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彩绘“开门红”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ing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2010年的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身在大凉山深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任务的火箭、卫星发射试验队也在翘首期盼着新年。但是,和常人的期盼不同,他们更期盼用自己辛勤的工作为新一年的航天发射任务迎来一个精彩的“开门红”。
  1月17日凌晨,随着火箭的顺利升空,队员们绽放了最灿烂的笑容。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201 0年的航天发射拉开了壮丽的序幕。
  
  建设一支创新型试验队
  
  卫星试验队队员白东炜来自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导航室,去年11月中旬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之前,他暗自打算一定要使自己的发射场工作能力“提高一大截”。然而,让他更加惊喜的是,本次卫星射前准备中不但实现了既定目标,而且还有其他很重要的收获。
  白东炜的其他收获源于试验队安排的多次技术讲座。 “在听其他人的讲座时,对在场的每个人部是一个知识面的开拓和技术上的启发,而自己讲的话收获就更大。”
  据他介绍,在每次听讲座时,自己总是要事先进行准备,结合讲座内容,看和自己专业有哪些交叉,哪些是需要了解的,哪些是要搞清楚的。而在讲座现场,大家总是积极活跃地提问、回答,甚至是辩论, “知识似乎在每个人的身上膨胀。”而且,白东炜还作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他觉得自己的自信心、学习能力等方面部得到了很大增强和提高。
  “整个试验队部和白东炜一样,收获很大。”卫星总指挥李长江告诉记者,本次试验队进场后,卫星“两总”系统就开始思考学习型团队建设问题,主抓型号工作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方也提出了团队建设的相关要求。“这支试验队的特点就是年轻队员多,比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30岁以下的队员就高达50%。因此我们考虑通过技术讲座的方式,让这些年轻人走上讲台,一方面给大家讲授其个人专业方面的技术知识,另一方面使其个人的多种能力特别是持续学习的能力得到锻炼。”
  在发射场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卫星试验队共组织了1 3场专业技术讲座。每次讲座,卫星总指挥李长江和总设计师谢军部是带头参加,形成了非常热烈的学习交流氛围。
  对于一些讲座,大家都有“不尽兴”的感觉,就在工作之余继续展开针对性的讨论和交流。同时,这项活动使大家增强了工作中的亲密感,团结协作能力大大提高。
  鉴于良好的效果,“两总”正在考虑在以后的北斗导航卫星试验队中,用制度固化这种学习方式。
  
  “头脑风暴”迎接高风险挑战
  
  “航天是高风险的事业。但是,高风险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风险没有对策。”采访开始,卫星总设计师谢军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对航天事业的一种认识。 在他看来,回避风险是一个试验队、一个型号队伍不成熟的表现,只有承认风险的存在,才能更好地找到规避风险的对策。
  在本次卫星发射场射前准备中,发射试验队按照集团公司“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管理思路,勇敢地面对卫星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风险,制定了一系列规避风险的措施和方法,对卫星的全寿命高可靠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这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功劳,要归于发射试验队围绕卫星飞行事件开展的“头脑风暴”式的故障分析活动。
  2009年12月3日~10日,卫星完成了推进剂和燃烧剂的加注工作后,工作相对轻松了一些。在研究分析现有的故障模式及故障影响,检查故障对策的有效性时,大家觉得现有的故障模式并不能涵盖卫星在轨运行中的更多可能故障。
  于是,在“两总”的组织下,6名从北京、上海等地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专家、技术骨干和卫星发射试验队的十几名技术骨干一起,采用集同方式,针对北斗导航卫星地面测试、发射及在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开展了长达10天的认真讨论和分析,并进行了相关的验证。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再次分析并确认了此前已经形成的故障模式及应对策略,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重新评估和确认;对过去成功应对卫星故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细化,并形成具体可操作的文件;充分发挥想象力,相互启发、共同交流,对于过去认为不可能发生、发生了也不可能解决的8项故障模式,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可行的应对措施,落实到了相关文件中。
  “就像人们可能生病一样,卫星在太空环境中也可能发生故障。我们卫星的质量是可靠的,但我们自己要像高明的医生一样,一旦卫星发生故障,要有在最佳时间内把卫星治好的能力。”谢军自信地说。
  在卫星发射前,发射试验队多名队员又赶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与该中心技术人员集同工作,把“头脑风暴”中形成的故障对策形成一个个“指令链”,一旦卫星发生偏差和问题,就可以迅速地将这些“指令链”注入卫星程序,实施超远程“治疗”。
  
