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制教育在今天的中国已深入人心。在初中语文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有法制观念,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养成知法懂法的习惯,使他们形成法制意识,从而为其将来出身社会能够依法办事奠定基础。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法治因素,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语文教学;法制教育;渗透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开展法规制度宣传教育会上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法律至上,守法光荣的好氛围。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根据文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渗透,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呢?
一、挖掘课文法治因素,对学生进行法制渗透
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法治因素的课文是很多的。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就有故意杀人行为;《背影》“父亲穿过铁道”,就有违犯“道路交通法规”的问题;《斑羚飞渡》一文,捕杀斑羚的狩猎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再比如,《威尼斯商人》中的“法庭审判”,就闪烁着西方现代文明初期法制的耀眼光辉;我们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和法律文书中挖掘课程资源,也能有助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尽快地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时,我们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文法治因素,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渗透
在语文学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集声像动漫于一体的特点,让学生多种感官都受到刺激,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有效渗透。例如,在教学《老王》一文时,我用多媒体推出自制的课件镜头,并配以画外音:老王,一个始终对人充满了善意的老人,在饥寒交迫、无依无靠中凄苦地死去了。他死之前还不忘感恩,用大鸡蛋和香油来回报杨绛一家。是个人的不幸和社会的冷漠让他离开这个世界。那么,如果他生活在今天这个和谐的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呢?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老王生活在今天,我们怎样帮助他?学生讨论之后,我做点评。在我们今天,还是会看到一些失业人员、孤寡老人像“老王”一样,不能和其他的人一样过着幸福生活。刚才同学们也替他们想了许多办法,但这些办法也只是少数有同情心的人去帮助个别需要帮助的人。其实,我们国家,对这样的弱势群体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来保护他们,保证他们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然后,我再次借助多媒体幻灯片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三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二条、第八条;《失业保障条例》第十九条。最后明确:假如“老王”生活在我们中间,法律会保护他,社会会帮助他,广大民众会关心他,他的悲剧一定不会重演。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法制教育。
三、组织编演课本剧,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在有故事情节的课文的教学中,我有时也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让学生轻松地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伤仲永》这课时,我组织学生编写演出课本剧《仲永状告父亲》,学生分别扮演仲永、仲永父亲、法官,模拟法庭的审问,结合今天的法制教学,他父亲违反《义务教育法》不让他学习带来的后果,仲永反省后,将父亲告上法庭。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他的父亲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懂得了一些法律。又如,在学完《包拯》之后,我让学生收集一些包拯办案的相关内容,在班里举办了一次“模拟法庭”的语文活动,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件“班级悬案”进行法庭审判和辩护。要求有原、被告双方和主审法官,有申訴状和辩护辞,有法庭陈述和法庭辩护,有证人、证据、证物,有最终的法官判决等等。在编演课本剧时,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参与积极,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学生法治意识。
四、组织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作为学校,班级里也会举行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我们还可以将法制教育巧妙地融合到这些活动之中。例如在学完《威尼斯商人》之后,我在班里举办了一次“模拟法庭”的语文活动,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件“班级悬案”进行法庭审判和辩护。要求有原、被告双方和主审法官,有申诉状和辩护辞,有法庭陈述和法庭辩护,有证人、证据、证物,有最终的法官判决等等。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参与积极,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也对法庭审判有了更为形象而直观的印象,法制意识自然大为增强。在学习《那树》时,我带领学生开展“我为‘老树’写诉状”的活动;在学习《羚羊木雕》时,我组织学生召开辩论会“谁动了我的羚羊木雕”;震惊全国的“阜阳假奶粉”事件发生后,我要求学生举行“我为‘大头娃娃’做律师”的综合实践课……这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尽情地在法律的殿堂里呼吸文明的空气,在语文的世界里酣畅淋漓的遨游。教学《变色龙》一课,我引导学生质疑:“奥楚蔑洛夫的做法符合法律程序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法制进程呢?”;在教学《孔乙己》一文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丁举人对待孔乙己的方式合法吗?如果把他的行为放到当今社会,他犯了什么罪?将受到怎样的惩处?”;教学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时,我设计这样的问题:“‘我’的母亲被五叔恶语中伤后,气得大哭,然后选择当面质问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在如今的法制社会,你能为她指出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吗?再如,组织“青春,远离网吧” 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和其他亲人;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还可以开展一些学生辩论赛,主题可以设置成这样:“我们究竟该不该和陌生人说话”,“钱是不是万能”,“当官就一定要贪污吗”……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各种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最佳途径。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深入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教育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肖建国.法制教育的改善和优化——中小学依法治校专题研究之五[J].思想·理论·教育,2013,15(Z1):158-159.
