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体从开始的津津乐道到现在的口诛笔伐,暴露出腾讯和阿里这场“有预谋”的商战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2014年初什么最火?哪个话题媒体报道最多?答案也许都会是“嘀嘀”和“快的”的商战。笔者注意到媒体对打车软件的报道经历了“欢欣雀跃”到“千夫所指”的过山车式转变,媒体从开始的津津乐道到现在的口诛笔伐,暴露出腾讯和阿里这场“有预谋”的商战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并且涉嫌垄断和扰乱公众出行秩序。
嘀嘀、快的成功跑马圈地
据新华网报道,马年春节前后,在众多一线、二线城市生活的人们,开始习惯用两个打车应用:“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这两个分别背靠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打车软件,因为出手数十亿补贴乘客与司机,迅速聚拢了人气。
“烧钱”带来的效果是明显的。出门前先用软件打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打车一族”的习惯,来自“嘀嘀打车”的数据显示,1月10日至2月9日首轮互动期间,其用户突破4000万,较活动前增长了一倍;支付宝的数据也显示,到1月25日,每天用支付宝钱包付打车款的日订单数就超出15万笔。
另据,易观国际近日发布的《2013年第4季度中国打车App市场监测报告》数据显示,快的打车市场份额达到了46.7%,超过第二名嘀嘀打车3.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行业第一,第三名大黄蜂打车市场占有率仅为3.2%。由于大黄蜂打车已于去年11月被快的打车收购,为此理论上快的打车的市场份额达到49.9%。由以上数据可见,嘀嘀和快的两大打车软件在去年四季度已拥有了软件打车市场96%以上的份额,获得了软件打车的市场支配地位。
打车补贴背后的危险
2月18日,“嘀嘀打车”将补贴提到随机的12元—20元,“快的打车”则将每单减免提高到最少13元,超过了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出租车起步价。同时,两家还打起了捆绑战,“嘀嘀打车”将微信游戏“全民飞机大战”中的高端战机列入赠送范围,而“快的打车”则开启了赠送淘宝及天猫平台上的退货包邮。
可见,分别由腾讯和阿里作为后盾的嘀嘀和快的两家公司在利用手中的财力、科技获得市场的绝对话语权后并没有收手的意思。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天机:腾讯和阿里投巨资所角逐的不是软件打车市场,而是在利用这次商战吞噬互联网和移动用户这个“大数据”,一旦成功,两公司将会全面垄断商业领域。对此,两公司负责人也分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在慢慢培养(手机)用户的“习惯”,看重的是移动支付市场。
打车软件的市场份额竞争中,手机移动用户(包括乘客和出租车司机)既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由于补贴的出现,出租车营运已经开始偏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乘客寒风中扬招几十分钟打不到车、出租车停车询问载客被拒等现象纷纷被报道出来。
但笔者认为这次两大公司的商战对于社会的冲击远远不止于此。软件打车市场在两公司巨额资本投入下已使得其他公司再无介入的可能。更有专业人士指出,一旦用户“习惯”养成,个人信息和生活习惯等隐私就有可能被泄漏,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再则,移动用户养成“习惯”后,两公司势必会减少或停止打车补贴,打车补贴停止后,很多人会回到“扬招”时代,而出租车司机也不会冒着爽单的危险空驶接客,因此电招市场势必会大踏步后退。从不会用智能手机的人群打不到车到用智能手机的人群打不到车,这种突变短时期内会对出租车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扰乱人们的出行。
当母亲也遭遇到打车难,马云宣布了“免费包车”服务。3月18日,嘀嘀打车也开始了低调“降补”。一场两大公司引发的打车商战正在逐步降温。
两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却难处罚
从2013年第四季度嘀嘀和快的取得软件打车市场的绝对支配地位后,仍砸巨资继续用“打车补贴”的方式来扩大市场份额,使得其他公司再无法介入同行业竞争,同时侵犯了扬招乘客的消费公平,已明确的违反了我国《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的相关规定。
法律人士梅德友指出“我国《垄断法》明确表述,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是我国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另外,根据法律的公平原则,两公司的巨资补贴已经侵害了普通消费者打车出行的权利。”但同时该学者也表示,“我国《垄断法》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但在此次商战中,两公司不存在‘非法所得’,要认定他们的‘销售额’也有许多困难,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即出面叫停和规范这种商战。否则,补贴停后出租车行业将是一地鸡毛。”
