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德华·霍普是一位美国绘画大师,他的作品以描绘寂寥的当代生活风景闻名。在爱德华和他的夫人相继去世后,大学建筑师约瑟夫·罗伯杜负责恢复画室的原貌。我们只看到很简单的生活用具:一只破旧的玻璃书柜,一顶沾满油污的帆布帽,还有一顶挂在版画印刷机把手上20年的毡帽……仿佛他沉默而低调的一生。
美国式的艺术
爱德华·霍普1882年7月22日出生在纽约城北25里远的奈阿克。他的家庭有着英、荷、法和威尔斯血统,父亲Garrett Hernry Hopper 是经营纺织品的商人,母亲Elizabeth则重视培养他的艺术爱好。身材瘦长、谦卑的爱德华在12岁时已经长到六尺高。在家庭生活中,父亲对他的影响是直接且深远的。从很小时,就鼓励他阅读包括《父与子》《悲惨世界》在内的很多写实小说。对这个敏感内向的孩子来说,他尚未真正了解的世界,已经蒙上了一层淡灰色的调子。而后在进入美术学校就读时,父亲虽然没有阻挠,却谨慎地为他选了商业插画设计专业。
可以说在这一段的成长过程中,爱德华是顺从的,但他的内心正在渐渐形成自己的声音。在他一年后转学到纽约艺术学校时,这种声音更强烈了。当时他受教于罗伯特·亨瑞。亨瑞鼓励学生从令人厌恶的学院派路子上解放自我,采用写实手法表现美国城市。在爱德华后来的作品中,虽然在绘画形式上没有完全秉承老师的意见,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段经历给了他一种关于观察角度的启迪。在漫长的六七年间,爱德华始终在做着与绘画相关的事,他不断地练习还留校任教,但带有“服务性质”的美术始终与他内心的期待相去甚远。1906年到1910年间,他曾三次到欧洲旅行。在那他表现出了同龄人所少有的自律:并没有太多的交际活动,也没有充分融入到当地艺术圈子,而是安静的寄宿于一户法国人家。大多数的时间都消磨在画室和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里。欧洲给了他接触大师真迹的一道门,同时给了他诗歌、文学中的浪漫情怀。但它们最终没有见诸于作品中,反而是离开本土大陆的经历,让画家越发知道自己所期望的是真正美国式的艺术。
他的成长,也从这个时期开始变得强硬起来。这种“强硬”,没有表现为态度的激烈,是安静的、沉默的、严格地遵循内心。从欧洲归来后,他没有追随当时的潮流,向欧罗巴的艺术致敬,而是排斥形式上的效仿。在老师罗伯特·亨利的影响下,接纳了当时被称为“垃圾箱画派”的写实风格。这个画派,由于最初的创建者为八名画家,(包括R.亨利、G.B.卢克斯、W.格拉肯斯、J.F.斯隆、E.希恩、 A.B.戴维斯、M.B.普伦德加斯特、E.劳森),又被称为“八人派”。他们的作品色调灰暗,乐于将眼光投在贫穷、肮脏的城市;描绘小人物为了生计而奋斗的艰苦生活,所以被讥讽为“垃圾箱画派”,为当时的主流艺术所批判。但该画派的建立对美国艺术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它们终于开启了不再步欧洲后尘的时期,关注当下的生活。垃圾箱画派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或许不美丽,却十分真实的美国。
这个时期也是爱德华一系列荒凉作品的开始。他的画风逐渐显露:包括锐利的线条和大幅的块面结构,诡异的灯光(多是非自然光)。作品的主题场景往往非常平凡,如加油站,汽车旅馆,或是一条孤独的街道……带着寂静的情感。
从乡村到城市的漫步者
爱德华性格中,有着一种天生的隔绝和沉默,让他与外部的艺术环境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论是二十世纪初模仿欧洲的浪潮,还是后来抽象概念主义席卷美国,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绘画风格,并不艳羡。这样固执的代价,是他到了四十岁依然默默无闻。