[2]张元亮.法制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文教资料,2013,02(32):140-141.
关键词:语文教学;法制教育;渗透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开展法规制度宣传教育会上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法律至上,守法光荣的好氛围。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根据文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渗透,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呢?
一、挖掘课文法治因素,对学生进行法制渗透
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法治因素的课文是很多的。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就有故意杀人行为;《背影》“父亲穿过铁道”,就有违犯“道路交通法规”的问题;《斑羚飞渡》一文,捕杀斑羚的狩猎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再比如,《威尼斯商人》中的“法庭审判”,就闪烁着西方现代文明初期法制的耀眼光辉;我们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和法律文书中挖掘课程资源,也能有助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尽快地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时,我们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文法治因素,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渗透
在语文学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集声像动漫于一体的特点,让学生多种感官都受到刺激,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有效渗透。例如,在教学《老王》一文时,我用多媒体推出自制的课件镜头,并配以画外音:老王,一个始终对人充满了善意的老人,在饥寒交迫、无依无靠中凄苦地死去了。他死之前还不忘感恩,用大鸡蛋和香油来回报杨绛一家。是个人的不幸和社会的冷漠让他离开这个世界。那么,如果他生活在今天这个和谐的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呢?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老王生活在今天,我们怎样帮助他?学生讨论之后,我做点评。在我们今天,还是会看到一些失业人员、孤寡老人像“老王”一样,不能和其他的人一样过着幸福生活。刚才同学们也替他们想了许多办法,但这些办法也只是少数有同情心的人去帮助个别需要帮助的人。其实,我们国家,对这样的弱势群体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来保护他们,保证他们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然后,我再次借助多媒体幻灯片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三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二条、第八条;《失业保障条例》第十九条。最后明确:假如“老王”生活在我们中间,法律会保护他,社会会帮助他,广大民众会关心他,他的悲剧一定不会重演。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法制教育。
三、组织编演课本剧,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在有故事情节的课文的教学中,我有时也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让学生轻松地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伤仲永》这课时,我组织学生编写演出课本剧《仲永状告父亲》,学生分别扮演仲永、仲永父亲、法官,模拟法庭的审问,结合今天的法制教学,他父亲违反《义务教育法》不让他学习带来的后果,仲永反省后,将父亲告上法庭。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他的父亲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懂得了一些法律。又如,在学完《包拯》之后,我让学生收集一些包拯办案的相关内容,在班里举办了一次“模拟法庭”的语文活动,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件“班级悬案”进行法庭审判和辩护。要求有原、被告双方和主审法官,有申訴状和辩护辞,有法庭陈述和法庭辩护,有证人、证据、证物,有最终的法官判决等等。在编演课本剧时,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参与积极,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学生法治意识。
四、组织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作为学校,班级里也会举行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我们还可以将法制教育巧妙地融合到这些活动之中。例如在学完《威尼斯商人》之后,我在班里举办了一次“模拟法庭”的语文活动,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件“班级悬案”进行法庭审判和辩护。要求有原、被告双方和主审法官,有申诉状和辩护辞,有法庭陈述和法庭辩护,有证人、证据、证物,有最终的法官判决等等。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参与积极,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也对法庭审判有了更为形象而直观的印象,法制意识自然大为增强。在学习《那树》时,我带领学生开展“我为‘老树’写诉状”的活动;在学习《羚羊木雕》时,我组织学生召开辩论会“谁动了我的羚羊木雕”;震惊全国的“阜阳假奶粉”事件发生后,我要求学生举行“我为‘大头娃娃’做律师”的综合实践课……这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尽情地在法律的殿堂里呼吸文明的空气,在语文的世界里酣畅淋漓的遨游。教学《变色龙》一课,我引导学生质疑:“奥楚蔑洛夫的做法符合法律程序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法制进程呢?”;在教学《孔乙己》一文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丁举人对待孔乙己的方式合法吗?如果把他的行为放到当今社会,他犯了什么罪?将受到怎样的惩处?”;教学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时,我设计这样的问题:“‘我’的母亲被五叔恶语中伤后,气得大哭,然后选择当面质问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在如今的法制社会,你能为她指出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吗?再如,组织“青春,远离网吧” 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和其他亲人;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还可以开展一些学生辩论赛,主题可以设置成这样:“我们究竟该不该和陌生人说话”,“钱是不是万能”,“当官就一定要贪污吗”……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各种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最佳途径。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深入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教育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肖建国.法制教育的改善和优化——中小学依法治校专题研究之五[J].思想·理论·教育,2013,15(Z1):158-159.
[2]张元亮.法制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文教资料,2013,02(3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