2014年初什么最火?哪个话题媒体报道最多?答案也许都会是“嘀嘀”和“快的”的商战。笔者注意到媒体对打车软件的报道经历了“欢欣雀跃”到“千夫所指”的过山车式转变,媒体从开始的津津乐道到现在的口诛笔伐,暴露出腾讯和阿里这场“有预谋”的商战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并且涉嫌垄断和扰乱公众出行秩序。
嘀嘀、快的成功跑马圈地
据新华网报道,马年春节前后,在众多一线、二线城市生活的人们,开始习惯用两个打车应用:“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这两个分别背靠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打车软件,因为出手数十亿补贴乘客与司机,迅速聚拢了人气。
“烧钱”带来的效果是明显的。出门前先用软件打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打车一族”的习惯,来自“嘀嘀打车”的数据显示,1月10日至2月9日首轮互动期间,其用户突破4000万,较活动前增长了一倍;支付宝的数据也显示,到1月25日,每天用支付宝钱包付打车款的日订单数就超出15万笔。
另据,易观国际近日发布的《2013年第4季度中国打车App市场监测报告》数据显示,快的打车市场份额达到了46.7%,超过第二名嘀嘀打车3.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行业第一,第三名大黄蜂打车市场占有率仅为3.2%。由于大黄蜂打车已于去年11月被快的打车收购,为此理论上快的打车的市场份额达到49.9%。由以上数据可见,嘀嘀和快的两大打车软件在去年四季度已拥有了软件打车市场96%以上的份额,获得了软件打车的市场支配地位。
打车补贴背后的危险
2月18日,“嘀嘀打车”将补贴提到随机的12元—20元,“快的打车”则将每单减免提高到最少13元,超过了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出租车起步价。同时,两家还打起了捆绑战,“嘀嘀打车”将微信游戏“全民飞机大战”中的高端战机列入赠送范围,而“快的打车”则开启了赠送淘宝及天猫平台上的退货包邮。
可见,分别由腾讯和阿里作为后盾的嘀嘀和快的两家公司在利用手中的财力、科技获得市场的绝对话语权后并没有收手的意思。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天机:腾讯和阿里投巨资所角逐的不是软件打车市场,而是在利用这次商战吞噬互联网和移动用户这个“大数据”,一旦成功,两公司将会全面垄断商业领域。对此,两公司负责人也分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在慢慢培养(手机)用户的“习惯”,看重的是移动支付市场。
打车软件的市场份额竞争中,手机移动用户(包括乘客和出租车司机)既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由于补贴的出现,出租车营运已经开始偏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乘客寒风中扬招几十分钟打不到车、出租车停车询问载客被拒等现象纷纷被报道出来。
但笔者认为这次两大公司的商战对于社会的冲击远远不止于此。软件打车市场在两公司巨额资本投入下已使得其他公司再无介入的可能。更有专业人士指出,一旦用户“习惯”养成,个人信息和生活习惯等隐私就有可能被泄漏,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再则,移动用户养成“习惯”后,两公司势必会减少或停止打车补贴,打车补贴停止后,很多人会回到“扬招”时代,而出租车司机也不会冒着爽单的危险空驶接客,因此电招市场势必会大踏步后退。从不会用智能手机的人群打不到车到用智能手机的人群打不到车,这种突变短时期内会对出租车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扰乱人们的出行。
当母亲也遭遇到打车难,马云宣布了“免费包车”服务。3月18日,嘀嘀打车也开始了低调“降补”。一场两大公司引发的打车商战正在逐步降温。
两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却难处罚
从2013年第四季度嘀嘀和快的取得软件打车市场的绝对支配地位后,仍砸巨资继续用“打车补贴”的方式来扩大市场份额,使得其他公司再无法介入同行业竞争,同时侵犯了扬招乘客的消费公平,已明确的违反了我国《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的相关规定。
法律人士梅德友指出“我国《垄断法》明确表述,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是我国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另外,根据法律的公平原则,两公司的巨资补贴已经侵害了普通消费者打车出行的权利。”但同时该学者也表示,“我国《垄断法》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但在此次商战中,两公司不存在‘非法所得’,要认定他们的‘销售额’也有许多困难,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即出面叫停和规范这种商战。否则,补贴停后出租车行业将是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