直到1923年,他曾经的同学,后来的妻子约瑟芬敦促他把一幅风景画送到布鲁克林博物馆的年度画展,事业才迎来了起色。也是继在欧洲画展上成功卖出《帆船》后,十年间出售的第一幅画,价值一百美元。第二年,他和约瑟芬结婚了。由于妻子喜欢科德角,两人总是把夏天的时光消磨在这里。爱德华后来发现了更偏僻安静的特鲁罗,有时会住上一阵子。即使在今天的旅行手册上,特鲁罗依然是个无人问津的小地方。这种沉默的性格,会让人或多或少地忽视探寻这位画家的内心。但他无论在绘画艺术上的坚持,还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都非常清醒。当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整个美国都沉浸在繁华之中时,他们的生活却像清教徒一样质朴。从未做过家务的约瑟芬,也不得不挽起袖子开始煮饭,而画家也要自己来洗衣服。他的画里出现了生活的场景,但那些房子是孤立的,即使是同一条街上的房子也透出彼此隔绝的感受。虽然诗人说“没有一个人是座孤岛,我们都是大陆的一部分”。但在爱德华·霍普的画中,表达的观点恰恰相反:我们看似是大陆的一部分,却始终只是孤岛。他从未追逐大流,正是因为他把自己视作一个群体的边缘,尊重着属于自己的孤独。
爱德华的画里,并没展示科德角和马萨葡萄园岛令人愉悦的一面:他画的灯塔立在岸边,旁边只有孤寂的看守人的屋子,他的房子是旅游胜地之间的孤立者,苍凉死寂,似乎没有生命。我们能感受到这种绘画风格中,激情的成分很少。而他也习惯在挤出颜料前,花费数月来思考、摒弃和改动自己的想法。曾经有朋友拜访他的海边小屋时,看到的,只有画架上空白的画布。对此,他的妻子约瑟芬表示理解。她曾告诉艺术家拉斐尔·索亚:在科德角的生活,就是丈夫坐在固定的位置看山,她看海。有时甚至两人的争论,也在这种平静之中淡化了。这时,靠卖画来维持生活已经不是问题,只1931年爱德华就出售了30张作品。这些收入加上约瑟芬继承的遗产,让他有能力在在科德角建起一座自己的房子,此后便成为这的常驻居民。
虽然在这个时期的水彩作品非常知名,但真正带来他事业高峰的并非这些自然题材,而是他对美国都市生活冷峻的观察。他以最写实的手法描绘着城市中的孤独,启迪着这些风景下深沉的精神实质。避免画作太华丽或太优雅,在忧郁的笔触下长期表现人类的不完美。对此,不爱袒露心声的爱德华曾说,“也许,我在不经意之间,画下了大城市的孤寂。”
大萧条时期的共鸣
上个世纪2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汽车业、电器和建筑行业的繁荣像充满力量的马拉动着这个国家呼啸前进。暴富的人,开始了挥金如土的生活。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描绘的即是这段时期的故事。 在爱德华的作品中几乎所有人物都来自于美国的中产阶级,即与他自己出身相同的阶层。他所关注的社会,也并非种族带来的矛盾,或是贫富之间的张力。我们看不到游行示威中的人群,却是最平凡的日常生活。这些画中人对自己的命运,带着一种消极接纳的姿态,在画家笔下呈现了一种诡异的平静。它们像发生在一个开放却幽闭的环境,戏剧化在这里被最大程度的淡化,时间也仿佛变成永久持续下去的直线。有研究者曾发现,在爱德华·霍普的作品中从未有过孩童的出现,他仿佛执意将所有生命力和希望,从图像中抠走。在1926年的作品《周日》里,正是一种个人风格的演绎。画面里描绘了一个孤独的镜头:一个中年男子独自坐在被阳光照射的路牙上,抽着一只雪茄。在他身后是一排老旧的木质建筑,模糊的,昏暗的窗子让人推测是一些商店。在观察者的视角下,这个男人是情绪消沉的。他的身份并不明确,而场景也没有给出更多暗示。但是一种浓厚的苍凉感和遗弃感,让我们仿佛提前嗅到了大萧条危险的气息。
