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旭:亲爱的,你会爱我多久?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来的时间
  文/白江峰
  时间的刻度停留于一颗生物药丸之上,它既是膨胀的核武器,又是现代科技的先头兵。每一颗椭圆形的蓝色药丸都是向时间和生命的索取,药物的体内分解和反应透露出人类“智能化”的情商,从青霉素到伟哥,甚至包括未来治疗艾滋病和癌症的药物都是人类智慧挑战自然规律的壮举。有报道称,恐怖分子一本拉登被击毙后,在他的豪宅中发现藏有伟哥。元明朝,道家繁荣,提炼灵丹妙药使人长生不老和纵欲享乐,时成一阵风气。这种药丸的威力,自古有之。
  韩旭的《亲爱的,你会爱我多久?》透过一粒粒的伟哥拼凑出时间的痕迹,如同莫奈在鲁昂大教堂对面租赁临时工作室在不同时间段画不同时间的鲁昂大教堂一样,韩旭作品中的每一粒伟哥都代表不同时段不同人种不同地方可以借来同样的快乐。在这样一张草图上,他把它们禁锢了起来,牢牢地锁拷在冰凉刺骨的白纸上,一种迷茫恣意的绝望透过翻云覆雨的唉声叹气而来。喷发的火山在绚丽之后回归平静、冷寂和死板,靠一粒药丸来弥补我们情商的不足是丢下一颗石头在大海一测海水的深浅,滚滚波浪和海鸥的鸣叫是我们又将忽略的一道风景。
  创作自述
  用Viagra在白色的背景上拼出
  Dear, how long will you love me?
  关键词:时间 永恒 爱 形态 当代 性
  “亲爱的,你会爱我多久?”看似温柔,实则冰冷。
  时间是思维对物质运动过程的分割。伟哥的发明是人类对“时间”概念的革命,使时间有了形状。打破了人类生理机能的限度,好比大力水手吃了菠菜,同时也打破了人类欲望的限度。“时间”是否是对爱情的考验和生活中普遍但不太和谐的杠杆原理。人终是欲望的动物,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每个人都将变成需要服用“时间”的病人,但我们心甘情愿成为病人,而且毫无怨言,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韩旭
  南京艺术学院实验绘画系本科二年级
  脱落的时间
  容颜在时间的斑驳中脱落,缓缓的淡入在悲凉而绝望的意境中展开,随着时间的推移,脱落中的容颜也变的毛骨悚然起来。脱落在一分四十八秒的时候,一个叠加镜头加速了这种脱落,容颜只剩下了半颗头颅。容颜后面黑色的背景像是浩瀚而神秘的宇宙,在黑黢黢之中,隐藏着容颜脱落中带来的屏气凝神的无趣和沉默,而持续的脱落让容颜面目全非,最后化成一堆泥土。时间折射在空间的黑色和脱落之中,仿佛随着时间的前进或是后退,时间的棱形都变的扭曲而诡异,生命的脉搏透过脏腑深处的呼吸,交织在画面的纷纷扰扰之中,字幕的出现,让人惊醒,影像的结束代表时间的定格。
  杨松的《蜕》从实验影像的角度在运动中捕捉时间的精妙,正如河流四季奔流、不曾停歇一样,时间的缩影在流动之中隐藏,肉眼难以察觉;但让时间慢下来,通过特殊的艺术方式,时间的流动便能从隐藏处显露真身。(文/白江峰)
  创作自述:
  时间就像是收音机的调频指针,只不过它永远不会往回拨。我们既不能回到过去,也触及不到未来,我们只是活在当下的一瞬间,或者说我们活在过去和未来的夹缝中,听起来有些悲催。所以时间是什么样子的?谁也无法准确的形容吧。但是我一直觉得光有很多性质和时间的某些感觉很相似,所以拿光来为时间打个比方,我个人觉得是个很好的方式,所以我做了“转念”那件装置,光打在转动的镜面上又反射到墙壁上,光就像一张纸贴在墙上。很像我认同的时间感觉。
  但是我们总是看到被光照亮的东西,可是忽略了光本身。光就像空气一样是个看不见的巨大的实体!光的实体又是什么?我总是感觉光是一种生物!或是一个巨大的器官!它远不像我们能感知的那么简单。时间也许是一种生物?只是他们的存在方式和生命意义与我们不同。但是我们更依赖他们,或是寄生在它们的身体之中。我们虽不知时间的形状,但至少我们可以想象没有光我们会怎样?到那时我们还能看见什么?没有时间人类会怎样?人类还会有历史吗?(杨松)
其他文献
索尔·雷特是在40年代的纽约开始他的黑白和彩色的街头摄影。他并没有受过专门的摄影训练,但是他早期摄影所显露的天赋,很快就得到了爱德华·斯泰肯的认可,后者邀请雷特参加了50年代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两个重要的展览。其中1957年的“彩色实验性摄影”推出了雷特20幅代表作。  但是至此以后,雷特绝大部分个性化的彩色摄影作品一直没有和公众分享。他在50和60年代因成功的时尚摄影而广为人知。自始至终,雷特依
期刊
