔细地思考。这种智慧是其同行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不过,由於现代中医大多毕业於各大高校,经过统一的教育,因此致使民间精华纷纷面临失传的境况,无论是林国强先生传承的药方,还是其恪守的精神,都急需得到年轻一代的传承。而且,由於培养一个中医需用时长达十几年,且经过导师严格的审核方可出师。还需要传承者不能急功近利,须养得心平气和的性格。
传统中医结合了医师的经验与手法等,资深从业者仅从病人的痛症,便可判断病情的轻重。例如同样是跌倒受伤引起的疼痛,若患处先肿痛後产生麻痹感,则大多说明伤害未伤及骨头;反之,则骨折的可能性较大。今日,随着现代医疗仪器的兴起,X光、扫描仪等工具能轻易发现病患所在,如裨益於中医,便能进一步发展国粹。
林国强先生也加入行业社团,致力於构建中西医合作的虹桥:“公会的作用是团结公会里面所有的中医,大家可以沟通如何帮助业界同行,有什麽要求大家反映,公会会尽量帮助会员进行沟通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起促进中医界的发展。
異国他乡扬武术
熟悉中医跌打者,也多与中华武术结缘。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习得精湛中医的林国强先生,还是一位蔡李佛拳高手。往昔,他先後跟随父亲和几位师傅学习武术。学成师满後,他於上世纪七十年代到荷兰定居了十二年,开馆授徒弘扬国术。直到1984年回香港之前,林国强先生在那个郁金香盛开的国度播撒了许多中华文化的种子。
在荷兰,拜其门下习武者达到千人,引得当地媒体为拍华人纪实而登门拜访,拍成影片放映,让北欧的朋友们一睹中华武术的魅力。期间,林国强先生还经常为与自己一样远在異乡的华侨同胞进行中医治疗。
“跟我学习中医的有三、四十个学生,而学习武术的人有三四千!”即使今日回港,林国强先生仍在晚上开班教导徒弟武术。每天早上,他在晨光的沐浴中淋漓畅快地练习蔡李佛拳,还担任佛山鸿胜馆蔡李佛永远名誉会长、天水围杨式太极拳名誉会长兼医事顾问、蔡李佛崔章国术同学联谊会名誉会长、香港杨氏太极拳总会医事顾问、广州花都蔡李佛北胜馆永远名誉会长等团体的职务,沟通了中港两地武术。
习武强身,中医治病。林国强先生将两者融合、一並发扬,他谨记父亲和师傅的教导:“一定要与人为善,做人应注重品德,不然难以在中医界立足。”坚守祖传医法和医德,一如长时间熬製药剂所需要的耐心、稳重,其亦用如此性格服务患者,与各位医者父母心的同行一样维护中医界的权益,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贡献业界。
【林国强先生,香港中医师公会监事长,香港中医师公会新界支会理事长兼永远会员,宝俐堂有限公司、林国医馆创办人,鸿胜蔡李佛林国健身学院、蔡李佛功夫国际联会永远会长,元朗区妇女会医事顾问,蔡李佛吕烈国术总会名誉会长,元朗洪水桥各界协会医事顾问,佛山鸿胜馆蔡李佛永远名誉会长,天水围杨式太极拳名誉会长兼医事顾问,蔡李佛崔章国术同学联谊会名誉会长,香港杨氏太极拳总会医事顾问,广州花都蔡李佛北胜馆永远名誉会长。】
心繫病患传祖方
林国强先生每天早上从八点开始,就开始着手熬製祖传的中药,把三十多味中药打成粉状、放入煲里,经过长久的烹熬,而後倒入烧酒继续腌製45分钟。期间他还要为前来就医的客人诊病治病,待药剂完成後又放凉、储备……当一切工作完成,已是晚上八点有餘,可谓忙得不可开交。
然而,他也乐在其中,因为这是传承家人多年积蓄总结的中医精髓,以此服务市民,是悬壶济世带来杏坛春暖,是沿袭古方尽己所能贡献业界。林国强先生介绍,这种祖传的药剂对跌打骨痛、运动创伤、骨折等都有很好的疗效,敷在伤口上,能活血化瘀。因此,附近街坊经常光顾,请医问药。
“我现在主要做骨伤跌打,运用祖传的手法,因为我父亲也是跌打医师,所以我在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一边给他当助手、一边学习中医。”当时,自然环境比今日纯洁,因此他也经常到山上採摘草药,自己捉摸出不少草药使用的方法。
父亲的教导加上独立的钻研,林国强先生渐渐掌握不少中医知识,尤其在跌打方面,他更清晰了解病症的分门别类,知道怎样的疼痛源於何种因素,且如何对症下药。例如筋肌的疼痛有三种,一种是血淤性的、一种是运动创伤性、一种是风湿性;而其中风湿的痛症又分三种,有的是因为创伤、有的是因为身体系统出问题,多数表现为红斑狼疮、内风湿一类免疫系统受到影响的病症、还有一种是自身免疫力不夠,影响经络肌肉,加上劳损,终诱发问题……
知道病根可治病,而治疗病患是行医的目的,好的知识配合好的技术,便是一位可以救死扶伤的医师。林国强先生也是因为这样要求自己,才赢得患者口碑载道,他仔细观察病人的症状,然後对其进行详细了解,便开始运用手法和药剂进行治疗。
“可以处理的问题,我们一定会处理,不能解决的病,我们一定要患者去医院,不能让他们的病情拖延,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健康。”成为医师需要知识、技术、经验,但成为一个好医师则需要加上医德。无疑,林国强先生做到了这一点,他为患者的健康出发,为对方治疗之餘还不忘加上关切的嘱咐,並对病情加以跟进,医者父母心的强烈责任感可见一斑:“例如骨折的病人,要经过两至三周的调理;粉碎性骨折病人,要经过一个月至一个半月的调理,还要定期复诊,情况理想的话一个月就可恢复。”