当美国梦高歌前进时,冷静的爱德华在审视这场奔跑扬起的灰尘。他常常独自沉浸在工作里,在布置简朴甚至有些粗陋的画室中作画。他反对铺张和一切虚夸,穿着粗花呢的西服,有时只开一只罐头就解决了午餐。如果不是时代的造就,我们不知道这样沉默与恪守自己原则的画家,是否有出头的一天。但轮盘就是这样逆转了,一场被称为历史上最大的经济衰退,席卷了这个国家。美国梦,一夜间成了一场噩梦。人们开始质疑曾经赖以为生的信仰—民主、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在1929-1932年间,美国家庭的平均收入从原本的2300美元降到了1500美元,减少了40%。与所有经济衰退时期的反应相同,人们为了抵御沮丧和消极,开始不断地在花费小的娱乐上投入,有了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这个时期悬疑小说,电影,室内游戏,体育比赛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人们渴望逃离可怕的现实。美国,陷入了自己的忧郁。
对艺术界来说,这种变化极大地震撼了那些曾经仿效欧洲风格的画家,他们开始把眼光投入到当下。作为现实主义画家的爱德华,则把笔触伸向了美国公众最真实的内心。空旷的土地、清冷的街景,孤寂的男女,繁华外界遗留下的失落的内心。与他对乡村题材的处理不同,他的城市作品几乎都采用了抽象的标题,仿佛在暗示地点并不重要:无论是纽约还是芝加哥,商店玻璃的尺寸和夜晚灯光的亮度都是一样的,这种模式化正是城市冷漠的面孔。而这些作品中,最为人所知的是1942年的《夜鹰》(Nighthawks)。
作品整体呈现了一种黑色电影的气质:画面由简单明快的色块组成,大面积的透明的玻璃,耀眼的光源,幽幽的绿色油漆……造成了一种视觉的冷感。几位孤独的顾客,各怀心事,在城里某个深夜还在营业的餐馆里坐着。不由让人心生好奇,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他们还孤零零地坐在这?除了服务员之外的三名顾客陷入了沉默,女人漠然地看着自己的手。在透明的玻璃墙里,他们仿佛不是活生生的城市居民,而是静止的标本。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爱德华采取了一贯的做法:即,他们虽然聚坐一室却没有眼神与语言的交流,那种房间里大片的安寂在挤压着每个人的心。画中人几乎没有正面与观看者相对,他们的目光也与之错开,暗示着观看者位于一个偷窥的角度。仿佛他本人正是一个深夜不归的路人,而在黑暗街道的行走于这种明亮的室内效果相比,也许是另一种孤寂。从这个角度投望,我们并不能找到餐馆的门,可以隐喻为他们正被一种生活的境遇困禁其中。
这个仿佛偶遇的片段里,反映的正是都市人群最典型的缩影。他们是“孤独的个人”,是属于大世界里的小人物。在面对艰难的生活时,惶然于命运的无常。他们聚集一起,却并不兼容。
同样,爱德华千方百计的强调光:日光,星光,月光,晨光,室内的,室外的……最终是为了心理描述营造氛围:这些光线的色彩圈定了一种情感基调,而它们营造的黑影区,恰恰是社会体制下那些心灵的阴影和价值世界的阴霾。
在整个大萧条时期,爱德华的作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共鸣。他真实地反映现实,其中流露的情感一直持续到他创作生涯的末期。这种情感在他看来,是一种永恒的人类境况。尽管著名景点,流动的人群,摩天大楼是那个时期作品的符号性代表,他却对此表现出一种漠然。关注的重点始终脱离戏剧化的场景,其中没有末日也没有救赎,只是缓慢的、迟钝的、忧郁的挣扎。这种风格超越了画家个人的疏离,表现的是整个现代社会的孤独与忧愁。
尾声
爱德华的一生,都紧闭心门。唯一能流露他感受和看法的正是这些画作。评论家赖恩·奥多尔蒂给这位寡言画家取名为“石面巨人”。尽管在他笔下的美国是平实的,漠然的,甚至有些冷酷,但他对这个国家的感情正是在这种“痛的描述”中暗暗加深。1967年5月15日,爱德华·霍普逝世了,按照他的遗嘱将所有的作品送予惠特尼美术馆。在1968年夫人去世后,这份遗嘱生效。从来没有任何其他美国画家,有过如此宽宏大度的赠与,而它们,就是我们通往那颗沉静却丰富内心的小径。
