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ta_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许多问题有的只需要了解大致的结果,有的很难算出准确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帮我们解决问题。要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乡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 估算 意识 方法 培养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许多问题有的只需要了解大致的结果,有的很难算出准确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帮我们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乡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在倡导“有用的数学”这一大的教学环境下,估算更是备受青睐。那么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乡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呢?下面我就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1.贴近生活,感受估算价值
  过去教师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与估算方法。但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较笔算用得更为广泛。要想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首先要在具体的情景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地认识并体验到估算的实用价值,才能变“不愿估算”为“喜欢估算”。一开始接触到估算,如果感受不到它的实用价值的话,学生就会觉得学习估算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准确计算呢,那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无从谈起。实际上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极为广泛,关键是有没有细心地发现。
  所谓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中无法或没必要进行精确计算和判断时所采用的大致推测。估算要以培养学生对计算或测量的结果能有概括性、整体性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要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能够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估算到超市购物需要的钱,估算一个房间的面积有多大,估计外出旅游的费用,一个体育场大约能容纳多少名观众,2千克鸡蛋大约能称几个,赛前估计雅典奥运会中国最终能获得几枚金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这类有关物体的质量、数量或长度的估算问题。面对上述问题时,没有必要计算出准确的结果或暂时无法得出准确结果时,估算不失为一剂“良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关注这类问题的解决,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呢?首先,教师要有估算的意识。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有步骤地将估算与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联系起来,逐步渗透,让学生不断加深认识。如学习千克的认识以后,可让学生尝试估算日常生活中有关物品质量;学习米和厘米的认识以后,可让学生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后可让学生试着估算一把花生大约有多少个……
  总之,教师要做启发学生运用估算的有心人,尽量结合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寻找契机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再通过交流估算方法、技巧等途径,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受估算的乐趣,并切身体验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凸现估算应用的价值。
  2.结合教学,渗透估算的方法
  估算虽然是一种大致的估计,但并不是凭空猜想的,那种没有根据的臆想乱猜往往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那么,如何进行估算才更具有合理性和准确性呢?小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关系十分密切,教师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做好估算方法的示范。而教师的估算方法又着重体现在对各册教材中估算题材的挖掘和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上,这种渗透则需要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估算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数感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具体就是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将一些估计的思想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给学生。
  常用的估算方法有:
  (1)近似估算法。根据实际情景把两个数估成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这样能方便估算出一个大致的得数或范围。
  (2)规律估算法。就是运用各种运算定律、性质判断运算的结果,如判断9.4×0.18=1.692的结果正确吗?这个时候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利用一个因数(0除外)乘以一个比1小的数,结果肯定比这个数小的性质,轻松地对结果做出推测和验证,用这种估算的方法就很适合验算一道题是否计算正确。
  (3)联系实际估算法。如人数、租车的数量一定是整数,汽车行驶速度比人行走要快得多。
  (4)据零求整法。如一张报纸有多少个字,一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例如:在教学“1000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给学生建立10000的观念,就准备了很多黄豆,想通过实物加深学生对万的认识,那10000粒黄豆究竟有多少呢?学生在乍听到要10000这个大数时都会被唬住,但如果这时渗透估算方法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先数出10袋100粒的黄豆放在一个合适透明杯中,不多不少正好装满,这就是1000粒,那要10000粒黄豆这样数下去该多慢啊,有什么办法能很快看到10000粒黄豆呢?一个孩子回答到:“用这个杯子装10次大约就是10000粒。”他的办法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很快大家就看到了大约10000粒黄豆……在这个实验中那些黄豆并不是准确的10000粒,也是一种估计,根据单量估计出相应数量,“据零求整”整个实验不仅让学生感受10000的大小,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渗透给学生一种量化估计的方法,便于他们以后进行较大数量的估测。
  再如,随着计量单位的出现,在学过米、厘米、克和千克后,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教学单位的观念,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填写恰当的单位:黑板长4-,课本宽18-,一条大青鱼重2-,一辆卡车载重2-,通过这些练习加深孩子们对生活经验的认识,再让学生估计学校的旗杆有多高?老师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学生就会以曾经练过的东西为参照来判断,感觉容易多了。   3.创设情景,增强估算应用意识
  学生数学素质的核心是应用数学的能力,其主要体现在用数学的观点和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能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一切估算的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开展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变估算由“可有可无”到“无处不在”,增强他们自学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例如,带学生参观新建的教学楼的教室和准备装修用的地板砖,让学生估计要装修新教室的地面,大约需要多少块地板砖?学生有的用手比着量,有的想出了先估计教室横着大约能摆几块地板砖,竖着大约能摆几块地板砖,将横竖能摆的地板砖的块数相乘就知道大约需要多少块地板砖了,甚至有的学生还发现了自己家装修时有些地方整块的的地板砖摆完了离墙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多准备些来填补空缺,所以他建议在实际购买中还要多买几块砖以填补地面接墙处。
