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onw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辞》中说:“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易经》也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古训也言 “男儿当自强”。这些精神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中国人,并沉淀到我们的骨子里,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这是中华文明得以绵延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同时这也成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和道德的精华,也是自古以来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
  现在的孩子成了家庭的百分百,地位飞跃而上,“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大家子都输不起。父母、祖父母恨不能摘下天上的星星,只要这位小祖宗欢喜。孩子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于是自理能力成了致命的问题。
  有些孩子性格懦弱、缺乏独立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给予了过分的保护和溺爱。本来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家长都替他做了。结果孩子想自己拿小勺吃饭,不行,自己吃不饱,还把饭撒到桌子上;孩子想自己穿衣服,不行,太慢了;孩子想出去和小朋友玩一会,不行,受伤怎么办?这也不能干,那也有危险,禁止孩子接触任何新鲜事物,从而限制了孩子的主动性,一切听从家长的安排。孩子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知怎样去做,也不敢去做,处事畏首畏尾,对任何活动缺乏主动,意志不坚强,缺乏独立性。
  因此要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精神,家长首先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让孩子摔几跤、累一些并没有什么关系。凡是同龄儿童能够做的事情,如穿衣、洗涮、同陌生人谈话、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出去玩等等,哪怕多少带点危险性的事情,都应让孩子去做。因为孩子只有完成了多少带点危险的事情,在完成过程中内心多少有点不安,他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心,变得坚强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当然要注意安全,给孩子适当的保护,防止孩子接触危险的东西或去危险的地方,如有电、有火的地方或阳台、高墙等。在孩子做事情前,告诉他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或危险,以及防范措施。
  这还是生活问题,体现在人格上,就是逃避、退让、攻击性强,一遇挫折动辄离家出走,动辄采用极端的方式待人待己。这样令人锥心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着,而且呈现着愈演愈烈的态势,虽然这里的原因极为复杂,有个体的、家庭的、社会的,也有个体心理上、人格上的诸多诱因,但都共同指向一个主体——我们的孩子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
  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旧的道德体系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似乎瞬间土崩瓦解,而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建立,整个社会处于“礼崩乐坏”的特殊时期,我们的学生在这种浮躁世风的影响下,精神越来越脆弱,人格的健全,心理的健康,自主自立精神的缺乏实在是令人忧心。
  学校教育就是接受文明和传承文明,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那么,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学校教育实在是责无旁贷。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的实施者,班级教学的管理者,组织者,在日常教育中应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
  我1986年参加工作,至今已28年,一直担当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我将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精神,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作了一些尝试,
  首先,我利用班级的宣传板,让每一面宣传板都说话,让它们成为班集体学生成长的沃土。班集体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让学生在班集体中耳濡目染,熏陶渐染,渐成习惯。我班着力营造自立自强的氛围。班训是一个班共同奋斗目标,是激励全体成员努力完成的标高。因此,为了达成自主自立的目标,我班班训立为:自主、自立、自控、自律、自学。取得成绩时,学生们总是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来互勉,偶尔失败了,大家又用名人自强不息的例子来勉励自己,就这样悄然形成一種“以自立自强为荣,以依赖思想为耻”的风气。
  第二,下放权利,给学生一个自我管理的平台。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班主任很多时候充当“抱鸡婆”角色,这里想“抱”,那里想“搂”,在管理中总是缩手缩脚,生怕孩子出个什么事,结果弄得自己非常疲惫,孩子又怨声载道。久而久之,班级管理就会出现过多过滥的情况,学生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班级大事漠不关心,甚至会强化孩子自私冷漠的习惯,让其游离于班级之外。这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么,这就要求班主任舍得“放权”,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其在班级的平台上大显身手。
  1、化整为零,分而治之。即将班级划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5人,每个学习小组是相对独立的学习单位,每组设组长、课代表、纪律委员、生活委员、学习委员等职,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名称,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目标等。组长为小组的全权代表,有组织学习、调配座位、安排值日等“大权”,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如此一来,每个组内都有专人负责,组员又各施其职、各尽其能,整个班级合而分,分而合,化整为零,管理起来非常轻松。
  2、轮流值日,各显神通。组内问题解决了,班级日常事务自然就由各组轮流值日,轮流解决日常问题,再懒惰的孩子,在班级大环境里也不得不大大方方地站出来说话做事,组织班务总结,组织晨读晚读。为了促进孩子们自立精神的早日规范化,我也时时来点波澜,时时“煽风点火”,比如大肆表扬某个小组,奖励某个团队,别的小组没受表扬,可不服气呢!怎么办?下次值日时加油,下次周考时努力,这样一来,大家伙都较上了劲,做起事来动脑筋想法子,还真是各显神通。
  第三,开展活动,让活动成为培养自立自强精神的载体。要求看谁玩得最开心,最有新意,最显示自立精神,学生们都欢喜得不得了,像擅长体育的就选择了跳绳、跑步、拔河的运动,擅长文字和表演的就选择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学生们自编自导,想出种种法子,利用集体的智慧将班级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玩的人玩得淋漓尽致,看的人也酣畅淋漓。其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还别说,困扰许久的班级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何愁孩子不自立呢?