美国式的艺术
爱德华·霍普1882年7月22日出生在纽约城北25里远的奈阿克。他的家庭有着英、荷、法和威尔斯血统,父亲Garrett Hernry Hopper 是经营纺织品的商人,母亲Elizabeth则重视培养他的艺术爱好。身材瘦长、谦卑的爱德华在12岁时已经长到六尺高。在家庭生活中,父亲对他的影响是直接且深远的。从很小时,就鼓励他阅读包括《父与子》《悲惨世界》在内的很多写实小说。对这个敏感内向的孩子来说,他尚未真正了解的世界,已经蒙上了一层淡灰色的调子。而后在进入美术学校就读时,父亲虽然没有阻挠,却谨慎地为他选了商业插画设计专业。
可以说在这一段的成长过程中,爱德华是顺从的,但他的内心正在渐渐形成自己的声音。在他一年后转学到纽约艺术学校时,这种声音更强烈了。当时他受教于罗伯特·亨瑞。亨瑞鼓励学生从令人厌恶的学院派路子上解放自我,采用写实手法表现美国城市。在爱德华后来的作品中,虽然在绘画形式上没有完全秉承老师的意见,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段经历给了他一种关于观察角度的启迪。在漫长的六七年间,爱德华始终在做着与绘画相关的事,他不断地练习还留校任教,但带有“服务性质”的美术始终与他内心的期待相去甚远。1906年到1910年间,他曾三次到欧洲旅行。在那他表现出了同龄人所少有的自律:并没有太多的交际活动,也没有充分融入到当地艺术圈子,而是安静的寄宿于一户法国人家。大多数的时间都消磨在画室和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里。欧洲给了他接触大师真迹的一道门,同时给了他诗歌、文学中的浪漫情怀。但它们最终没有见诸于作品中,反而是离开本土大陆的经历,让画家越发知道自己所期望的是真正美国式的艺术。
他的成长,也从这个时期开始变得强硬起来。这种“强硬”,没有表现为态度的激烈,是安静的、沉默的、严格地遵循内心。从欧洲归来后,他没有追随当时的潮流,向欧罗巴的艺术致敬,而是排斥形式上的效仿。在老师罗伯特·亨利的影响下,接纳了当时被称为“垃圾箱画派”的写实风格。这个画派,由于最初的创建者为八名画家,(包括R.亨利、G.B.卢克斯、W.格拉肯斯、J.F.斯隆、E.希恩、 A.B.戴维斯、M.B.普伦德加斯特、E.劳森),又被称为“八人派”。他们的作品色调灰暗,乐于将眼光投在贫穷、肮脏的城市;描绘小人物为了生计而奋斗的艰苦生活,所以被讥讽为“垃圾箱画派”,为当时的主流艺术所批判。但该画派的建立对美国艺术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它们终于开启了不再步欧洲后尘的时期,关注当下的生活。垃圾箱画派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或许不美丽,却十分真实的美国。
这个时期也是爱德华一系列荒凉作品的开始。他的画风逐渐显露:包括锐利的线条和大幅的块面结构,诡异的灯光(多是非自然光)。作品的主题场景往往非常平凡,如加油站,汽车旅馆,或是一条孤独的街道……带着寂静的情感。
从乡村到城市的漫步者
爱德华性格中,有着一种天生的隔绝和沉默,让他与外部的艺术环境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论是二十世纪初模仿欧洲的浪潮,还是后来抽象概念主义席卷美国,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绘画风格,并不艳羡。这样固执的代价,是他到了四十岁依然默默无闻。
