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符号学的重要理论根源是结构主义,而结构主义的奠基者之一,列维-斯特劳斯,在建立系统共时性和整体性理论的时候,采用的就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因此,將符号学运用于民族文化的研究,本是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符号学 民族符号学 民族符号学论文集
早在1971年,匈牙利符号学家米哈伊.霍帕尔就与维尔默斯.沃伊特(Vilmos Voigt)几乎同时提出了“民族符号学(ethnosemiotics)”的概念,开启了民族符号学研究的大幕。民族符号学作为微观社会与文化研究的一个常用视角而广为人知,由于民族方法论关注日常社会活动的秩序和结构是如何被建构和隐匿存在于个人的生活之中,并强调行动者的日常生活实践具有可说明性(accountability),反身性(reflexicality),和指示性(indexicality),它和符号学研究的联结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彭佳的《民族符号学探究综述》之前,国内并没有明确的“民族符号学”的提法,也没有系统的民族符号学译作或著作问世。
所以本论文集就是引介国外民族符号学的理论,汇总国内民族符号学研究的理论探讨和个案研究,为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首先,本论文集为了参照国外民族符号学的发展脉络,编者先后翻译了米哈伊.霍帕尔《民族符号学方法》和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的《民族符号学:一些人和理论上的反思》两篇文章。其次就是本论文集的精华部分所在,本论文集所收录的16篇论文的作者均为多年进行符号学,文艺学,人类学,民俗学,文学人类学,民族音乐学,民族民间文化研究学者,他们的文章或体现出对作为符号学体系的民族文化的理论思考,或者是对民族口头传统,身体仪式的符号化解读。本论文集可以把论文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偏重理论和方法论探究的论文体现了符号学理论与各研究领域的融合。如徐新建的《口语诗学:声音和语言的符号关联》和朝戈金的《“回到声音”的口头诗学:以口传史诗的文本研究为起点》两篇论文,不约而同地从声音符号的层次来讨论口头传统文本,与西方民族符号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相呼应,逐渐由结构主义对单个符号及符号体系结构的研究走向了后结构主义对文本和意义的探究,走向更广阔,更开放的体系。纳日碧力戈的《以言事与符号“仿真”》则是具体使用奥斯汀的“施为句”理论和波德里亚的“仿真”理论来分析中国民族与族群的状况,并指出了两种理论各自的缺陷和适用范围。叶舒宪,乌丙安的论文分别涉及文学人类学和民俗学两门学科的符号论,等等。
另一类则是实现理论与实践,作者把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现象与符号学具体结合,牵涉出文化符号分析的不同侧面。何星亮的《象征的类型》,讨论了人们根据实证经验的符号分类用以做装饰,图案的几种编码类型。刘俐俐的《人类学大视野中的故事问题》,梳理了故事学研究的几种已有的理论角度,其中包括叙事符号分析。尹虎彬的《民间叙事的神话范例》,杨利慧的《语境,过程,表演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巴莫曲布嫫《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三篇文章,都强调了对民间叙事和口头传统的解读要从文化整体和展演现场着手。李菲的《族群遗产的现代变迁:基于嘉绒跳锅庄的田野考察》,梁昭的《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歌圩”命名在思考》,杨晓的《亲缘与地缘:侗族大歌与南侗传统社会结构研究》,分别研究了藏族、壮族、侗族的民间歌舞表达符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社会结构。本文集还特地收入一篇看似与民族符号学无关系的匡宇的《论多民族文学研究的公共性-及其边界与可能》一文,其目的是提出民族符号学研究之于中国现代性问题意义。最后以彭佳的《民族符号学研究综述》一文结束本论文集。
符号系统的意义生产是由其深层结构决定的,而意义的具体生成,表现在民族文化中每一个象征、每一个日常生活符号的传播中,表现在细微的符号形式与内容之变异上。符号学乃是使我们见微知著、管窥系统之整体结构的工具,尤其是,在宏大的整体结构之下,个体的意义解释如何逆向行之,顺应和改变着符号的意义和使用—而民族符号学,正是研究这些互动和变化的绝佳领域。
综上所述,民族符号学不仅仅是符号学理论在民族学研究中的沿用,更重要的是,理论与研究对象的高度融合将对两个学科产生反哺作用。此论文集不仅不晦涩难懂,而是把我们身边常见的文化现象用更加科学系统的方式给我们娓娓道来,对我们研究民族符号学,把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现象与西方的民族符号学理论结合,具有旗帜作用。相信不久将来,会有更多的民族符号学研究破土而出,形成蔚然大观。
