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讲评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cap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卷讲评是一门艺术,每一位高三教师无不细心分析、精心设计、潜心研究,无不希望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全部经验、思想和智慧.然而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才是考试的真正参与者与体验者,试卷讲评应从注重“教师的积极发挥”转移到“学生的有效参与”上来.试卷讲评课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想方设法把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巧妙地摆出来,让学生通过独立再思考、查阅相关资料、同学间的讨论、交流和合作而获得真正的解决.课后学生书写《错题本》,总结题目不会做或做错的原因并对答题情况做出客观地自我评价,最后制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提升方案,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出调整. 〓〓一、自主订正,学生“反客为主” 〓〓试卷讲评的传统讲解,学生一般都听得“懂”,错题“会做”,所以学生订正也是“全对”,这也代表学生“掌握”了试卷考查的知识、方法、技能,这张试卷就算“过关”了.整个讲评过程教师按照一定程序完成,题题过关,学生就真的掌握了?学生解答错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考过,讲过,还错”这说明错题不是教师讲过学生就能掌握的,试卷的订正应该是学生的订正,是学生思维的再完善,而不是教师正确答案的介绍,试卷的讲评权利应还给学生. 〓〓我们现在的做法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订正的任务前置,促进学生思维主动发展.考试结束,学生保留试题卷只上交答题卷,教师再下发本次考试的答案(无详细解答过程).这种做法是利用学生的“成功心理”,他们想尽快知道自己考得如何,必定会校对答案.对于错题,他们“心有不甘”,自然想马上弄个究竟,或是独立再思考,或是向其他同学请教,或是去查阅相关资料启发思考.这些都是考试的再延续,学生思维的再延续. 〓〓在教师未讲解之前学生先自行订正试卷的优点明显,它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做错的题主动订正,不会的题主动思考,拿不准的题主动查因,会做的题再寻简法,反思完善,而不是被动等待教师讲评.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某道题全班学生都错,所以在教师讲评之前绝大多数错题学生完全可以自行订正.因此,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完善知识结构、构建认知结构,把他们的主动性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我们一直坚持“未讲解先订正”的做法.对于个别难度较大实在是不会订正的题,学生要尽可能找出已有解答中的问题,如解答到什么程度、遇到什么困难等,当然也有可能是根本找不到错因或是完全看不懂题目,毫无思路等情况,这就等待接下来学生自主交流、自主讲评,教师指导后在进行订正. 〓〓二、自主交流,发挥集体智慧 〓〓自主交流是在试卷讲评课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活动.各小组的学生互相学习,发挥集体智慧,交换解法,交换思想,互相启发,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由于学生已经经历了“自主订正”阶段,所以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交流解题想法,解决较困难的试题.当然也可以跨组借“智”,激活思维.兵教兵,增强体验与感悟,往往学生间激烈地讨论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思维火花.最后,各小组提出还需讲评的题目,或某道题解答到什么程度,遇到什么困难,为接下来自主讲评课做好准备. 〓〓三、自主讲评,教师甘当配角 〓〓在试卷讲评课上,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其他小组学生会解答的可以主动给出解答,同时可以提供多种思路、解法,供大家选择、比较、借鉴、吸收. 〓〓例:函数y=1-■(x∈R)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 〓〓针对此题,一名学生做了如下讲评:考试时,我利用求导发现总是循环出现(xsinx)',没有办法继续求解,只能放弃.试卷上交后,从老师下发的答案中,知道了此题的答案是0,于是就想:答案如此特殊,此题一定是有什么隐含的特殊条件没有被我发现.我注意到函数很陌生,也很复杂,试着用函数性质来思考,仔细观察,发现y=1-■(x∈R)是一个奇函数,而奇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为0.不用动手,“看看”题就得出结果.所以考试时一旦走进死胡同,要迅速冷静下来想对策,抓住问题的实质才能解决问题,以思维取胜,才能适应变化. 〓〓 这样一番话从学生嘴里说出来,相信远远胜过教师独自讲评的千言万语. 