直到1923年,他曾经的同学,后来的妻子约瑟芬敦促他把一幅风景画送到布鲁克林博物馆的年度画展,事业才迎来了起色。也是继在欧洲画展上成功卖出《帆船》后,十年间出售的第一幅画,价值一百美元。第二年,他和约瑟芬结婚了。由于妻子喜欢科德角,两人总是把夏天的时光消磨在这里。爱德华后来发现了更偏僻安静的特鲁罗,有时会住上一阵子。即使在今天的旅行手册上,特鲁罗依然是个无人问津的小地方。这种沉默的性格,会让人或多或少地忽视探寻这位画家的内心。但他无论在绘画艺术上的坚持,还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都非常清醒。当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整个美国都沉浸在繁华之中时,他们的生活却像清教徒一样质朴。从未做过家务的约瑟芬,也不得不挽起袖子开始煮饭,而画家也要自己来洗衣服。他的画里出现了生活的场景,但那些房子是孤立的,即使是同一条街上的房子也透出彼此隔绝的感受。虽然诗人说“没有一个人是座孤岛,我们都是大陆的一部分”。但在爱德华·霍普的画中,表达的观点恰恰相反:我们看似是大陆的一部分,却始终只是孤岛。他从未追逐大流,正是因为他把自己视作一个群体的边缘,尊重着属于自己的孤独。
爱德华的画里,并没展示科德角和马萨葡萄园岛令人愉悦的一面:他画的灯塔立在岸边,旁边只有孤寂的看守人的屋子,他的房子是旅游胜地之间的孤立者,苍凉死寂,似乎没有生命。我们能感受到这种绘画风格中,激情的成分很少。而他也习惯在挤出颜料前,花费数月来思考、摒弃和改动自己的想法。曾经有朋友拜访他的海边小屋时,看到的,只有画架上空白的画布。对此,他的妻子约瑟芬表示理解。她曾告诉艺术家拉斐尔·索亚:在科德角的生活,就是丈夫坐在固定的位置看山,她看海。有时甚至两人的争论,也在这种平静之中淡化了。这时,靠卖画来维持生活已经不是问题,只1931年爱德华就出售了30张作品。这些收入加上约瑟芬继承的遗产,让他有能力在在科德角建起一座自己的房子,此后便成为这的常驻居民。
虽然在这个时期的水彩作品非常知名,但真正带来他事业高峰的并非这些自然题材,而是他对美国都市生活冷峻的观察。他以最写实的手法描绘着城市中的孤独,启迪着这些风景下深沉的精神实质。避免画作太华丽或太优雅,在忧郁的笔触下长期表现人类的不完美。对此,不爱袒露心声的爱德华曾说,“也许,我在不经意之间,画下了大城市的孤寂。”
大萧条时期的共鸣
上个世纪2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汽车业、电器和建筑行业的繁荣像充满力量的马拉动着这个国家呼啸前进。暴富的人,开始了挥金如土的生活。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描绘的即是这段时期的故事。 在爱德华的作品中几乎所有人物都来自于美国的中产阶级,即与他自己出身相同的阶层。他所关注的社会,也并非种族带来的矛盾,或是贫富之间的张力。我们看不到游行示威中的人群,却是最平凡的日常生活。这些画中人对自己的命运,带着一种消极接纳的姿态,在画家笔下呈现了一种诡异的平静。它们像发生在一个开放却幽闭的环境,戏剧化在这里被最大程度的淡化,时间也仿佛变成永久持续下去的直线。有研究者曾发现,在爱德华·霍普的作品中从未有过孩童的出现,他仿佛执意将所有生命力和希望,从图像中抠走。在1926年的作品《周日》里,正是一种个人风格的演绎。画面里描绘了一个孤独的镜头:一个中年男子独自坐在被阳光照射的路牙上,抽着一只雪茄。在他身后是一排老旧的木质建筑,模糊的,昏暗的窗子让人推测是一些商店。在观察者的视角下,这个男人是情绪消沉的。他的身份并不明确,而场景也没有给出更多暗示。但是一种浓厚的苍凉感和遗弃感,让我们仿佛提前嗅到了大萧条危险的气息。
