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2010年的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身在大凉山深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任务的火箭、卫星发射试验队也在翘首期盼着新年。但是,和常人的期盼不同,他们更期盼用自己辛勤的工作为新一年的航天发射任务迎来一个精彩的“开门红”。
1月17日凌晨,随着火箭的顺利升空,队员们绽放了最灿烂的笑容。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201 0年的航天发射拉开了壮丽的序幕。
建设一支创新型试验队
卫星试验队队员白东炜来自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导航室,去年11月中旬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之前,他暗自打算一定要使自己的发射场工作能力“提高一大截”。然而,让他更加惊喜的是,本次卫星射前准备中不但实现了既定目标,而且还有其他很重要的收获。
白东炜的其他收获源于试验队安排的多次技术讲座。 “在听其他人的讲座时,对在场的每个人部是一个知识面的开拓和技术上的启发,而自己讲的话收获就更大。”
据他介绍,在每次听讲座时,自己总是要事先进行准备,结合讲座内容,看和自己专业有哪些交叉,哪些是需要了解的,哪些是要搞清楚的。而在讲座现场,大家总是积极活跃地提问、回答,甚至是辩论, “知识似乎在每个人的身上膨胀。”而且,白东炜还作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他觉得自己的自信心、学习能力等方面部得到了很大增强和提高。
“整个试验队部和白东炜一样,收获很大。”卫星总指挥李长江告诉记者,本次试验队进场后,卫星“两总”系统就开始思考学习型团队建设问题,主抓型号工作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方也提出了团队建设的相关要求。“这支试验队的特点就是年轻队员多,比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30岁以下的队员就高达50%。因此我们考虑通过技术讲座的方式,让这些年轻人走上讲台,一方面给大家讲授其个人专业方面的技术知识,另一方面使其个人的多种能力特别是持续学习的能力得到锻炼。”
在发射场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卫星试验队共组织了1 3场专业技术讲座。每次讲座,卫星总指挥李长江和总设计师谢军部是带头参加,形成了非常热烈的学习交流氛围。
对于一些讲座,大家都有“不尽兴”的感觉,就在工作之余继续展开针对性的讨论和交流。同时,这项活动使大家增强了工作中的亲密感,团结协作能力大大提高。
鉴于良好的效果,“两总”正在考虑在以后的北斗导航卫星试验队中,用制度固化这种学习方式。
“头脑风暴”迎接高风险挑战
“航天是高风险的事业。但是,高风险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风险没有对策。”采访开始,卫星总设计师谢军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对航天事业的一种认识。 在他看来,回避风险是一个试验队、一个型号队伍不成熟的表现,只有承认风险的存在,才能更好地找到规避风险的对策。
在本次卫星发射场射前准备中,发射试验队按照集团公司“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管理思路,勇敢地面对卫星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风险,制定了一系列规避风险的措施和方法,对卫星的全寿命高可靠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这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功劳,要归于发射试验队围绕卫星飞行事件开展的“头脑风暴”式的故障分析活动。
2009年12月3日~10日,卫星完成了推进剂和燃烧剂的加注工作后,工作相对轻松了一些。在研究分析现有的故障模式及故障影响,检查故障对策的有效性时,大家觉得现有的故障模式并不能涵盖卫星在轨运行中的更多可能故障。
于是,在“两总”的组织下,6名从北京、上海等地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专家、技术骨干和卫星发射试验队的十几名技术骨干一起,采用集同方式,针对北斗导航卫星地面测试、发射及在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开展了长达10天的认真讨论和分析,并进行了相关的验证。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再次分析并确认了此前已经形成的故障模式及应对策略,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重新评估和确认;对过去成功应对卫星故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细化,并形成具体可操作的文件;充分发挥想象力,相互启发、共同交流,对于过去认为不可能发生、发生了也不可能解决的8项故障模式,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可行的应对措施,落实到了相关文件中。
