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三年级大部分学生的习作总是词汇贫乏,内容单一,表达不完整。究其原因,主要是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严重脱节。要使学生习作时挥笔自如,有话能写出,能写好,应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贫乏;兴趣;写作训练
在小学,学生习作训练三年级才正式开始,大部分学生的习作不过是一两行,几十个字,词汇贫乏,内容单一,表达不完整,方言连篇,错别字成堆,前言不答后语,给人一种蹒跚走路的感觉,很慢,很笨。我针对学生的现状,开始狠抓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
1 激發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真正做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注重情感的熏陶。下面是我常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1.1 实物展示法。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展示实物、模型、标本等感性材料,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七色花》时,我自制了一朵漂亮的七色花,不出声色,拿着花径直走进教室,学生非常兴奋“哇,七色花!” ,“好美呀!”学生赶快看课文,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老婆婆、珍妮和黄、红、蓝、绿、橙、紫、青七片花瓣及其作用,学生很快就耳熟能详了;然后进行角色迁移:假如你有一朵同样神奇的七色花,你最想用哪种颜色做什么?再次激起学生说的欲望,教室里更加热闹了,叽哩呱啦,说个没完。如“我要坐着蓝色的花瓣像杨利伟叔叔那样飞上太空。”,“我要用青色的花瓣让我妈妈的病好起来。”,“用黄色花瓣让我考试100分吧!”……
1.2 图文显示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联想活动,更有效地理解课文。如教《富饶的西沙群岛》时,通过对题目中的“富饶”一词的讲解,激起学生一睹为快的欲望,然后依次出现课件的各个板块:“海水”的五光十色;“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鱼群; “海滩”的贝壳、海龟;“海岛”的鸟群。这些景物让远离海的学生一饱眼福,真真切切地感知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课后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校园的瓷砖画“中国地图”,学生发现南海上,除了西沙群岛,还有其他的岛屿,这引起了他们的好奇:西沙群岛是富饶的,那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东沙群岛又是怎么样的呢?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形成各种能力。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
“‘积累—模仿—创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朱憙指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可见,模仿是创造的基础,从模仿到创造,即使作家也不例外,更何况儿童。因此,我经常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
2.1 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如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杨梅的词,并想想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的?学生很快找到“狭长”是写叶子形状的,“圆圆的”是写果子样子的,“淡红、深红”是写果子颜色的,“又酸又甜、甜津津的”是写果子味道的,“细腻而且柔软”是写吃杨梅的感觉的。然后让学生熟读后进行仿写造句,要求喜欢那句就仿写那句。学生写出了不少的好句子,让人有信手拈来之感,下面列举一些精妙的句子:写校园的大叶榕树“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晨光中欢笑着,好像在欢迎我们来到学校。”写吃香蕉“咬一口,舌尖触到那平滑的果肉,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写芒果“没有熟透的芒果又苦又涩,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帮小家伙让他们仿写,还真的有板有眼。
2.2 句式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如教《加了一句话》中,抽出一个长句的关联词“无论……还是……都……就连……也……”。让学生回忆一个场景,写很多人做同一件事,要用上相同的关联词,下面是学生所写的部分场景:写搞卫生:“昨天下午第三节课,我们到美术室搞卫生,无论是扫地的,还是提水的,都很积极,就连平时老偷懒的杨洁茹也在擦窗子。”写喜欢花:“我喜欢花,无论是茉莉花,还是肚鹃花,都喜欢,就连南瓜花,我也喜欢。”写生日:“八月十二日是我的生日,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都给我买了生日蛋糕,就连小妹妹也买了礼物给我。”只要引导得当,活学活用并不难,而且你会发现不少的智慧火花。
2.3 篇章结构及人物情感的理解和运用,在教《参观人民大会堂》后,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参观顺序写自己去过的建筑物,或学校,或商场,或风景区,把看到的和听到的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不料,学生沉默一会儿后,都噘着嘴,无奈地说:“我哪儿都没去过,不知怎么写?”;“我去过广州,但是,不知写什么?” ……面对头脑一片空白的学生,我提出实地走走校园的建议,并要求带上笔记本,做好详细的记录,下面是学生的习作《参观校园》:“我的学校在城南,校门是坐东朝西,门前两边都有树……∥走进校门,右边是两块黑板专栏……左边是瓷砖画……继续往前走,百年老皂荚的叶子又细又密,树干像个倒写的‘八’字……一楼的教室门前是修剪齐整的九里香和板子叶……二至四楼的阳台上都种着杜鹃花,每到深秋开花时,总是红艳艳的……∥从阳台往下看,我们的校园真美,绿树成荫,整洁美观,我爱我的学校。”
因为老师的“到实地走走,做好详细的记录”一句话的引导,从“不知道怎么写?”到娓娓而谈,津津乐道。诸如《参观和平路大众商场》、《参观电教室》、《参观××的家》等习作,都能让你看到他们的行走路线和所写的东西,喜爱和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整个参观过程清晰可见。你不得不深信“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总之,任何阅读材料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好篇都是儿童进行规范化语言训练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模仿,去创造,就会有效地激起学生写的冲动,从而使学生想写、愿写和乐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2] 卿玉聪.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学院报编辑部.2003.131