  还比如“五一”黄金周放假前,很多孩子都有和家人出游的计划,借此契机我设计了一个“理财小能手”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青岛──日照三日游的出游路线,并有各项费用:旅行社(不含餐)238元,餐费115元,自选景点青岛海底世界100元。孩子们根据我提供的信息很快就估算出这次旅游的费用大约是460元。甚至孩子们还说出门在外多带点钱吧,带500元……听到孩子们这么科学合理的理财建议,做为教师的我真是不能小觑他们,既通过估算合理地解决了问题,又丰富了与数学有关的生活体验,增强了他们估算的应用意识。
  4.感悟方法,鼓励策略多样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利用估算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首先,让学生掌握预测策略。就是对问题结果的取值范围进行合理的估计,计算结果如超出这一估计的取值范围,说明答案是错误的。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对信息作出整体把握,并迅速运用直觉思维作出判断,以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而达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其次,让学生掌握调整策略。在估算中由于运用不同的方法,其估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恰当运用调整策略,能保证估算结果会更接近准确值;例如286+312,有的学生把286估成290,312估成310,290+310=600,结果约是600;有的学生则把286估成了整百数300,312估成310,300+310=610;估算策略不同结果也不相同。第三,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训练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总之,让小学生具备初步的估算能力,需要师生一起增强意识,共同努力。在引导学生实践、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初步的估算能力,以拓宽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的思路。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尝到估算的甜头,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才能真正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农村乡镇小学教育现状情况分析,我们农村教师不得不找对策。我的对策就是挤时间,对学生进行好习题训练。现就我对习题的训练情况简单的说一说:①口算的训练,天天练,节节课练;②应用题的训练;③易错题的训练;④有一定难度的题目的训练。通过长期的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总体成绩一定会提高的,优生也会越来越多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育现状 数学习题 训练  1.农村乡镇小学教育现状情况分析  就学生
期刊
【摘要】“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一 、“ 任务”的合理设置;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效果;四、几个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任务驱动 任务 教师 职高学生  对于职高的学生来说,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目标,针对职高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计算机基础教学
期刊
【摘要】以启导教育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使命,涪陵区荔枝希望小学开展了基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贯穿了“启而得法,导而弗牵”的教学理念,实践“创境激趣——启思生疑——导探释疑——应用反思”课堂四环节,实现了启导课堂四个转变,即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依赖学”向“自主学”的转变,“个体性学习”向“交往性学习”的转变,“知识性学习”向“问题性学习”的转变。  【关键词】启导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创造能力提供土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创造能力提供基础;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翅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创造能力 培养  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
期刊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谐愉悦的氛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放下老师的架子,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关键词】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目前,创新教育在我国教育界搞得轰轰烈烈,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于是出现了对创新教育众说纷纭的现象。我有幸工作于教坛,凭借
期刊
【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更多的教给学生的是一种适应生活,学习社会的一种方法和技能,通过各种活动方式,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在参与活动中去获得知识,获得成功感。只要这样,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自主性,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提高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因学科的特殊性,教学中学生操作计算机操作的顺序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常常使学生陷入“一招出错,全盘皆输”的僵局。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上课前教师充分做好教学准备,而在教学中,教师则应采用巧妙的教学方法,“放大”学生的优点,“挖掘”学生潜能,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构成课堂教学的多元化、立体式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使学生在自主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让信息技术课也能
期刊
【摘要】打破单一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以人为本、顺应人的情感需求,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更和谐地全面发展,推动中小学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心理的更健全地发展,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密切结合,是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探索多元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中小学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
期刊
【摘要】SOLO分类评价法是一种新颖的学习成果评价方法。对其含义、特点的了解,将其运用到评价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中去,对于评价学生的答题结果就更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指导性,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解答材料解析题的能力。  【关键词】SOLO分类评价法 评价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 驳中国威胁论 增强解析能力  1.关注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广东、山东、上海及全国文科综合(新课标)卷历史高考试题中均多次涉及用SOL
期刊
【摘要】口头评价是贯穿于教学中的一种即时的、情景性的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途径。其次,口头评价是教学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口头评价 案例扫描 问题分析  口头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价值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评价理念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口头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