“就像人们可能生病一样,卫星在太空环境中也可能发生故障。我们卫星的质量是可靠的,但我们自己要像高明的医生一样,一旦卫星发生故障,要有在最佳时间内把卫星治好的能力。”谢军自信地说。
在卫星发射前,发射试验队多名队员又赶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与该中心技术人员集同工作,把“头脑风暴”中形成的故障对策形成一个个“指令链”,一旦卫星发生偏差和问题,就可以迅速地将这些“指令链”注入卫星程序,实施超远程“治疗”。
“批量化发射”应对快速组网
你也许听说过卫星、火箭的批量化生产,而没有听说过“批量化发射”。“这一概念反映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建设的规范化要求。”李长江介绍,这里的批量化,即对组网中的相同卫星采用相同的射前准备模式,不仅可以保障安全性、可靠性,而且可以尽可能地缩短卫星射前的准备时间,加强组网能力建设。
根据计划,2012年前,我国将建成由10颗以上卫星组成、覆盖整个亚太地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2020年则将形成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这个宏伟的卫星星座系统中,有相当一部分功能是一样的,因此,在卫星进入发射场之前, “两总”系统就在考虑如何像卫星的批量化生产一样,形成规范的、可复制的发射场射前准备模式。
卫星进场后, “两总”系统便开始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细之又细”是这方面探索的第一步。试验队通过多种方式使队员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的深刻道理,对产品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对试验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点的数据变化部严格判读,逐点逐级严格进行检查测试。同时,卫星总装部门把每项在发射场的总装操作进行分解,并落实到每个人,形成完整的“工作保障链”。
与此同时,卫星总体单位根据发射场测试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编写了详细的程序文件。这些文件重点对照和梳理了此前的各项技术要求,并在以往卫星研制中形成的规范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导航卫星测试特点和要求,形成了导航卫星发射场测试流程、大纲和测试细则,通过几次发射场实践,固化这些文件,为以后的射前测试工作提供指导。
虽然“批量化发射”方面还有很多探索性工作要做,但是这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一定会对我国卫星星座组网能力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和经验。预计经过这方面的进一步尝试,可以将卫星射前准备工作控制在更短的时间内,从而较大地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能力。
破解高密度发射带来疲劳难题
谈起我国火箭的“高密度”发射,许多人心中激起的可能是对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振奋和骄傲之情。然而对于连续到发射场执行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试验队队员来说,虽然他们有着对航天事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由于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也不免显露出一些疲态。
“每次发射任务刚结束,新的任务就会接踵而至。”一位连续5次参加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发射任务的试验队队员如是说。
从2007年我国航天任务开始“高密度”开展以来,差不多有一半的发射任务由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承担。而几乎每次都要参加发射任务的队员就有60人左右。
“就今年的任务来说,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共有9次左右的发射,按照每发火箭射前准备1个月计算,他们也要有9个月左右的时间呆在发射场。”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副总设计师李京红说。
为了调节队员的生活,缓解他们的压力和疲劳,试验队都会开展一些诸如踢毽子、打乒乓球、轮换休息、举办文娱项目、聚餐等活动。同时,试验队还设立了学习岗位,让刚刚走上岗位的年轻人参与发射场准备工作,从人员结构上进行调节。
“应该说这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仍然治标不治本。”试验队临时党委书记李晨风也认识到了队员疲劳的缓解问题,并且将以试验队临时党委名义正式向一院汇报这方面的情况。
据统计,本次1 53名技术岗位的火箭试验队队员中,45岁以下的占76.5%,他们中的大多数处于人生和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他们的家庭也处于急需照顾的阶段,这也是造成他们劳累的重要原因。