当美国梦高歌前进时,冷静的爱德华在审视这场奔跑扬起的灰尘。他常常独自沉浸在工作里,在布置简朴甚至有些粗陋的画室中作画。他反对铺张和一切虚夸,穿着粗花呢的西服,有时只开一只罐头就解决了午餐。如果不是时代的造就,我们不知道这样沉默与恪守自己原则的画家,是否有出头的一天。但轮盘就是这样逆转了,一场被称为历史上最大的经济衰退,席卷了这个国家。美国梦,一夜间成了一场噩梦。人们开始质疑曾经赖以为生的信仰—民主、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在1929-1932年间,美国家庭的平均收入从原本的2300美元降到了1500美元,减少了40%。与所有经济衰退时期的反应相同,人们为了抵御沮丧和消极,开始不断地在花费小的娱乐上投入,有了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这个时期悬疑小说,电影,室内游戏,体育比赛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人们渴望逃离可怕的现实。美国,陷入了自己的忧郁。
对艺术界来说,这种变化极大地震撼了那些曾经仿效欧洲风格的画家,他们开始把眼光投入到当下。作为现实主义画家的爱德华,则把笔触伸向了美国公众最真实的内心。空旷的土地、清冷的街景,孤寂的男女,繁华外界遗留下的失落的内心。与他对乡村题材的处理不同,他的城市作品几乎都采用了抽象的标题,仿佛在暗示地点并不重要:无论是纽约还是芝加哥,商店玻璃的尺寸和夜晚灯光的亮度都是一样的,这种模式化正是城市冷漠的面孔。而这些作品中,最为人所知的是1942年的《夜鹰》(Nighthawks)。
作品整体呈现了一种黑色电影的气质:画面由简单明快的色块组成,大面积的透明的玻璃,耀眼的光源,幽幽的绿色油漆……造成了一种视觉的冷感。几位孤独的顾客,各怀心事,在城里某个深夜还在营业的餐馆里坐着。不由让人心生好奇,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他们还孤零零地坐在这?除了服务员之外的三名顾客陷入了沉默,女人漠然地看着自己的手。在透明的玻璃墙里,他们仿佛不是活生生的城市居民,而是静止的标本。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爱德华采取了一贯的做法:即,他们虽然聚坐一室却没有眼神与语言的交流,那种房间里大片的安寂在挤压着每个人的心。画中人几乎没有正面与观看者相对,他们的目光也与之错开,暗示着观看者位于一个偷窥的角度。仿佛他本人正是一个深夜不归的路人,而在黑暗街道的行走于这种明亮的室内效果相比,也许是另一种孤寂。从这个角度投望,我们并不能找到餐馆的门,可以隐喻为他们正被一种生活的境遇困禁其中。
这个仿佛偶遇的片段里,反映的正是都市人群最典型的缩影。他们是“孤独的个人”,是属于大世界里的小人物。在面对艰难的生活时,惶然于命运的无常。他们聚集一起,却并不兼容。
同样,爱德华千方百计的强调光:日光,星光,月光,晨光,室内的,室外的……最终是为了心理描述营造氛围:这些光线的色彩圈定了一种情感基调,而它们营造的黑影区,恰恰是社会体制下那些心灵的阴影和价值世界的阴霾。
在整个大萧条时期,爱德华的作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共鸣。他真实地反映现实,其中流露的情感一直持续到他创作生涯的末期。这种情感在他看来,是一种永恒的人类境况。尽管著名景点,流动的人群,摩天大楼是那个时期作品的符号性代表,他却对此表现出一种漠然。关注的重点始终脱离戏剧化的场景,其中没有末日也没有救赎,只是缓慢的、迟钝的、忧郁的挣扎。这种风格超越了画家个人的疏离,表现的是整个现代社会的孤独与忧愁。
尾声
爱德华的一生,都紧闭心门。唯一能流露他感受和看法的正是这些画作。评论家赖恩·奥多尔蒂给这位寡言画家取名为“石面巨人”。尽管在他笔下的美国是平实的,漠然的,甚至有些冷酷,但他对这个国家的感情正是在这种“痛的描述”中暗暗加深。1967年5月15日,爱德华·霍普逝世了,按照他的遗嘱将所有的作品送予惠特尼美术馆。在1968年夫人去世后,这份遗嘱生效。从来没有任何其他美国画家,有过如此宽宏大度的赠与,而它们,就是我们通往那颗沉静却丰富内心的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