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從流浪汉小说的角度,对西班牙文学中流浪汉小说鼻祖《小癞子》与《三毛流浪记》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社会背景、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三大方面,认为后者具备流浪汉小说的基本元素。由此认为,文学作为体现人类思维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共性。
流浪汉小癞子三毛流浪记共性元素流浪汉小说,以流浪汉为主角自述曾经的遭遇,揭露社会上的各种弊病,讽刺世态炎凉,来展现这个不完美的现实世界。以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早期作品《小癞子》为例,流浪汉小说蕴含失去童真、表里不一、饥饿问题、遭受挫折、社会批判等各种主题。无独有偶,20世纪,我国家喻户晓的儿童漫画《三毛流浪记》,也具备流浪汉小说的很多共性元素。
一、《三毛流浪记》《小癞子》的作品概述
《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张乐平,故事发生在解放前的旧上海,讲述了在民族危难下的中国社会里,一个只有三根头发的流浪儿童的故事。他来到大上海后,希望可以填饱肚子,而事实上,在战乱中,这座城市风雨飘摇,到处都是示威游行。为了营生,他擦皮鞋、卖报纸、给人扇扇子,在一家印刷厂做过学徒,师从街头艺人,甚至还落入过犯罪团伙。有时,他可以勉强填饱肚子,而大多数时候他只能衣不遮体,饥肠辘辘。警察、有钱人、外国大兵、小偷甚至他的主人欺负、殴打他,但是三毛从来没有屈服,一直待人真诚,同时也不缺乏斗争精神。
《小癞子》是西班牙16世纪中期的一部自述体小说,作者不详。作品以小癞子的口吻向一位贵人叙述自己的身世,他挨饿受苦,伺候了一个又一个主人,亲身领略到人世间的种种艰辛,在一个病态百出的社会上他到处流浪,挣扎着生活,直到长大成人,娶了大神父姘妇而交上好运。在当时《小癞子》小说问世之时,西班牙社会文坛盛行的是英雄美人、讴歌崇高品德及赞美真挚爱情等主题小说,而《小癞子》从一个社会上无从立足的小人物讲自己的流浪生活,这是前所未有的一种创新,首创了“流浪汉小说”。因此,西方文学史上将《小癞子》称作“流浪汉小说”的鼻祖。
二、从社会背景角度分析流浪汉小说元素
流浪汉小说起源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当时的西班牙盛极而衰,从美洲进口的黄金白银急速下降(1591~1600,分别下降2%和97%)、社会等级分明、贵族挥霍无度、腐败严重、农田荒废、战争蔓延、民不聊生,很多平民都沦为流浪汉,以上种种现象为这一文学流派的形成,奠定了社会基础,由此看出,具有社会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是流浪汉小说的一个重要元素。
《三毛流浪记》的社会背景是在解放前的旧中国,漫画触及了社会很多层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劳苦大众的日常生活,批评旧社会的种种现象,如流浪汉、小偷、妓女、贪婪的资本家、蛮狠的外国大兵、滥用权力的警察,等等。这部作品就是当时社会的一幅真实写照。
三、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分析流浪汉小说元素
三毛的形象十分幽默,有血有肉,跃然纸上。这个只有三根头发的孩子令读者难忘,总而言之,三毛是一个天真、善良、坚强、勤奋、乐观、却不失机智、狡猾的孩子。三毛是天真的。在漫画的一开始,三毛从树上看着河,幻想着河的另一侧的生活,决定过河去上海寻找新的生活,而到了上海,却发现那里到处是游行示威,大字报贴得铺天盖地。
小癞子为了谋得更好的生活,跟随着第一个瞎子主人到另外一个城市。
“我们除了萨拉曼加,前面桥堍上有一只石兽,形状象公牛。瞎子教我到石牛旁边去,我就跑去了。他说:
‘癞子,这石牛肚里轰轰的响,你贴上耳朵听听。’
我死心眼儿,当真把耳朵凑上去。他摸到我脑袋正挨近石头,就使劲一推,害我一头猛撞在他妈的石牛上,磕得痛了至少三四天。”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儿童本能的天真、幼稚。三毛天真地认为,离开家到大城市上海就能填饱肚子。小癞子跟着主人也是想改变原本的生活,却时常忍饥挨饿,小癞子对主人一开始言听计从,被撞得头破血流。这些都显现出儿童本应有的童真。
不管是三毛还是小癞子,自身都有对生活的基本要求,三毛看到别的孩子比他更有需求,主动伸出援手。这个行为和小癞子去街上乞讨来养活他的主人一致,看到自己的主人饱受饥饿,虽然不情愿,他还是与主人分享自己乞讨的面包。三毛面对更多的孩子需要救助时,只能把眼睛闭上,视而不见,逃避现实。小癞子同样如此,在大家告诉小癞子他的老婆的真实背景时,他也是选择充耳不闻,逃离现实。