  “批量化发射”应对快速组网
  
  你也许听说过卫星、火箭的批量化生产,而没有听说过“批量化发射”。“这一概念反映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建设的规范化要求。”李长江介绍,这里的批量化,即对组网中的相同卫星采用相同的射前准备模式,不仅可以保障安全性、可靠性,而且可以尽可能地缩短卫星射前的准备时间,加强组网能力建设。
  根据计划,2012年前,我国将建成由10颗以上卫星组成、覆盖整个亚太地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2020年则将形成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这个宏伟的卫星星座系统中,有相当一部分功能是一样的,因此,在卫星进入发射场之前, “两总”系统就在考虑如何像卫星的批量化生产一样,形成规范的、可复制的发射场射前准备模式。
  卫星进场后, “两总”系统便开始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细之又细”是这方面探索的第一步。试验队通过多种方式使队员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的深刻道理,对产品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对试验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点的数据变化部严格判读,逐点逐级严格进行检查测试。同时,卫星总装部门把每项在发射场的总装操作进行分解,并落实到每个人,形成完整的“工作保障链”。
  与此同时,卫星总体单位根据发射场测试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编写了详细的程序文件。这些文件重点对照和梳理了此前的各项技术要求,并在以往卫星研制中形成的规范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导航卫星测试特点和要求,形成了导航卫星发射场测试流程、大纲和测试细则,通过几次发射场实践,固化这些文件,为以后的射前测试工作提供指导。
  虽然“批量化发射”方面还有很多探索性工作要做,但是这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一定会对我国卫星星座组网能力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和经验。预计经过这方面的进一步尝试,可以将卫星射前准备工作控制在更短的时间内,从而较大地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能力。
  