  当然,自立自强精神绝非我这里说得这么简单,事实上那是长期努力的结果,不过,只要坚持去做,舍得放手,适当引导,顺势而为,我们是可以心想事成的。
  正如 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作用的就是要帮助引导孩子激发出自立自强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在得到信任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因此老师们不要一味地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孩子,不要对孩子的事情一手包揽,只要为孩子把握把握方向,指点指点迷津,好让孩子们自己走上人生的舞台吧!
其他文献
一、活动背景  寓德于美,实现德育的内化,主要依靠情感的熏陶,而不只是靠理性的说教。以情感为基础的审美教育,可以把教育对象的道德认识和审美情感联系起来,使他们从传统德育的“他律”转变成自我完成的“自律”。这种“自律”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是终生享用的。通过审美教育,寓教于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重视审美教育,借以唤起学生审美的情感和创造美的欲望,使学生在愉悦的艺术气氛中净化
期刊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新杨中学是地处桃浦地区的普通公办初级中学,具有“导入人口集中、弱势群体集聚、城郊结合集弱”三个显著特点。学校从实际出发、更从学生的发展着眼,既把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的“安身立命”之本,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底线工程”;把“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学校的“道德风景线”。在“尊重教育”的学校文化的浸润下,我们以“传统美德教育”为基本点、核心点、生长点,架构行为规范教育的网络,引导
期刊
鲁迅言: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所以,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应当也必须具备的美德。  但人人都说能孝顺父母,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古代汉文帝公务繁忙,也特别抽出时间,陪伴在母亲左右,听母亲的教导,听母亲的唠叨。在汉文帝心中,始终把孝敬母亲当作是自己生命中的大事。只要母亲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他自己也会感到莫大的快乐。后来汉文帝母亲病倒,他不宽衣解带,侍奉了母亲整整三年,为母亲亲尝汤药,被列为二十四孝之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对“中国梦”时代命题的深刻解读。为了将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与提升现代公民素养相结合,将传承国学经典文化与提高师生文化品位相结合,积极营造浓郁的书香文化氛围,我校响应教育局号召,积极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校园文化在“国学经典诵读”中滋养,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传统文化进校园,重视教育内涵发展的理性探索  
期刊
小学语文教科书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如何挖掘教科书感恩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此,把本人多年的教学体验略谈如下:  一、弄清——知恩  感恩教育必须先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弄明白文章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握好怎么样的文章表现怎样的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的质的文章。如《只有一个地球》告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包括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华诗词等等。如何让经典浸润孩子的童年?怎样在美术教学中传承民族艺术?我尝试通过美术课上的国画教学,让孩子们体验笔墨情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它艺术的精神内核是“笔墨”。我认为小学生特别适合画国画,因为怎么画都不会难看,国画讲究的是笔墨
期刊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1989年,央视的春晚上,歌手韦唯一曲《感恩的心》催人泪下,传唱至今。这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告诉我们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而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感恩:感恩生命,感恩亲情,感恩友情,而我深知最需要感恩的人便是我的亲人和那些特别需要关心的孤寡老人。  我是玉华中学大队文艺委员。除了出色地组织学校各类少先队活
期刊
中华民族的良好品质、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民族礼仪等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承接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对学生基本人格和情感的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传统美德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解作用。如何让中华传统美德在学生中发扬光大。做为一名品德教师下面谈谈我校的安排以及我的的几点做法:”  一、诵读文化经典,增强美
期刊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也不算失败,因为我们还有精神财富: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能成大业者,先从小节起。一代伟人周恩来以其儒雅风度征服了整个世界。他还在读中学时,每天早上起床后
期刊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而著称于世。在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和道德的宝库中,有许多我们应该而且必须继承的有价值的精神文化成果和需弘扬的传统美德。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整体道德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着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凝聚力和内聚力。  有一位"母亲"比母亲更母亲,那便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她,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