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不确定中前行,于不完美中求索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一口气读完,合上书的封底时,我心中已近乎虔诚。阿图·葛文德的《医生的修炼》通过文字,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叙述出来。生命于种种不确定的条件下,在不完美的医学环境中是如此孱弱,但因为个体的信念和医务人员的努力,又是可歌可泣的顽强。
  作者从外科医生的视角出发,为读者讲述了简单科学在面对复杂生命个体时难以避免的过错、难以解释的谜题、无法预料的病例等。其中的案例真实发生,如手术刀一般锋利,营造的环境惊心动魄却同时感人肺腑,翔实分析的背后亦不乏深沉的人文关怀,字里行间流露着科学的严谨与生命的渺小坚韧。
  通过书中的案例描述,医学世界的复杂奇妙便可见一斑。致力于减肥的胃绕道手术、凶恶的坏死性筋膜炎、肖尔代斯医院疝气修补手术的高度专业化等,都是我从未涉及的知识,但它们又只是偌大医学领域的小小一角,哪怕是经验丰富的主任医生,在行医的不确定性中,都是一只小心谨慎的帆船。新技术和掌握新技术的人层出不穷,医生的修炼就是这样一个需要一辈子去完成的过程。敬畏医生、敬畏生命的观念在阅读时充盈着我的胸腔。
  生活中,我们似乎对“医”这个字充满恐惧与敬畏。医学或是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主宰着一个人的生命的长度,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或是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控制着生命体征的方方面面,精细入微,不容疏忽。但阅读《医生的修炼》,我更感觉医学是一朵在不完美中向阳而生的花朵。
  刚读第一章,看到实习医生不被病人接受而医院尽量给实习医生安排手术的矛盾时,我就不禁暗自惊讶世界的一致性。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不会选择普通门诊;即便最小的外科切割手术,我们也不会希望实习医生操刀;面对大型手术,我们似乎总会去寻找关系……诚然,无论是传统还是舆论都不赞同实习医生通过手术来练习技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通过临床实践就能达到完美,无疑是不可能的。但哪有一位病人和家属会愿意让住院医生或普通医生为病人主刀,让病人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齿轮呢?这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在面对疾病的威胁时,总是更想为自己、为自己的身边人提供最好的医疗环境。
  这样的矛盾似乎成了死局,但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完善的医疗制度、越来越尽职尽责的医生将大家选择的权利变得不再必要。年轻的医生在经验丰富的医生的带领下协助一台又一台的手术,不断为自己积累经验。经验丰富的医生愿意将所学倾囊相授,推动医学的大树更加枝繁叶茂。这些医务人员的心中跳动的是一颗颗“医心”,医者仁心,心中饱含着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屹立在手术台旁的身影如一株株青松,深深扎根,勃勃常青。
  钟南山说:“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一旦你選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援鄂的医务人员用这样一颗忠诚热情的“医心”,在防护服上勇敢地书写自己的姓名,逆行武汉,战斗在疫情的第一战线,为黑夜点亮曙光。正是这样的一颗颗赤忱之心,于不确定中不言弃,高昂前行;于不完美中勇寻觅,不断求索。医学早已不是一门冰凉凉的生命科学,而是一项有温度的附带着人文主义的命题。
  未来无论如何,医学的如椽大笔不会停止书写,医务人员始终要与不确定性博弈,于不完美中开辟新的道路。但我坚信,尽管医学扎根于不算肥沃的土壤,却能在“医心”的浇灌下,追逐点点光芒,在不确定性和不完美中,开出芬芳馥郁的花。
  (指导教师:马巧婷)
其他文献
编者按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日。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和嘉兴南湖扬帆启航,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来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童年、少年、青年,是生命的花季,也是最佳阅读季;读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抉择。以下从我刊“阅读季·我心向党
期刊