作者简介:贾欣,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关键词】:符号学 民族符号学 民族符号学论文集
早在1971年,匈牙利符号学家米哈伊.霍帕尔就与维尔默斯.沃伊特(Vilmos Voigt)几乎同时提出了“民族符号学(ethnosemiotics)”的概念,开启了民族符号学研究的大幕。民族符号学作为微观社会与文化研究的一个常用视角而广为人知,由于民族方法论关注日常社会活动的秩序和结构是如何被建构和隐匿存在于个人的生活之中,并强调行动者的日常生活实践具有可说明性(accountability),反身性(reflexicality),和指示性(indexicality),它和符号学研究的联结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彭佳的《民族符号学探究综述》之前,国内并没有明确的“民族符号学”的提法,也没有系统的民族符号学译作或著作问世。
所以本论文集就是引介国外民族符号学的理论,汇总国内民族符号学研究的理论探讨和个案研究,为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首先,本论文集为了参照国外民族符号学的发展脉络,编者先后翻译了米哈伊.霍帕尔《民族符号学方法》和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的《民族符号学:一些人和理论上的反思》两篇文章。其次就是本论文集的精华部分所在,本论文集所收录的16篇论文的作者均为多年进行符号学,文艺学,人类学,民俗学,文学人类学,民族音乐学,民族民间文化研究学者,他们的文章或体现出对作为符号学体系的民族文化的理论思考,或者是对民族口头传统,身体仪式的符号化解读。本论文集可以把论文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偏重理论和方法论探究的论文体现了符号学理论与各研究领域的融合。如徐新建的《口语诗学:声音和语言的符号关联》和朝戈金的《“回到声音”的口头诗学:以口传史诗的文本研究为起点》两篇论文,不约而同地从声音符号的层次来讨论口头传统文本,与西方民族符号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相呼应,逐渐由结构主义对单个符号及符号体系结构的研究走向了后结构主义对文本和意义的探究,走向更广阔,更开放的体系。纳日碧力戈的《以言事与符号“仿真”》则是具体使用奥斯汀的“施为句”理论和波德里亚的“仿真”理论来分析中国民族与族群的状况,并指出了两种理论各自的缺陷和适用范围。叶舒宪,乌丙安的论文分别涉及文学人类学和民俗学两门学科的符号论,等等。
另一类则是实现理论与实践,作者把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现象与符号学具体结合,牵涉出文化符号分析的不同侧面。何星亮的《象征的类型》,讨论了人们根据实证经验的符号分类用以做装饰,图案的几种编码类型。刘俐俐的《人类学大视野中的故事问题》,梳理了故事学研究的几种已有的理论角度,其中包括叙事符号分析。尹虎彬的《民间叙事的神话范例》,杨利慧的《语境,过程,表演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巴莫曲布嫫《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三篇文章,都强调了对民间叙事和口头传统的解读要从文化整体和展演现场着手。李菲的《族群遗产的现代变迁:基于嘉绒跳锅庄的田野考察》,梁昭的《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歌圩”命名在思考》,杨晓的《亲缘与地缘:侗族大歌与南侗传统社会结构研究》,分别研究了藏族、壮族、侗族的民间歌舞表达符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社会结构。本文集还特地收入一篇看似与民族符号学无关系的匡宇的《论多民族文学研究的公共性-及其边界与可能》一文,其目的是提出民族符号学研究之于中国现代性问题意义。最后以彭佳的《民族符号学研究综述》一文结束本论文集。
符号系统的意义生产是由其深层结构决定的,而意义的具体生成,表现在民族文化中每一个象征、每一个日常生活符号的传播中,表现在细微的符号形式与内容之变异上。符号学乃是使我们见微知著、管窥系统之整体结构的工具,尤其是,在宏大的整体结构之下,个体的意义解释如何逆向行之,顺应和改变着符号的意义和使用—而民族符号学,正是研究这些互动和变化的绝佳领域。
综上所述,民族符号学不仅仅是符号学理论在民族学研究中的沿用,更重要的是,理论与研究对象的高度融合将对两个学科产生反哺作用。此论文集不仅不晦涩难懂,而是把我们身边常见的文化现象用更加科学系统的方式给我们娓娓道来,对我们研究民族符号学,把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现象与西方的民族符号学理论结合,具有旗帜作用。相信不久将来,会有更多的民族符号学研究破土而出,形成蔚然大观。
作者简介:贾欣,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