李京红坦称,解决队员疲劳问题的根本措施应该放在工作效率的提高上,同时要加强对年轻人的培养,形成单位和发射场之间关键岗位的轮流状态。这样,员工在单位和发射场的疲劳状态部可以得到缓解。
很显然,火箭“两总”把队员的多个工作环节的疲劳状态进行了统一考虑。
1月17日凌晨,随着火箭的顺利升空,队员们绽放了最灿烂的笑容。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201 0年的航天发射拉开了壮丽的序幕。
建设一支创新型试验队
卫星试验队队员白东炜来自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导航室,去年11月中旬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之前,他暗自打算一定要使自己的发射场工作能力“提高一大截”。然而,让他更加惊喜的是,本次卫星射前准备中不但实现了既定目标,而且还有其他很重要的收获。
白东炜的其他收获源于试验队安排的多次技术讲座。 “在听其他人的讲座时,对在场的每个人部是一个知识面的开拓和技术上的启发,而自己讲的话收获就更大。”
据他介绍,在每次听讲座时,自己总是要事先进行准备,结合讲座内容,看和自己专业有哪些交叉,哪些是需要了解的,哪些是要搞清楚的。而在讲座现场,大家总是积极活跃地提问、回答,甚至是辩论, “知识似乎在每个人的身上膨胀。”而且,白东炜还作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他觉得自己的自信心、学习能力等方面部得到了很大增强和提高。
“整个试验队部和白东炜一样,收获很大。”卫星总指挥李长江告诉记者,本次试验队进场后,卫星“两总”系统就开始思考学习型团队建设问题,主抓型号工作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方也提出了团队建设的相关要求。“这支试验队的特点就是年轻队员多,比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30岁以下的队员就高达50%。因此我们考虑通过技术讲座的方式,让这些年轻人走上讲台,一方面给大家讲授其个人专业方面的技术知识,另一方面使其个人的多种能力特别是持续学习的能力得到锻炼。”
在发射场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卫星试验队共组织了1 3场专业技术讲座。每次讲座,卫星总指挥李长江和总设计师谢军部是带头参加,形成了非常热烈的学习交流氛围。
对于一些讲座,大家都有“不尽兴”的感觉,就在工作之余继续展开针对性的讨论和交流。同时,这项活动使大家增强了工作中的亲密感,团结协作能力大大提高。
鉴于良好的效果,“两总”正在考虑在以后的北斗导航卫星试验队中,用制度固化这种学习方式。
“头脑风暴”迎接高风险挑战
“航天是高风险的事业。但是,高风险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风险没有对策。”采访开始,卫星总设计师谢军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对航天事业的一种认识。 在他看来,回避风险是一个试验队、一个型号队伍不成熟的表现,只有承认风险的存在,才能更好地找到规避风险的对策。
在本次卫星发射场射前准备中,发射试验队按照集团公司“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管理思路,勇敢地面对卫星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风险,制定了一系列规避风险的措施和方法,对卫星的全寿命高可靠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这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功劳,要归于发射试验队围绕卫星飞行事件开展的“头脑风暴”式的故障分析活动。
2009年12月3日~10日,卫星完成了推进剂和燃烧剂的加注工作后,工作相对轻松了一些。在研究分析现有的故障模式及故障影响,检查故障对策的有效性时,大家觉得现有的故障模式并不能涵盖卫星在轨运行中的更多可能故障。
于是,在“两总”的组织下,6名从北京、上海等地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专家、技术骨干和卫星发射试验队的十几名技术骨干一起,采用集同方式,针对北斗导航卫星地面测试、发射及在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开展了长达10天的认真讨论和分析,并进行了相关的验证。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再次分析并确认了此前已经形成的故障模式及应对策略,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重新评估和确认;对过去成功应对卫星故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细化,并形成具体可操作的文件;充分发挥想象力,相互启发、共同交流,对于过去认为不可能发生、发生了也不可能解决的8项故障模式,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可行的应对措施,落实到了相关文件中。
“就像人们可能生病一样,卫星在太空环境中也可能发生故障。我们卫星的质量是可靠的,但我们自己要像高明的医生一样,一旦卫星发生故障,要有在最佳时间内把卫星治好的能力。”谢军自信地说。