复诊期间,林国强先生同样予以重视,他观察病人在康复的过程中有没有異常情况,若是顺利,自然心情高兴。因为考虑到个人年纪、身体状态等因素,身体恢复的进展也不一样。同时,患者的配合也很重要,要是讳疾忌医,恐怕会让治疗效果前功尽棄。种种可能的改变,不仅考验着林国强先生的医术,也考验着他的医德:
“有很多令我难忘的病例,其中一部分是因为病人比较顽固,他们不愿意去医院,只信中医不信西医。”或者,病人自己对病情的不了解,也是层出不穷的问题之一:“有的病能治好九成就是成功,但病人卻对成果不甚满意,嫌手法不好,也令我们烦恼——我们做医师是尽量帮助病人,不会拖延病情。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耽搁了恢复机会和康复时间,就出现不该有的问题。”
行医济世,以帮助病人减少痛苦、恢复健康为主,医师不仅要懂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还要负起对病患的责任,因此提供的建议也是心繫病患、为对方着想。如果得不到理解,治疗工作难以进行。林国强先生的医德,发自对医师与患者共同的关怀、源於人与人之间的将心比心。
行业发展正适时
香港的中医,已经从过去不被认可的地位发展成日渐规范的行业,但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且今日当地铺租金贵,若加上患者的误解和不配合,让不少中医界人士倍感压力,林国强先生则保持了一贯平和的心态,从容面对,於他而言,做好本分工作、服务患者,已是心安。
与他人交谈,林国强先生和颜悦色,他表示这是注重医德的一个侧面,在行医治病中,如果不能保持稳定的心理,就难以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从而无法为病人建立信心,以至难以寻找病源所在。因此儘管每日的病人让人迎接不暇,但他还是保持和蔼的态度,尽己所能做到最好。
“治好病的诀窍首先是要求医师的心接近病人,不要只想获取利益,这样才能成功。我跟我父亲做了十几年,现在又自己摸索二十几、三十几年,到今天还是学习,一路摸索,人要学的是学习不完的。”无论是行医,还是就人生而言,林国强先生都保持睿智的眼光,仔细地思考。这种智慧是其同行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不过,由於现代中医大多毕业於各大高校,经过统一的教育,因此致使民间精华纷纷面临失传的境况,无论是林国强先生传承的药方,还是其恪守的精神,都急需得到年轻一代的传承。而且,由於培养一个中医需用时长达十几年,且经过导师严格的审核方可出师。还需要传承者不能急功近利,须养得心平气和的性格。
传统中医结合了医师的经验与手法等,资深从业者仅从病人的痛症,便可判断病情的轻重。例如同样是跌倒受伤引起的疼痛,若患处先肿痛後产生麻痹感,则大多说明伤害未伤及骨头;反之,则骨折的可能性较大。今日,随着现代医疗仪器的兴起,X光、扫描仪等工具能轻易发现病患所在,如裨益於中医,便能进一步发展国粹。
林国强先生也加入行业社团,致力於构建中西医合作的虹桥:“公会的作用是团结公会里面所有的中医,大家可以沟通如何帮助业界同行,有什麽要求大家反映,公会会尽量帮助会员进行沟通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起促进中医界的发展。
異国他乡扬武术
熟悉中医跌打者,也多与中华武术结缘。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习得精湛中医的林国强先生,还是一位蔡李佛拳高手。往昔,他先後跟随父亲和几位师傅学习武术。学成师满後,他於上世纪七十年代到荷兰定居了十二年,开馆授徒弘扬国术。直到1984年回香港之前,林国强先生在那个郁金香盛开的国度播撒了许多中华文化的种子。
在荷兰,拜其门下习武者达到千人,引得当地媒体为拍华人纪实而登门拜访,拍成影片放映,让北欧的朋友们一睹中华武术的魅力。期间,林国强先生还经常为与自己一样远在異乡的华侨同胞进行中医治疗。
“跟我学习中医的有三、四十个学生,而学习武术的人有三四千!”即使今日回港,林国强先生仍在晚上开班教导徒弟武术。每天早上,他在晨光的沐浴中淋漓畅快地练习蔡李佛拳,还担任佛山鸿胜馆蔡李佛永远名誉会长、天水围杨式太极拳名誉会长兼医事顾问、蔡李佛崔章国术同学联谊会名誉会长、香港杨氏太极拳总会医事顾问、广州花都蔡李佛北胜馆永远名誉会长等团体的职务,沟通了中港两地武术。
习武强身,中医治病。林国强先生将两者融合、一並发扬,他谨记父亲和师傅的教导:“一定要与人为善,做人应注重品德,不然难以在中医界立足。”坚守祖传医法和医德,一如长时间熬製药剂所需要的耐心、稳重,其亦用如此性格服务患者,与各位医者父母心的同行一样维护中医界的权益,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贡献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