纽约军械库:迟来的“艺术G2”  今年的美国纽约军械库艺博会“聚焦展”将目光投送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国。而自2010年启动“聚焦展”单元以来,军械库在此后的每年都会集中展示一个特定艺术群体的发展现状。首年的开幕展是德国,之后依次相继为拉美、北欧、美国。  据悉,此次“聚焦:中国”共有16家中国本土画廊参展,而当中的多数画廊亦是首次在亚洲以外的地区亮相。在相关20余位亮相艺术家中,包括了从70年代末的“
期刊
爱德华·霍普是一位美国绘画大师,他的作品以描绘寂寥的当代生活风景闻名。在爱德华和他的夫人相继去世后,大学建筑师约瑟夫·罗伯杜负责恢复画室的原貌。我们只看到很简单的生活用具:一只破旧的玻璃书柜,一顶沾满油污的帆布帽,还有一顶挂在版画印刷机把手上20年的毡帽……仿佛他沉默而低调的一生。  美国式的艺术  爱德华·霍普1882年7月22日出生在纽约城北25里远的奈阿克。他的家庭有着英、荷、法和威尔斯血统
期刊
对于舞者的描绘在绘画上并不鲜见,张俊领的《现代舞行为纪实写生系列》特别之处不仅仅在于对舞者朋友的欣赏,以及流畅的线条和凝聚的色块所传达的某些交流倾向,他在舞蹈现场左右手各持一只油画棒,采用双手同时绘画的方式使这个即时即兴的作品在时间的表达上颇具意味:在一个瞬间同时记录两个刹那,用这双份的刹那体现那些瞬间。在这里,时间的元素至少生效一倍。  我工作室对面是我的好友候莹的现代舞工作坊,每日看他们排练,
期刊
作品简介:  2个面对面的画架,间距约4米。  一个画架上放的是一张被覆盖的画 (脚下有2个黑色垃圾袋已经用过的废弃的物品(工作室垃圾))。  一个画架上放电视,其中播放名为《天鹅挽歌》的2分钟录像,(脚下有2个黑色的音箱)。一个小时播放一次,因为有这个录像,整个空间会每隔一个小时有爆炸声。其余时间是黑屏。  一面墙上,一根针在走动。当它走到一圈的同一个位置,经过一个小时,它也是录像的一个循环时间
期刊
《不适之时》是蒋志创作于2012年的一件作品,在这件作品中,时间以一种既无效又确切的形态出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空旷的展厅是成殓着“无效时间”的透明器皿,但随着展览的结束,无效的时间又会被新一轮的虚像所再次填满—有形的、无形的、概念的、绘画的等等,以艺术之名接踵而至的时间,在相同的场域内接连上演着场场“实像中的虚无”或“虚无之下的实像”—而在离开彼时现场的此刻,当作为幻影的文字,从曾经旁白者的角色
期刊
关于夜光材料 About luminous material  这一系列的作品由一种夜光印刷技术来制作,作品打印所用的纸是由从稀土矿中提取的元素制作而成的, 在受到自然光、日光灯光、紫外光等照射后,能把光能储存起来,在停止光照射后,再缓慢地以荧光的方式释放出来,所以在夜间或者黑暗 处,仍能看见照片的图像。在黑暗的展览空间中,观众通过特制的红外线手电来观看照片。照片会发出绿色的荧光。而将手电移去,荧
期刊
一个不愿醒来的白日梦  对于“时间”与“记忆”的重新认识源于一次没有目的地的旅行。  我连续几个小时骑行在一条乡间的公路上。心中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是希望能看一看路的尽头。从清晨一直骑到中午,身体的疲劳让我开始走神。我的脑中无意识地出现了童年的画面。一个男孩骑着三轮车穿梭在上海的老弄堂里。我跟在他后面一起跑着,穿过一个又一个街道……一种潜藏在记忆深处的温暖涌了上来。  我突然就停下了,急切地翻出
期刊
时间对于作品的形成有着多大的决定程度与对应关系,不同的艺术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何云昌的不少行为作品都有明确的时间脉络贯穿其中,如《视力检测》是持续注视1万瓦灯光1小时,《抱住之信》和《铸》,一个是将自己的左手浇铸在水泥里24小时,另一个是将自己浇铸在水泥立方体里24小时。而《石头英国漫游记》这个最初源于何云昌坐在街头咖啡馆里观察纽约行人走路速度的作品,在实施的时间上却不那么好控制。那时他刚
期刊
有些事情已经发生  上一页中的图片表现了“有些事情将要发生”这行字逐渐消失的过程,这是吴升知提供的一个作品《逐渐消失的一页》的图解部分。实际上,还有另外夹在杂志中的一页纸:上面用随着时间会逐渐消失的墨水印有 “有些事情将要发生”字样,如果看到它的时候上面还有或深或浅的字迹,请留意,它们会继续消失;如果已经成为白纸,那么这段字迹消失的时间也已经消失。  有过媒体工作经验的吴升知十分了解纸质媒体的局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