在卫星发射前,发射试验队多名队员又赶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与该中心技术人员集同工作,把“头脑风暴”中形成的故障对策形成一个个“指令链”,一旦卫星发生偏差和问题,就可以迅速地将这些“指令链”注入卫星程序,实施超远程“治疗”。
“批量化发射”应对快速组网
你也许听说过卫星、火箭的批量化生产,而没有听说过“批量化发射”。“这一概念反映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建设的规范化要求。”李长江介绍,这里的批量化,即对组网中的相同卫星采用相同的射前准备模式,不仅可以保障安全性、可靠性,而且可以尽可能地缩短卫星射前的准备时间,加强组网能力建设。
根据计划,2012年前,我国将建成由10颗以上卫星组成、覆盖整个亚太地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2020年则将形成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这个宏伟的卫星星座系统中,有相当一部分功能是一样的,因此,在卫星进入发射场之前, “两总”系统就在考虑如何像卫星的批量化生产一样,形成规范的、可复制的发射场射前准备模式。
卫星进场后, “两总”系统便开始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细之又细”是这方面探索的第一步。试验队通过多种方式使队员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的深刻道理,对产品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对试验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点的数据变化部严格判读,逐点逐级严格进行检查测试。同时,卫星总装部门把每项在发射场的总装操作进行分解,并落实到每个人,形成完整的“工作保障链”。
与此同时,卫星总体单位根据发射场测试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编写了详细的程序文件。这些文件重点对照和梳理了此前的各项技术要求,并在以往卫星研制中形成的规范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导航卫星测试特点和要求,形成了导航卫星发射场测试流程、大纲和测试细则,通过几次发射场实践,固化这些文件,为以后的射前测试工作提供指导。
虽然“批量化发射”方面还有很多探索性工作要做,但是这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一定会对我国卫星星座组网能力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和经验。预计经过这方面的进一步尝试,可以将卫星射前准备工作控制在更短的时间内,从而较大地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能力。
破解高密度发射带来疲劳难题
谈起我国火箭的“高密度”发射,许多人心中激起的可能是对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振奋和骄傲之情。然而对于连续到发射场执行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试验队队员来说,虽然他们有着对航天事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由于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也不免显露出一些疲态。
“每次发射任务刚结束,新的任务就会接踵而至。”一位连续5次参加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发射任务的试验队队员如是说。
从2007年我国航天任务开始“高密度”开展以来,差不多有一半的发射任务由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承担。而几乎每次都要参加发射任务的队员就有60人左右。
“就今年的任务来说,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共有9次左右的发射,按照每发火箭射前准备1个月计算,他们也要有9个月左右的时间呆在发射场。”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副总设计师李京红说。
为了调节队员的生活,缓解他们的压力和疲劳,试验队都会开展一些诸如踢毽子、打乒乓球、轮换休息、举办文娱项目、聚餐等活动。同时,试验队还设立了学习岗位,让刚刚走上岗位的年轻人参与发射场准备工作,从人员结构上进行调节。
“应该说这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仍然治标不治本。”试验队临时党委书记李晨风也认识到了队员疲劳的缓解问题,并且将以试验队临时党委名义正式向一院汇报这方面的情况。
据统计,本次1 53名技术岗位的火箭试验队队员中,45岁以下的占76.5%,他们中的大多数处于人生和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他们的家庭也处于急需照顾的阶段,这也是造成他们劳累的重要原因。
李京红坦称,解决队员疲劳问题的根本措施应该放在工作效率的提高上,同时要加强对年轻人的培养,形成单位和发射场之间关键岗位的轮流状态。这样,员工在单位和发射场的疲劳状态部可以得到缓解。
很显然,火箭“两总”把队员的多个工作环节的疲劳状态进行了统一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