高考作文是考生这一特定的作者,在高考这一特定的写作环境下,给在特定的阅卷环境下的读者所创作的文章。鉴于上述特殊性,故考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心中应始终有“读者”,时刻要有与阅卷老师隔“屏”对话的意识。然而从阅卷情况来看,许多考生在行文时只顾“自我倾诉”“唱独角戏”,根本不考虑特定的阅卷环境这一因素,更不考虑这一特定读者的阅读感受,故文章很难得高分。其实,考生在行文时只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就可以巧妙地向
期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普天同庆,万民共祝。在这样盛大的日子里,我们有必要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所走过的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辉煌离我辈甚近,不必多说。1949年国庆前的28年腥风血雨,却需要我们以虔诚而悲壮的心灵去体会。南湖上,红船启航。其后,在国共合作、白色恐怖、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不知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情。然而,历史不可能展示所有瞬间。而即使已经被文字、图片
期刊
群山永恒地沉默在亘古的时光之中,它们是这片大地的哲人。  我的使命,是“采访”大地。  他很喜欢攀登。可是他既不是一位专业的登山运动员,又不是普通的登山爱好者。他是一位自然保护摄影师。攀登的结果不是他所留意的,因为壮美的风景往往出现在中途——在山麓远眺山势嵲,峭壁悬崖如槊戟般横贯天地,自一线罅隙中极目高
期刊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想学舞台剧。”“这有什么用?”  “我正在读《追忆似水年华》。”“这有什么用?”  “我会弹巴赫了。”“这有什么用?”  “我会辨认楝树了。”“这有什么用?”  ……  假如这里的“我”就是你,听到这样的回答,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
期刊
是学生,似乎就该整日学习;是老师,似乎只能讲授知识……每个人都一定曾被所谓的功利所束缚,每个人都一定曾听到过“这有什么用”的回答。莫被名利的缰绳所束缚,偌大的世界,无尽的自然,值得你去探索,值得你去流浪。  当今社会日益浮躁,人们过度追求所谓的“有用”,却弃“无用”如草芥。相信“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说法大家一定不陌生,那么,你是否想成为完全的“有用主义者”呢?一味追求名利,却不管不顾身边动人的风
期刊
你了解的是什么样的科学?是各种各样数学符号组成的玄妙深奥,还是无际无涯宇宙空间呈现的深邃浩瀚?乔治·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从数学中最为神秘的“无穷”开始讲起,讲到三维时空观念与四维时空结构,并以在微观世界及宏观世界人们的科研成就收尾。他简简单单地为读者勾勒出现代科学的大致轮廓,赋予“科学”别样的魅力。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从一到无穷大》或许没有那么“普通”,其中所提到的科学术语、论证思想与论证
期刊
学舞台剧有何用?读小说有何用?弹巴赫、辨认楝树有何用?一言以蔽之,我们业余兴趣所学之事,到底有什么用?当这些问题被抛掷于面前,我想引用老子的名言来回应:有之以为器,无之以为用。  学习者,有小学,有大学。小学在于一些实用的技能,使你可以在朋友面前来一段剧本,或弹一曲巴赫。而大学,则指向精神感悟,你可以经由一本小说感悟似水年华的岁月,也可以爱上一棵楝树来提升对自然生命的认知。我们活在求取物质的世界上
期刊
何谓英雄?私以为,凡正直勇敢者,凡负重前行者,凡唤醒民族者,凡挺身而出者,皆为英雄。  英雄者,必先修养自身。罗曼·罗兰有言:“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为官者,倘一遇左迁便自怨自艾,整日写文章抒其郁郁不得志,或饮酒作乐暂时麻醉自己,即使有所作为,也称不上英雄。处世时,倘斤斤计较,睚眦必报,或常逃避困难,躲在他人的荫蔽之下,也不能称之为英雄。只有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期刊
经此疫情,“英雄”这个本应端坐在教科书上慈悲地俯视着我们的词语,以一种平和的姿态响彻耳鬓,流进心房;以一种缓慢但坚定的节奏,和生活共振,与时代齐歌。我们不免去探寻,什么是英雄?  我说,以岁月作為答案,将工作写成一首诗的人,是英雄。不曾忘却凉山的救火烈士,感恩战疫中的逆行者们。他们或毅然寻找死的荣光,或不悔前往和平年代的战场 。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啊,在人世间有着柔软的牵绊和记挂,但是当普通人穿上戎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