三毛也是坚强的、乐观的、勤奋的,在到达上海之后,他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来没有丧气,或是沦落,总是不怕吃苦,做各种工作维持生计,有时候甚至苦中作乐,而小癞子也是如此,使劲浑身解数,在社会上生存,并且不断地想往社会上层爬。
在其它部分,我们还能看到他没有床睡,就在小推车上睡或是把报纸、海报等铺起来睡,等等。我们看到三毛如何巧妙地解决他的困难,利用自己的聪慧,他如何在艰难地环境下生存。这不难让我们想起《小癞子》中的一些片段。
“我把偷摸的钱都兑成半文的小钱。好在他看不见,人家出一文请他念经,钱刚掏出来,我就噙在嘴里,换上了半文钱;随他伸手多快,钱一过我的手就减值一半。”
还有小癞子偷吃东西、吃葡萄、让瞎子撞石柱等场景,都让我们看到了迫于生活压力下的他非常聪明、机警,不失幽默。三毛和小癞子拥有的是同样的智慧在社会上生存,这是人类生存的法则。
四、小结
人类历史上充斥着不同的文化,东西方地理、语言、习俗、意识形态等方面差异颇多。整个人类的行为却有共同之处:我们可以适应、忍受不好的境遇,生存下来并找出新的生存出口。在不同的文艺作品中,很多时候,人物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即在困境中寻找出路,这反映出了人类行为的共性。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世界是同一本书。
尽管差异颇多,但《三毛流浪记》《小赖子》中流浪汉小说的元素,如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主人公的人物共性等,这就使两者具有了可比性。尽管《三毛流浪记》不是流浪汉小说,却是对16世纪这一文学流派的遥相呼应,所以在中国的这部漫画中寻找流浪汉小说的元素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独特的方面,在我们已经熟知的东西上找到更为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乐平.三毛流浪记.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0.
[2]Alemán,Mateo,Guzmán de Alfarache,edición transcrita y revisada por Julio Cejador.Renacimiento,Madrid,1913.
[3]Alonso Jerónimo de Salas Barbadillo,La hija de Celestina,ed.Rosa Navarro Durán,Fundación José Antonio de Castro,Madrid,2007.
[4]La novela picaresca espa?ola,ed.por Angel Valbuena,Prat,M.Aguilar,Madrid,1946.
流浪汉小癞子三毛流浪记共性元素流浪汉小说,以流浪汉为主角自述曾经的遭遇,揭露社会上的各种弊病,讽刺世态炎凉,来展现这个不完美的现实世界。以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早期作品《小癞子》为例,流浪汉小说蕴含失去童真、表里不一、饥饿问题、遭受挫折、社会批判等各种主题。无独有偶,20世纪,我国家喻户晓的儿童漫画《三毛流浪记》,也具备流浪汉小说的很多共性元素。
一、《三毛流浪记》《小癞子》的作品概述
《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张乐平,故事发生在解放前的旧上海,讲述了在民族危难下的中国社会里,一个只有三根头发的流浪儿童的故事。他来到大上海后,希望可以填饱肚子,而事实上,在战乱中,这座城市风雨飘摇,到处都是示威游行。为了营生,他擦皮鞋、卖报纸、给人扇扇子,在一家印刷厂做过学徒,师从街头艺人,甚至还落入过犯罪团伙。有时,他可以勉强填饱肚子,而大多数时候他只能衣不遮体,饥肠辘辘。警察、有钱人、外国大兵、小偷甚至他的主人欺负、殴打他,但是三毛从来没有屈服,一直待人真诚,同时也不缺乏斗争精神。
《小癞子》是西班牙16世纪中期的一部自述体小说,作者不详。作品以小癞子的口吻向一位贵人叙述自己的身世,他挨饿受苦,伺候了一个又一个主人,亲身领略到人世间的种种艰辛,在一个病态百出的社会上他到处流浪,挣扎着生活,直到长大成人,娶了大神父姘妇而交上好运。在当时《小癞子》小说问世之时,西班牙社会文坛盛行的是英雄美人、讴歌崇高品德及赞美真挚爱情等主题小说,而《小癞子》从一个社会上无从立足的小人物讲自己的流浪生活,这是前所未有的一种创新,首创了“流浪汉小说”。因此,西方文学史上将《小癞子》称作“流浪汉小说”的鼻祖。
二、从社会背景角度分析流浪汉小说元素
流浪汉小说起源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当时的西班牙盛极而衰,从美洲进口的黄金白银急速下降(1591~1600,分别下降2%和97%)、社会等级分明、贵族挥霍无度、腐败严重、农田荒废、战争蔓延、民不聊生,很多平民都沦为流浪汉,以上种种现象为这一文学流派的形成,奠定了社会基础,由此看出,具有社会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是流浪汉小说的一个重要元素。