【关键词】贫乏;兴趣;写作训练
在小学,学生习作训练三年级才正式开始,大部分学生的习作不过是一两行,几十个字,词汇贫乏,内容单一,表达不完整,方言连篇,错别字成堆,前言不答后语,给人一种蹒跚走路的感觉,很慢,很笨。我针对学生的现状,开始狠抓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
1 激發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真正做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注重情感的熏陶。下面是我常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1.1 实物展示法。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展示实物、模型、标本等感性材料,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七色花》时,我自制了一朵漂亮的七色花,不出声色,拿着花径直走进教室,学生非常兴奋“哇,七色花!” ,“好美呀!”学生赶快看课文,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老婆婆、珍妮和黄、红、蓝、绿、橙、紫、青七片花瓣及其作用,学生很快就耳熟能详了;然后进行角色迁移:假如你有一朵同样神奇的七色花,你最想用哪种颜色做什么?再次激起学生说的欲望,教室里更加热闹了,叽哩呱啦,说个没完。如“我要坐着蓝色的花瓣像杨利伟叔叔那样飞上太空。”,“我要用青色的花瓣让我妈妈的病好起来。”,“用黄色花瓣让我考试100分吧!”……
1.2 图文显示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联想活动,更有效地理解课文。如教《富饶的西沙群岛》时,通过对题目中的“富饶”一词的讲解,激起学生一睹为快的欲望,然后依次出现课件的各个板块:“海水”的五光十色;“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鱼群; “海滩”的贝壳、海龟;“海岛”的鸟群。这些景物让远离海的学生一饱眼福,真真切切地感知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课后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校园的瓷砖画“中国地图”,学生发现南海上,除了西沙群岛,还有其他的岛屿,这引起了他们的好奇:西沙群岛是富饶的,那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东沙群岛又是怎么样的呢?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形成各种能力。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
“‘积累—模仿—创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朱憙指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可见,模仿是创造的基础,从模仿到创造,即使作家也不例外,更何况儿童。因此,我经常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
2.1 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如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杨梅的词,并想想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的?学生很快找到“狭长”是写叶子形状的,“圆圆的”是写果子样子的,“淡红、深红”是写果子颜色的,“又酸又甜、甜津津的”是写果子味道的,“细腻而且柔软”是写吃杨梅的感觉的。然后让学生熟读后进行仿写造句,要求喜欢那句就仿写那句。学生写出了不少的好句子,让人有信手拈来之感,下面列举一些精妙的句子:写校园的大叶榕树“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晨光中欢笑着,好像在欢迎我们来到学校。”写吃香蕉“咬一口,舌尖触到那平滑的果肉,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写芒果“没有熟透的芒果又苦又涩,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帮小家伙让他们仿写,还真的有板有眼。
2.2 句式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如教《加了一句话》中,抽出一个长句的关联词“无论……还是……都……就连……也……”。让学生回忆一个场景,写很多人做同一件事,要用上相同的关联词,下面是学生所写的部分场景:写搞卫生:“昨天下午第三节课,我们到美术室搞卫生,无论是扫地的,还是提水的,都很积极,就连平时老偷懒的杨洁茹也在擦窗子。”写喜欢花:“我喜欢花,无论是茉莉花,还是肚鹃花,都喜欢,就连南瓜花,我也喜欢。”写生日:“八月十二日是我的生日,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都给我买了生日蛋糕,就连小妹妹也买了礼物给我。”只要引导得当,活学活用并不难,而且你会发现不少的智慧火花。
2.3 篇章结构及人物情感的理解和运用,在教《参观人民大会堂》后,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参观顺序写自己去过的建筑物,或学校,或商场,或风景区,把看到的和听到的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不料,学生沉默一会儿后,都噘着嘴,无奈地说:“我哪儿都没去过,不知怎么写?”;“我去过广州,但是,不知写什么?” ……面对头脑一片空白的学生,我提出实地走走校园的建议,并要求带上笔记本,做好详细的记录,下面是学生的习作《参观校园》:“我的学校在城南,校门是坐东朝西,门前两边都有树……∥走进校门,右边是两块黑板专栏……左边是瓷砖画……继续往前走,百年老皂荚的叶子又细又密,树干像个倒写的‘八’字……一楼的教室门前是修剪齐整的九里香和板子叶……二至四楼的阳台上都种着杜鹃花,每到深秋开花时,总是红艳艳的……∥从阳台往下看,我们的校园真美,绿树成荫,整洁美观,我爱我的学校。”
因为老师的“到实地走走,做好详细的记录”一句话的引导,从“不知道怎么写?”到娓娓而谈,津津乐道。诸如《参观和平路大众商场》、《参观电教室》、《参观××的家》等习作,都能让你看到他们的行走路线和所写的东西,喜爱和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整个参观过程清晰可见。你不得不深信“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总之,任何阅读材料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好篇都是儿童进行规范化语言训练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模仿,去创造,就会有效地激起学生写的冲动,从而使学生想写、愿写和乐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2] 卿玉聪.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学院报编辑部.200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