  破解高密度发射带来疲劳难题
  
  谈起我国火箭的“高密度”发射,许多人心中激起的可能是对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振奋和骄傲之情。然而对于连续到发射场执行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试验队队员来说,虽然他们有着对航天事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由于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也不免显露出一些疲态。
  “每次发射任务刚结束,新的任务就会接踵而至。”一位连续5次参加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发射任务的试验队队员如是说。
  从2007年我国航天任务开始“高密度”开展以来,差不多有一半的发射任务由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承担。而几乎每次都要参加发射任务的队员就有60人左右。
  “就今年的任务来说,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共有9次左右的发射,按照每发火箭射前准备1个月计算,他们也要有9个月左右的时间呆在发射场。”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副总设计师李京红说。
  为了调节队员的生活,缓解他们的压力和疲劳,试验队都会开展一些诸如踢毽子、打乒乓球、轮换休息、举办文娱项目、聚餐等活动。同时,试验队还设立了学习岗位,让刚刚走上岗位的年轻人参与发射场准备工作,从人员结构上进行调节。
  “应该说这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仍然治标不治本。”试验队临时党委书记李晨风也认识到了队员疲劳的缓解问题,并且将以试验队临时党委名义正式向一院汇报这方面的情况。
  据统计,本次1 53名技术岗位的火箭试验队队员中,45岁以下的占76.5%,他们中的大多数处于人生和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他们的家庭也处于急需照顾的阶段,这也是造成他们劳累的重要原因。
  李京红坦称,解决队员疲劳问题的根本措施应该放在工作效率的提高上,同时要加强对年轻人的培养,形成单位和发射场之间关键岗位的轮流状态。这样,员工在单位和发射场的疲劳状态部可以得到缓解。
  很显然,火箭“两总”把队员的多个工作环节的疲劳状态进行了统一考虑。
其他文献
马兴瑞会见基辛格    3月1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一行。  马兴瑞对基辛格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对其为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钦佩和感谢。他向基辛格一行简要介绍了集团公司的发展情况,并回顾了上世纪90年代中美在商业发射服务领域开展良好合作的经历。  马兴瑞说,在去年奥巴马总统访华期间,中美两国元首本着透明、
期刊
美国白宫罗斯厅,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月17日5点20分  奥巴马总统:嗨,各位。  指令长赞姆卡:这是来自国际空间站和“奋进号”航天飞机的问候,早上好,总统先生。  奥巴马总统:非常愉快能够同你们通话。我们这儿除了有一群非常兴奋的学生和同样兴奋的老师,还有一名工程师、一名国会议员和媒体人士。另外,还有一位总统,一群漂亮的杂牌军。我们都为你们正在完成的“宁静号”节点舱上的工作感到骄傲。这里的每个人都为
期刊
2009年12月9日,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一架美国空军的B-52轰炸机左翼下吊挂着一枚奇怪的东西起飞了。这个奇怪的东西分为两级,第一级是一个圆柱形;第二级是一个楔形体,下面挂了一个长方形斜开口的进气道。这个奇怪的东西就是美国正在研制的X-51A型高超音速飞行器。  对于这次飞行,x-51A研制团队异常激动。空军研究实验室的x-51A项目经理查理·布林克表示: “这是最伟大的一天。”。国内媒体对
期刊
今年是俄罗斯航天员培训中心成立50周年,为配合一系列纪念活动,这个位于莫斯科东郊的“航天员摇篮”近日掀开神秘的面纱,搞了一个“媒体开放日”。  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是俄罗斯航天员的选拔及培训基地,位于莫斯科以东约20千米的一片密林深处。该中心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此后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独立小城,并以水泥墙与外界隔绝,人们给小城取名为“星城”。由于涉及载人航天领域的大量国家机密,“星城”一直披
期刊
相关背景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一声轰鸣,将“亚洲一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中国成为继法国、美国之后,第三个步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国家。 “亚洲一号”卫星发射成功,震惊了国际航天界。有外电评论: “中国这次成功发射的意义,绝不亚于当年的原子弹爆炸,”  从那时至今,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作为长征火箭发射服务商,先后进行了30次国际商业发射,发射了36颗商业卫星,完成了6次搭载
期刊
俄航天最高领导人盘点2009年成就:    按照惯例,俄罗斯《航天新闻》杂志(本刊的战略合作伙伴)每年第二期都刊登民用领域和军事领域航天领导人对前一年度航天活动的总结 本文是《航天新闻》总编马里宁对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和俄罗斯航天兵司令奥斯塔宾科少将的专访。    马里宁:安纳托利亚尼古拉耶维奇,请给我们介绍一下2009年俄罗斯航天领域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以及联邦航天计划的进展情况? 
期刊
作为第八期中国一新加坡青少年航天科普交流活動暨“复旦万科杯”火箭模型国际友谊赛活动的组成部分,由上海市宇航学会主办接待的新加坡青少年赴上海航天科普访问团近日来沪。在沪期间,新加坡青少年通过各种参观活动和科普互动,不仅增加了对航天科普知识的了解,更加深了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理解,同时对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感到异常兴奋。  (游本凤 撰文摄影)  杨格尔的中程导弹在1962年加勒比
期刊
2010年4月5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执行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任务代号STS-131。机上乘有7名航天员,其中包括3位女性(美国2人,日本1人),这是有史以来航天飞机首次搭载有3位女性机组成员的任务。  这也是美国航天飞机今年第2次升空。此次飞行后,1981年开始服役的航天飞机在年底退役前总共只有3次飞行任务要执行。  “发现”号的升空标志着国际空间站的繁忙建设正在继续。
期刊
一提起甘肃,人们眼前往往会浮现出干燥少雨的黄土高原印象。但实际上,这种印象并不全面。甘肃的第二大城市天水,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因气候宜人和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甘肃天水航天育种基地)就坐落在此。  这个成立于2001年的航天育种基地,是全国唯一的省级航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目前该基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所属神舟天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控股的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
期刊
亚洲最大望远镜开建    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重大合作项目——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工程奠基仪式在佘山举行。这台望远镜的口径达65米,高70米,整个65米口径抛物面的面积足有8个篮球场大,是亚洲最大望远镜。根据计划,到2012年底,望远镜将具备探月工程二期VLBI测轨的能力和天文观测能力。2015年,6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的建设将全部完成。  据介绍,射电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宇宙中天体发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