《三毛流浪记》的社会背景是在解放前的旧中国,漫画触及了社会很多层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劳苦大众的日常生活,批评旧社会的种种现象,如流浪汉、小偷、妓女、贪婪的资本家、蛮狠的外国大兵、滥用权力的警察,等等。这部作品就是当时社会的一幅真实写照。
三、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分析流浪汉小说元素
三毛的形象十分幽默,有血有肉,跃然纸上。这个只有三根头发的孩子令读者难忘,总而言之,三毛是一个天真、善良、坚强、勤奋、乐观、却不失机智、狡猾的孩子。三毛是天真的。在漫画的一开始,三毛从树上看着河,幻想着河的另一侧的生活,决定过河去上海寻找新的生活,而到了上海,却发现那里到处是游行示威,大字报贴得铺天盖地。
小癞子为了谋得更好的生活,跟随着第一个瞎子主人到另外一个城市。
“我们除了萨拉曼加,前面桥堍上有一只石兽,形状象公牛。瞎子教我到石牛旁边去,我就跑去了。他说:
‘癞子,这石牛肚里轰轰的响,你贴上耳朵听听。’
我死心眼儿,当真把耳朵凑上去。他摸到我脑袋正挨近石头,就使劲一推,害我一头猛撞在他妈的石牛上,磕得痛了至少三四天。”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儿童本能的天真、幼稚。三毛天真地认为,离开家到大城市上海就能填饱肚子。小癞子跟着主人也是想改变原本的生活,却时常忍饥挨饿,小癞子对主人一开始言听计从,被撞得头破血流。这些都显现出儿童本应有的童真。
不管是三毛还是小癞子,自身都有对生活的基本要求,三毛看到别的孩子比他更有需求,主动伸出援手。这个行为和小癞子去街上乞讨来养活他的主人一致,看到自己的主人饱受饥饿,虽然不情愿,他还是与主人分享自己乞讨的面包。三毛面对更多的孩子需要救助时,只能把眼睛闭上,视而不见,逃避现实。小癞子同样如此,在大家告诉小癞子他的老婆的真实背景时,他也是选择充耳不闻,逃离现实。
三毛也是坚强的、乐观的、勤奋的,在到达上海之后,他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来没有丧气,或是沦落,总是不怕吃苦,做各种工作维持生计,有时候甚至苦中作乐,而小癞子也是如此,使劲浑身解数,在社会上生存,并且不断地想往社会上层爬。
在其它部分,我们还能看到他没有床睡,就在小推车上睡或是把报纸、海报等铺起来睡,等等。我们看到三毛如何巧妙地解决他的困难,利用自己的聪慧,他如何在艰难地环境下生存。这不难让我们想起《小癞子》中的一些片段。
“我把偷摸的钱都兑成半文的小钱。好在他看不见,人家出一文请他念经,钱刚掏出来,我就噙在嘴里,换上了半文钱;随他伸手多快,钱一过我的手就减值一半。”
还有小癞子偷吃东西、吃葡萄、让瞎子撞石柱等场景,都让我们看到了迫于生活压力下的他非常聪明、机警,不失幽默。三毛和小癞子拥有的是同样的智慧在社会上生存,这是人类生存的法则。
四、小结
人类历史上充斥着不同的文化,东西方地理、语言、习俗、意识形态等方面差异颇多。整个人类的行为却有共同之处:我们可以适应、忍受不好的境遇,生存下来并找出新的生存出口。在不同的文艺作品中,很多时候,人物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即在困境中寻找出路,这反映出了人类行为的共性。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世界是同一本书。
尽管差异颇多,但《三毛流浪记》《小赖子》中流浪汉小说的元素,如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主人公的人物共性等,这就使两者具有了可比性。尽管《三毛流浪记》不是流浪汉小说,却是对16世纪这一文学流派的遥相呼应,所以在中国的这部漫画中寻找流浪汉小说的元素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独特的方面,在我们已经熟知的东西上找到更为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乐平.三毛流浪记.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0.
[2]Alemán,Mateo,Guzmán de Alfarache,edición transcrita y revisada por Julio Cejador.Renacimiento,Madrid,1913.
[3]Alonso Jerónimo de Salas Barbadillo,La hija de Celestina,ed.Rosa Navarro Durán,Fundación José Antonio de Castro,Madrid,2007.
[4]La novela picaresca espa?ola,ed.por Angel Valbuena,Prat,M.Aguilar,Madrid,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