〓〓 在自主讲评课上,教师针对学生的想法、解答,并不亮出自己的观点,而是组织学生进行点评,让学生“讲”,对学生解释不清的问题进行及时追问,追问学生的思考过程,思维方法,“逼”学生自己说出正确而清晰的解答,对于只有个别学生会解答的题,教师选择让学生解答,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显示学生的聪明才智,对于难度较大的学生不会的问题,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已有思路、有效解答进行点拨、启发、诱导,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理解体系,绝不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解题过程,把教师的思考变为学生的思考. 〓〓 对于解答题,教师可以结合评阅时了解到的学生的解答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解法(包括错误解答)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展示(或直接使用投影展示),具体根据问题典型性需要,可以是多名学生展示同一题的解法,可以是某个学生的独特的解法,也可以是学生典型的错误,等等.先由学生自评,然后互评,目的是寻求错因,优选方法,形成通法.此时要注意的是,学生展示的多数是问题解法,而教师评价时,不应是解法的重复,而是揭示解法背后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讲解法,教师讲想法;学生讲思路,教师讲思想. 〓〓四、自主反思,整理好《错题本》 〓〓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试卷讲评后,我们除了要求学生把错题在《错题本》上完整地订正一遍,还要求学生结合正确解答、同学讲评和教师点拨并对照自己的思考过程,认真反思考试时为什么没能正确解答,回忆考试时自己的“真实”心理历程,把不会做的原因“挖”出来,把错误的原因“寻”出来:看错题,或运算出错,或是方法选择错误,导致运算量大增,时间不够;做过,但未能真正理解;是看不懂题,不会转化条件,还是根本想不到、没有思路,等等. 〓〓学生在《错题本》上写反思,这样做的好处不只是订正一道错题,会解答一道题目,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发现考试与平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前一阶段学习方法不对路,还是学习态度有问题;是听课不认真,还是理解不到位;是练习不够,运算跟不上,还是紧张焦虑,发挥失常,等等.这样的原因都是学生自己分析、总结出来的,客观、准确,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学生认识到学习中存在不足,更有益于自我改进.其实学生解答中出现的问题就是教师教学的问题,他们的反思更值得教师去反思,从而进一步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改善方法,改变观念,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责任编辑〓罗〓峰
其他文献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语文就是教生活,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一直努力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融合。   〓〓一、教师应抓住语文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导入新课  〓〓语文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上,课堂之外更有广阔的语文天地:墙上的海报,报纸上的广告,电视上的新闻,营业员得体的话语,歌唱家动听的歌词,老太太追忆往事时的语调……,无不给人丰富的语文营养。因此教师应抓住语文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导入新课,这样和学生的生活相
教育测量是教育学极其重要的部分,现某区教育部门在2011年组织了一次教育质量监测,将语文、数学学科的学生在各能力维度的表现淋漓尽致地统计出来,直观地让广大语文、数学教师比较了本校的教学水平与全区平均水平的差距,使大家本着存在差异中隐含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笔者通过对F小学数学学科测评情况,及学生相关学习方面问卷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深入F小学教师及学生当中,找出平时课堂表现好而成绩分别是优
〓〓叶圣陶先生说过:“批改固教者之要务,然须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改其文,或文成竟不须改,乃有济也。”  〓〓一、堂上教师评改  〓〓堂上教师评改,就是教师选择有代表性文段或全文若干篇印发给学生,在课堂上作针对性的评改。此种评改方法主要有片段评改和全文综合评改,它是由教师评改过渡到学生自己评改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这种评改不但给学生提供了评改的范例,还可以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更有利于学生作文整体
近几年,地处国际大都市广州市老城区的荔湾区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对人财物的投入急剧增加,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思想及老师教育教学方法与技术都带来了较大冲击,引入外教的人数从几个到几十个,从高中至小学甚至幼儿园,几乎各个层次的学校都有专业外教。如何把外教当成一种有效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成了教育者的一个课题。  先看一个国外课例:艺术与工艺(ARTS AND CRAFTS)。纽约北部学习意大利语的学生正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